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体温的变化

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是恒定的。一般来说,下午3~6时最高,可达37.5℃,最高和最低相差1℃。这种昼高夜低的节律的波动是正常的,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在1℃左右,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即为不正常。

体温受内外环境影响。研究表明,水分蒸发、战栗和增减皮肤的血流量等体温调节方式在睡眠过程中均发生相应的变化。由外周血管舒张导致的热量散失平均发生在睡眠开始的36分钟。与觉醒相比,睡眠时的外周血管舒张增加了84%,当个体准备入睡时,外周血管舒张增加了30%~40%。在中度或温暖环境中,睡眠的发动会增加出汗率。

研究发现,蒸发失水也呈现睡眠相关性变化。N3期比N1、N2期出汗速率高,而在REM睡眠开始时处于最低。在寒冷的环境下睡眠时,战栗仅出现在N3期或REM睡眠时。头部的温度在NREM睡眠时会降低,而在REM睡眠时升高。

大脑的温度变化受大脑灌注血液的温度变化、大脑代谢变化、大脑血流量变化影响。

体温对睡眠有很大的影响,包括外环境的温度及内环境的体温变化。温度的调节能力随意识状态变化而变化。个体受温度刺激而引起觉醒或发生睡眠状态分布转换。

关于环境温度对睡眠的影响,研究表明,REM睡眠时平均体温与环境温度呈现正相关。这说明在REM睡眠时体温随着热量负荷的变化而被动地发生变化。NREM睡眠时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也能影响觉醒状态与睡眠的最终分布。

REM睡眠时期所有的哺乳动物均丧失体温调节。但当环境或躯体深部温度开始下降,睡眠即可中断。在大脑被激活的同时,却又放弃了像体温调节如此重要的控制机制,说明REM睡眠的另一功能可能是帮助大脑机能的恢复,并选择使承担重要调节机能的神经元得到休息。

人体体温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睡眠,如睡眠前洗热水澡可以被动地升高体温,缓解因为血液循环不佳而导致的老年性失眠;温水泡脚在改善血液循环的同时对睡眠也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温水容器内被动升温或高强度的运动可使体核温度升高,NREM睡眠的N3期睡眠倾向于缩短,并且体温处于睡眠节律的最低点,与预期相反,身体在正常体温最低点时并未缩短REM,体核温度上升2.5℃后REM睡眠参数并未改变,但在第4个REM睡眠周期中NREM睡眠2~3期明显延长。

体温节律的变化和血压节律的变化可以作为观察人体睡眠节律的重要指标之一,就在于其与睡眠节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