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营养与健康(基层卫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
- 刘英华 孙建琴
- 7字
- 2020-08-29 07:51:45
第三章 营养筛查与评估
第一节 膳食调查
一、概述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简称为营养调查(nutritional survey),系指运用各种手段准确地了解某类人群或特定个体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水平,以判断其当前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是公共营养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1992年和2002年分别开展了四次大型的营养调查,全面分析和了解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通过大型的营养调查来发现广大居民在膳食营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人群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向政府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建议,也为食物生产、加工及政策干预和对群众的消费引导提供了依据。
(一)营养调查的目的
营养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了解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生活环境、劳动条件下各种人群的营养摄入情况,并针对具体情况对个人(包括各种疾病患者)、家庭和集体按照合理营养要求,提出改善营养的措施以确保人群健康。营养调查有以下目的:
1.了解不同地区、年龄和性别人群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取现况
将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比较,了解两者之间是否一致,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了解与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过剩有关营养问题的分布和严重程度
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为营养监测和营养干预提供资料和实施依据。
3.探索营养相关疾病的病因和干预策略
分析所调查的结果,发现与营养相关疾病的因素,提出合理的营养干预策略。如某些地方病的专题研究,需要综合性的调查居民的营养代谢状况、生化生理代谢等指标。单独的膳食调查结果可以作为调查者进行营养咨询指导的依据。
4.预测膳食结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
根据营养调查,判断目前的膳食结构,比较不同时间(中国为每十年)的调查结果,对膳食结构的发展进行预测。
5.提供权威性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
为研究合理化改善居民营养与膳食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及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制定和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6.为国家或地区制定营养政策提供相关信息
国家根据大型的营养调查,发现全国居民的饮食状况以及饮食习惯,制定相关的改进政策,增强国民的营养素养,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
(二)营养调查的内容
营养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评价、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不良评估、生化检测四部分。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基础,是指为了了解调查对象每人每日主副食摄入量,然后利用食物成分表(或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计算出每人每日所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然后与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进行比较,以此来评定个体正常营养需要的满足程度。
1.膳食调查的内容
主要包括调查期间每人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比例、质量,进而来判断所摄入营养素的数量、比例是否合理;是否达到营养的合理搭配以及膳食均衡;能量的摄入是否能满足机体能量的需要及三大产能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比例。了解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饮食制度和餐次分配是否合理,了解被调查者既往的膳食史包括饮食情况、饮食习惯等,根据被调查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
2.膳食调查的方法
常用的膳食调查方法有记账法、称重法、询问法、膳食史法和化学分析法等。在进行膳食调查时,选择合适的膳食调查方法至关重要,不同的膳食调查方法适用的范围是不相同的,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个能正确反映个体或群体的调查方法,如果必要时可以同时应用两种膳食调查方法。调查时间通常持续5~7天,不包括节假日,但是如果调查对象有星期日食物较为丰富的习惯,时间则应包括节假日在内的7天调查,也可随饮食管理方法和调查方法而定。如在包伙制并且具有详细的食物记录的单位可用记账法进行调查,时间可长达1~6个月,询问观察法可对儿童30天内的饮食情况作出比较精确的估计。如对癌症患者进行饮食与不同部位肿瘤关系的研究,则调查时间可长达数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