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ABPM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1)ABPM可获得信息量较大,反映的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一天的血压全貌,获得的信息远比诊室偶测血压值多,不仅可以提供白昼、夜间及24小时血压平均值,用于准确诊断高血压,还能揭示受检者24小时血压谱变化,如可观察清晨高血压、夜间血压升高,血压变异和昼夜节律异常,以及精神、体力活动因素对血压的影响等;
(2)可应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顽固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夜间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药物治疗过度引起的低血压等。
ABPM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高血压治疗的理想效果是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ABPM有助于了解药物是否24小时有效,以及有效降压的时限、强度、是否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等,同时避免夜间睡眠中过度的血压下降。
(1)评价降压药物疗效
谷/峰比值:降压谷/峰比值(TPR或T/P)是指降压药物前一作用终末、下一剂量使用前的血压降低值(谷效应)与药物使用期间的血压最大下降值(峰效应)的比值。美国FDA标准将TPR>50%作为降压药临床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平滑指数:是指应用降压药物后每小时的降压幅度的平均值与每小时降压幅度的标准差的比值。
(2)ABPM有助于选择药物种类、剂型(短、长效)、剂量和给药时间。
ABPM在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1)24小时ABPM的平均血压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比诊室血压的相关性更好;
(2)有些患者有靶器官损害但诊室血压正常,ABPM检查的结果可发现高血压的存在(逆白大衣现象);
(3)有研究认为24小时血压变异幅度越大,靶器官损害越大;
(4)据研究,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者,更易发生心、脑、肾的并发症。
ABPM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ABPM为降压新药和非药物降压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与诊室血压比较,动态血压的测量值不受安慰剂的影响,为消除安慰剂效应提供了方法。同时相比诊室血压提供了更多有效信息,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