第二章 颅脑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颅脑X线检查
颅脑平片检查方法简单、经济、无创,对发现颅骨骨质改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颅骨骨折多能明确诊断;对某些病变如颅内压增高所致的蝶鞍扩大、颅缝增宽、脑回压迹增多、颅内病理性钙化亦能提供相对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一、颅脑正常X线表现
颅脑平片常规选用的位置有后前位和侧位。有时根据需要还可选用切线位、颏顶位等。
1.头颅大小与形状
新生儿颅骨与面骨之比例为4∶1,2岁时为3∶1,3岁时为2.5∶1,成年人为1.5∶1。
2.颅骨骨质、密度与结构
儿童颅壁较薄,颅顶骨较薄约为1mm,在6岁以前,内外板及板障未发育,顶骨常骨化不全,常不能区分内外板结构。
3.颅缝与囟门
在颅骨发育中,于膜性基质上分化出额骨、顶骨、颞骨、枕骨多个化骨核,各个化骨核之间的间隙小者为缝,大者为囟。新生儿有六个囟门,居顶骨四角,在顶骨中线者分别称为前、后囟门,在两侧外下方者称前后外侧囟门。囟门在X线片上表现为边缘比较清楚的透明区,而颅缝则显示为透明线影。在后前位片上,可见矢状缝位于颅骨中线,人字缝由其后方向两下外侧走行,颞鳞缝呈短线状,由外上斜向内下。冠状缝和人字缝呈上下方向走行,枕骨乳突缝为人字缝向下的延续,顶骨乳突缝则由人字缝下部向前延伸(图2-1)。额缝位于额骨中间呈直线状,生后6个月内X线片上可以显示,2岁开始闭合,但约有5%的成人终生不闭合。
图2-1 正常颅骨平片
4.颅壁压迹
(1)脑回压迹:
脑回压迹为脑回压迫颅内板,使局部骨质变薄,X线显示为圆形或卵圆形的密度减低区。
(2)血管压迹:
包括脑膜中动脉压迹、板障静脉压迹及蛛网膜颗粒压迹,其后者显示边缘锐利且不规则的密度减低区,多分布于额、顶骨矢状窦的两旁,直径常为0.5~1.0cm,但有时可达数厘米。
5.颅底
在颅骨侧位片上,颅前、中、后窝位置从前向后依次呈阶梯状下降,颏顶位片上可显示颅底全貌。
(1)蝶鞍:
蝶鞍位于颅底中央,前为鞍结节,后以鞍背为界。蝶鞍的大小个体差异很大,儿童的蝶鞍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少数为钩形。
(2)岩骨及内耳道:
后前位片可在眼眶内观察到岩骨与内耳道。内耳道呈管状、壶腹状或喇叭状。
二、颅脑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一)头颅大小形态和颅骨异常
1.头颅变小
头小,常由颅骨或脑发育异常引起,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如狭颅症、缺氧缺血性脑病、婴儿早期颅内出血、宫内感染等。颅正、侧位片,测量颅径线常常小于正常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颅面比值低于同龄儿。狭颅症则见颅板变薄,脑回压迹增多等。
2.颅骨增大
多数大头可能为正常变异,亦可由于代谢产物异常蓄积而使脑实质异常增大,或脑积水所致,后者比较多见。颅正、侧位片见颅径超过正常值。颅骨与面部相比明显增大而不成比例。脑积水患儿常见囟门扩大、闭合延迟、颅缝增宽、颅板变薄等。脑组织过度生长所致的头大畸形,亦称为巨脑症。颅板正常或稍增厚,并可见显示其他原发病的异常X线征象。
3.颅骨形态改变为
短头、舟状头、尖头、偏斜头、颞部隆起等,与颅、脑发育异常有关,少数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
4.颅骨厚度和密度改变
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或密度增高。见于颅骨纤维性结构不良、代谢性骨病、骨发育异常、石骨症、慢性溶血性贫血等。颅骨局限性或弥漫性颅板变薄密度减低见于先天性成骨不全、婴儿脑积水、局部骨质缺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感染等。此外,颅内肿瘤亦可引起颅骨改变。
(二)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如脑室容积和压力增加、脑水肿、脑实质内占位性病变、硬脑膜下肿物、颅缝早闭等。X线表现单纯颅腔扩大,致颅面比例增加。
(三)颅内钙化
10岁以下儿童少见颅内生理性钙化,可由先天发育异常、代谢、感染、中毒、医源性、某些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其部位范围和形态各异,特征性部位和形态有助于定性诊断。
(四)蝶鞍异常
蝶鞍大小形态反映颅内压增高、垂体容积及骨发育。蝶鞍增大见于病程较长病例,亦可伴随于垂体反应性增大(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空蝶鞍及骨破坏等。小蝶鞍可为正常变异、原发性垂体侏儒等。蝶鞍破坏见于肿瘤、软骨发育不全、黏多糖病患儿。
(夏军)
参考文献
孙国强.颅骨正常变异及发育异常//孙国强.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