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医学影像案例解析宝典:护理分册
- 秦月兰 徐阳
- 10235字
- 2020-08-29 05:16:49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扫描
案例1 女性,60岁,冠状动脉CTA因心律不齐中止检查
临床资料
病人,女,60岁,因反复胸闷、胸痛2年,加重7天入院,高血压Ⅱ级;胸痛多发生于劳力时,位于胸骨后,范围约手掌大小,呈压榨样疼痛,向左肩放射,伴出汗,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考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明确诊断,病人需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既往未行过冠状动脉CTA检查。检查前,病人血压140mmHg/90mmHg,脉搏75次/分,节律齐。检查过程中病人因紧张而出现心律不齐,影响扫描图像质量,暂缓检查。
问题导入
问题1 上述临床资料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是
A.女性,高血压Ⅱ级
B.60岁,反复胸闷、胸痛2年
C.女性,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既往未行过冠状动脉CTA检查,检查中因紧张而出现心律不齐,影响扫描图像质量,暂缓检查
D.60岁,血压140mmHg/90mmHg
答案 C
问题2 暂缓检查,我们的最佳护理措施是
A.静坐休息,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耐心解释检查目的,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提高检查成功率
B.停止检查,药物镇静
C.室外休息30分钟再来检查
D.向医生报告,心理护理
答案 A
问题3 影响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A.病人的情绪
B.病人的病情
C.呼吸,心率,心律
D.血压,体温,脉搏
答案 C
护理流程
此病人行CT检查的常规护理流程参见本节的知识拓展部分,以下仅罗列此案例的重点关注内容:
1.护理评估
(1)病人
1)既往史、检查史、用药史、现病史与过敏史等。
2)基础血压、心率、心律与呼吸频率等,必要时查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3)理解与配合能力。
4)是否存在紧张、焦虑心理,以及自我调适能力。
(2)用物与药品是否准备齐全,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计时器或手表,以及美托洛尔、硝酸甘油片等药物。
(3)环境:是否清洁安静。
2.护理措施
(1)检查前
1)向病人及陪同人员讲解检查的目的、心率准备的意义和呼吸配合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尽量减少紧张、焦虑等心理变化导致心率加快。
2)心率准备:①安排病人先在等候区静息10~15分钟后测心率;②根据心率情况进行分组(60~80次/分为1组;80~90次/分为2组;90次/分以上或心率波动>3次、心律失常、老年人、配合能力差、屏气后心率上升明显者为3组),以进行相应的后续准备(64排CT心率控制在75次/分以内,双源CT或其他高端CT可适当放宽);③对静息心率>90次/分、心率波动>3次或心律失常,对β受体阻滞药无禁忌证者,在医师指导下服用β受体阻滞药,以降低心率和(或)稳定心律;必要时服药后带面罩吸氧5~10分钟,采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或心电监护仪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服药及吸氧前后心率或心律变化情况,训练吸气、屏气,心率稳定后可检查。对于心律失常的病人,了解心电图检查结果,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心律或心率变化规律,与技师沟通,确认此病人是否可以进行检查;对于心率>100次/分或无规律的心律者建议与病房负责医师沟通,取消检查。
3)呼吸训练: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训练方式,目前共有4种:①用鼻子慢慢吸气后屏气;②深吸气后屏气;③直接屏气;④直接捏鼻子辅助。注意告知病人呼气幅度保持一致的重要性,避免呼吸过深或过浅;屏气时胸、腹部保持静止状态,避免产生呼吸运动伪影;屏气期间全身保持松弛状态,观察屏气期间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对于不同组别病人的具体措施如下:①1组病人心率相对平稳(波动在1~3次/分),训练吸气、屏气后,心率呈下降趋势且稳定者可直接检查;2组病人反复进行呼吸训练,必要时吸氧(浓度40%~50%)后,继续训练,心率稳定可安排检查,检查时针对性给予吸氧。
(2)检查中
1)心电监测:安放电极片,将电极片、导线及双臂置于心脏扫描野外。连接心电门控,观察心电图情况,确认R波信号清晰,心率控制理想,心律正常,心电图波形不受呼吸运动和床板移动影响。
2)呼吸训练:再次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和屏气训练,观察病人大约5秒内的屏气情况及屏气后心率与心律的变化规律。
3)必要时指导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3)检查后:
同常规护理流程。
知识链接
1.是什么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冠状动脉造影是其临床中诊断的金标准,但因费用高昂,且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2)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SCT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如冠状动脉CTA、头颈CTA、肾脏CTA以及双下肢CTA等。
(3)冠状动脉CTA是利用心脏在等容收缩期或等容舒张期时冠状动脉保持相对静止,利用这个静止期摄取图像。呼吸、心率和心律的良好控制是保证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CTA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将会不断减少,从而逐渐成为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筛查及诊断方法。
2.适应证
根据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制定的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2016)中,可知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的适应证如下:
(1)冠状动脉疾病的筛选。
(2)各种血管重建术的术前定位。
(3)血管重建术的术后复查。
(4)其他:包括:①未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在行心脏手术(如瓣膜置换术前)排除冠状动脉狭窄性疾患;②心肌梗死病人稳定期复查。
3.质量控制
影响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心率过快、心律不齐、呼吸配合欠佳以及身体移动等,有效的质量控制是取得良好检查图像与顺利完成检查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1)心率过快:
①检查前与受检者充分沟通,减少其紧张心理,缓解紧张情绪;②尽量缩短扫描时间;③应用β受体阻滞剂适当降低心率;④应用双扇区重建法;⑤可采用变速扫描技术;⑥选择心脏舒张中期或收缩中末期进行成像;⑦使用半扫描重建技术或多扇区重建技术。
(2)心律不齐
1)使用绝对延迟方法重建:由于R波后紧邻时相为收缩期,受心率变化影响较小,进行收缩末期重建可获得错层伪影较小的图像。
2)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段分时相重建,可以获得冠状动脉各个分支不同相位窗的清晰图像。
3)使用横断面重建不同触发单位进行图像重建,可以部分改善图像质量。
4)自动化最佳期相选择技术:通过计算各支冠状动脉的运动速度,从而自动化选择运动速度最低的2个时相进行重建,可以获得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冠状动脉图像。
5)进行相应的心电图编辑:①单发期前收缩:可导致瞬时心脏运动加快,可应用心电图编辑软件忽略或删除这一心动周期,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数据来补足并加以纠正。②代偿间歇:可以造成与其他心动周期运动状态不一致的现象,此时需要对其前一个R波进行人为调整,对缺失的信号进行人为的插入,以保证其运动时相的一致性。③心房颤动:此时的心动周期长度变化范围更大,心动周期更短,图像质量更差。舒张期重建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间分辨率的要求,只能进行收缩末期重建和绝对时间延迟重建。④房室传导阻滞:可引起心动周期延长,改善方法是利用绝对时间延迟进行重建,或进行个体化心电图编辑,采用手动偏移R峰的办法纠正R-R间期不等造成的数据不匹配,尽量使重建数据保持在心脏搏动的同一相位。
6)其他因素:①钙化斑块明显者,产生明显伪影;②检查时身体移动所造成的运动伪影等。解决方法:①右心房高密度对比剂伪影:缩短扫描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和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能有效消除右心房对比剂伪影对右冠状动脉显示的影响;②呼吸运动伪影:检查前对病人进行屏气训练,尽可能缩短扫描时间,可有效消除呼吸运动伪影;③扫描时间及扫描延迟时间:扫描时间越短,图像质量受屏气后心率波动的影响越小;扫描延迟时间确定的越准确,则冠状动脉对比剂充盈越好,图像质量越佳。
案例2 男性,32岁,CT小肠低张造影因肠道充盈欠佳中止检查
临床资料
病人,男,32岁,因反复脐周隐痛,大便性状改变伴体重下降1月入院。5年前曾行肛瘘手术,有青霉素过敏史。经肠镜初步诊断为克罗恩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行多排螺旋CT小肠低张造影(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MDCTE)检查。病人在检查前服用2.5%甘露醇溶液约1500ml,肌内注射山莨菪碱(654-2)20mg,因情绪紧张,肠道功能失调,导致检查前即解水样便两次,排出部分甘露醇溶液,致使肠道充盈欠佳,检查失败,重新肠道准备后再检查。
问题导入
问题1 上述临床资料中检查失败的主要因素是
A.检查前饮水不够
B.病人检查时不配合
C.检查前不应该注射山莨菪碱
D.检查前病人排出部分甘露醇溶液,致使肠道充盈欠佳
答案 D
问题2 小肠造影检查注射山莨菪碱的目的是
A.改善微循环
B.扩张肠管,显示病变部位
C.止痛
D.解除血管痉挛
答案 B
问题3 如该病人要做腹部B超、消化道钡餐检查、腹部MDCTE检查,你如何为其安排检查顺序
A.先腹部MDCTE,再腹部B超,最后消化道钡餐检查
B.先腹部B超,再腹部MDCTE,最后消化道钡餐检查
C.先消化道钡餐检查,再腹部MDCTE,最后腹部B超
D.无先后顺序
答案 B
护理流程
此病人行CT检查的常规护理流程参见本节的知识拓展部分,以下仅罗列此案例的重点关注内容:
1.护理评估
(1)病人
1)有无检查禁忌证,是否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青光眼以及肠梗阻等病史。
2)是否已完成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3)是否存在紧张焦虑心理。
4)理解与配合能力。
(2)用物与药品是否准备齐全:
如甘露醇、山莨菪碱等。
2.护理措施
(1)检查前
1)向病人及陪同人员讲解本次检查的目的、肠道准备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减少病人紧张焦虑心理。
2)确认病人无检查禁忌证,并做好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3)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确认用物与药品等准备齐全:包括口服对比剂法(肠道造影法)与鼻-空肠管法(灌肠法)。
4)检查前5~10分钟肌内或静脉注射20mg山莨菪碱30秒后扫描。
(2)检查中:
同常规护理流程。
(3)检查后
1)膀胱过度充盈者,小便排泄不宜过快、过多,防止发生虚脱和低血压。
2)既往有前列腺肥大或增生者,谨防尿潴留的发生,告知病人如何观察尿量,以及发生尿潴留后的紧急应对措施,并嘱其及时就诊,必要时导尿。
知识链接
1.是什么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常规检查如小肠插管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检查等虽能发现早期黏膜的改变、溃疡和肠管狭窄,但由于小肠解剖的特点(冗长且互相重叠),存在观察盲区,影响全段小肠的观察,因而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不能很好地发现病变以及显示肠壁和肠管外并发症。
CT小肠造影是一种由传统CT技术发展而来的具有极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新兴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优化对小肠肠管的显示和评估。大量研究显示,多排螺旋CT小肠低张造影(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MDCTE or CTE)技术能显示全段小肠,观察小肠黏膜及肠腔外异常,反映CD的基本特征、并发症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等。且对于首次评价可疑的CD病人、已知患有CD而病情进展或存在并发症时,CTE是其最恰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山莨菪碱是M胆碱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和感染中毒性休克。与阿托品相比,药理作用稍弱,毒性和不良反应也比较低,因而广泛用于临床。但对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以及心动过速等受检者禁用。
2.影响因素
对于任何一种影像学技术来说,理想的肠道扩张、静脉注射阳性对比剂及薄层扫描是较好检测小肠的前提条件。良好的肠道准备,可减少将外来物体或肠内容物误认为息肉或肿瘤的可能性。包括检查前1天服用无渣半流食,晚餐后禁食,晚餐后30分钟口服缓泻剂(硫酸镁或番泻叶),检查当日早上禁食等。
3.种类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2016)中指出:目前小肠CT检查方法主要有2种,分别为:
(1)口服对比剂法(肠道造影法):检查前45~60分钟开始分3~4次口服2.5%等渗甘露醇1000~1500ml,检查前即刻在检查床上再补充口服300~500ml,完全性肠梗阻病人不宜服用。
(2)鼻-空肠管法(灌肠法):一般采用13F顶端带球囊的Maglinte灌肠导管(有效防止十二指肠胃反流),灌注容量1500~3000ml,灌注流率80~150ml/min。推荐行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双期扫描。灌注2%~3%含碘对比剂可鉴别肠袢和潜在结肠外肿块以及各种并发症(如腹腔积液、瘘管、吻合口开裂或肠穿孔)。
案例3 男性,55岁,心搏骤停抢救成功
临床资料
病人,男,55岁,因常规体检行肺部CT普通检查,既往有胸痛病史。检查结束后从检查床起来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痛难忍,很快意识丧失,短暂的全身抽搐后倒地。呼救,快速判断病人出现了心搏骤停,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实施心肺复苏、AED(体外自动除颤仪)除颤后病人心跳呼吸恢复。初级心肺复苏成功后,配合急救团队紧急护送病人到最近的急诊抢救室继续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和后续综合治疗。
问题导入
问题1 上述临床资料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A.病人病情
B.CT检查的方法
C.病人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痛难忍,很快意识丧失,短暂的全身抽搐后倒地,心搏骤停
D.心前区剧痛难忍
答案 C
问题2 针对上述紧急情况,最佳措施是
A.呼叫医生
B.评估病人是否心跳呼吸停止
C.呼救,快速判断,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就地抢救,初级心肺复苏成功后再转运
D.立即转送到急诊科抢救
答案 C
问题3 (多选)参考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基本生命支持包括
A.药物除颤
B.开放气道、人工通气
C.胸外按压
D.电除颤
答案 BCD
护理流程
此病人行CT检查的常规护理流程参见本节的知识拓展部分,以下仅罗列此案例的抢救流程:
1.呼救,快速判断病人意识是否丧失,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的同时看胸廓起伏判断有无呼吸。
2.确认病人倒地处的现场安全,将病人平卧,立即就地进行有效胸外心脏按压,技师给予开放气道进行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医生快速取AED(体外自动除颤仪)除颤。同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呼叫医院高级生命支持急救团队。
3.判断初级心肺复苏成功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与医院高级生命支持急救团队一起护送病人到最近的急诊抢救室继续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和心搏骤停的后续综合治疗。
(具体操作流程参见本节知识链接部分)。
知识链接
1.是什么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丧失了有效的泵血机械功能,不能搏出足量的血液以保证脑等重要脏器的需要,因有效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如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或可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表现出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2.重要性
心搏骤停是临床危重症之一,在美国和加拿大其死亡人数每年超过30万人,我国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每年死于心搏骤停的人数约为54.4万人。院外心搏骤停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问题,据报道,在美国多数城市院外心搏骤停病人能到达医院且存活出院者不到5%。心搏骤停后如不能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用以维持生命器官的代谢需要,就会导致新陈代谢发生停顿。尤其是心搏骤停>6分钟,脑组织就可因缺血缺氧而发生严重的不可逆性损害。
3.主要原因
我国心脏性猝死病例每年约54.5万。约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其中80%的猝死原因为室颤,如不及时处理数分钟之内即可转化为心搏骤停。室颤后每延迟除颤1分钟,其死亡率将会增加7%~10%。
4.救治方法
(1)骤停时间:
一旦确定心搏骤停,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初级心肺复苏),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高级心肺复苏),则病人的生存率为43%。因此,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表1-2)。
表1-2 骤停时间与体征表
(2)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是指对心搏骤停的病人给予循环和呼吸支持,可分为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
1)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对心搏骤停病人进行的徒手抢救,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和电除颤。参考心肺复苏指南(2015)可知,成人和儿童(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从A-B-C(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变更为C-A-B(circulation-airway-breathing)(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溺水者先开放气道,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A-B-C),完成一个周期后再呼叫。
2)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是指由专业人员应用器械和药物对呼吸、心搏骤停病人进行抢救,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呼吸机机械通气、纠正心律失常及药物治疗。
3)成人生存链:参考美国心肺复苏指南(2015)已把生存链分为院内心搏骤停生存链与院外心搏骤停生存链。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生命链,包括5个环节(表1-3):
表1-3 成人生存链
(3)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的基本环节包括早期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快速除颤(使用AED);此外,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处理也纳入基础生命支持的范畴。基础生命支持中,对任何无反应、无呼吸或非正常呼吸(临终喘息或抽搐)的成人病人,首先实施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及电除颤)。对淹溺或其他窒息性心搏骤停的病人,首先给5轮常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A-B-C),再启动急救系统(具体方法见成人心搏骤停复苏流程图1-4)。
(4)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的基本环节包括: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评估氧合作用,对于不能通过气囊面罩实施满意通气的昏迷病人和气道保护性反射消失的昏迷或心搏骤停病人,是紧急气管插管的适应证;②心律失常的处理:开放静脉、心电监测、药物复苏及电复律。
5.心搏骤停复苏后的后续治疗
对于心搏骤停复苏后的病人,其自主循环的恢复并不是高级生命支持的终止,而需要后续多学科的合作治疗。多学科合作治疗的内容:①改善病人的心肺功能和重要脏器的组织灌注;②将院外心搏骤停复苏后的病人转运到具备冠脉介入治疗、神经系统监测治疗、重症监护和低温治疗条件的医院;③明确和治疗呼吸心搏骤停的病因,预防呼吸心搏骤停再次发生;④控制病人的体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⑤血流动力学目标要求;⑥识别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⑦完善机械通气策略,使肺损伤减小;⑧降低多器官损伤的风险,必要时提供器官功能支持;⑨评估病人预后,必要时对复苏成功者进行康复治疗。
6.院内徒手心肺复苏流程(图1-1)
图1-1 院内徒手心肺复苏流程
7.简易呼吸囊操作流程(图1-2)
8.AED除颤流程说明图(图1-3)
9.基础生命支持时医护人员对成人心搏骤停复苏流程(图1-4)
图1-2 简易呼吸囊操作流程
知识拓展
(一)CT检查基本知识
1.成像基本原理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之一。其成像原理如下:
人体各组织器官对X射线的吸收率不同。当球管发射X射线经过人体到达探测器时,就会形成不同衰减程度的X射线,探测器将其采集后,由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经过计算机计算而显示出人体扫描部位的断层结构的图像。在CT扫描仪中,球管及探测器围绕着病人的身体进行旋转,X射线从数百个角度穿过人体到达探测器进行扫描。计算机负责收集所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合成为人体三维图像。
图1-3 AED除颤流程说明图
2.目前常用CT
因常规CT与电子束CT使用的局限性,已逐渐被淘汰。目前广泛使用以下2种CT。
(1)传统螺旋CT:目前广泛应用。按探测器分:64排、128排、320排等。这种传统螺旋CT只有一套X射线发生装置和一套探测器系统。
(2)双源CT:装配有2个球管和对应的2个探测器系统,相比于传统螺旋CT而言,能够更快的采集图像。
3.设备组成
(1)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
图1-4 成人心搏骤停复苏流程
(2)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
(3)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照相机将图像摄下。探测器从原始的1个发展到多个,扫描方式也从平移/旋转、旋转/旋转、旋转/固定,发展到螺旋CT扫描(spiral CT scan)。
4.检查技术
(1)平扫:指不用对比剂的扫描。
(2)增强扫描:指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后的扫描。目的是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根据注射对比剂后扫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常规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延迟增强扫描或多期增强扫描等。
(3)CT血管造影(CTA):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循环血中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SCT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如冠状动脉CTA,头颈CTA、肾脏CTA以及双下肢CTA等。
(4)CT仿真内镜技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将CT容积扫描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出空腔器官表观立体图像,类似纤维内镜所见。目前主要用于胃、大肠、血管、鼻腔、鼻窦、喉、气管及支气管等空腔器官病变的观察,需结合断层图像作出诊断。
(5)CT灌注成像:主要反映组织微循环的血流灌注情况。主要用于脑梗死及缺血半暗带的判断,也可用于心、肝、肾、肺病变的诊断。
(二)CT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对于人体大部分解剖部位和器官疾病的检查均适用,应根据临床需要以及CT在各解剖部位的应用特点进行选择。
CT平扫检查无绝对禁忌证,其相对禁忌证如下:婴幼儿、可能妊娠或已妊娠的女性、危重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对X射线高度敏感或不宜接触X射线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CT增强检查禁忌证:参见第五章药物风险防控的知识拓展部分。
(三)CT检查的常规护理流程
1.护理评估
(1)病人
1)年龄、性别、目前的临床表现:①生命体征是否平稳;②神志意识是否清楚等。
2)病史:既往史、检查史、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
3)行增强检查的病人需评估曾经是否使用过类似对比剂,以及病人的静脉情况。
4)检查部位是否有金属饰品或可能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品。
5)风险筛查:①有无CT检查的相对禁忌证;②有无CT增强检查的绝对禁忌证;③小儿、老年人及躁动病人等是否属于跌倒/坠床等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
6)是否具有较好的理解与配合能力。
7)心理状态:是否表现出焦虑、紧张情绪等。
(2)医护人员与陪同人员
1)医护人员:①是否掌握基本的影像诊断知识,能根据受检者的特点、诊断的需要设置个性化的扫描流程与参数;②是否具备风险评估、急救处理以及防护能力;③是否熟悉影像危急值的范围。
2)陪同人员:是否具有较好的理解与配合能力,是否具备防护知识。
(3)环境:各类检查设备、警示标志、防护物品以及急救设备与物品、药品等是否准备齐全。
2.护理措施
(1)检查前
1)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检查申请单,住院病人查对病人腕带,小儿与女性病人注意是否一定需要行该项检查。
2)确认病人无CT检查相对禁忌证,且检查部位未携带任何含有金属的饰品或可能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品。
3)向病人及陪同人员讲解CT检查的时长、禁忌证与适应证以及射线防护等相关知识,并发放相关宣传册,促进病人及陪同人员的理解;耐心解答病人疑虑,减少其紧张恐惧心理。
4)行增强检查的病人确认其本身或家族中无药物(如对比剂)与食物过敏史等,若为高危人群,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建立静脉通道,并提前预热对比剂。
5)根据检查部位做好相关准备:①胸、腹部检查者:进行屏气训练,保证扫描时胸、腹部处于静止状态;②胃肠道者:检查前饮水;③颈部和喉部检查者:告知受检者不能做吞咽动作;④眼部检查者:告知病人闭上双眼,尽量保持眼球不动,不能闭眼者让其盯住正前方一个目标。
6)特殊病人:①儿童或意识不清及烦躁不能配合的病人,应遵医嘱用镇静剂或麻醉后再行检查;②病情较重的病人,必须由医生陪同检查;
7)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风险评估与急救能力,并掌握基本的影像诊断知识,能根据受检者的特点、诊断的需要优化参数,以减少射线照射。
8)各类检查设备、警示标志、防护物品以及急救设备与物品、药品等准备齐全。
9)检查室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2)检查中
1)体位:①根据检查目的与部位,协助病人摆放体位,注意保护病人隐私;②告知病人保持正确的体位,不能随意移动,以免产生伪影;
2)心理护理:告知病人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其不要紧张、害怕,并适时与病人沟通。
3)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
4)行增强检查的病人:需正确安装高压注射器管道,排出管道内空气,确保病人静脉通道与高压注射器连接的紧密性,预防管道脱落。进行试注射,先试注射生理盐水20~30ml,将手放到留置针尖的近心端,感觉液体在血管中明显的冲击力。做到“一看,二摸,三感觉,四询问”以确保高压注射管路与血管连接通畅,并告知病人在注射时如有不适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同时密切观察增强图像对比剂的进入情况,及时发现渗漏。
5)辐射防护:注意对病人的非检查部位与参与检查的陪同人员进行射线防护,对于敏感器官应重点防护(如生殖腺、甲状腺、眼球等)。
6)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应通过优化参数,缩短检查时间,特别是针对小儿和女性病人,以减少射线带来的危害。
7)根据病人类型,适当调节环境温度,注意保暖。
(3)检查后
1)检查完毕,协助病人整理好衣裤和下检查床,询问是否有不适。
2)记录本次检查的时间与照射剂量。
3)对于参与检查的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并对累积剂量进行评估。
4)对各类使用的防护设备进行对应的处理。
5)指导行增强检查的病人到观察区休息30分钟,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高危病人,在观察期内,门诊病人建议留观,住院病人建议医护人员陪同回病房。
6)医护人员定时巡视观察区,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7)合理水化:指导病人多饮水(每小时不少于100ml)以利于对比剂的排出,预防对比剂肾病。
8)拔留置针:观察30分钟后如无不适方可拔针,指导正确按压穿刺点,无出血方可离开观察区,并提醒携带好随身物品。
9)告知病人及陪同人员取片时间及地点,回家后继续观察和水化,如有不适及时电话联系。
(李丽卿 李素兰 曾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