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变化趋势

一、高血压现状

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5]。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6],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其中男性(20.2%)高于女性(18.0%),大约有1.53亿人患有高血压[7]。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1]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城市乡村、性别和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最高(32.6%),其次是东北地区(31.8%),最低的是西南地区(20.1%)[8]。从城乡分布来看,黑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中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31.3%>29.7%)[9];北京地区18~79岁人群中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35.6%>34.9%),但是近几年城乡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10]。从性别和年龄来看,2012年河南省15~74岁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4.9%,其中男性(26.6%)高于女性(23.5%),总体上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55岁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而>55岁女性的患病率反超男性[11]。2010年我国南方地区17 437名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2.59%,其中男性(23.36%)高于女性(21.77%),总体上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18~49岁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而>50岁女性的患病率反超男性;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比18~44岁人群增加了8.53倍[12]

二、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在过去的50年里,我国分别于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和2002年进行了4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依次为5.1%、7.7%、13.6%和17.6%[6],见图1-1-1。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的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从1991年的14.5%增加到2009年的21.4%,绝对增长值为6.9%[13]。1991—2011年以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为基础的纵向队列研究结果同样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从23.4%增加到28.6%,其中男性和老年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最为明显[14]。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1]

图1-1-1 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整体上,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从时间趋势来看,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综上所述,男性、老年人群和农村地区是我国高血压防控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