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大骨节病最初(1849 年)由原俄国界标师尤林斯基在远东贝加尔地区乌洛夫河流域发现并作了报道。其后,原俄国哥萨克军医卡辛(Kashin)与贝克(Beck)先后对病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报告,认为该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为纪念最早研究该病的卡辛和贝克夫妇,从1906 年开始,国际上称这种病为卡辛—贝克氏病(Kashin-Beck Disease, KBD),又因这种病最早发现于乌洛夫河流域,所以在前苏联也称之为乌洛夫病。

在我国,大骨节病最早的记载见于 “山西安泽县志”。1908 年吉林省“长白山江岗志略” 中也有描述。1934 年张风书在东北沈吉、长图沿线发现了大骨节病,他的报道是我国最早的可靠文献资料。大骨节病这一名称是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研防治工作者根据病人关节增粗变形的临床特征而命名。

历史上,报道大骨节病研究结果的文献主要为中文、俄文和日文,英文文献甚少。自1949 年以来,我国开始对大骨节病进行系统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主要创新性工作表现在流行病学、病因学和诊断学等几个方面。

1.流行病学研究

阐明了我国大骨节病的分布和流行特点;在X线诊断水平上对大骨节病病区进行分析,提出了活跃病区概念,建立了病区活跃程度和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利用地理流行病学方法描绘了我国大骨节病病区生态环境特征。

2.临床诊断学研究

系统地阐明了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制定了临床期度划分及其诊断标准;明确了大骨节病期度的转归及预后;建立了一整套全身各关节检查步骤和方法;弥补了亚临床型病例的血、尿生化学诊断指标。

3.X线影像学研究

概括了大骨节病19 种基本征象,明确了X线早期诊断指标及其与正常生理变异的区别;干骺端病变对判定病情活跃程度及确认骨端改变在判定病区上特殊意义,对大骨节病流行病学、病因学及其防治是一项重要贡献; 《大骨节病诊断》 标准、《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 标准及《大骨节病预防控制措施效果判定》等系列标准的制定,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4.病理学研究

阐明了大骨节病光镜下基本病理改变及其早期变化,揭示了X线基本改变形态的病理学基础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电镜下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研究,获得了对大骨节病超微结构变化的认识;对前人及国外研究尚未发现的软骨病理改变,提供了新的补充。利用多种动物进行了大量实验病理研究,发现狗、猴、大鼠和鸡等可以出现某些类似大骨节病的病理改变。

5.生化学研究

三十多年来,大骨节病生化学研究用生化自动分析技术,先后对血、尿、头发、红细胞、软骨组织等生物样品测试分析了92 个项目,确认大骨节病病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转氨酶、磷酸酶、肌酐、尿酸、黏多糖、羟脯氨酸、尿硫、磷脂、硒等20 多项指标发生明显改变;揭示了大骨节病存在软骨细胞代谢异常,细胞膜有缺陷,而且整个机体代谢异常,是一种组织损伤性改变。上述研究为查明发病机制及对补硒防治有效的解释提供了依据。

6.病因学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杨建伯教授科研团队,通过多年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逐步确认了下列基本事实: 大骨节病致病因子通过当地自产粮食进入人体;不同种类粮食传病作用不同,病区玉米、小麦是主要传递载体,而大米不传;大骨节病表现有明显的年度波浪性,具有生物性或生物毒性疾病特点;病区玉米、小麦可检出较多镰刀菌,但在大米中极少检出;用病区粮分离的镰刀菌培养物饲养动物,可引起动物软骨发生某些类似大骨节病的病理改变;采用换粮实验和改旱田为水田,改主食玉米为大米,可以控制和消灭病区。对病区玉米、小麦中镰刀菌毒物进行了分离,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气质联用仪等手段,从病区谷物中获得了非病区谷物极少发现的可疑致病物,确认了化学结构为T-2 毒素,并且初步阐明了这种物质与大骨节病发生的因果关系。

7.关于化学元素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20 世纪50 年代研究人员已注意到病区粮食低钙高磷和饮水低钙高锶。20 世纪60 年代地学科研工作者涉入大骨节病领域后,从病区可溶性无机元素流失现象出发,先后研究了环境及人体镁、钙、硫、锶、铜等与大骨节病的关系。20 世纪70 年代后,中国科学院的地学专家及甘肃、陕西、黑龙江等有关部门,通过对全国14 个省份病区和非病区环境生态学调查,发现病区土壤总硒低于0.15mg/kg,病区人群处于低硒营养状态,儿童发硒低于0.20mg/kg,血硒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非病区,提出缺硒与大骨节病有关,并围绕硒在大骨节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研究,强化了硒与软骨代谢的有关论点。

8.关于饮水有机物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从测定酚阳物或腐殖酸总量来探讨与大骨节病的关系,20 世纪70 年代后进入研究腐殖酸不同组分与大骨节病关系的阶段。1972 年当日本否定本土有大骨节病,并对饮水有机物中毒提出质疑的时候,我国关于饮水有机物中毒病因学研究受到一次很大冲击。但是,一些科学研究和防治机构继续深入研究饮水有机物与大骨节病的关系,发现在病区饮水中含有可疑致病物质的阿魏酸。在病区饮水中,除这种酚酸性有机物外,还发现有其他芳香族、脂质族等有机物,对人胚软骨细胞损害作用大于弱酸组分。还发现饮水中腐殖酸与低硒环境有关,也与人体低硒有关,提出了人体抗自由基能力减弱而致病的观点。

我国大骨节病防治工作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1.20 世纪50 年代主要是采用了换粮防治措施 1954 年吉林省抚松县西川村首先采用了换粮防治措施。1957 年陕西省乾县吴店、1958 年黑龙江省尚志县石头河子也相继采用了换粮防治措施。

2.20 世纪60~70 年代广泛开展了以改水为主的防治工作 打深井,引泉水,过滤水,向饮水中加入硫黄、石膏等多种改水方法。1979 年12 月,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地办)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了“全国改水防治大骨节病专题座谈会”,对各地防病改水的经验做出了阶段性总结。在此期间内,哈尔滨医科大学大骨节病研究室在双鸭山宝山矿区新村进行了换粮防治试验,从1972 年到1977 年的五年间,使一个2000 余人的病区村成为第一个基本控制大骨节病的病区。

3.20 世纪80 年代主要是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1980 年,中地办组织吉林、黑龙江、陕西等省有关专家,对已经进行的换粮防治效果,重新做了检查和审评,统一了诊断标准,肯定了换粮防治效果。1979—1982 年中地办发起并组织的永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对硒防治大骨节病的效果进行了重复验证,同时也对改水、换粮防治效果进行了认真观察。此后,甘肃、黑龙江、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广泛推行了补硒防治大骨节病措施。1988 年全国大骨节病防治研讨会对补硒防治工作做了较全面的疏理。1987 年统计,全国接受换粮措施的人数近100 万,接受补硒防治人数达1224.3 万,接受改水防治人数近2000 万。

4.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大骨节病防治策略 病区中凡水源条件允许的地方,可改旱田为水田,改主食为大米;交通方便或靠近城镇的病区,可改种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由市场购入食粮;边远山区可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耕还草;在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推广科学种粮,干燥储藏,降低食粮污染程度;在病区人群硒营养水平偏低的情况下,科学补硒,使儿童发硒含量达到0.20mg/kg 以上;在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结合扶贫项目,实施搬迁、学校办儿童集体食堂或异地育人等措施。目前,80%以上的病区实行了综合防治措施,大骨节病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