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双腔管插管和管理的临床要点

很多医院都有胸外科手术,一般需要肺隔离的手术均需要插双腔管,有些胸外科医师,为了手术操作方便,食管、纵隔等手术也希望插双腔管。因此,双腔管目前使用越来越普遍。双腔管插管操作及管理时,有些问题需要引起麻醉医师的注意,传统教科书上鲜有谈及,这些要点包括:
1.对侧插管原则
在选择双腔管时,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选择的导管有所不同。一般下肺叶手术估计操作不太复杂可从节省费用的角度考虑可选择单腔管,也可选择双腔管。如果是其他肺叶手术,则应插双腔管。同时应该根据对侧原则选择双腔管,即左侧手术选右管,右侧手术选左管。其主要目的是:如果同侧插管,手术医师操作、牵拉肺等可导致套囊移位,使导管的套囊在主支气管壁上摩擦,造成黏膜损伤出血、水肿,此外,同侧插管不利于吸痰,可能导致肿瘤扩散、感染播散(套囊滞留可能含有肿瘤脱落细胞及脓液),手术操作也可压破甚至切破气管壁、套囊。同时,如果手术过程中改作一侧全肺切除,同侧双腔管插管则无法完成手术。有些麻醉医师几乎所有开胸手术均用左侧双腔管,实际上是错误的,没有考虑对侧插管原则。
2.导管芯
与单腔管插管的区别在于,双腔管比较粗,插管时导管经常要阻碍麻醉医师的视线,因此暴露时要用喉镜片最大限度地把患者的舌向左推移,使镜片与右侧口角之间的空间尽可能大。导管芯也与单腔管芯不同,单腔管插管时在导管前端过声门后必须拔除导芯,以免对声门、气管黏膜造成损伤,而双腔管的管芯是塑形的,目的是让导管的前端塑造的形状更容易适应支气管的解剖角度,因此尽量不要弯曲导管及导管芯,特别是插左管时。一般插双腔管时,应该把导管插到底,再拔除导管芯。遇到阻力不能再进,说明导管在气道内,如果导管可无限插入说明导管在食管。给套囊充气,接麻醉机通气,听呼吸音确定双腔管的位置,必要时看气道阻力,如果很大则应放掉气囊稍退出导管,再充气,听两肺的呼吸音和气道阻力,进一步确定双腔管的位置。肺困难插管时有的医师把导管最前端弯曲,但过声门后就要把导管芯拔掉,以免插管时导管对气管壁黏膜造成损伤。即使有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导芯也不应过早拔除,因为用导管芯对位成功机会更大,有时候把纤维支气管镜前端送入一侧主支气管后,送管也困难。
3.导管转正
插双腔管时,一旦导管前端过了声门后,应该立即转正导管,再继续往前进。如果未及时转正导管,导管深入一段气管后再转则难以按照操作者的意图转正位置,造成导管前端的套囊位置不佳。具体方法是:插左管时先把导管尾端朝右平放,导管过声门后,立即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这样导管的前端就能适应声门及气管的解剖形态,减少继续前进时对黏膜的损伤,再前进时导管前端的塑形正好与主支气管的位置一致。插右管时,应该先把导管向左平放,前端过声门后立即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目的与上述左管插管时一样。
4.吸痰管
一般双腔管盒子里面有3-4根吸痰管,应做好标记,左右分开使用,因为手术一侧的支气管的痰液、分泌物等中可能有脱落的癌细胞、细菌等,混用吸痰管有可能造成健侧肺被感染。口腔内是有菌的,更加不能混用,双腔管的吸痰管较细,吸口腔内的痰液效率低,应该另外用粗吸痰管吸痰。
5.术中吸痰与张肺前吸痰
胸外科手术时麻醉医师必须重视吸痰,一般至少吸痰4次:插管后、断支气管下标本时张肺前、关胸前、拔管前应该各吸一次痰。手术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尽可能把痰吸干净,吸痰甚至关系到患者术后的生存机会。如果麻醉医师粗心大意,手术中没有给患者很好地吸痰,手术侧的痰液先向下流入支气管内,再随着呼吸被机器打进肺内,可造成感染、肿瘤扩散、手术后呼吸衰竭等,严重时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就感染而言,再好的抗生素都不如好的吸痰。
6.听诊定位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
插入双腔管后,需要确定双腔管套囊的位置是否在主支气管内,这样才能保证通气时整个一侧肺通气而对侧(手术侧)不通气。无论左右管,正确的位置是目的侧上下肺叶呼吸音均衡,而对侧无呼吸音。例如,插左管左侧通气时,右侧肺完全无呼吸音(需排除对侧呼吸音传导音)、左肺上、下均有呼吸音且强度一致才说明位置佳。有纤维支气管镜的医院,应该尽可能用纤支镜定位:左管定位先从右侧进,看见隆突时见左主支气管开口处有蓝色套囊说明位置基本正确,但仍然需要再从左管进,见到上叶支气管开口说明位置正确,通气时可保证左肺上、下叶均通气。插右管时应该先从左侧管进,看到隆突和右主支气管开口处有蓝色的套囊,说明位置基本正确,再从右侧管进,把纤支镜对准双腔管侧孔,如果见到上叶支气管开口说明位置正确。不同厂家的双腔管有所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不能根据麻醉医师的经验来简单定位。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套囊也可移位,必要时应该加以调整。
7.双腔管套囊移位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麻醉医师应该深有体会,因为许多时候明明插管顺利,套囊的位置佳,但一转眼就发现通气阻力突然加大。这可能是因为:
(1) 套囊内的压力过低,通气时自动移位。
(2) 患者头部前倾和后仰,导致套囊移位。一般是麻醉医师或手术室护士在给患者摆放好体位后不经意地给患者活动了头部。
(3) 从平卧位转为侧卧位时,导管的一端被固定在牙垫上,另一端在搬动过程中很容易移位。
(4) 开胸后手术侧肺萎陷,纵隔由于重力的作用下沉,使得套囊在主支气管内移位。
(5) 手术医师操作时牵扯肺组织,最容易使套囊移位。套囊的移位要么过深使通气阻力陡增,通气效率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蓄积;要么过浅脱出,无法单肺通气。麻醉医师一旦发现后必须及时纠正。
8.双腔管位置不佳时的处理
在发觉双腔管位置不佳时,如果有纤维支气管镜,可把双腔管拔至气管内,先把纤维支气管镜插入目的侧主支气管,再沿着纤维支气管镜送入导管。如果没有纤维支气管镜,可先把双腔管深插,再慢慢往后退管,直到气道压力好、呼吸音佳为止。左管退管应该慢,因为一旦退管至气管后,有可能难以再插入左主支气管。而右管往外拔管则相对轻松,即使拔至气管内,再插一般还是能插入右主支气管内。
9.夹闭一侧导管
为了单肺通气,必须夹闭一侧通气管,那么夹哪里呢?双腔管设计有专门让麻醉医师夹管的地方,即三叉接口下方的软塑料管,这里的塑料材质适合长时间钳夹,其他地方都不能夹闭。有的麻醉医师干脆把螺纹管接在通气侧导管的接头上,这样也能通气,同时又减少了机械无效腔。
10.危险并发症
双腔管插管及肺隔离通气有许多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肿瘤播散、感染播散、肺损伤、肺大疱、复张性肺水肿、导管插破气管、支气管、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血压引起)等,麻醉医师的操作、管理一定要规范,千万不能随心所欲。低年资麻醉医师一般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完成一定数量的双腔管插管操作和管理后才能独立操作。
11.套囊压力
插管成功后给双腔管的套囊充气时,应该考虑到两个因素,如果套囊的压力太低,手术医师的操作牵拉经常导致套囊移位,导致单肺通气失效。压力太大则导致套囊过于压迫支气管壁的黏膜,造成黏膜缺血损伤,因此麻醉医师应该慎重。
12.间歇双肺通气
为了避免长时间单侧肺通气造成的肺损伤,可与外科医师沟通好,间歇双肺通气。一般间歇1小时,每次5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