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据病例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治疗等相关的问题和答案

【问题1】

本病例诊断为何病?其诊断依据是什么?应该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答:1.本病例诊断为流泪症(溢泪),其诊断依据如下。

(1)迎风流泪,泪冷清稀。

(2)白睛无红赤,睑弦位置如常,泪道冲洗通畅。

2.本病应与漏睛(慢性泪囊炎)相鉴别:二者均有流泪,但漏睛按压内眦部或冲洗泪道时有黏液或脓液溢出;而流泪症按压内眦部或冲洗泪道时无黏液或脓液流出。

【问题2】

本病例的中医证型是什么?其辨证要点是什么?该病临床上常见的证型还有哪些?

答:1.本病例辨证为肝血不足,复感风邪证。其辨证要点为:患眼无红赤肿痛,流泪,迎风更甚;常有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

2.该病临床上常见的其他证型

(1)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其辨证要点为:患眼冷泪频频,迎风更甚,泪液清稀,不耐久视,泪窍通而不畅,或阻塞不通;常伴神疲体倦,面白无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肝肾两虚,约束无权证:其辨证要点为:患眼无时泪下,拭之又生,泪冷清稀,泪窍阻塞;多兼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问题3】

本病该如何治疗?

答:流泪症可由肝血不足,泪窍不密,风邪外袭而致泪出;气血不足,或肝肾两虚,不能约束其液而流泪。治疗时,若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者,多用药物配合针灸或外治等疗法;若泪窍阻塞不通者,则多考虑外治手术。

1.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1)肝血不足,复感风邪证:

治以补肝养血,祛风散邪。止泪补肝散加减。若流泪迎风更甚者,可加白薇、菊花、石榴皮等祛风止泪。

(2)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

治以益气养血,收摄止泪。八珍汤加减。如迎风泪多者,加防风、白芷、菊花以祛风止泪;若遇寒泪多,畏寒肢冷者,酌加细辛、桂枝、巴戟天以温阳散寒摄泪。

(3)肝肾两虚,约束无权证:

治以补益肝肾,固摄敛泪。左归饮加减。若流泪较甚者,加五味子、防风以收敛祛风止泪;若感泪液清冷者,加巴戟天、肉苁蓉、桑螵蛸以加强温补肾阳之力,而助固摄止泪之功。

2.本病的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1)中成药治疗:

根据临床证型,可选择杞菊地黄丸等口服。

(2)针灸治疗:

以补法为主,可针肝俞、太冲、合谷、风池等穴;或选肝俞、肾俞、涌泉、太冲等穴,针灸并用;流泪清冷较重者,可加神阙艾灸及同侧睛明穴温针治疗。

3.本病的西医治疗
(1)滴眼液:

抗生素类药物,如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0.3%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每日4~6次。

(2)泪道冲洗合扩张术:

常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类注射液或滴眼液冲洗,每日或隔日1次。若泪窍入口狭窄者,可加用泪窍扩张术。

(3)泪窍探通合扩张术:

先用小号探针,后渐改用稍大号,隔日探通和扩张一次,以治疗轻度泪窍阻塞或狭窄者。连续治疗2~3次无效者,即不必再用。

(4)手术:

泪道阻塞经上述治疗不愈者,应选行泪道激光成形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囊摘除术等。

【问题4】

本病的转归与预后如何?

答:1.泪点位置异常、泪道阻塞一般需行手术治疗。泪道阻塞可发生于泪点、泪小管、泪总管、鼻泪管等部位。明确不同部位选择相应手术,预后根据病变程度有所不同。

2.泪道狭窄或泪道排泄功能不全者,经治疗症情可缓解。

【问题5】

与本病相关的疾病(或因素)有哪些?本病应该怎样预防与调护?

答:1.流泪症可因泪点位置异常、泪道狭窄或阻塞及泪道排泄功能不全等引起,其原因有先天性狭窄、外伤或烧伤导致瘢痕收缩、炎症、异物、肿瘤等。本病也可因风、冷等刺激因素致使泪液分泌增多所致。

2.其预防与调护为:①外出时或户外工作者,可戴防护眼镜,以减少风、冷等因素对眼部的刺激,防止泪液分泌增多而流泪;②适宜锻炼,增强体质,或经常行睛明穴按摩,以助改善流泪症状。

知识拓展

泪液的生理与排出、泪道功能不全

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量大约为1μl/min,正常的泪液分泌对维持角膜、结膜组织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泪液的大部分是由泪腺分泌的。泪腺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当受到物理和情绪性刺激时,可引起泪腺的分泌增加,这种分泌被称为反射性分泌;当不受到刺激时基础状态下的分泌为基础分泌。正常的泪液分泌包括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和角膜上皮等共同分泌所产生的泪液成分。

泪液除了湿润角膜、蒸发消失外,其余均依靠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通过眨眼运动,经泪道排出。泪道功能不全是指有泪溢症状而无泪道器质病变,冲洗泪道通畅,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溶液,在鼻腔中不能查出。包括泪囊功能不全、瓣膜功能不全。

1.泪囊功能不全:眼轮匝肌在引流泪液进入泪囊起重要作用,当眼轮匝肌收缩或闭合眼睑时,泪小管被压迫和缩短,而肌肉放松,开睑时泪小管扩张产生负压,泪液从结膜囊吸入泪小管内。眼轮匝肌纤维附着于泪囊壁的方式有着同样的机械作用。轮匝肌收缩时,泪囊上部扩张,下部压缩,泪液从泪小管进入泪囊,当轮匝肌放松,泪囊上部塌陷,下部扩张,迫使泪液向下进入鼻泪管,在眼轮匝肌功能不足或麻痹时,这种机械作用减弱或消失,产生泪溢。

2.瓣膜功能不全:在正常情况下,在鼻腔内鼻泪管下口处有一跨越管口的黏膜活瓣名Hasner瓣,对鼻泪管起活门作用,当瓣关闭时能阻止鼻腔空气流至泪囊,如此瓣膜先天薄弱或细小,则瓣膜关闭不全,空气上行至泪囊,由于空气在泪囊内使泪囊壁弹性降低,以致引起泪溢。当触及泪囊时有捻发音。

技能要点

1.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表面,排除角膜上皮脱落、眼表异物等引起流泪。

2.泪道冲洗一般为必做检查,且有治疗作用,操作前观察泪小点位置、大小,如泪小点较小,先用泪小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操作时先挤压泪囊部,观察有无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出,并尽量将分泌物排空。一般从下泪小点冲洗,也可从上泪小点冲洗。冲洗完毕时,滴用抗生素类滴眼液。

3.泪道冲洗时,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泪道机械性损伤及假道。注入液体时,若出现下睑水肿,表明冲洗时形成假道,应即刻拔出冲洗针头,停止冲洗。必要时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发生感染。

4.泪道冲洗时发现泪道不通,可选用适当粗细的泪道探针作探通术。探针自下泪小点垂直插入1~2mm即转为水平方向,朝鼻侧推进,直达泪囊,在触及骨壁后,稍向后退,以针头为支点,迅即将探针竖起,与睑缘呈90°直角,向下略向后方顺泪鼻管渐渐插入,直至针柄齐眉(30~35mm)而后止。留针20分钟后,再予泪道冲洗。探通时,针头通过粘连狭窄时可感到有阻力,若阻力较大,不要强行探通,以免形成假道。

5.若为婴儿患者,一般先行睛明穴稍下方处皮肤按摩,每日2~3次,日久无效者,可于6个月后行泪窍探通术,术后用抗生素类滴眼液滴眼。

培训体会

1.了解流泪症(溢泪)是常见病、多发病。

2.流泪在临床有热泪、冷泪之分,多种原因及多种眼病均可引起流泪发生。

3.在流泪症(溢泪)的诊断中,问诊很重要,询问流泪发生时间、有无异物入目、单眼还是双眼,以及流泪状况,如迎风流泪、热泪如汤、冷泪长流、目昏流泪、目干涩流泪等。

4.根据泪液生成与排泄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临床实际巩固掌握泪道冲洗法,并正确判断泪道阻塞部位。

5.按压内眦部或冲洗泪道时观察有无黏液或脓液溢出,有助于与漏睛眼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