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睡眠研究会继续教育培训教程:睡眠医学新进展
- 张斌
- 1327字
- 2020-08-29 07:10:34
一、呼吸系统变化
呼吸调节主要通过呼吸中枢、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高级神经中枢的反射性来实现,同时也受体液性呼吸调节(CO2、O2、H+等)。而呼吸的节律通常受运动、自主神经活动、昼夜节律的调节。在NREM睡眠中呼吸频率往往降低,并同心率的减慢保持一致。但在REM睡眠中,呼吸频率则呈现非规律性的增加。在整个睡眠期呼吸常变慢、变浅,但均匀而有节律。肺通气量可减少25%左右,血氧饱和度降低,血中PCO2升高。人在清醒时,呼吸中枢对CO2十分敏感,而在睡眠时却可以耐受相当高的血液CO2浓度。
人在正常睡眠时,闭上眼睛,首先需要调节呼吸,通过呼吸的调节而诱导睡眠。不同的研究报道指出:40%~80%的正常人在睡眠开始时都存在周期性呼吸,周期性呼吸发生的频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增加。周期性呼吸的形式与陈-施呼吸和比-奥呼吸相似。周期性呼吸的持续时间为10~20分钟,亦可长达60分钟。单个周期性呼吸的持续时间为60~90分钟,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为10~40秒或者更长。个别健康的青年人中,睡眠开始时不一定表现为周期性呼吸。
睡眠时,呼吸运动减弱,肺内气体交换相应减少,导致血内CO2浓度增高,但是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在不同睡眠时相,呼吸也有一些变化:在慢波睡眠时,呼吸较为平缓,通气量下降;而快波睡眠与慢波睡眠相比,呼吸频率增快,通气、肺活量、平均吸气流量均下降,呼吸变得不规则。呼吸的不规则大多在睡眠刚开始时发生,这种暂时的不稳定常继发于过度通气。不稳定程度增加可以导致呼吸暂停的次数增加,引起睡眠障碍。
睡眠期间,呼吸系统本身的病变可加重缺氧,产生CO2麻醉现象,进而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出现兴奋、失眠,甚至嗜睡。吸氧可以改善睡眠中所出现的呼吸异常。
在稳定的NREM睡眠中,呼吸幅度和频率都十分规则,其呼吸变化指数在所有睡眠周期中最低。
通气量:稳定的慢波睡眠时每分通气量降为0.4~1.5L/min。与觉醒状态相比,N2期睡眠时每分通气量下降了13%;N3~N4期睡眠时,每分通气量下降了15%。通气量在睡眠N1~N4期逐渐降低,在NREM睡眠中呼吸频率往往也降低,并同心率的减慢保持一致。这种降低可能并不完全是呼吸的觉醒性刺激抑制的结果,与深睡眠时代谢率的持续降低也有关。在REM睡眠中,呼吸频率则呈现非规律性的增加。在整个睡眠期呼吸常变慢、变浅,但均匀而有节律。肺通气量可减少25%左右,血氧饱和度降低,血中PCO2增高。
潮气量:与觉醒状态相比,潮气量下降,在N2期睡眠中潮气量平均为16%,在N3~N4期睡眠中潮气量则平均为18.5%。在REM睡眠期变化不大。
呼吸肌:睡眠时肋间肌肌电图增强,横径扩大,潮气量增加。各级的呼吸性运动轻微增加或不变(如果肺泡气PCO2不变时)。在REM睡眠时,由于肋间肌活动明显降低,胸腔对呼吸的作用是负性或改变不大,膈肌活动增加,但跨膈压降低,表明肌肉做功减少。
上气道阻力:NREM睡眠时整个上气道阻力增加到230%,上气道阻力增加2倍多。此时肺的弹性与气流容受性并未改变。睡眠时上气道阻力增加与睡眠时上气道肌肉的肌电图活动变化一致。NREM睡眠时肺容积降低可能使上气道阻力增加。导致上气道阻力增加的部位是软腭或下咽部。在REM睡眠期总气道阻力接近觉醒水平。
动脉血气:有研究显示,在NREM睡眠时肺泡PCO2与动脉血PCO2值增加3~7mmHg。在REM睡眠期,血液中的O2水平不变,偶有降低;CO2水平较难评价。
肺动脉压:约有1/3的人在NREM睡眠期肺动脉压的变化周期为20~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