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家传课读
- 储全根 刘德胜
- 1753字
- 2020-08-28 10:51:47
肺痿肺痈欬①嗽上气病方歌
①欬:同“咳”。下同。
口中澼澼 ②,欬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欬唾脓血。脉数而虚者,为肺痿;脉数而实者,为肺痈。有声无痰,曰欬;有声有痰,曰嗽。前人谓:肺痈由风,风性上行而上气。然亦不拘泥分肺痈、肺痿、咳嗽上气,师合为一,大有深意,分之可也,合之亦可。
②澼澼:口中干作响。
唾涎不欬草姜温,吐沫难眠 皂丸吞。
痈始萌喘 葶苈枣,米粥脓成 桔梗珍。
肺痿吐涎沫而不欬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头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甘草 四两,干姜 二两,蜜丸,枣汤送三丸。欬逆上气,时时唾浊,但能坐而不能眠,皂筴 ③丸主之。皂筴 八两,去皮,为末,蜜丸,丸豆大,枣汤送。葆按:此治体强初病,肺气壮,邪气壅盛方。但其性辛烈,下气刮肠,虚者慎之。肺痈将成,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炒黄,枣同 服,或用葶苈 炒为末,枣肉捣泥为丸,开水送。此治肺痈将成,病势渐进,乘其未集,而轻击之。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如米粥,桔梗汤。桔梗 一两,甘草 二两。此治肺痈正方。葆按:《济生》桔梗即此推化,详《备要》。予屡用获効。若痰臭止,后以六味、生脉、异功合方多服,补其不足,其法详,汇参。
③皂筴:当作“皂荚”,下文凡见此,保留原文不出注。
欬上气射干麻黄,菀味夏辛欵 ①枣姜。
①欵:同“款”。下同。
麦冬汤火逆上气,夏枣草参粳米尝。
欬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射干 十二枚,紫菀、冬花 各三两,五味、细辛、生姜 各四两,半夏 半斤,麻黄 四两,枣 十枚。葆按:此证俗谓之喘哮,喉中痰气阻塞,呼吸似水鸡声,中年得此为痼疾。定喘汤从此化出,见《备要》。火逆上气,咽喉不爽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麦冬 七钱,半夏 六钱,人参、甘草 二两,粳米 三合,枣 十二枚。此证风火烁金,挟饮而上逆方,无咳嗽痰涎,但觉咽喉不爽利,若有物阻,故用参、米、枣,补中而化气,麦冬、半夏清降而止逆,否参勿轻试。
朴杏麻辛欬脉浮 (厚朴麻黄汤),夏姜小麦味石膏。
脉沉 泽漆姜前夏,芩紫人参桂草投。
欬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厚朴 五两,麻黄 四两,石膏 一块如鸡子大,半夏、杏仁 半斤,干姜、细辛 二两,小麦 一斤,五味 半斤。此治风寒在肺经气分之表方。咳而脉沉者,泽漆汤。半夏 半斤,紫参 (作紫苑 ② )、生姜、白前 各五两,生甘草、黄芩、人参、桂枝 各二两,泽漆 三斤,先 汁后入诸药。此治寒饮之在里,非在腹之里,乃邪在肺经血分之里也。
②紫苑:今统用“紫菀”,下文凡见此,保留原文不出注。
肺胀喘目突如脱,脉浮 越婢加半夏。
烦躁而喘心下水,小青龙汤石膏纳。
外邪内饮,填塞胸中,欬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突如脱之状,越婢加半夏汤。越婢汤,详“中风”,加半夏 半斤。肺胀,欬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汤。麻黄、芍药、桂枝、干姜、甘草 各三两,五味、半夏 半斤,加石膏 二两。方歌见《备要》。心下有水,上气,小青龙汤为的剂,然烦燥 ①脉浮,则挟有热在内,故加石膏,是寒温並 ②用也。
①燥:焦躁。
②並:通“傍”。並用,一同使用。
《千金》生姜草枣参,肺痿躁渴唾沫频。
桂枝去芍加皂筴,浊涎难化法辛温。
《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多不止。生姜 五两,人参 三两,甘草 四两,大枣 五枚。桂枝去白芍加皂筴汤,亦治肺痿,吐涎沫。桂枝、生姜 各三两,甘草 一两,枣 十二枚,皂筴 一枚,去皮用。尤在泾云此二方俱治肺痿,而用辛甘温药,以肺既枯痿,必生气行气以养其津。盖津生于气,气至津亦至矣!若实无津液,断非温剂所能可滋长。然其方下俱云,治吐涎沫多不止,则非无津液矣,乃有津液而不收摄分布也,故非辛甘温药不可。加皂筴者,兼有浊痰也。
时欬臭脓桔贝巴 (桔梗白散),肺痈甲错 苇茎瘥。
《外台》肺痿 炙甘草,气能生津保肺家。
《外台》桔梗白散证治与桔梗汤同。桔梗、贝母 各三两,巴豆 一分,押去油。强人服半匕,涎痰在上则吐,在下则泻。《千金》苇茎汤治咳,微发热,胸中烦满,甲错,此为肺痈。苇茎 (即芦根)二斤,苡仁 半斤,桃仁 十五粒,瓜瓣 ① (即冬瓜花,如无,用冬瓜子)半斤,服之当吐脓。《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咳唾,心中温温液液;方见“虚劳”。葆按:肺痈、痿证,桔梗汤,王者之师也。桔梗白散,捣坚劫寨之将,虚者慎用。惟炙甘草汤,“肺痿”要方,是培气能生津法。
①瓜瓣:原作“瓜辨”,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