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筋针命名的含义

在经筋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经筋病症涉及运动、神经系统,乃至类似五官九窍、脏腑病症。这与经筋布散皮下,包裹肌肉,连接骨骼,深入体腔,联络九窍,受卫气津液濡养,发挥“主束骨而利机关”、稳定内脏、润运九窍的作用密切相关。一旦筋病,则表现为“其所过者支痛转筋”等筋性痹证(类似运动神经系统病症),与筋急、筋缓牵扯五官、脏器而出现筋性腔病(类似脏腑病症)与筋性窍病(类似五官九窍病症)。甚至可累及肉、脉、骨、皮而出现相应的并病与兼病,如筋骨病、筋肉病、筋脉病与筋皮病等。筋病治疗在经筋理论、以筋为中心的五体(皮、肉、筋、骨、脉)辨痹思维模式的指导下,舒筋是治疗的关键。由此开始探索舒筋针法,在“以痛为输”的取穴原则下,探索针刺深度与五体痹证的关系,其后受《黄帝内经》“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灵枢·官针》)、“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灵枢·终始》)的启发,发现皮下透刺能最有效而快捷地激发卫气,以无感得气形式,宣导卫气,布散津液,舒筋松肌而达速治筋病的目的。由于皮下透刺,犹如地龙涌动之态,加之地龙具有搜风通络、理气活血的功效,并且中国人号称“龙”的传人,故最先以“龙针”命名。但自感该命名不够全面,其后在临床观察研究过程中,带教的学生们热情地命名为“皮内针”、“皮下针”、“伏针”等,为此我以“皮下针”、“皮内针”、“伏针”为主题词进行网络检索,发现类似的刺法早有零散报道。如皮内针,于凌云以“用皮内针埋于疼痛部之经穴上的效果观察初步报告”为题较先报道 [29],其后有孙瑞台《皮内针治疗落枕64例》 [30]、Shinohara S《皮内针对运动时疼痛患者的即刻效果》 [31]、何玲《论皮内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32]等;而皮下针,陈俊鸿、郭佳土以“皮下针821例临床观察” [33]与郭佳土、陈俊鸿以“皮下针治疗扭伤282例” [34]为题较先报道,其后有陈继勤《皮下针治疗肩背肌纤维织炎118例》 [35]、张学文《皮下横针法治疗急性痛症63例》 [36]、郑秀芹等《皮下针治疗急性痛症46例》 [37]、黄宇民《皮下针治疗膝关节痛》 [38]等。为了尊重上述学者的创作,曾考虑以“皮下针”命名(因“皮内针”容易与一般的“皮内针”相混淆,“伏针”易混为三伏针刺而放弃)。
随着对舒筋针法研究的深入,对经筋理论学习的深化,发现经筋与经脉是虽有联系但更有区别的两类不同网络系统,犹如营卫之气般,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病变机理,以及相应独特的辨证、取穴、施术方法等。舒筋针法与经筋理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皮下针”仅提示针刺的部位为皮下,而腕踝针、浮针、腹针、皮内针、头针等针刺疗法也均作用于皮下,其作用机理等未能从“皮下针”的命名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反映。一种针刺疗法,必有赖于理论指导,方能发扬光大。而经筋理论能从生理、病理上解释舒筋针法的皮下透刺、无感得气的作用机理与筋病(筋性痹病、筋性窍病、筋性腔病)的病变机理等,并能有效指导舒筋针法的临床辨病别型,乃至取穴、施术等治疗方法。既然舒筋针法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利用特制的筋针(燔针)刺激“以痛为输”为主的筋穴,皮下透刺(劫刺),宣导卫气,布津散液,舒筋解挛,“以知为数”般地快速治疗筋病(筋性痹病、筋性腔病、筋性窍病)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何不以“筋针”命名,既能体现该疗法的丰富内涵,又能阐明该种特殊针法与经筋理论间的胶结关系。
由此可见,“筋针疗法”是舒筋针法与经筋理论完美结合的产物。它源自《黄帝内经》的《灵枢·经筋》,经多位学者的临床验证,揭示了经筋实质,厘清了经筋与经脉的关系,其理论得到了继承并发扬光大。提倡建立具有针灸自身特点的辨证思维方法,针灸辨病,首要分清筋病、脉病,次辨病位(皮、肉、筋、骨、脉),分而刺之,倡导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辨痹思维模式,阐明了“无感”浅刺、“动刺”针法的作用机理,进而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治经筋病症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