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和贡献
中国传统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描述都能满足现代精神医学有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部分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药至今仍为临床常用。先秦至汉代时期的医家对抑郁现象已有了一定的观察,但处于萌芽状态,与现代医学中的抑郁症尚存在很大区别;魏晋至金元时期的大部分医家主要把抑郁症归于“虚劳”病范畴,认为其病机以“五脏亏虚”为主,用药以益气助阳药居首位;明清时期的部分医家所描述的“忧郁”和“癫病”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符合,也与金元之前从“虚劳”认识抑郁症一脉相承,所提出的病机理论和治法方药对指导抑郁症治疗具有很高的价值。
一、中医对抑郁症状的描述
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一书中记载有大量的“悲”“不乐”“忧”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与现代精神病学的心境低落是同义词。
汉代的张仲景在《金匾要略》“妇人脏躁”中提及了“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和“百合病”中提及了“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这些症状与抑郁症的症状有一定相似之处,如“喜悲伤欲哭”“不能食”“常默然”“不能卧”“不能行”等。
晋代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载有“凡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四体沉滞,骨肉疼酸,呼吸少气,行动喘惙,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这些描述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存在诸多的相似之处。
隋朝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中提出“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瘦劳”。按《说文解字》将“劳”释为“剧也”推测,“忧劳”所指的可能就是抑郁心境。而“瘦劳”在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亦作“疲劳”,现代有学者疑“瘦”为“瘐”,指失志忧郁疾患。“瘦劳”的这些解释,均与《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ICD-10)中规定的抑郁症典型症状“精力减退”或“抑郁心境”有关。《诸病源候论》还在“哭注候”形象地描述了抑郁心境的临床表现:“人有因哭泣悲伤,情性感动,腑脏致虚,凶邪之气因入腹内,使人四肢沉重。其后若自哭及闻哭声,怅然不能自禁持,悲感不已,故谓之哭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菟丝子丸”条下记载:“肾气虚损,五劳七伤,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夜梦惊恐,精神困倦,喜怒无常,悲忧不乐,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心腹胀满,脚膝痿缓,小便滑数,房室不举”。这些表现也完全满足抑郁症诊断的症状要求。
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明清时期的部分医家认识到了以情志抑悒忧郁为主要表现的“情志之郁”,并明确提出了“怒郁”“思郁”“忧郁”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其中张景岳等描述的“忧郁”病与西方提出的“melancholia”含义相同。如张氏在《景岳全书·郁证》中论曰:“又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邪实,此于戚戚悠悠,精气但有消索,神志不振,心脾日以耗伤,凡此之辈,皆阳消证也,尚何邪实?”进一步深化了对抑郁症的症状与病机的认识。
二、中医对抑郁病因的观点
中医学在心身合一的整体观指导下,强调对疾病进行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对病因的分析,或外因于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或内因于七情、饮食、劳逸内伤,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积聚,或是如虫兽、金刃所伤、跌打损伤、医药之过、先天因素等内外因。其病机是气机失调、气化失常而致的阴阳失调、邪盛正衰。
(一)中医对抑郁病因的认识
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中医对抑郁情绪的病因认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体质原因。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提出:“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有才,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不仅提出“木形”体质是抑郁情绪的人格基础,还提出秋冬季是疾病的高发季节,与现代认为抑郁症具有人格基础、好发于秋冬季(尤其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认识一致。
第二,脏腑功能失调。如《素问·本神》提出:“心气虚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提出了脏腑亏虚是抑郁情绪发生的内源性因素,与现代内源性抑郁症的病因认识具有一定相似之处。
第三,他病影响。如《灵枢·厥病》谓:“风痹淫砾,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砾,烦心头痛,时呕时悗,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不仅提出了抑郁情绪可伴发于“风痹”病,还提出了“不出三年死”的观点。提示其他疾病可伴发抑郁,伴发抑郁者预示着预后不良,与现代有关继发性抑郁的研究结果一致。该书还认识到抑郁情绪的危害。如《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与现代认为抑郁症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认识一致。
(二)中医对抑郁病机的认识
从历代名著《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看,当时的许多医家认识到抑郁情绪与中医“虚劳病”有关。例如,在《圣济总录》肝脏门、心脏门、脾脏门、肺脏门、肾脏门中,有关抑郁情绪的描述内容见于肝虚、心虚、肾虚、肺虚中,并把抑郁情绪的病机归于肝气虚、心气虚、肺虚寒、肾劳虚冷等;在该书的虚劳门中,有关抑郁情绪的内容见于肝劳、心劳、脾劳、肾劳、虚劳少气、虚劳惊悸、虚劳脱营、筋极、肉极、精极中,并提出了“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的病机观。可以看出,抑郁症的中医认识水平在魏晋至金时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尚未提出专门的疾病名称,部分医家主要把抑郁症归于“虚劳”病范畴,认为其机以“五脏亏虚”为主,用药以益气助阳药居首位。
顾锡在《银海指南》中云:“或因衣食之累,或因利害之牵,日攒眉而致郁者。志意乘违,神情消索,心脾渐至耗伤,气血日消,饮食日少,肌肉日消”。这些认识与抑郁症的“精神状态下降、缺乏勇气和动力以及倾向于灰暗思维”等临床特点相符,也与金元之前从“虚劳”认识抑郁症一脉相承。顾锡提出的“忧郁”病外源性病因(社会心理因素),补充了先秦时期提出的内源性病因,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相符合。
三、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与研究贡献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因此,对于临床上出现的抑郁症多是从辨证入手,明确证型,确定治则,补虚泻实,因人因证而异,十分具有灵活性。除了常规的中药与针灸疗法,中医对抑郁的治疗还具有特色的中医心理疗法:如《黄帝内经》根据“五行相胜”理论提出了“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为后世运用心理学方法治疗抑郁奠定了基础;中医特有的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娱乐疗法都有不同程度调节情志的功效,对缓解抑郁症有所裨益。
不同于传统医学模式对抑郁的观点,中医学不仅在病因病机上关注个体的心理社会因素(如人格体质),更是在治疗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这与现代医学三维模式对抑郁症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