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合理用药与管理(基层卫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
- 王育琴 迟春花 赵光斌
- 1925字
- 2020-08-28 13:28:53
第三节 药物一致性评价及生物等效性
药物制剂要在临床实践中产生最大疗效,其药物活性成分应当在预期时间段内释放、吸收并被转运至作用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现有的药理学理论认为药物是进入血液循环后转运至作用部位从而产生治疗效果,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往往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以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比较两种药物制剂质量的前提是制剂中共同活性成分进入人体内的行为一致,并且可重现。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可以使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在临床上可替代昂贵的原研药,这对节约医疗费用,提升我国的仿制药质量和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物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在保障百姓健康和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虽是制药大国,但并非制药强国,我国仿制药部分品种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相比仍存在一定差异。在国际医药市场中我国还是以原料药出口为主,制剂出口所占的比重较小,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剂水平的相对落后。而目前国内市场上仿制药品诸多,含同一成分的药品可由众多厂家生产。然而,仿制药和原研药虽具有同样的活性成分,但药物的生产工艺、杂质含量却不一样,从而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存在差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自然也不同。
药物一致性评价即要求仿制药品应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具体来讲,要求杂质谱一致、稳定性一致、体内外溶出规律一致。所以,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可以使仿制药在质量与药效上与原研药达到一致的水平,临床上优先使用这些“可替代”的仿制药,从而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同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提高我国药用辅料、包材以及仿制药的质量,加快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我国制剂生产水平,推动我国制剂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从药品质量和临床治疗疗效的角度来看,仿制药品的一致性评价包含三部分。
1.体外药学一致
指药品的理化性质如活性成分、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和适应证等一致,可以通过体外溶出试验进行评价。包括处方、质量标准、晶型、粒度和杂质等主要药学指标比较研究,以及固体制剂溶出曲线的比较研究。通过体外药效学一致性评价,可提高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成功率。
2.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
主要指口服药物进入人体后药动学的一致,可以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进行评价,目前被采用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和体外的方法。按方法的优先考虑程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药效学研究方法、临床比较试验方法、体外研究方法。《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倡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生物利用度试验即属于药动学研究方法。
3.临床疗效一致
指的是如果两种制剂含有相同活性成分,并在临床上显示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则可以认为两种制剂具有治疗等效性。评价两种制剂的治疗效果的一致性,必须通过临床试验进行对比方能得出结论。
二、生物等效性
在进行同种药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制剂的比较时,需要进行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制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生产批次的制剂,其生物利用度可能是有差异的,从而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过去出现的一些由于制剂生物利用度不同而导致的不良事件,使人们认识到对制剂中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一致性或可重现性进行评价的必要性。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是指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服用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与参比药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BE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研究。在药动学方法确实不可行时,也可以考虑以临床综合疗效、药效学指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性研究。
生物利用度和BE均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但侧重点不同。生物利用度强调是药物成分达到体循环的相对速度和量,是新药研究过程中选择合适给药途径和确定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新药研究阶段,为了确定新药的处方和工艺的合理性,要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而BE评价强调的是与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的比较,是判断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不同制剂体内动力学行为是否一致性的、后续研发产品是否可以替代已经上市药品使用的依据。在临床试验过程中,通过BE研究验证同一药物制剂不同时期产品是否前后一致性。仿制药品可以通过BE研究,考察仿制产品与原创药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是否能与原创药物替换使用。
(董亚琳)
第二章 临床药效动力学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基本内容及临床应用。
2.熟悉多重用药的基本内容。
3.了解不同受体、离子通道的代表药物与药物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