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爸爸妈妈,请听我“说”——如何精准听懂宝宝的语言

什么是世上最美丽的语言?
一万个人有一万种诠释。但对于产科医师、新生儿科医师和助产护士们而言,新生儿第一次发出的哭声便是这世上最美丽的语言——“婴儿初啼世界新”,它表明新生儿的肺已经张开,是婴儿走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同时,医师也能通过哭声来衡量新生儿的成熟程度以及早发现疾病。比如足月儿哭声洪亮,早产儿的哭声比较弱小;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婴儿哭声小、弱,有时声音发哑。不单“初啼”是重要的,哭声在整个新生儿时期都有其特有的意义。
听懂宝宝的语言
正常新生婴儿每天都会哭上几回,哭是与父母交流的方式,是其表达感觉和寻求帮助的重要法宝。通常很多新手爸妈们都在为宝宝的哭声而烦恼,因为新手爸妈总是难以分辨宝宝们需要什么,宝宝是饿了、冷了、热了、尿了、拉了还是痛了?又或者是害怕了、寂寞了还是孤独了要抱了……等等。不同的原因,哭的表现也不相同。 下面就来听听宝宝们说的话吧!
“妈妈听听吧,我多健康。”这种哭声抑扬顿挫,不刺耳,声音响亮,节奏感强,常常无泪液流出,每天累计啼哭时间可达2小时,是运动的一种方式。每天一般4~5次,没有伴随症状,不影响饮食,睡眠、玩耍正常,常被医师们笑称“锻炼肺活量”。
“妈妈,我饿了。”一般在喂奶2~3个小时后会出现洪亮、有规律、急躁、节奏紧密的哭声,同时宝宝头部左右转动,张开小嘴四处觅食。此时,妈妈可试探性地用手指按其嘴角,宝宝会用嘴追手指(医学上称觅食反射),一旦开始喂奶宝宝就会马上停止哭闹。
“妈妈,我拉了。”哭声常突然出现,有时很急,下肢活动比上肢活动要多,待换好干净尿布即可终止哭闹。解便前,宝宝有时作面色涨红用力状,有的宝宝在大便前由于肠蠕动加快也会出现哭闹。
“妈妈,我冷!”哭声低,乏力,皮肤花纹或发绀,严重时苍白,全身蜷曲,动作减少。
“妈妈,我热!”哭声响亮,有力,皮肤潮红,额面部可以看到轻度出汗,四肢出现活动,严重者可出现轻度发热。
“妈妈,我疼!”各种疼痛会刺激啼哭,常表现为突然的尖叫,为阵发性,音调高亢如肠痉挛、肠梗阻、斜疝嵌顿、外伤等,有时会伴有呕吐、面色发青或发白、腹胀、大汗淋漓、表情痛苦、烦躁不安、手足舞动等。
“妈妈,我怕!”对突然出现的声音或体位变化或其他外界刺激的反应,先出现受惊吓的表现,如双臂举起,拥抱状,或哆嗦一下等,哭声随后立即出现,哭声急,面部涨红,此时妈妈如给予轻声安慰拍哄,啼哭可较快消失。
“妈妈,我要抱抱!”哭声长短不一,无节奏感,常哭哭停停,断断续续,一直得不到家人抱时声调逐渐提高,哭声变为连续性。大人抱起安抚后即停止哭泣。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将宝宝抱起,亲一亲、抚摸一下、拍一拍或跟他说说话、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宝宝就会安静下来。
“我生病了,好难受呀!”此时宝宝的哭声没有规律,声音低沉,短而无力甚至呈呻吟状,同时全身反应淡漠,不吃奶,发热或体温低于36℃,发现这种情形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另外,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婴儿会发出特定的哭声,例如:
鸡鸣声:
多见于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全,表现为吸气时胸部下陷,喉有喘鸣。
脑性尖叫:
为高尖叫声,即暴发性突然哭叫,往往是颅内出血、脑水肿等危重颅内疾病的表现。另外,新生儿产伤、窒息也可引起“脑性尖叫”,“脑性尖叫”是病情凶险的表现。
鼻塞呼噜声:
除了感冒、肺炎,扁桃体明显肥大及腺样体增生都有可能引起,应高度警惕。
小小婴儿哭,学问可不少,爸爸妈妈们若想要听懂新生儿的“语言”,就要多多增进与宝宝的情感互动,通过细心照料,耐心观察,读懂宝宝的需求,并及时给予适度的回应,让宝宝舒服、愉快、有安全感地健康成长!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好婴儿“话”,阖家欢乐多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