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书法
  • 秦川
  • 1070字
  • 2024-11-02 10:32:34

从北京奥运会徽谈起

2003年8月3日晚,北京天坛祈年殿。

千呼万唤中,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先生共同盖下一方大印,顿时全场欢声雷动。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刹那间征服了全世界的目光。

会徽图案将北京的“京”字幻化为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古朴稚拙而又动感十足,极富现代气息,被誉为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灿烂文化完美结合的精品。

“当初,‘Beijing 2008’并不是用汉简体写的,而是普通的罗马体。”2009年8月,《敦煌书法》摄制组在京采访了会徽的设计者、北京始创国际企划有限公司总裁郭春宁,他说,“我们的方案中标后,专家、评委又提出建议,说你们能不能尝试一下,把会徽上的英文和阿拉伯字母都用中国书法来写,这样是不是更好?”

然而,郭春宁和同事们都没有用毛笔书法写过英文和阿拉伯数字,写来写去倒像外国人写汉字。他挖空心思地发动了一帮小朋友来写,希望用孩子们稚拙的笔触来获得新的意境,但效果差强人意。

山重水复之际,郭春宁忽然想起公司一位设计师的女朋友会写敦煌汉简体的书法,能不能请她试着写一写呢?

那位设计师一听就摇头:“不行,不行,她哪懂设计啊?她肯定做不了。”

郭春宁说没关系,不要让她受什么条条框框的约束,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放开了去写吧。

过了两天,设计师拿着女朋友写的一卷纸过来,郭春宁打开一看,立刻眼前一亮:“嘿!就是它了!”

这就是最后定稿的汉简体“Beijing 2008”。就像我们后来看到的那样,这个极富中国文化特色的会徽和史上最成功的北京奥运会一起,光荣地载入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

郭春宁说:“现在看来,敦煌汉简书法那种质朴、率真、洒脱的特点,能够与人类的伟大梦想奥林匹克运动相匹配,而且与‘中国印’一脉相承,结合得天衣无缝。尽管汉简书法不被很多人认知,但是它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敦煌,它所代表的中华先民勃郁奔放的精神气质,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中国风格。”

郭春宁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支会会徽设计者

北京始创国际企划有限公司总裁

斯坦因(Manc CLunel Stein,1862-1943),英国探险家。原籍匈牙利。曾任英属印度拉合尔东方学院校长、加尔各答大学校长等职。1900年起,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三次进入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地区探险,先后发掘和田地区和尼雅的古代遗址、古楼兰遗址,并在敦煌附近长城沿线掘得大量汉简,又走访莫高窟,利用王道士的无知,廉价骗购藏经洞出土敦煌写本24箱、绢画和丝织品等5箱。著有《古代和田》、《西域考古记》、《亚洲腹地考古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