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兵荒马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对于普通人而言,感受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更容易关注到岁月变迁、民族命运和家国情怀。但那个时代留下的文字资料,并不总是关注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有的从另一个侧面,记录当时中国社会微观的方方面面。借助这样的文字,亦可以作为研究当时中国国情、中国国民与中国文化的资料补充。

后藤朝太郎(1881—1945),号石农,日本爱媛县人,日本近代著名汉学家。初习语言学、文字学,后多次到访中国,成为“中国通”。生前声名烜赫,身后几乎被人遗忘,但近年来又重新被人审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藤朝太郎出版多本与中国有关的书籍,而本书是一部以中国文化艺术为内容的作品。在他看来,这本书是《中国风俗逸话》的姊妹篇。该书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的文化与民众,并加以善意的解读。作者在其引子中写道:“如果不把中国意趣融入日本青年人能够理解的学习话题或者日常生活中的话,那了解中国真相的大门就会永远紧闭。”他的初衷,在于增进当时的日本青年人对中国真实面貌的了解,为两国普通民众的交流架设一座桥梁,并对当时日本社会上流行的,对中国污蔑性的曲解加以纠正。可能对于当时的日本人(包括日本青年人)而言,本书只不过是一本谈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普及性读物,但岁月荏苒、如梦似幻,那些曾经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历经人事变迁和社会转折的巨变后,使今天的普通中国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书的主题“风雅之心”,指的是超凡脱俗的风雅意趣,是中国人“悠然面对人生的生活态度”,关注的是其“无尽的意蕴”。初观本书的书名,或许会觉得它是一本艺术理论书籍,后藤朝太郎提出“抛弃掉那些理论层面的东西,从柔性的传统意趣入手,挖掘这个衰老大国所蕴藏的深切内涵”。纵观全书,由艺术之韵、收藏之癖、象形之意、景致之盛、生活之趣、国民之志六个章节组成:艺术之韵叙述中国传统艺术,收藏之癖叙述中国传统文玩,象形之意叙述中国传统文字,景致之盛叙述中国各地景致,生活之趣叙述中国风俗习惯,国民之志叙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涉及书法、绘画、诗歌、建筑、雕刻、工艺美术、文字、园林、戏剧等诸多文化艺术门类,也有名胜、古迹乃至于普通中国人的观念与风俗等,几乎囊括中国传统艺术的各门类乃至普通人的思想与审美趣味。

总体上,书中较少有形而上的理论,后藤朝太郎结合在中国各地游历中的具体观察感受,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由于文字朴实鲜活,故在日本后藤朝太郎被当作“通俗作家”。但细观本书,书中既使用中国传统的小学研究手法,还采用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而日本学界囿于自身的局限,使后藤的学术价值长久埋没于“故纸堆”中,不能不说是种遗憾。全书近22万字,内容庞杂,涉猎广泛,有足够的空间来窥探我们并不遥远的先祖们在生活中的风雅意趣。

由于有在中国大地上的游历经历,后藤朝太郎对中国艺术的理解,要比一般的日本游访者更为深入与透彻:“中国艺术是在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想理解中国艺术,首先得去了解中国的自然和社会。如果不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又不了解中国社会,对中国的风俗人情、生活习惯更是一无所知的话,就根本不可能对中国艺术有深入的理解。中国的艺术作品都有其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如果离开了这一背景,就根本不可能认识到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因此,我特别想强调的是,要想研究透中国艺术,就一定要到中国的土地上去进行实地调查和实地观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国艺术。”后藤在书中提到他曾踏足“中国四百州”,即使放到今天,这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该书图文并茂,有不少后藤朝太郎在中国的摄影作品,今天再看这些老照片仍然具备一定的史料价值。

此外,后藤朝太郎还记录下他的交游圈子,这些“文艺圈”中人物,既有像萨镇冰、张宗昌、卢永祥、阎锡山、孙传芳这类军政官员,又有如吴昌硕、金绍城、陈衡恪和吴煕会这样的文人画家。正是因为在中国长期生活与社交的经历,切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他才会冀望以一己之力,去排除当时日本国民对中国的狭隘认识与偏见。书中记述的不少事件是他亲历并有感而发,这使得文字富有鲜活的生命力与自由的个性。

如第一章中作者提到书法,是东亚汉字文化圈的一门独特艺术。作为一位日本人,他对中国书法的历史传承、授受方式与时代风格,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一个时期的书法艺术与书写者本人、书写者的社会和时代有密切联系,“一旦错过了那个时代,后世的书法作品就不可能再有那个时代的气韵了”。在谈论书法艺术的最后部分,他提到与福建省长萨镇冰的交往。萨镇冰原为海军军官,但文化素养却很高,也能文善书。萨镇冰曾亲自作诗并写成一幅书法作品相赠,在后藤的眼中,这是一幅“用笔鲜明和缓,笔端露锋,一丝不苟,充满了温润之感”的书法。在后藤的眼中,类似能文善书的军政长官还有杭州的卢永祥、太原的阎锡山、南京的孙传芳、重庆的邓锡侯等,他钦佩书写者的人格魅力、文化素养与书法功底。看似前后脱节的书法部分,后藤朝太郎不仅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付诸笔端,并且将现实中观察到的人事记述下来。表明后藤对于中国艺术的认知,不限于形而上的个人感受,还有对艺术创作者的解读。

书法之外,后藤还关注中国古代雕塑,曾拜访过大同的云冈石窟。在他的笔下,留下了大同古城与云冈石窟在20世纪初的记录。文字记述从大同古城到云冈石窟的路途上的古迹,像观音堂、佛字崖等,今天这些古迹依然存在。后藤提出了个人的见解,甚至是对日本艺术的反思。他以云冈石窟为例,认为“中国的雕刻显得比较粗笨,但其所用的艺术手法却是比较强势的。中国的艺术作品整体给人一种比较稳重大气的感觉,而且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是从不吝啬。中国的大型艺术作品大都采用‘远景本位’的手法,走近了看可能会觉得做得比较粗糙,但是离远了看就会觉得非常美观”。后藤认为日本的艺术家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艺术多少要有些脱离常规的地方……艺术家要从俗事中解脱出来,本着洒脱的心境从更高、更宏大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和宇宙”。

书中也谈及中国人对待艺术的态度:“中国人不太在乎工作的功绩,尤其是一些艺术家,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最终做出来的作品会怎么样,只要自己享受做的过程就可以了。中国艺术家在内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快乐天地,在这方天地内,自己是主宰……这样一来,中国的艺术品呈现出的自然是艺术家最高的制作水准。”这样的说法,套用在所有中国艺术家身上,有夸大之嫌;而对于最优秀的中国艺术家,则并非虚言。

在中国的游历,使后藤也有了对日本本土艺术教育的反思。他甚至直言不讳其中的弊端:“在明治时代的后半段,日本为了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将各专业分得特别细,结果导致画家只会画画,书法家只会写书法,诗人只会作诗,学者只会研究学问,能够诗、书、画三者皆备或者诗、书、画和学问四者皆备的人寥若晨星。”后藤朝太郎的解读看似较为浅显,实则一针见血。而历史却又是如此相似,就今日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而言,专业过分细化造成画家的人文素养的缺失,进而影响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全面发展。今天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日本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颇为相似,书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对当下依然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后藤朝太郎具备宏阔的历史性眼光,对于他生活时代艺术品的优劣,并不急着下结论,而是保持着客观中立的态度:“我们作为今人,对今天的工艺品做出评判可能不太合适,但千百年之后,今天的工艺品已经变成了文物,到那时我们的后人自然会做出公正的评判。”这样谦逊恳切的态度,在今人眼里也不会显得过时。

除去高雅的书法、绘画与刚强的雕刻、建筑,书中也记述一些普通中国人的思想与风俗。后藤朝太郎由中国普通民众的心理与民俗出发,升华为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理解。他观察到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与中华民族的特点有关,只要中华民族存在,中国的文化就不会消亡,且中国文化根脉深厚,并生生不息。

在当时的日本,绝大多数日本学者对中国与中国人持否定态度的情况下,后藤朝太郎无异于是一个异类——他并不是不知道中国的衰败,就如他在序言中所说“中国是一个曾经辉煌过,但现在正在逐渐老去的大国”。只是在他看来,这样的否定态度意义不大,他更愿意平心静气地去研究中国。为此,他在晚年受到了来自日本军国主义当局的政治迫害,他的不少作品成为禁书,这对于一位坚守人文主义立场的学者是极度不公的。而后藤朝太郎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增进当时的日本青年人对中国真实面貌的了解。今天,这本被翻译成中文的书籍,既是今人窥探20世纪初中国文化生活的一扇窗口,也是我们认识后藤朝太郎这位久被遗忘的日本汉学家的一道大门。

今年暑假访清华园,孙元元女士言有日本汉学家后藤朝太郎本书在译,嘱余作导读简述之。吾观全书立意尚佳,文字深入浅出,于今日有文化与艺术价值,遂书之以为引言。

2019年8月21日夜

三山馆主姜帅写于返杭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