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大脑的解剖结构
脑位于颅腔内,由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前部分化发育而成,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一般将脑分为6部分: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后者又合称为脑干(图1-16)。
图1-16 脑的组成
胚胎4周末,神经管的前部由前向后分化为前脑泡、中脑泡和菱脑泡。到胚胎5周时,前脑泡前端向两侧膨大,形成左、右大脑半球,前脑泡后部则形成间脑;中脑泡演化为中脑;菱脑泡演变为前部的后脑和后部的末脑,后脑再演变为脑桥和小脑,末脑则演变为延髓。随着脑各部的发育,胚胎时期的神经管在脑的各部形成一个连续的脑室系统。
一、脑干
脑干(brain stem)自下而上由延髓(medulla oblongata)、脑桥(pons)和中脑(midbrain)3部分组成。位于颅后窝前部,上接间脑,下续脊髓,表面附有第Ⅲ~Ⅻ对脑神经根。
(一)脑干的外形
1.脑干的腹侧面
延髓腹侧面的正中有前正中裂,其两侧为纵行隆起的锥体,由大脑皮质发出的下行锥体束纤维构成。锥体的下端有发辫状的锥体交叉。锥体上部背外侧为卵圆形的橄榄,内含下橄榄核。橄榄与锥体之间的前外侧沟内有舌下神经根丝出脑。橄榄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根丝附着。脑桥腹侧面宽阔膨隆,下借脑桥延髓沟与延髓分界,沟内自内向外,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根附着。腹侧面中线上有纵行的基底沟,容纳基底动脉。脑桥基底部向后外逐渐变窄,移行为小脑中脚,移行处有粗大的三叉神经根附着。中脑腹侧面为一对粗大的纵行柱状纤维束,称大脑脚,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陷为脚间窝,动眼神经根自此窝发出(图1-17)。
图1-17 脑干的腹侧面
2.脑干的背侧面
下方为由延髓上部和脑桥内的中央管于后壁中线处向后敞开而形成的菱形窝,又称第四脑室底。此窝外上界为小脑上脚,外下界自内下向外上依次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菱形窝上方主要为中脑背侧面的四叠体,由上、下两对圆形隆起构成,分别称上丘和下丘,其深面分别含有上丘核和下丘核,是视觉和听觉反射中枢。在下丘的下方,有滑车神经根出脑,它是唯一自脑干背侧面出脑的脑神经(图1-18)。
图1-18 脑干的背侧面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干内部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构成。与脊髓内的灰质呈连续的纵行柱状不同,脑干内的灰质呈分散的、大小不等的团块或短柱状,形成神经核。
1.脑干的神经核
脑干内神经核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与第Ⅲ~Ⅻ对脑神经相连的神经核,称为脑神经核;另一类为不与脑神经直接相连的神经核,统称为非脑神经核,包括中继核,经过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束在此进行中继换神经元;网状核,位于脑干网状结构中。
(1)脑神经核:
脑干的脑神经核团包括以下7种(图1-19)。
图1-19 脑神经核在脑干背面的投影
1)一般躯体运动核(general somatic efferent nucleus,GSE):
4对,相当于脊髓前角运动核,自上而下依次为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紧靠中线两侧分布。它们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由肌节衍化的眼外肌和舌肌的随意运动。
2)特殊内脏运动核(special visceral efferent nucleus,SVE):
4对,位于一般躯体运动核腹外侧的网状结构内。自上而下依次为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它们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由鳃弓衍化而成的表情肌、咀嚼肌、咽喉肌以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随意运动。因为在种系发生上,鳃弓与属于内脏的呼吸等功能有关,故将鳃弓衍化的骨骼肌视为“内脏”。
3)一般内脏运动核(general visceral efferent nucleus,GVE):
4对,相当于脊髓的骶副交感神经核。包括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它们发出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支配头、颈、胸、腹部平滑肌运动、心肌收缩及腺体的分泌。
4)一般内脏感觉核(general visceral afferent nucleus,GVA):
1对,即孤束核下部,接受来自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传递的信息。
5)特殊内脏感觉核(special visceral afferent nucleus,SVA):
即孤束核上部,接受来自味蕾的味觉传入纤维。
6)一般躯体感觉核(general somatic afferent nucleus,GSA):
3对,即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接受来自于头面部皮肤和口、鼻黏膜一般躯体感觉冲动。
7)特殊躯体感觉核(special somatic afferent nucleus,SSA):
2对,即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分别接受来自内耳的平衡觉和听觉纤维。
以上7类功能相同的脑神经核在脑干内有规律地纵行排列成6个功能柱:①在第四脑室底灰质中,运动性脑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内侧,感觉性脑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外侧;②由中线向两侧依次为一般躯体运动核柱、一般内脏运动核柱、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柱、特殊躯体感觉核柱;③特殊内脏运动核柱和一般躯体感觉核柱位于室底灰质腹外侧的网状结构内(图1-20)。脑神经核的位置和功能见表1-1。
图1-20 脑神经核基本排列规律模式图(延髓橄榄中部水平切面)
表1-1 脑神经核在脑干的位置及功能简表
(2)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gracile nucleus)和楔束核(cuneate nucleus):是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中继性核团,分别位于延髓背侧面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内,接受脊髓后索内上行的薄束和楔束的纤维,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神经冲动。
黑质(substantia nigra):位于中脑被盖和大脑脚底之间,呈半月形,占据中脑全长。黑质中富含多巴胺能神经元,能合成多巴胺。多巴胺是神经细胞的重要递质,当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多巴胺合成减少时,可引起帕金森(Parkinson)病,患者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肌张力过高,面部表情呆板并出现震颤等症状。
除薄束核、楔束核及黑质外,脑干的非脑神经核还包括橄榄核、外侧丘系核、蓝斑核、上丘、下丘、顶盖前区及红核等。
2.脑干的白质
主要由长的上、下行纤维束和出入小脑的纤维组成,其中出入小脑的纤维在脑干的背面集合成上、中、下三对小脑脚。此外,还有脑干内各核团间及各核团与脑干外结构间的联系纤维。
(1)长的上行纤维束
1)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us):
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纤维在延髓中央管腹侧左、右相互交叉,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上行纤维束称内侧丘系。向上终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传递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是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延髓逐渐合并,在脑桥和中脑走行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
3)三叉丘系(trigeminothalamic tract):
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发出纤维,越过中线,左右交叉到对侧上行的纤维束,又称三叉丘脑束。在脑干紧贴内侧丘系的背外侧走行,终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该束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黏膜的痛、温觉,也传递双侧同区域的触压觉。
4)脊髓小脑前、后束:
起于脊髓,行于延髓外侧的周边部。脊髓小脑后束在延髓上部经小脑下脚入小脑;脊髓小脑前束继续上行,在脑桥上部经小脑上脚进入小脑。此二束参与非意识性本体感觉的反射活动。
(2)长的下行纤维束
1)锥体束(pyrimidal tract):
由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锥体细胞发出的纤维束构成。该束经过端脑的内囊进入脑干腹侧部,依次穿过中脑的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和延髓的锥体,具有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的功能。锥体束由皮质核束(又称皮质延髓束)和皮质脊髓束两部分构成。皮质核束在脑干下降途中,终止于脑干的一般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皮质脊髓束在延髓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纤维经过锥体交叉到对侧脊髓外侧索,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在同侧脊髓前索,形成皮质脊髓前束。两束最后直接或间接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2)其他起自脑干的下行纤维束:
包括起于对侧红核的红核脊髓束;起自上丘的顶盖脊髓束;起于前庭核的前庭脊髓束及起于网状结构的网状脊髓束等。
3.脑干网状结构
脑干内除了神经核、纤维束外,在脑干中央区域,还有神经纤维纵横交织成网状,其间散在有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核团的结构,称脑干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of brain stem)。网状结构具有多神经元和多突触的形态特征,神经元树突分支多而长,可接受各种感觉信息,其传出纤维直接或间接联系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包括脊髓、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整合机构。网状结构在进化上比较古老,在高级脊椎动物中,不仅未消失反而高度发达,其功能除有一些古老的调控功能外,还参与睡眠-觉醒的周期节律调节,中枢内上、下行信息的整合,躯体和内脏各种感觉和运动功能的调节,并与脑的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有关。
二、小脑
小脑(cerebellum)位居颅后窝,借上、中、下三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上方借小脑幕与大脑分隔。小脑是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中枢之一,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随意运动。
(一)小脑的外形及构造
1.小脑的外形
小脑由中间较狭窄的小脑蚓(vermis)和两侧较膨大的小脑半球(cerebellar hemispheres)组成(图1-21)。小脑上面平坦,其前、后缘凹陷,形成小脑前、后切迹(anterior and posterior cerebellar notches);下面两侧膨隆,两半球下面的前内侧,靠近小脑蚓,各有一椭圆形突出部,称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紧邻延髓和枕骨大孔两侧,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被挤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或称小脑扁桃体疝。
图1-21 小脑外形
2.小脑的构造
小脑表面有一层灰质,称小脑皮质(cerebellar cortex)。皮质深面的白质,称小脑髓质(medulla of cerebellum),主要由三类纤维构成:①小脑皮质与小脑核之间的往返纤维;②小脑各叶间或叶片之间的联络纤维;③小脑的传入和传出纤维,组成小脑上、中、下脚三对小脑脚。在小脑内部,有4对小脑核埋于小脑髓质内,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顶核(fastigial nucleus)、球状核(globose nucleus)、栓状核(emboliform nucleus)和齿状核(dentate nucleus),其中最大者为齿状核(图1-22)。
图1-22 小脑内部核团(水平面)
(二)小脑的功能
小脑通过传入纤维获得有关信息,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纤维至大脑皮质和皮质下有关区域,从而共同影响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作为皮质下感觉和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小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控制骨骼肌的随意和精细运动。小脑损伤时,可出现一些典型的体征表现:①平衡失调:走路时抬腿过高,两腿间距过宽,东摇西摆,站立不稳;②共济失调:运动时有控制速度、力量和距离上的障碍,如不能闭眼指鼻、不能做快速轮替动作等;③意向性震颤:肢体运动时产生不随意的节奏性摆动,越接近目标时越加剧。
三、间脑
间脑(diencephalon)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覆盖。外侧与大脑半球愈合,两侧间脑中间为第三脑室。间脑主要包括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等5个部分。
(一)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dorsal thalamus)又称丘脑,位于间脑背侧部分,为一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借丘脑间黏合相连。依据进化顺序的先后,背侧丘脑又可分为古、旧、新三类核团(图1-23)。
图1-23 背侧丘脑核团模式图
1.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
进化上较古老,包括中线核、板内核和网状核。主要接受嗅脑、脑干网状系统的传入纤维。脑干网状结构汇聚各种感觉,组成上行激动系统,经此类核团转接,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维持机体的觉醒状态。
2.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
进化上较新,包括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主要功能是充当脊髓或脑干等结构的特异性上行传导系统的转接核,将不同的感觉及与运动有关的信息传送到大脑的特定区。
3.联络性核团(新丘脑)
进化上最新,包括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的背侧组。此类核团接受广泛的传入纤维,与大脑皮质形成丰富的纤维联系。功能上与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如情感、记忆、内脏运动和感觉的整合有关。
背侧丘脑是皮质下的高级感觉中枢,全身躯体浅、深感觉都先到背侧丘脑中继,再投射到大脑皮质。一般认为痛觉在背侧丘脑已经开始产生。当背侧丘脑损伤时,可见感觉丧失、过敏或伴有激烈的自发性疼痛。
(二)后丘脑
后丘脑(metathalamus)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下方,中脑顶盖上方,为两对小隆起,分别是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和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前者为听觉传导通路在丘脑的中继核,接受下丘来的听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投射到大脑皮质听觉中枢;后者为视觉传导通路的中继站,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投射至大脑皮质视觉中枢。
(三)下丘脑
1.下丘脑的核团
下丘脑(hypothalamus)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构成第三脑室侧壁的下份和底壁。从脑底面观察,下丘脑从前向后为视交叉(向后外侧移行为视束)、灰结节(前下方伸出单一的漏斗,连垂体)、乳头体。下丘脑内有许多核团,其中以视交叉背外侧的视上核(supraoptic nucleus)和第三脑室外侧壁旁的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界限较清楚。
2.下丘脑的纤维联系
作为内脏活动的高级调控中枢,下丘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有复杂的纤维联系,包括:①通过视上垂体束(supraopticohypophysial tract)与神经垂体联系,通过结节漏斗束(tuberohypophysial tract)调控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②通过穹隆(fornix)、前脑内侧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终纹(terminal stria)与边缘系统联系;③通过乳头丘脑束(mamillothalamic tract)、乳头被盖束(mamillotegmental tract)、背侧纵束与丘脑、脑干和脊髓联系。
3.下丘脑的功能
下丘脑是重要的皮质下中枢,既是神经内分泌调控中心,又是内脏活动的高级调节中枢,其主要功能有:①神经内分泌调节:下丘脑通过功能性轴系将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融为一体,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②自主神经的调节:下丘脑是调节交感与副交感活动的主要皮质下中枢,前区内侧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后区外侧兴奋交感神经系统;③体温调节:下丘脑前区对有热敏神经元,对体温升高敏感,后区有冷敏神经元,对体温降低敏感;④摄食行为调节:下丘脑腹内侧部为机体的饱食中枢,外侧部为机体的摄食中枢;⑤昼夜节律的调节:下丘脑上连视网膜的传入,向下通过脊髓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连松果体,通过控制褪黑素的分泌,调节机体昼夜节律的变化。
四、端脑
端脑(telencephalon)是脑的最高级部位,又称大脑,由左、右大脑半球和半球间连合及其内腔构成。半球之间的裂隙称为大脑纵裂(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纵裂底部是胼胝体(corpus callosum),由连接两大脑半球的横行纤维构成。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凹凸不平,布满浅深不同的脑沟,相邻脑沟之间的隆起部称脑回。每侧大脑半球均可分为三个面,即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底面)。
1.大脑半球的分叶
大脑半球依靠其外侧面的外侧沟、中央沟,内侧面的顶枕沟、顶枕沟上缘与枕前切迹的连线及此线中点与外侧沟末端的连线等标志,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五叶。外侧沟(lateral sulcus)起于大脑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中央沟(central sulcus)位于半球上外侧面,起于大脑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位于半球内侧面后部,由前下向后上并转至上外侧面。外侧沟上方与中央沟之前的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顶枕沟之前的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顶枕沟后方为枕叶(occipital lobe);外侧沟下方为颞叶(temporal lobe);而外侧沟的深部,被额、顶、颞三叶掩盖的岛状皮质为岛叶(insular lobe)。
2.大脑半球上外侧面
中央沟的前、后方各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沟,分别称为中央前沟和中央后沟。中央沟与中央前、后沟之间的脑回,分别称为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和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自中央前沟向前有2条水平走行的沟,为额上沟和额下沟,将额叶前部分为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和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中央后沟后方,包绕外侧沟后端的为缘上回(supramarginal gyrus),包绕颞上沟末端的为角回(angular gyrus)。在外侧沟的下方,有与之平行的颞上沟和颞下沟,将颞叶分为颞上沟上方的颞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的颞中回(middle temporal gyrus)及颞下沟下方的颞下回(inferior temporal gyrus)。在外侧沟的下壁上,还有两到三条短的颞横回(transverse temporal gyrus)(图1-24)。
图1-24 端脑的外形(外侧面)
3.大脑半球内侧面和底面
半球内侧面,自中央前、后回背外侧延伸到内侧面的部分为中央旁小叶(paracentral lobule)。中部为前后方略呈弓形的胼胝体,胼胝体后方为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和距状沟(calcarine sulcus)。胼胝体背面为胼胝体沟(callosal sulcus),绕过胼胝体后方向前移行为海马沟(hippocampal sulcus)。胼胝体沟上方与之平行的为扣带沟(cingulate sulcus),两沟之间为扣带回(cingulate gyrus),扣带回后部变窄,并弯向前下方续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 gyrus),并于前端完成钩形,称为钩(uncus)。在海马沟处,部分皮质卷入侧脑室下角呈弓形隆起称海马(hippocampus),其内侧有锯齿状的齿状回(dentate gyrus),海马和齿状回合称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
额叶的下面,有前后走向的纤维束,称嗅束(olfactory tract),嗅束前端膨大为嗅球(olfactory bulb),与嗅神经相连,后端扩大为嗅三角。颞叶下面有枕颞沟和侧副沟(collateral sulcus)存在,侧副沟内侧为海马旁回,外侧与枕颞沟间为枕颞内侧回,枕颞沟外侧为枕颞外侧回(图1-25)。
图1-25 端脑的外形(内侧面)
在半球内侧面,环绕胼胝体周围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结构,包括膈区(胼胝体下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及岛叶前部、颞极等,共同构成边缘叶(limbic lobe),与内脏活动及情感、学习与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二)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大脑皮质在进化发展过程中,逐步转化出具有定位关系的皮质功能区(即中枢)。这些中枢只是执行某种功能的核心部分,其他皮质也有类似功能,因此皮质的定位功能是相对的。
1.第Ⅰ躯体运动中枢(first somatic motor area)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是管理躯体骨骼肌随意运动的最高中枢。其对躯体骨骼肌运动管理的特点是:①上下颠倒:身体各部在躯体运动中枢上的局部定位关系呈头下脚上的倒立人形,但头部的投影是正立的,即头顶向上。②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但眼球外肌、咀嚼肌、咽喉肌、面肌上部等接受双侧躯体运动中枢支配。③身体各部投影区大小取决于功能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与形体大小无关(图1-26)。
图1-26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2.第Ⅰ躯体感觉中枢(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觉及位置觉和运动觉。各部投影与第Ⅰ躯体运动中枢相似,也存在①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立的;②左右交叉;③身体各部投影区大小取决于感觉敏感程度,与形体大小无关的特点(图1-26)。
3.第Ⅰ视区(primary visual area)
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上、下皮质。一侧视觉中枢接受经过外侧膝状体中继的同侧视网膜颞侧半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视觉神经冲动,因此一侧视觉中枢损伤,可引起双眼对侧视野偏盲称同向性偏盲。
4.第Ⅰ听区(primary auditory area)
位于颞横回,接受来自内侧膝状体的纤维。每侧听觉中枢都接受来自双耳的神经冲动,因此一侧听觉中枢损伤,不致引起全聋。
5.嗅觉区(olfactory area)
位于海马旁回钩的附近。
6.内脏活动中枢
一般认为位于边缘叶。
7.语言中枢
人类大脑皮质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能进行思维和意识等高级活动,并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由此人类的大脑皮质特化了相应的语言中枢,包括说话、听话、书写和阅读等中枢(图1-27)。
图1-27 左侧大脑半球的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motor speech area):
位于额下回后部,又称说话中枢,Broca区,主司说话功能。此区受损,患者虽能发音,但不能说出完整有意义的句子,称运动性失语症。
(2)听觉性语言中枢(auditory speech area):
位于颞上回后部,靠近听觉区,又称听话中枢,主要功能是对语言的理解。此区受损,患者虽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义,自己讲话也混乱而割裂,答非所问,称感觉性失语症。
(3)视觉性语言中枢(visual speech area):
位于角回,靠近视觉区,又称阅读中枢,与文字的理解与认图关系密切。此区受损,患者视觉无障碍,但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称失读症。
(4)书写中枢(writing area):
位于额中回后部,靠近中央前回手区,主管书写功能。此区受损,患者手的运动功能仍在,但写字、绘图等功能障碍,称失写症。
(三)侧脑室和基底核
1.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
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内含脑脊液,可分为4部:中央部位于顶叶内;前角水平伸向额叶;后角伸入枕叶;下角伸入颞叶。侧脑室经左、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侧脑室内有脉络丛和脑脊液存在。
2.基底核(basal nucleus)
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内,因靠近脑底而得名,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构成。常将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corpus striatum)。
(1)尾状核(caudate nucleus):
形如弯曲的尾巴,卷伏在背侧丘脑背外侧,全长伴随侧脑室,分头、体、尾3部分。头突向侧脑室前角,体绕背侧丘脑背外侧弓形向后,变细的尾行经侧脑室顶,并在下角末端连杏仁体。
(2)豆状核(lentiform nucleus):
位于背侧丘脑外侧,岛叶深部。水平切面和额状切面上均呈尖向内侧的楔形,并被白质板分为外部的壳(putamen)和内部的苍白球(globus pallidus),苍白球又被白质板分为内侧部和外侧部。苍白球是纹状体中较古老的部分,又称旧纹状体,壳和尾状核进化上较新,合称新纹状体。
纹状体的功能与随意运动的稳定、肌紧张的调节密切相关,并有认知功能。
(3)屏状核(claustrum):
位于岛叶皮质与豆状核之间,该核与豆状核之间为外囊,与岛叶皮质间位最外囊。屏状核功能尚不十分清楚。
(4)杏仁体(amygdaloid body):
位于海马旁回钩的深面,侧脑室下角的前端,与尾状核尾相连,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四)大脑半球的髓质
大脑半球的髓质主要由联系皮质各部和皮质下结构的神经纤维组成,包括三类:
1.连合纤维(lcommissural fibers)
是联系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大脑纵裂底的弓形白质板)、前连合(终板上方的连合纤维,连接两侧嗅球和颞叶)和穹隆联合(两侧连接穹隆的纤维)。
2.联络纤维(association fibers)
指同侧大脑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包括弓状纤维(联系相邻脑回)、上纵束(联系额、顶、枕、颞叶)、下纵束(联系枕叶和颞叶)、扣带(连接边缘叶各部)及钩束(连接额、颞两叶前部)。
3.投射纤维(projection fibers)
为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之间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internal capsule)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是由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板。在水平切面上呈尖端向内侧的“V”字形,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图1-28)。内囊前肢主要走行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内囊膝走行皮质核束;内囊后肢主要走行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和顶枕颞桥束;经豆状核后部的是视辐射;经豆状核下部的是听辐射。内囊的纤维束多是对侧肢体上行的感觉纤维束及投射至对侧肢体的下行纤维束,因此,当内囊广泛损伤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和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症状。
图1-28 端脑水平切面(示基底核、背侧丘脑和内囊)
(赵振富)
参考文献
1.Drake R.,Vogl A.W. 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 Third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2014:32-41.
2.高秀来. 系统解剖学. 第3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3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