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画
三(sān)
1.数词。①基数词。二加一的和。素9“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素1 8“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灵3 2“小肠……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②序数词。第三。素3 1“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三日,少阳受之。”灵7 5“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金21“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
2.五行中木的生数。素71“丁卯、丁酉岁……燥化九,风化三,热化七。”高世栻:“木运在中而不及,故风化三。三,木之生数也。”
3.九宫数。九宫中的第三宫,配方位为东方。灵77“春分,三,仓门,东方。”素70“委和之纪……眚于三。”王冰:“火为木复,故其眚在东。三,东方也。”
4.三倍。素20“因而 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5.指阴、阳、中和三气。素3“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生五,其气三。”杨上善:“谓天地间九州等物,其生皆在阴阳及和三气。”又,沈祖绵:“天地人为三气也。《阴阳应象大论》:‘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旧注据三阴三阳释之,非是。”王冰:“三,谓天气、地气、运气也。”张介宾:“阴阳盛衰,太少有三,其气三也。”素9“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6.指九针中的第三针。灵78“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三者人也。”马莳:“其针之曰第三者,所以应人也。”
【三七】
三乘七之数,指二十一岁。素1“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三八】
三乘八之数,指二十四岁。素1“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三水】
指脾、肝、肾三阴脏。素76“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王冰:“三水,谓三阴脏……三阴脏者,肝脾肾也,以在膈下故。”
【三毛】
1.足大趾第一节背面皮肤上的毛。又称聚毛、丛毛。灵2“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灵10“胆足少阳之脉……还贯爪甲,出三毛。”杨上善:“一曰藂毛,在上节后毛中也。”
2.谓心脏内腱索或瓣膜类组织。难42“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
【三气】
1.运气术语。①指五运之太过、不及与平气。素70“三气之纪,愿闻其候。”张志聪:“三气,谓平气之与太过、不及也。”②指六气的三之气,主小满至大暑之间的六十天零八十七刻半。素74“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
2.指上、中、下三焦之气。难66“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府。”张世贤:“三焦乃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于上中下三焦之气也。”
【三月】
1.指农历三月,地支配辰。灵41“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素16“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2.指三个月。金20“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
【三六】
三与六的乘积。灵16“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
【三虫】
小儿常见的三种肠寄生虫病,即长虫(蛔虫)、赤虫(姜片虫)、蛲虫。神3“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巢元方:“三虫者,长虫、赤虫、蛲虫也。”神4“萹蓄味苦,平……杀三虫。”
【三合】
1.指寒与卫气搏结,留滞于血脉、五脏、六腑导致胀病的三种情况。灵35“合之于真,三合而得。”张介宾:“胀虽由于卫气,然有合于血脉之中者,在经络也;有合于脏者,在阴分也;有合于腑者,在阳分也。三合既明,得其真矣。”
2.指值年大运、司天之气和年支的五行属性相同。又称太乙天符。素66“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张志聪:“三合者,谓司天之气、五运之气、主岁之气三者相合,又名太乙天符。”
3.指第三合,即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表里相合。灵11“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此为三合也。”马莳:“此胃与脾之为第三合也。”
【三阳】
1.经脉名。①指太阳、阳明、少阳经脉。素6“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灵76“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伤278“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②指足太阳、阳明、少阳经。灵1“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张介宾:“病胀者,当取足之三阳,即胃、胆、膀胱三经也。”③指太阳。包括足太阳膀胱及手太阳小肠经。素7“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王冰:“三阳,谓太阳小肠及膀胱之脉也。”素79“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④指足太阳经脉。灵21“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马莳:“当取足太阳膀胱经之络穴飞扬以泻之,盖太阳为三阳也。”素75“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三阳之病。”王冰:“足太阳脉,循脊下至腰,故坐不得起,卧便身全也。”素79“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张介宾:“经,大经也。周身之脉,惟足太阳为巨,通巅下背,独统阳分,故曰经。”
2.脉象名。①指太阳、阳明、少阳经之脉象。素80“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王冰:“三阳之脉悬绝,三阴之诊细微,是为少气之候也。”又,张介宾:“三阳隔绝,则阴亏于上;三阴微弱,则阳亏于下,阴阳不相生化,故少气不足以息。”②指足太阳膀胱与手太阳小肠经之脉象。素48“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张介宾:“三阳,手足太阳经也……凡脉急者,皆邪盛也。”杨上善:“三阳谓太阳,候得太阳脉急,为是阴胜多寒。”素7“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张志聪:“三阳者,太阳也……手足太阳之脉俱搏击而且鼓动,阳极而绝无阴之和也。”③指三种属阳的脉象。难4“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李 :“三阳者,脉浮滑长也。”
3.运气术语。①指少阳、阳明、太阳之气。从冬至日起,第一个甲子日为少阳气旺,第二个甲子日为阳明气旺,第三个甲子日为太阳气旺。难7“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②指六气中寒、暑、燥三气的效应,即太阳、少阳、阳明。素66“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王冰:“太阳为寒,少阳为暑,阳明为燥。”
4.旺盛之阳。素21“太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张志聪:“三阳,阳盛之气也。言太阳之脏脉,象阳盛之气而浮也。”《素问·著至教论》:“三阳者,至阳也。”
5.为“三阴”之讹。指太阴。素79“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张介宾:“三阳,误也,当作‘三阴’。三阴,太阴也。太阴为诸阴之表,故曰三阴为表。”素79“三阳独至,期在石水。”李中梓:“阳,当作‘阴’。阴病而当阴盛,则孤阴不生矣。”
【三阴】
1.经脉名。①指太阴、厥阴、少阴经脉。素6“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灵76“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伤278“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②指足太阴、少阴、厥阴经。灵1“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张介宾:“飧泄者,当取足之三阴,即脾、肝、肾三经也。”③指太阴。包括足太阴脾及手太阴肺经。素7“三阴结谓之水。”王冰:“三阴结,谓脾肺之脉俱寒结也。”素79“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张介宾:“三阴,太阴也……三阴之脏,脾与肺也。肺主气,朝会百脉,脾属土,为万物之母,故三阴为六经之主。”④指足太阴经脉。素21“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王冰:“三阴,太阴脾之脉也。”
2.脉象名。①指太阴、厥阴、少阴经之脉象。素80“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王冰:“三阳之脉悬绝,三阴之诊细微,是为少气之候也。”②指足太阴脾与手太阴肺经之脉象。素48“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张介宾:“三阴,手足太阴经也……邪聚三阴为疝气,凡脉急者,皆邪盛也。”王冰:“太阴受寒,气聚为疝。”素7“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③指三种属阴的脉象。难4“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李 :“三阴者,脉沉涩短也。”
3.运气术语。①指太阴、少阴、厥阴之气。从冬至日起,第四个甲子日为太阴气旺,第五个甲子日为少阴气旺,第六个甲子日为厥阴气旺。难7“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②指六气中湿、火、风三气的效应,即太阴、厥阴、少阴。素66“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王冰:“太阴为湿,厥阴为风,少阴为火。”
4.犹“盛阴”。素29“足太阴者,三阴也。”高世栻:“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故足太阴者,三阴也。”
【三坚】
中药名。为“蠡实”的别名。见“蠡实”。神3“蠡实味甘,平。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一名剧草,一名三坚,一名豕首。”
【三里】
1.穴名。属足阳明胃经,合穴。又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灵20“补三里以温胃中。”灵33“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素54“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
2.指面之上、中、下三部。灵54“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马莳:“面之三里,即三部也。”
【三员】
三部分,三类。灵66“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张介宾:“三员,如下文虚邪之中人,病因表也;积聚之已成,病因内也;情欲之伤脏,病在阴也。即内外三部之谓。”又,马莳:“盖人身大体,自纵而言之,则以上中下为三部,自横而言之,则以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为三部,故谓之上下中外之三员也。”
【三间】
穴名。属手阳明大肠经,输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后凹陷处赤白肉际。灵2“大肠上合手阳明……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腧。”
【三刺】
刺法名。①指针刺皮肤、肌肉、分肉三种深浅不同部位的针刺方法。灵7“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②齐刺的别名。参见“齐刺”。灵7“齐刺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三变】
刺法名。指刺营、刺卫、刺寒痹三种刺法。灵6“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伯高答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张介宾:“三刺不同,故曰三变。”
【三实】
1.指年、月、时之气俱盛。灵79“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愿闻三实。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
2.指脉、病、症的三类有余之象。难48“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
【三品】
药物按其性能作用所划分上、中、下三种类别。《神农本草经》认为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为上品;没有毒或毒性不大而可治病补虚的为中品;有毒或性较峻烈而不能长期服用,足以祛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为下品。素74“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三脉】
1.指手足三阳经腧穴。灵1“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张志聪:“三脉,三阳之脉。”
2.指足阳明、厥阴、少阴三条经脉。灵9“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
【三宫】
东方震宫。九宫中的第三宫。素71“清化热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三宫。”高世栻:“三宫,东方震宫,木位也。”
【三候】
指三部九候诊脉方法中天候、人候、地候的合称。素20“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三部】
1.指三部九候诊脉方法中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即头颈部、手腕部和足部。素20“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素27“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
2.指寸、关、尺三部。金17“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难18“三部者,寸关尺也。”
3.指面之上、中、下三部。灵54“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马莳:“面之三里,即三部。”
4.三种不同类别的邪气。灵66“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
【三虚】
1.指年、月、时之气俱虚。即岁气不足、月廓空及时令气候反常。灵79“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2.指脉、病、症的三类不足之象。难48“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
【三常】
指贱贵、贫富、苦乐三种情况。素77“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张介宾:“三常,即常贵贱,常贫富,常苦乐之义。”
【三椎】
1.指第三胸椎。素32“三椎下间主胸中热。”马莳:“三椎下间名身柱。”
2.指脊椎三个椎体。素32“项上三椎,陷者中也。”张介宾:“此取脊椎之大法也。项上三椎者,乃项骨三节,非脊椎也。三椎之下陷者中,方是第一节,穴名大椎,由此而下数之,则诸椎循次可得矣。”
【三焦】
1.六腑之一。是脏腑外围最大的腑,又称孤腑,经脉为手少阳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有主持诸气,通调水道的功能。素8“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4“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灵2“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难66“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府。”
2.指膻中穴。难45“骨会大抒,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原文“三焦”下原有“外一筋直两乳内也”八字,《难经校注》认为是旁注误入正文。
3.为“三椎”之讹。指第三胸椎。灵51“肺腧在三焦之间……皆挟背相去三寸所。”《甲乙经》卷三、《太素》卷十一“焦”作“椎”。张介宾:“焦,即椎之义,指脊骨之节间也。古谓之焦,亦谓之 ,后世作椎。”
【三廉】
中药名。为连翘的别名。见“连翘”。神4“连翘味苦,平。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
【三膲】
即三焦。灵10“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下膈,历络三膲”
【三藏】
指脾、肝、肾膈下三脏。素76“若夫三藏土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问之何也?”灵78“六府,膈下三藏应中州。”张介宾:“三脏,肝脾肾也。”
【三之气】
运气术语。即六气分主一年的第三气,主气为少阳相火之气,主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四个节气。素68“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素71“三之气,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雨乃涯。”
【三阳经】
指足太阳经。素36“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王冰:“三阳,太阳也。”
【三阳脉】
1.指手足太阳、阳明、少阳经脉。素1“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高世栻:“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也。”
2.指太阳气旺时的脉象。素79“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王冰:“太阳之脉,洪大以长,今弦浮不沉。”
【三结交】
穴名。关元穴的别称。为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三经交会穴。灵21“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马莳:“盖本经为任脉,而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之脉亦结于此,故谓之三结交也,即脐下三寸关元穴耳。”
【三焦胀】
病证名。以皮肤胀满为主症的疾病。灵35“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
【三焦咳】
病证名。脏腑久咳不愈,波及三焦,症见咳嗽、腹部胀满、不欲饮食等。素38“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三焦病】
病证名。六腑病候之一,三焦通调水液功能失常所导致的病证。灵4“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三十六输】
六腑经脉各有井、荥、输、原、经、合穴,共计三十六个腧穴,故名三十六输。灵44“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三十六腧】
同“三十六输”。灵1“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马莳:“每腑有井荥腧原经合之腧,则六六三十六腧也。”
【三阳合病】
病证名。指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受邪而出现的证候。伤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 语,遗尿。”伤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三部九候】
1.诊脉方法之一。全身遍诊法,即把人体分为头部、上肢、下肢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分别为天、地、人三候,三部共九候。头部天(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人(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地(下),两颊动脉(巨髎),候口齿病变。上肢:天(上),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候肺;人(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候心;地(下),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下肢:天(上),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太冲),候肝;人(中),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候脾,候胃气配足阳明经动脉(冲阳);地(下),足少阴肾经动脉(太溪),候肾。素20“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素26“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素27“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
2.诊脉方法之一。指寸口诊法,即将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以指力的轻重分浮、中、沉三候。难18“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
【三部九候论】
《素同》篇名。该篇主要论述三部九候的诊脉方法,并通过三部九候脉象的变化,以判断疾病变化和预决死生。马莳:“中有三部九候等法,故名篇。”
【三百六十五节】
犹言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经络气血转输会合之处。素9“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素62“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灵1“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三百六十五穴】
全身经穴的约数。素58“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
【三百六十五会】
即三百六十五穴。灵3“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三百六十五脉】
即三百六十五穴之义。素58“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张介宾:“三百六十五脉,即首节三百六十五穴会之义。”
【三百六十五络】
全身细小络脉的约数。灵4“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三物小陷胸汤】
方剂名。疑为“三物白散”之讹。参见“白散”。伤141“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吴谦等:“无热证下,与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小陷胸汤’四字,必是传写之误。桔梗、贝母、巴豆三物,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义,温而能攻,与寒实之理相属。”
干
(一、ɡān)
1.冲犯,干扰。《说文·干部》:“干,犯也。”灵34“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素42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 而有疡。”素63“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
2.疑为“入”之讹。灵52“其气内干五藏,而外络肢节。”《太素》卷十“干”作“入于”,《甲乙经》卷二“干”作“循于”。
(二、ɡān乾)
1.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素31“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素44“脾气热,则胃干而渴。”灵23“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
2.使干燥。灵6“出布绵絮,曝干之。”素67“燥以干之,暑以蒸之。”素75“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
(三、ɡàn幹)
躯体的主干。灵10“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张介宾:“犹木之有干,土之有石,故能立其身。”
【干 2归】
中药名。为当归的别名。参见该条。神4“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一名干归。”
【干 2血】
陈久之瘀血。金6“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金21“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干 2呕】
症状名。呕吐有声而无物,或仅呕吐出少量涎沫。伤12“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伤324“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吴谦:“今干呕者,有声无物之谓也。”金17“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干忤】
触犯。金1“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干 2姜】
中药名。为姜科姜属植物姜的根茎的干燥品。辛,热。入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饮喘咳。组方有寒痹熨法、甘草干姜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理中丸、干姜附子汤、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汤、栀子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桂枝人参汤、黄连汤、桃花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鳖甲煎丸、侯氏黑散、风引汤、薯蓣丸、厚朴麻黄汤、人参汤、乌头赤石脂丸、大建中汤、甘姜苓术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柏叶汤、半夏干姜散、干姜人参半夏丸、王不留行散。神3“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灵6“用淳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 咀,渍酒中。”
【干 2漆】
中药名。为漆树科漆树属植物漆树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辛,温,有小毒。入肝、脾经。破瘀,消积,杀虫。主治妇女瘀血经闭,癥瘕,虫积。组方有大黄 虫丸。神2“干漆味辛,温。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
【干 2噫】
嗳气。伤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方有执:“噫,饱食息气也。”
【干 2燥】
失去水分,或缺失水分。素79“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伤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金12“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干 2地黄】
中药名。又名地髓。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甘、苦,微寒。入心、肝、肾经。清血热,益阴血,通血脉。主治温病发热,黄疸,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消渴,骨蒸劳热,经闭,产后腹痛,痹痿,跌打损伤。组方有肾气丸、薯蓣丸、大黄 虫丸、黄土汤、芎归胶艾汤。神2“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
【干 2姜附子汤】
方剂名。组成: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煎服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功用:急救回阳。主治:阳虚阴盛烦躁证。伤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 2姜人参半夏丸】
方剂名。组成: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煎服法: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主治:妊娠胃虚饮逆呕吐重证。临床见呕吐不止,呕吐物多为清水涎沫,并伴有头晕,心悸,舌淡苔白滑,脉弦。金20“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 2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方剂名。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煎服法: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功用:苦寒泄降,辛温通阳。主治:寒热相格的吐利证。伤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于(yú於)
1.作,为。《经传释词》卷一:“于,犹为也。”素33“谷生于精。”
2.如,好像。《经传释词》卷一:“于,犹如也。”素14“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素19“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灵75“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
3.介词。①表示地点、时间,相当于“在”。素10“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素22“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素52“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②表示范围。素15“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灵14“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灵52“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③表示对象,相当于“给”、“与”。素19“脾……传之于肾。”素25“可玩往来,乃施于人。”素54“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④表示趋向,相当于“向”。素1“乃问于天师曰。”素5“治病必求于本。”素76“譬以鸿飞,亦冲于天。”⑤表示方式、对象,相当于“以”、“用”。素39“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灵24“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腧。”灵53“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焫亦然。”⑥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为了”。灵23“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马莳:“用第四针,名曰锋针者,以刺四肢之厥逆。”⑦表示被动,相当于“被”。素3“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29“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4“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⑧引进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对于”。素9“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灵46“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灵78“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⑨引进动作趋向的对象,相当于“到”、“至”。素10“故人卧血归于肝。”素21“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素37“肺移寒于肾,为涌水。”⑩表示起始,相当于“自”、“从”。素6“太阳根起 于至阴,结于命门。”素8“恍惚之数,生于毫氂;毫氂之数,起于度量。”素19“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介绍动作产生的依据,相当于“根据”、“依据”。金20“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 引出原因,相当于“在于”。素3“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因于湿,首如裹。”素25“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39“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素25“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灵10“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灵60“夫大于针者,惟五兵者焉。”
4.助词。表示语气。素4“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11“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
5.衍文。素34“肾者水也,而生于骨。”《太素》卷二十六、《甲乙经》卷十“生于”作“主”。
【于于】
自得貌。灵72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张介宾:“于于,自足貌。”
工(ɡōnɡ)
1.工匠。见“工人”。
2.医生。素14“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35“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灵73“是故工之用针矣,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①指精于问诊。灵4 “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②指精于望诊。灵4“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③指医术高明的上工。灵44“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
3.技巧。灵35“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工人】
有一定技艺的匠人。灵38“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
【工巧神圣】
指诊法水平达到较高程度。具体言之,精于问诊谓之工,精于切诊谓之巧,精于望诊谓之神,精于闻诊谓之圣。素74“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难61“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土(tǔ)
1.土壤;泥土。素17“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素48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素69“风雨大至,土崩溃。”
2.土地,大地。素71“山泽焦枯,土凝霜卤。”
3.五行之一。其性生化、承载、包藏。在方位为中央,季节为长夏,五气为湿,五色为黄,五味为甘,五音为宫,五脏为脾。素22“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素4“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素19“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4.指脾。灵23“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素74“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张介宾:“木气克土,故脾土受邪,脾病则并及于胃。”
5.运气术语。五运之一,指土运。土运平气之年称为备化,不及之年称为卑监,太过之年称为敦阜。素71“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素67“土主甲己。”素70“土曰备化……其不及奈何?……土曰卑监……土曰敦阜。”
6.运气术语。六气之一,指太阴湿土之气。素66“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王冰:“土,四气也。”素71“上太阴土,中少宫土运,下太阳水。”
7.运气术语。指土郁之气。素71“水发而雹雪,土发而飘骤,木发而毁折,金发而清明,火发而曛昧。”马莳:“此言五郁之发,有多少微甚之异也。”
【土气】
1.五行土之气。指脾土所应的长夏六月。素9“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廩之本……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2.运气术语。六气之一,指太阴湿土之气。素68“复行一部,土气治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王冰:“雨之分也,即秋分前六十日而有奇……四之气也,天度至此,云雨大行,湿蒸乃作。”
【土瓜】
中药名。王瓜的别名。参见“王瓜”。神3“王瓜味苦,寒。主消渴,内痹,瘀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愈聋。一名土瓜”
【土地】
土壤。神1“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土运】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指土气的运行主事。逢甲逢己之年,中运为土运。素66“甲己之岁,土运主之。”
【土位】
运气术语。指太阴湿土之气所主时位。素74“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王冰:“土之位,秋分前六十一日,四之气也。”
【土郁】
1.土运之气被胜气所郁遏。素71“土郁之发,岩谷震惊,雷殷气交,埃昏黄黑。”
2.指土气郁遏而致的病证。见“土郁夺之”。
【土驹】
像小驹状的土块。素70“洪水乃从,川流漫衍,田牧土驹。”王冰:“大水去已,石土危然,若群驹散牧于田野。”
【土瓜根】
中药名。为王瓜根之别名。为葫芦科栝楼属植物王瓜的根。苦,寒。入心、肺、膀胱经。清热利尿,散瘀止痛。主治热病烦渴,黄疸,热结便秘,小便不利,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疔毒。伤233“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土蜂子】
中药名。为土蜂科土蜂属动物赤纹土蜂和胡蜂科黄胡蜂属动物环黄胡蜂的未成熟幼虫。甘,凉,有毒。祛风止痉,解毒消肿。主治小儿惊风,风疹瘙痒,咽喉肿痛,痈肿,丹毒等。神2“土蜂子,主痈肿。”
【土瓜根散】
方剂名。组成:土瓜根、芍药、桂枝、 虫各三两。煎服法: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功用:活血通经。主治:瘀血内阻的经水不利。临床见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兼见少腹按之有硬块,月经量少,色紫有块,舌紫黯,脉涩等。金22“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土瓜根散方,阴 肿亦主之。”
【土形之人】
人的五行分类之一。灵64“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
【土郁夺之】
治法之一。指脾胃湿邪郁阻的病证,用泻下等祛除邪气的方法治疗。素71“土郁夺之。”王冰:“夺,谓下之令无拥碍也。”张介宾:“夺,直取之也。凡土郁之病,湿滞之属也……凡滞在上者夺其上,吐之可也;滞在中者夺其中,伐之可也;滞在下者夺其下,泻之可也。”
士(shì)
1.男子的通称。灵48“士之才力,或有厚薄。”灵5“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灵12“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2.对有学识或有技艺之人的美称。见“方士”。
3.兵士。见“士卒”。
【士人】
男子。灵65“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
【士卒】
兵士。灵60“士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
才(cái)
1.才能。灵64“木形之人……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
2.副词。刚刚,方才。《说文·才部》:“才,草木之初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始之称。”金1“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才力】
才能,能力。灵48“士之才力,或有厚薄。”
下(xià)
1.低处;底部。与“上”相对。素24“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素69“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灵45“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
2.指人体相对在下的部位。①泛指人体在下的部位。灵9“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素80“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张介宾:“老人之气,先衰于下,故从上者为顺;少壮之气,先盛于下,故从下者为顺。”王冰:“老者谷衰,故从上为顺;少者欲甚,故从下为顺。”金1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②指下眼胞。灵22“上为外眦,下为内眦。”马莳:“眼之上泡属于外眦,眼之下泡属于内眦也。”又,张志聪:“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太阳阳明之气,主于上下之目眦也。”③指鼻头,又称准头。为脾的候诊部位,位于肝的候诊部位下方。灵49“下者,脾也。”张介宾:“年寿之下者,相家谓之准头,是为面王,亦曰明堂。”④指人中沟的下段。灵49“男子色在于面王……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 阴之属也。”李中梓:“在人中上半者曰高,为茎根痛,在人中下半者为茎头痛。”⑤指喉。素19“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张介宾:“下闻病音,谓喘息则喉下有声也。”⑥指肠。素5“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森立之:“若胃中不和,则精气不得达上焦,故下流肠间,而生飧泄食不和之证。”⑦指下焦。素74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王冰:“下,谓下焦肝肾气也。”伤366“其面戴阳,下虚故也。”⑧指膈下。素62“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王冰:“上,谓膈上;下,谓膈下。”⑨指肾。难14“至脉从下上……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丁锦:“至脉从下上……明至脉从肾阴虚竭而及于肺气尽。”⑩指下肢。灵4“下不胜其上,其应善痠矣。”马莳:“身为上,足为下,下体不胜其上,故足软无力,其应善痠矣。”素45“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杨上善:“下,谓足也。” 指下窍肛门。见“下重”。 指大小便。素11“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指人体的六经。素74“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张介宾:“上淫于下,谓天以六气而下病六经也。” 指经脉标本之本。灵52“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杨上善:“此谓本标也,下则本也,上即标也。” 指巨虚下廉。灵2“大肠属上,小肠属下。”黄载华:“小肠属巨虚下廉。”
3.指人体深层部位。难70 “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徐大椿:“下,谓筋骨之中。”
4.指人体脉象在下或深在者。①泛指人体下部的脉象。素17“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森立之:“上盛者,谓气口人迎其脉盛大也;下盛者,谓跗阳大溪共盛大也。”②指人迎寸口合参诊法中的寸口脉。见“上下”。③指寸、关、尺三部脉中的尺部脉。难18“脉有三部……为上下部。”滑寿:“盖三部者,以寸、关、尺分上、中、下也……为上下部者,肺居右寸,肾居左尺。”④指脉位深在。素18“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难15“冬脉石……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喙曰平。”金11“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5.地,大地。素67“上者右行,下者左行……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王冰:“上,天也;下,地也。”张介宾:“上者右行,言天气右旋,自东而西以降于地。下者左行,言地气左转,自西而东以升于天……上候而已,天运之候也。”
6.地表之下。灵75“下有渐洳,上生苇蒲。”
7.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灵47“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五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藏皆下者,好出人下。”素79“子所言贵,最其下也。”
8.臣下;百姓。素1“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8“故主明则下安。”灵29“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
9.指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素69“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张介宾:“省下,谓察其分野君民之有德有过者也。”
10.等级、质量低的。见“下材”、“下工”、“下品”。素74“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11.不足,不及。灵46“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张介宾:“凡病遇生王,则时之高也,故可以起,起言愈也。如逢衰克,则时之下也,病当危殆矣。”
12.时间、次序在后的。灵29“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杨上善:“先人后己,大圣之情也。”素68“相火之下,水气承之。”金14“越婢加术汤主之。方见下。”
13.谦卑。见“下齐”。
14.从高处到低处。①下行,向下。素35“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灵10“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难18“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②下降,降落。素2“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素5“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灵28“阳者主上,阴者主下。”张介宾:“阳主升,阴主降。”灵15“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③咽下,吞咽。灵4“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灵19“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伤150“水浆不下,其人心烦。”④陷下。素39“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10“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张介宾:“正气虚者,脉乃陷下而视之不见矣。”
15.排泄,排出。灵18“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灵61“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伤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16.泄泻。素71“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伤386 “下多者,还用术。”伤390“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17.指(月经)来潮。灵57“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素1“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金14“经水前断,后病水……去水,其经自下。”
18.治法之一。指下法。伤394“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19.攻泻,即用泻下攻逐的药物以通利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素27“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素74“以苦下之,以酸补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伤240“脉实者,宜下之……下之与大承气汤。”神3“ 虫味咸……破坚下血闭。”
20.进入。素17“秋日下肤,蛰虫将去。”杨上善:“秋日阳气渐伏于肤内。”
21.刺入;进(针)。素16“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素27“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马莳:“谓以左手之爪甲掐其正穴,而右手方下针也。”灵27“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
22.投入;置入其中。伤393“枳实栀子豉汤……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伤395“牡蛎泽泻散……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伤338“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
23.服用。金6“肾气丸……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金12“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
24.撤去,从……上面取下。伤106“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
25.退出,离开。灵61“气之离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
26.退去,去除。灵19“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张介宾:“下,退也。”灵34“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27.祛除。神3“长石……去翳眇,下三虫,杀蛊毒。”灵73“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下上者,引而去。”张介宾:“推而逐之,抑其高也。”杨上善:“视病热之上下,泻而去之。”
28.用在名词后,表示一定的处所、范围等。灵5“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灵81“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难18“伏者,脉行筋下也。”
29.量词。相当于动作的次数。灵35“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伤338“乌梅丸……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30.运气术语。①指在泉或在泉之气。素67“何谓下……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素71“数之始,起于上而终于下。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素74“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张介宾:“上下,即司天在泉也。”②指相火之气。素67“以下临上,不当位也。”张介宾:“此指君相二火而言也。”马莳:“惟相火临于君火,为不当位故也。”又,指母子关系中的子气。王冰:“上临下为顺,下临上为逆,亦郁抑而病生,土临相火、君火之类也。”③指地之五运之气,与天之六气相对。见“上下”。
31.为“上”之讹。灵13“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太素》卷十三“下”作“上”。
【下工】
医术不高明的医生。素26“下工救其已成。”灵4“上工十全九……下工十全六。”灵5“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下口】
通道的下部,即出口处。难44“太仓下口为幽门。”
【下水】
利水,渗利水湿。神3 “秦艽……下水,利小便。”金14“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
【下毛】
阴毛。灵64“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
【下气】
1.指人体下部之气。①指肾之精气。素45“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张介宾:“精虚于下,则取足于上,故下气上争也。”吴崑:“下气,身半以下之气也。”灵28“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灵73“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杨上善:“下气不足,谓肾间动气少者,可补气聚。”②指胃肠之气。灵80“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2.运气术语。指六气中在下的承制之气,如水是火的下气,金是木的下气。素71“气有多少,发有微甚……甚者兼其下,征其下气而见可知也。”王冰:“六气之下,各有承气也,则如火位之下,水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位之下,阴精承之。各征其下,则象可见矣。”
3.降气。素46“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金7“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神2“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
【下白】
病症名。大便下白沫。素74“客胜则腰腹痛而反恶寒,甚则下白,溺白。”马莳:“大便下白而溺亦下白。”
【下加】
1.运气术语。中运之气加临于在泉之气。在泉之气在下,故称“下加”。素71“甲辰甲戌,太宫,下加太阴;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阴。”
2.向下加临。灵47“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藏苦受邪。”
【下血】
1.便血。素48“沉为肠澼下血。”灵23“呕,下血者死。”金16“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2.月经过多,崩漏。金20“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3.胎漏。即先兆流产。金20“有妊娠下血者。”
4.恶露。金20“妇人……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
【下齐】
谦卑周全貌。灵72“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赵尔功:“下齐,谦下整齐也,足恭之态也。”
【下关】
1.穴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素58“下关二穴。”灵2“刺下关者,欠不能呿。”
2.指寸口脉关脉之下近尺脉部位。金11“微下关,积在少腹。”
【下纪】
穴名。关元穴。素58“下纪者,关元也。”
【下材】
才能低劣的人。灵48“愿闻下材者,勿满而约之。”
【下极】
1.两目间部位。为心在面部的望诊部位。灵49“王宫在于下极……下极者,心也。”张介宾:“下极,两目之间。”
2.大肠下端。难44“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熊宗立:“下极,肛门也。”
3.指长强穴。难28“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徐大椿:“下极,即长强穴,属督脉,在脊骶骨端。”又,《难经集注》虞曰:“据其督脉流行,起自会阴穴,循脊中上行至大椎穴。”
【下利】
1.病症名。泄泻和痢疾的统称。素71“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伤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金17“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2.指崩漏。金22“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李彣:“所病下利,据本文带下观之,当是崩淋下血之证。”又,赵以德:“今年五十,经绝胞门闭塞,冲任脉不复输泄之时,所积瘀血,自胞门化为带下,无所从出,大便属阴,故就大便而下利矣。”
【下体】
植物根部。素69“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
【下取】
治法名。指从下部施治,包括下病下取、上病下取等。素70“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王冰:“下取,谓以迅疾之药除下病。”又,高世栻:“司天在泉则有上下……取其有过者而补治之,故曰上取下取。”灵59“积于腹中者,下取之。”
【下迫】
症状名。指泻下时有急迫难忍之感。素74“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下泄】
1.病症名。泄泻。素45“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2.从后阴或前阴排泄。灵22“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马莳:“在上作呕……在下气泄,则上下交病,此不可治之证也。”金22“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徐忠可:“下泄者,气从阴门而泄出,故曰阴吹。”
【下降】
降落。素68“天气下降,气流于地。”
【下经】
1.古医书名。已佚。素34“《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素77“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又,王冰:“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
2.指《神农本草经》的卷四。该卷记载下品药物125味。神1“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下药】
下品药物。神1“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下临】
运气术语。降临,指岁气所产生的气候,降临于地。素70“少阳司天,火气下临……阳明司天,燥气下临。”
【下品】
下品药物,又称“下药”。神4“神农本草经卷第四,下品。”
【下重】
1.大便时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伤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金11“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
2.身体下部沉重。素71“其变震惊飘骤,其病湿下重。”金11“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
【下俞】
肢体下部腧穴。素21“宜治其下俞……治在下俞。”王冰:“下俞,足俞也。”
【下部】
1.三部九候诊法中肢体下部的诊脉部位。素20“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2.指外生殖器。金3“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3.指寸口诊脉中的尺部脉。难18“三部者,寸、关、尺也……下部法地,主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伤357“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
【下窍】
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5“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灵78“腰尻下窍应冬至。”
【下陵】
穴名。即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灵1“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灵2“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为合。”
【下陷】
1.凹陷。灵2“入于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
2.内陷。灵81“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藏。”
【下晡】
申时。素22“肝病者……下晡甚。”素65“冬鸡鸣,夏下晡。”王冰:“下晡,谓日下于晡时,申之后五刻也。”
【下脘】
胃腔下口幽门部位。灵19“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素62“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杨上善:“下脘,胃下口也。”又,下脘不通,《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下焦不通。”
【下清】
下肢清冷,或便泄清稀的病证。素71“其变肃杀雕零,其病下清。”张介宾:“二便清泄及下体清冷。”
【下厥】
1.病机。下部之气上逆。素10“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2.症状。下肢逆冷。金21“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
【下焦】
指人体体腔从胃下口至二阴的部分。主要功能是分别清浊,渗注膀胱,排泄糟粕。灵18“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下焦如渎。”
【下痢】
病名。痢疾。神1“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肠澼,下痢。”神3“黄连味苦,寒。主……下痢。”
【下腧】
经气向下聚集处。灵2“三焦下腧,在于足大指之前。”杨上善:“三焦下行气聚之处,故曰下输也。”
【下廉】
1.穴名。即下巨虚,又称巨虚下廉。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眼直下9寸。素54“下廉者,陷下者也。”王冰:“欲知下廉穴者, 外两筋之间独陷下者则其处也。”素61“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
2.下侧边缘。灵10“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灵14“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
【下管】
即下脘。参见该条。灵47“胃下者下管约不利。”灵68“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张介宾:“管,脘同。”
【下膈】
1.病证名。与上膈相对,指因虫积所致进食后过一段时间食物吐出的病证。灵68“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
2.向下穿过胸膈。灵10“下膈,历络三膲。”
【下白沫】
症状名。排出大便呈白色黏液状。素28“肠澼下白沫何如?”
【下利气】
症状名。泄泻时伴有矢气。金17“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脓血】
症状名。指下利赤白黏冻。素20“肠澼下脓血何如?”
【下竟下】
尺肤诊法术语。指尺肤部下端直达肘横纹处。素17“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王冰:“下竟下,谓尽尺之脉动处也。”
【下焦胀】
病证名。水湿滞留于下焦而致胀满的病证。灵36“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
【下利清谷】
症状名。泻下清稀粪便夹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伤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伤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沃赤白】
症状名。指便下赤白黏冻。素74“少腹痛,下沃赤白。”张介宾:“下沃赤白者,热主血分则赤,气分则白。”
【下者举之】
1.治法术语。指气陷或下脱的病证,用升举之法治疗。素74“治之奈何?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
2.运气术语。指气运不及时会有气升举以扶助调节。素69“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
【下实上虚】
指肝胆之气虚于上而实于下的病机。素10“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张介宾:“其过在肝胆之气,实于下而虚于上也。”又,杨上善:“过者少阳脉虚,厥阴脉实也。”
【下虚上实】
1.指肾之精气亏虚而九窍壅塞不利的病机。素5“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2.指少阴肾虚于下,而太阳膀胱盛实于上的病机。素10“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杨上善:“少阴虚,太阳实,故为头痛巅疾也。”
3.指阴夺于下,阳盛于上的病机。素49“所谓甚则狂颠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颠疾也。”
【下厥上竭】
指阳亡而厥从下起,血从上出而阴竭的病机。伤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张志聪:“此生气厥于下,血出竭于上,是名下厥上竭。”
【下焦如渎】
指下焦泌别清浊,排泄糟粕,犹如沟渠排水一样。灵18“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下痢脓血】
症状名。指痢下赤白黏冻。神2“蜜蜡味甘,微温。主下痢脓血。”
【下瘀血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二两,桃仁二十枚, 虫二十枚(熬,去足)。煎服法: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功用:破血逐瘀。主治:产后瘀血内结腹痛证。临床见少腹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按之有硬块。金21“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寸(cùn)
1.长度单位。①十分为寸,十寸为尺。《说文·寸部》:“寸,十分也。”灵31“胃……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灵32“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②同身寸。以患者本人肢体某些部位折作一定长度单位,以量取穴位。灵14“横骨长六寸半……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2.指寸口。手腕桡动脉处。《说文·寸部》:“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一。”段玉裁:“距手十分动脉处谓之寸口,故字从又一,会意也。”素21“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灵4“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张志聪:“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口之脉。”
3.指寸关尺三部的寸部。难18“脉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关尺也。”伤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素74“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张介宾:“南政之岁,反于北政,故在天主寸,在泉主尺也。”
【寸口】
诊脉部位。又名气口,脉口。即掌后桡骨动脉搏动处,属手太阴肺经。素9“寸口一盛病在厥阴。”高世栻:“寸口,两手寸部之肺脉也。《经脉》论云:肺手太阴之脉,入寸口,盖寸口,谓之脉口,又谓之气口。”素78“诊病不问其始……卒持寸口,何病能中?”难1“寸口者,脉之大要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灵62“气之过于寸口也。”马莳“寸口者,即手太阴经之太渊穴,十二经脉必会于此,此脉之所以动而不休也。”
【寸内】
指关至鱼际的诊脉部位。难2“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阳得寸内九分。”滑寿:“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寸口之内,阳所治也。”
【寸脉】
1.指寸口脉三部中的寸部。伤128“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伤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2.指寸口脉。素28“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王冰:“脉急,谓脉口也。”丹波元简:“王云脉急谓脉口也,而不解尺缓之义,诸家俱为尺中之脉,非也……此节以脉口诊经,以尺肤诊络,盖经为阴为里,乃脉道也,故以脉口诊之;络为阳为浮而浅,故以尺肤诊之。”
【寸口脉】
1.诊脉部位。又称气口、脉口、寸口。分寸、关、尺三部。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为寸,关之后为尺。素18“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张志聪:“寸口脉中手长者,寸脉直下于尺中,此阳邪直行于下部,故主足胫痛也。”金1“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金14“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
2.指寸口脉三部中的寸部。金9“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金10“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丈(zhànɡ)
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丈。灵15“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灵17“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灵31“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
【丈夫】
男子的通称。素1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灵10“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
大
(一、dà)
1.与“小”相对。在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力量、强度、重要性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对象。素70“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灵10“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灵7“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灵80“肠胃大则卫气留久。”
2.在程度、规模、声势、时间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对象。素52“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灵9“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灵61“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
3.大小的程度。灵57“其始生也,大如鸡卵。”金3“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鳖甲,手指大一片。”金12“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4.粗大。《庄子·山末》:“庄子衣大布而补之。”《释文》:“大布,粗布也。”灵14“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灵29“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
5.指周长。灵32“广肠大八寸。”灵31“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张介宾:“大言周围之数,径言直过之数,余准此。”
6.扩大,增大。素8“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治。”灵78“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灵45“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
7.肿大。灵57“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灵75 “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
8.指(知识、技艺)博大、精深。素81“不在经者,欲闻其状。帝曰:大矣。”王冰:“人之所大要也。”张志聪:“此通天之道,故极赞其大焉。”
9.指大的问题。灵29“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
10.指邪盛有余。灵75“大者必去……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
11.指大脉。即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灵4“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素74“太阳之至大而长。”金12“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
12.指大便。见“小大”。
13.指大方。①药量大的方剂。素74“是故平气之道……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 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张介宾:“远而奇偶,制大其服,大则数少而止于二,盖少则分两重,分两重则性力专而直达深远也。”②药味多的方剂。素74“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高世栻:“君一臣三佐九,制剂之大也。”
14.指大针。灵60“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 大治大者多害。”张志聪:“痈小而以小针治之者,其功小而易成;痈大而以大针治之者,多有逆死之害。”
15.概略,大概。灵40“气之大别,清者止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张介宾:“大别,言大概之分别也。”
16.敬词。《说文通训定声》:“凡大人、大夫、大子、大王、大公,皆敬词。”素9“大神灵问,请陈其方。”
17.为“持”字之讹。灵74“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太素》卷十五、《脉经》卷四、《甲乙经》卷四“大”并作“持”。
(二、tài)
通“太”。见“大 2仓”、“大 2息”。
【大丁】
泛指疔疮。丁,通“疔”。素3“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张介宾:“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
【大人】
1.地位尊贵的人。灵5“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灵6“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2.成年人。金5“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瘈疭。”神2“龙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
【大小】
1.大与小;大或小。素74“治有缓急,方有大小。”灵6“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灵7“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
2.大小的程度。灵48“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
3.偏指粗大或细小。素48“胫有大小,髀 大跛易偏枯。”张介宾:“足胫或肿或消,是谓大小。”难14“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
4.指大小便。素80“视其大小,合之病能。”吴崑:“大小,二便也。”又,高世栻:“视其脉之大小,而合之病能。”
5.指时间的长与短。素6“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
【大水】
1.指洪水,水灾。灵43“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
2.指水湿邪气。神3“蠡鱼……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神4“瓜蒂……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
【大气】
1.自然界的气体。古人认为大气为阴阳所化,为生命造化的必要环境。素67“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大气举之也。”王冰:“大气,谓造化之气,任持太虚者也。”
2.经脉之气。灵78“故为之治针……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素27“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名曰补。”王冰:“大气,谓大经之气流行营卫者。”
3.宗气。即胸中之气。素58“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张志聪:“大气,宗气也。”灵75“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金14“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4.亢盛的邪气。素27“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王冰:“大气,谓大邪之气,错乱阴阳者也。”素31“十二日厥阴病衰……大气皆去,病日已矣。”灵49“大气入于藏府者,不病而卒死矣。”张介宾:“大气,大邪之气也。”
5.指水湿邪气。灵78“九曰大针……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灵枢经·九针十二原》:“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灵枢经·官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
【大化】
谓气化。素71“天地大化运行之节,临御之纪。”
【大分】
较大肌肉会合处。素55“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高世栻:“大分,肉之大会。”
【大 2仓】
穴名,又称太仓,即中脘穴。难45“府会大仓,藏会季胁。”《难经本义》“大”作“太”。吕广等:“腑会太仓者,胃也。其穴者,中脘是也。”
【大风】
1.强风。素69“岁水不及……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素71“木郁之发……大风乃至,屋发折木。”
2.强盛的风邪。素3“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60“大风颈项痛,刺风府……大风汗出。”张志聪:“此言风邪入于经也。当治其风府也,夫风伤卫,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是以大风之邪,随卫气而直入风府者,致使其头项痛也。”
3.病名。即疠风,又称癞风、大麻风。临床见骨节沉重,肢体麻木,皮肤疡溃,眉须脱落等。素55“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高世栻:“大风,疠风也。风邪客于脉而不去,皮肤疡溃,名曰疠风。”
4.指中风偏枯诸病。灵75“大风在身,血脉偏虚。”杨上善:“大风,谓是痱风等病也。”金5“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大方】
大法,基本法则。素80“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张介宾:“大方者,医家之大法也。”
【大火】
1.炎烈之火。灵43“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
2.炎热的气候。素70“坚成之纪……大火流,炎烁且至,蔓将槁。”素71“凡此太阴司天之政……二之气,大火正。”张介宾:“客主之气,皆少阴君火用事,故大火气正。”
【大节】
大关节。灵10“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灵78“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张介宾:“大节,大关节也。”
【大札】
中药名。茺蔚子的别名。见“茺蔚子”。神2“茺蔚子……一名益母,一名益明,一名大札。”
【大包】
穴名。属足太阴脾经,为脾之大络。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灵10“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张志聪:“大包乃脾经之穴名,在足少阳胆经渊液之下三寸。”
【大主】
君主。言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如同一国之君主。灵71“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
【大半】
过半。灵31“广肠……径二寸寸之大半。”灵32“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
【大圣】
道全德备、智能超绝的人。素69“所谓精光之论,大圣之业,宣明大道,通于无穷。”
【大邪】
1.指邪气亢盛的病证。灵75“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张介宾:“大邪,实邪也。邪气盛大,难以顿除,日促小之,自可渐去。”
2.指风邪。因风性善行数变,为百病之长,故称。金1“大邪中表,小邪中里。”山田业广:“风性散漫而广,故谓之大邪,但大而散则入浅,所以中表。”又,吴谦等:“六淫天邪,故名大邪;六淫伤外,故曰中表也。”
【大肉】
人体臂、腿、臀部等较肥厚的肌肉。素19“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张志聪:“大肉,即两臂两腿之肉。”灵6“形充而大肉 坚而有分者肉坚。”张介宾:“大肉,臀肉也。”
【大羽】
五音中羽音的一种,指大羽之人,为人的五行分类中水形之人中的一种。灵65“上羽与大羽同……足少阴,藏肾,色黑,味咸,时冬。”
【大约】
大法,原则。灵55“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杨上善:“约,法也。”灵75“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
【大纪】
纲纪,法则。素74“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大麦】
中药名。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大麦的颖果。甘,凉。入脾、胃经。补养脾胃,益气生津。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证,或辅助药物治疗,以保养脾胃之气。金15“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金20“白术散方……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
【大抒】
穴名。同“大杼”。难45“血会鬲俞,骨会大抒。”《难经本义》、《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抒”并作“杼”。
【大豆】
1.植物大豆的种子。素32“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又,此“大豆”疑为“豆大”之误倒。杨上善:“出血如豆,言其少也。”
2.指黑大豆。与五行相配的五谷之一,在五脏应肾,为肾之谷。灵65“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藏肾,色黑,味咸,时冬。”素22“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大吴】
地名。在江苏南部。神2“兰草……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陶弘景:“大吴应是吴国太伯所居,故呼大吴。”
【大针】
针具名。九针之一。形如毫针而粗,长4寸,针体呈圆柱状,尖微圆,用以治疗水肿等病症。灵1“九曰大针,长四寸……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灵7“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灵78“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
【大体】
大要;纲领。素22“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素74“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治之大体也。”
【大谷】
指经脉交会处。素10“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王冰:“大经所会,谓之大谷也。十二分者,谓十二经脉之部分。”杨上善:“小曰溪,大曰谷,溪谷皆流水处也。故十二经脉名为大谷,三百六十五络名曰小溪。”又,张介宾:“大谷者,言关节之最大者也,节之大者无如四肢,在手者肩肘腕,在足者髁膝腕,四肢各有三节,是为十二分。分,处也。”
【大肠】
1.六腑之一。①位于腹腔,属下焦,上接阑门,与小肠相通,下连肛门,包括结肠与直肠。难42“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当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难44“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②接纳小肠下注的消化物,吸收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传送至肛门排出体外。故称之为“传道之官”、“传道之腑”。素8“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灵18“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难35“大肠者,传写行道之府也。”灵2“大肠者,传道之府。”灵2“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③在脏合肺,皮为其外应。灵47“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难35“大肠者,肺之府。”④经脉为手阳明,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灵10“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2.指手阳明大肠经。灵4“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张介宾:“大肠,手阳明也。本经之合在曲池,其下腧则合于足阳明之巨虚上廉。”难66“大肠之原出于合谷。”
3.指手阳明大肠经经气。灵2“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张介宾:“此大肠经之所出为井也。”
4.大肠在面部的望诊部位,即两颧下的面颊部位。灵49“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张介宾:“中央者,面之中央,谓迎香之外,颧骨之下,大肠之应也。”
5.指肠管粗大。灵72“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府不调。”张介宾:“小肠大则传送速而气不蓄,阳气既少,而又不蓄,则多阳少阴矣。”
【大角】
五音中木音的一种,指大角之人,为人的五行分类中木形之人中的一种。灵65“上角与大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藏肝,色青,味酸,时春。”马莳:“上角太角者,木音之人也,故五谷五畜五果之内,其麻、犬、李皆属木,宜木音之人,用此以调之也。”
【大迎】
穴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灵21“臂阳明有入 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素59“大迎之骨空各一。”王冰:“大迎,穴名也。在曲颔前同身寸之一寸三分,骨陷者中动脉,足阳明脉气所发。”
【大忌】
重要的禁忌。自七岁后,每过九年,都为重要的年忌。灵64“凡年忌,下上之人,大忌常加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
【大杼】
穴名。又名“胸中大腧”。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灵33“冲脉者……其输上在于大杼。”素61“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王冰:“大杼,在项第一椎下两旁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
【大事】
犹大话。灵72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张介宾:“喜夸张而无实济也。”赵庭霞:“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大言不惭,无必为之志也。”
【大枣】
中药名。又名红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实。甘,温。入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妇人脏躁等。并能缓和峻烈药物的毒性,减少副作用。组方有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大青龙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加桂汤、柴胡桂枝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十枣汤、旋覆代赭汤、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连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炙甘草汤、吴茱萸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栝蒌桂枝汤、防己黄芪汤、白术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薯蓣丸、射干麻黄汤、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越婢加半夏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厚朴七物汤、附子粳米汤、越婢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文蛤汤、橘皮竹茹汤、排脓汤、竹叶汤、甘麦大枣汤等。神2“大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大明】
日。素71“火郁之发,太虚肿翳,大明不彰。”王冰:“大明,日也。”又,张志聪:“大明,日月之光明也。”
【大法】
重要的法则。素17“此六者,持脉之大法。”金11“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
【大经】
1.较大的经脉。素44“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王冰:“大经,谓大经脉也。”
2.经脉。素27“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森立之:“大经者,即经脉也。”灵66“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桂山:“按大经即经脉,盖对络而谓之大经。”素39“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
【大毒】
指作用峻猛、副作用较大的药物。素70“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大要】
1.要旨,要领。素19“吾得脉之大要。”杨上善:“弦钩浮营等脉大过不及之理,名曰脉之大要。”
2.古医籍名。素74“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70“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王冰:“大要,上古经法也。”张介宾:“大要,上古书名。”
【大指】
1.拇指。素63“后刺手大指内侧。”灵2“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灵71“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
2.足大趾。灵10“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灵23“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指之端。”
3.为“太阳”之讹。灵2“三焦下腧,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太素》卷十一、《甲乙》卷三“大指”并作“太阳”。周学海:“考《邪气脏腑病形》篇曰:三焦病者,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取委阳。于大指何涉,应作太阳。”
【大骨】
1.指颧骨、股骨、椎骨等较大的骨骼。素19“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吴谦等:“大骨,颧骨、股腰之大骨也。”张志聪:“大骨,两臂两腿之骨。”
2.腰间脊骨。指代肾。素3“味过于咸,大骨气劳。”森立之:“大骨,即高骨,谓腰髁骨也,即为肾之部位。云‘大骨气劳’者,肾气劳惫之谓也。大骨气犹云肾气。”
3.指局部骨骼隆起处。灵2“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指第五跖骨粗隆处)……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尺骨鹰嘴处)……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肱骨内上髁处)。”
4.骨骼粗大。灵53“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张介宾:“胃厚者脏坚,色黑者表固,骨大者体强,肉肥者血盛,故能胜峻毒之物。”
【大适】
中药名。葶苈子的别名。见“葶苈”。神4“葶苈……通利水道。一名大室,一名大适。”
【大便】
1.从肛门排出的饮食糟粕,即粪便。灵74“婴儿病……大便赤瓣飧泄。”伤203“胃中干燥,故令大便鞕。”金15“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
2.排大便。素36“肾疟者……大便难。”灵26 “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伤138“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
【大钟】
穴名。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络穴。位于内踝后下方,当跟腱内侧缘与跟骨的交角处。灵10“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马莳:“此言肾经之络穴也。大钟穴当内踝后绕跟处,别走足太阳膀胱经,以肾与膀胱为表里也。”
【大室】
中药名。葶苈子的别名。参见“葶苈”。神4“葶苈……通利水道。一名大室,一名大适。”
【大宫】
五音中宫音的一种,指大宫之人,为人的五行分类中土形之人中的一种。灵65“上宫与大宫同,谷稷,畜牛,果枣。足太阴,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马莳:“上宫太宫者,土音之人也,故五谷五畜五果之内,其稷、牛、枣皆属土,宜土音之人,因此以调之也。”
【大神】
岐伯对黄帝的称赞之词。素6“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孙鼎宜:“大神,赞帝之称。”又,王冰:“大神灵问,赞圣深明,举大说凡。”森立之:“大神灵问,犹云神灵大问。”
【大络】
1.较大的络脉。又称“别络”。素63“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林亿:“按全元起云:大络,十五络也。”张介宾:“大络者,十二经支别之络也。”吴崑:“大络者,十二经支注之大络,《难经》所谓络脉十五是也。”灵10“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灵62“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2.指经脉。灵60“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络也。”马莳:“是经隧者,诚五脏六腑之大脉络耳。”灵62“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
【大盐】
中药名。又名胡盐。产于山西解池。性寒,无毒。涌吐,主治肠胃结热。神4“大盐,令人吐。”李时珍:“《本经》大盐,即今解池颗盐也……主治肠胃结热喘逆,胸中病,令人吐。”
【大都】
穴名。属足太阴脾经,荥穴。位于足大趾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前下方的凹陷处。灵2“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
【大热】
1.酷热的气候。素44“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素74“少阳之复,大热将至。”王冰:“火气专暴,枯燥草木,燔焰自生。”
2.热邪之甚者。伤110“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灵73“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下上者,引而去之。”灵81“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3.躯体高热。素28“掖痈大热,刺足少阳五。”灵75“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神3“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
4.指药性之热甚者。神4“礜石,味辛,大热。”
【大 2息】
即太息。①指深长的呼吸。素32“肺热病者……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高世栻:“肺主膺胸,其俞在背,故痛走胸膺背,既喘既咳,则不得太息。”②深深地叹息,是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素36“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
【大脓】
痈疡之多脓者。灵7“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
【大痈】
面大而较浅的肿疡。灵4“肾脉……涩甚为大痈。”灵68“邪气益衰,大痈乃溃。”灵81“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
【大凉】
指气温介于寒与凉之间,为秋季阳明燥金主时的气候变化。素74“阳明之盛,清发于中……大凉肃杀。”素71“金郁之发,天洁地明……大凉乃举。”王冰:“大凉,次寒也。”
【大海】
广阔的海洋。水谷聚会于胃生成六气,为六气的大源,故称水谷与胃为大海。灵30“六气者,各有部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马莳:“但此六气,成于五谷精微之气,而胃则纳五谷而成之,故胃又为六气之大海耳。”张志聪:“五谷与胃为大海,津液血气乃胃海之所生也。”
【大悗】
指营卫运行失序,清浊相干所导致的以胸中烦闷为特征的病症。灵34“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马莳:“乃清浊相干,乱在胸中,是之谓大闷也。”
【大陵】
穴名。属手厥阴心包经,输、原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上,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灵1“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张介宾:“大陵,手厥阴心主腧穴也,在掌后骨下两筋间。”灵2“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腧。”
【大黄】
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及根。苦,寒。入胃、大肠、肝、脾经。泻热毒,荡积滞,清湿热,行瘀血。主治实积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小便不利;火热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等。组方有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茵陈蒿汤、麻子仁丸、桂枝加大黄汤、鳖甲煎丸、风引汤、大黄 虫丸、厚朴七物汤、大黄附子汤、厚朴大黄汤、己椒苈黄丸、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泻心汤、大黄甘草汤、大黄牡丹汤、下瘀血汤、大黄甘遂汤等。神4“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晨】
天大亮时。素65“肾病……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王冰:“大晨,谓寅后九刻大明之时也。”张介宾:“大晨,辰刻也。”
【大略】
大概,大要。《孟子·滕文公上》:“此其大略也。”赵岐注:“略,要也。”神1“此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以取之。”
【大偻】
症状名。又名背偻,俗称“驼背”。指曲背俯身的征象。素3“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森立之:“大偻者,全体之筋脉紧急之所为。《脉要精微论》所云‘偻附’是也。”
【大戟】
中药名。又名邛钜。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戟的根。苦、辛,寒,有毒。入肺、脾、肾经。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积聚,二便不利,痈肿,瘰疬。组方为十枣汤。神4“大戟味苦,寒。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一名邛钜。”
【大椎】
穴名。属督脉。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素60“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素59“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王冰:“大椎在第一椎上陷者中,三阳督脉之会。”
【大惑】
大的错误。素27“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
【大厥】
病名。为气血同时上逆所致的昏厥重症。素62“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森立之:“大厥即尸厥。”
【大暑】
酷烈的暑热之气。素35“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素70“少阴司天,热气下临……大暑流行。”王冰:“子午之岁候也,热司天气。”高世栻:“大暑流行,热气盛也。”灵47“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
【大筋】
较粗大的肌腱或韧带。素3“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 长。”素59“项中大筋两傍各一。”灵2“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
【大就】
中药名。为黄环的别名。见“黄环”。神4“黄环……一名凌泉,一名大就。”
【大敦】
穴名。属足厥阴肝经,井穴。位于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灵2“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素6“厥阴根起于大敦。”王冰:“大敦,穴名,在足大指之端三毛之中也。”
【大道】
至理,真理。素8“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素69“所谓精光之论,大圣之业,宣明大道,通于无穷。”灵49“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
【大温】
指气温介于热与温之间。素71“火郁之发……刻终大温,汗濡玄府。”王冰:“大温,次热也。”
【大寒】
1.酷烈的寒冷气候。金1“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素70“岁气早至,乃生大寒。”素71“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
2.指酷烈的寒邪。灵62“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素71“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于溪谷。”灵73“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
3.指严重怕冷的症状。伤11“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大蒜】
即蒜。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蒜头、蒜苗、蒜苔均可作蔬菜。金5“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
【大禁】
最禁忌、最避讳之事。此指严禁针刺的部位及时间。灵78“六府膈下三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诸戊己。”素58“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高世栻:“大禁二十五,乃五脏之井荥输经合,五五二十五俞之禁也。”张介宾:“大禁者,禁刺之穴,谓手阳明五里也。”
【大暄】
大热,炎热。素71“少阴所至为大暄。”张志聪:“大暄,火之甚。”又,王冰:“大暄,君火也。”
【大腹】
1.脐上胃脘以下的腹部。素22“肾病者……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
2.腹部肿胀膨大。素61“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森立之:“胕肿大腹者,《本草经》所云‘大腹水肿’也……大腹,谓少腹水气及鼓胀之类也。”灵10“是主血所生病者……大腹水肿。”难17“病若大腹而泄者,脉当微细而涩。”
3.腹部肥大。灵64“土形之人……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马莳:“腹大者,土之体阔大也。”
【大痹】
严重的痹病。素64“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灵24“大痹为恶。”张介宾:“痹之甚者,谓之大痹。”又,张志聪:“大痹者,脏气虚而邪痹于五脏也。”
【大数】
1.一般规律。灵56“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灵78“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
2.常数,定数。灵12“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张志聪:“大数者,即《本藏》篇之五藏坚脆,《肠胃》篇腑之大小,《绝谷》篇谷之多少,《脉度》篇脉之长短……《九针》篇之多血少气,多气少血,皆有数推之。”
3.治疗大法。灵48“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张介宾:“大数,大法也。”
【大聚】
较严重的积聚病。灵46“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稸积留止,大聚乃起。”
【大瘕】
病名。即大瘕泄。参见“大瘕泄”。素32“颊下逆颧为大瘕。”张志聪:“颊下为颐,如颊下之色,上逆于颧,是肾热乘肝,当为大瘕泄。”又,森立之:“大瘕者,谓瘕积之大者也。《阳明篇》所云‘欲作固瘕’之类是也。”
【大蕺】
中药名。菥蓂子的别名。见“菥蓂子”。神2“菥蓂子……一名大蕺,一名马辛。”
【大徵】
五音中徵音的一种,指大徵之人,为人的五行分类中火形之人中的一种。灵65“大徵与少徵,调左手太阳上。”张志聪:“前篇云:质徵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是太徵之人,当调手太阳上矣。”
【大藏】
五脏。素55“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藏。”王冰:“寒热病气深专攻中者,当刺五脏以拒之。”又,杨上善:“大藏,肺脏也。肺脏之形,大于四脏,故曰大藏。”
【大颧】
两侧颧面部。灵23“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张志聪:“大颧赤者,满颧面皆赤,此五藏之热甚也。”张介宾:“大颧发赤,谓之戴阳,面戴阳者,阴不足也。”
【大小月】
大月与小月。旧历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素6“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大小便】
即大便与小便。素55“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灵25“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金15“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
【大刚风】
八风之一。指从北方所来之风。灵77“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张介宾:“北方,坎水宫也。气寒则风烈,故曰大刚风。”
【大肠气】
大肠之精气。素48“脉至如丸滑不直手……是大肠气予不足也。”马莳:“今大肠精气不足,传道失职,脉如丸滑。”
【大肠胀】
证候名。脏腑胀证之一。临床见肠鸣腹痛,复感寒邪则飧泄不化等症。灵35“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
【大肠泄】
病证名。因大肠虚寒所导致的腹泻。难57“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黄竹斋:“大肠泄者,大肠虚而受邪,食讫即欲利,窘迫不可止也……肠鸣切痛,虚寒相搏也,所谓洞泄也。”
【大肠咳】
证候名。脏腑咳证之一。因肺咳日久不愈,传入大肠所致,临床以咳嗽伴有大便失禁为主症。素38“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张志聪:“大肠者肺之腑,为传道之官,是以上逆则咳,下逆则遗失,失当作矢。”
【大肠病】
即大肠的病症。灵4“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张志聪:“大肠者,传道之官,故病则肠中切痛而鸣濯濯,阳明秉清金之气,故冬日重感于寒即泻,当脐而痛,大肠主津液,津液者,淖泽注于骨,故病而不能久立也。”
【大奇论】
《素问》篇名。大,扩充。奇,即《素问·奇病论》篇。本篇论述了疝、瘕、偏枯、暴厥等病的脉象与病证,分析了其病理和预后,又对各种死脉作了说明,扩大和充实了《奇病论》篇的内容。吴崑:“前有《奇病论》,此言《大奇论》者,扩而大之也。”高世栻:“奇病而推广之,故曰大奇。”
【大泻刺】
刺法名。九刺之一。指用铍针切开排脓的方法。灵7“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马莳:“此言刺法有九者……六曰大泻刺,用第五铍针以刺大脓也。”
【大便难】
病症名。即便秘。指大便秘结,排便困难。素36“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素41“大便难,刺足少阴。”伤220“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大弱风】
八风之一。指从南方所来之风。灵77“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张介宾:“凡热盛之方,风至必微,故曰大弱风。”
【大惑论】
《灵枢经》篇名。惑,头目昏眩,烦闷迷乱。本篇论述眼之结构、功能及其与脏腑精气关系,阐明了惑疾的成因以及善忘、善饥、不得卧、闭目、多卧、少瞑、卒然多卧等精神迷惑之类的病症,故名。
【大瘕泄】
病名。即痢疾。难57“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叶霖:“此即古之滞下,今名痢疾者也。”
【大风疴毒】
指致病作用剧烈的病邪。素3“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疴毒,弗之能害。”
【大风癞疾】
病名。又称“大风恶疾”,简称“大风”。即麻风。神3“黄耆,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
【大乌头煎】
方剂名。组成: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 咀。煎服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功用:温阳破结,散寒止痛。主治:寒疝。金10“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大半夏汤】
方剂名。组成: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煎服法: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功用:和胃降逆,补虚润燥。主治:虚寒胃反证。临床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为主症。金17“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大羽之人】
古代体质类型之一。羽为五音之一,与五行中水相应,用以代表阴阳二十五人中水形之人。水形之人分为上羽、大羽、少羽、众羽、桎羽五个类型,大羽之人为其中之一,以快意自得为特点。灵64“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张介宾:“以水形而应于右之上者,是为大羽之人……颊颊,得色貌。”
【大豆黄卷】
1.中药名。为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发芽后晒干而成。甘、平。入脾、胃、肺经。清热解表,除湿利气。主治湿温初起,暑湿发热,食滞脘痞,湿痹,筋挛,骨节烦疼,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神3“大豆黄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2.指大豆。灵56“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甲乙经》卷六无“黄卷”二字。又,张介宾:“大豆黄卷,大豆芽也。”
【大角之人】
古代体质类型之一。角为五音之一,与五行中木相应,用以代表阴阳二十五人中木形之人。木形之人分为上角、大角、左角、 角、判角五个类型,大角之人为其中之一,以性格偏于柔顺为特点。灵64“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张介宾:“禀五形之偏者各四,曰左之上下,右之上下。而此言木形之左上者,是谓大角之人也。其形之见于外者,属于左足少阳之经,如下文所谓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以及气血多少等辨,正合此大角之人也。遗遗,柔退貌。”
【大青龙汤】
方剂名。组成: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煎服法: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①风寒表实,兼有里热。伤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伤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②溢饮,表现为四肢头面肿,无汗烦躁,肢体疼痛者。金12“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
【大建中汤】
方剂名。组成: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煎服法: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功用:温中散寒,补虚止痛。主治:脾胃虚寒的腹满痛。金10“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承气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煎服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功用:通腑泻热,破结除满,急下存阴。主治:①阳明腑实证。伤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伤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伤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伤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伤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伤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伤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②阳明少阳合病,兼有宿食者。伤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③少阴病燥实伤津,真阴将竭证。伤320“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322“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④少阴病热结旁流证。伤321“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⑤阳明痉证。金2“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⑥腹满积胀俱实证。金10“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⑦宿食积滞证。金10“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下利不饮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⑧实积下利证。金17“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⑨产后胃实大便难。金21“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⑩产后腹痛实热瘀结证。金21“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
【大指次指】
食指。素59“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灵10“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马莳:“大指次指者,手大指之次指,即第二指,名食指也。”
【大骨之会】
肩贞穴。素28“刺手太阴肺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王冰:“大骨会,肩也,谓肩贞穴。”
【大宫之人】
古代体质类型之一。宫为五音之一,与五行中土相应,用以代表阴阳二十五人中土形之人。土形之人又分为上宫、大宫、加宫、少宫、左宫五个类型,大宫之人为其中之一,以性格偏于和顺为特点。灵64“大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张介宾:“以宫形而应于左之上,是谓大宫之人,而属于左足阳明之上也。婉婉,委顺貌。”张志聪:“婉婉,和顺之态,土之德也。”
【大柴胡汤】
方剂名。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大黄二两。煎服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和解攻里。主治:少阳邪热未解兼阳明里实证。伤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伤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金10“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大陷胸丸】
方剂名。组成: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煎服法: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功用:泻热逐水,峻药缓攻。主治:水热结胸的轻证。伤131“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煎服法: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功用:峻攻水饮,泻热破结。主治:水热互结的结胸证。伤134“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伤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伤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伤149“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大黄蜂子】
中药名。为大黄蜂未成熟的幼虫。解毒消肿。主治胸腹胀痛,干呕。神2“大黄蜂子,主心腹胀满痛,轻身,益气。”
【大黄甘草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四两,甘草一两。煎服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功用:通腑泻热。主治:胃肠实热呕吐。金17“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煎服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功用:化瘀逐水。主治:妇人产后,血室水血互结证。金22“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煎服法: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功用:泻热逐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脓未成者。金18“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附子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煎服法: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主治:寒积里实腹满证。金10“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硝石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栀子十五枚。煎服法: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功用:清热通便,除湿退黄。主治:黄疸病热盛里实证。临床见黄疸,腹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脉滑数有力。金15“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大黄 虫丸】
方剂名。组成: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 虫半升。煎服法: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功用:活血化瘀,补虚缓中。主治:虚劳干血证。金6“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二两,黄连一两。煎服法: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功用:泻热消痞。主治:邪热壅滞的痞证。伤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兀(wù)
耸立貌。见“兀兀”。
【兀兀】
独立不动貌。灵64“左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张介宾:“兀兀,独立不动貌。”
与
(一、yǔ與)
1.随着。素31“暑当与汗皆出,勿止。”素42“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灵72“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
2.计算,推测。灵9“关格者,与之短期。”张介宾:“阴阳不交,故曰关格,可与言死期也。”
3.交往。灵72“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
4.用。伤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伤98“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伤398“以病新差,人强与谷。”
5.给予。素38“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灵38“其为人也,贪于取与。”《甲乙经》卷五“与”作“予”。伤29“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6.犹有。《史记·越世家》:“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 也。”素3“阳气者,若天与日。”森立之:“与,犹有也,言天中有日也。天之空暗中有日,故诸星诸物得照明也,得生活温养也。”
7.介词。①表示被动,相当于“被”。灵71“持针之道……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②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相当于“跟”、“同”。灵79“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75“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灵57“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③表示对待、比较,相当于“于”、“在”。灵1“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素53“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8.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同”。灵1“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灵28“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素18“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
9.用同“举”。凡。素55“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
10.为“似”之讹。相似。灵79“夫风之与疟也,相 与同类。”《素问·疟论》、《太素》卷二十五、《甲乙经》卷七“与”并作“似”。
11.为“于”之讹。到。灵18“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甲乙经》卷一“与”作“于”。素16“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森立之:“‘及与’不成语,诸家不疑何也。盖与、于古音通用。”
(二、yù)
1.在其中。灵64“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
2.干预,治疗。素56“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杨上善:“在浅不疗,遂生大病。与,疗也。”又,张介宾:“若不预为之治,则邪将日深而变生大病也。与,预同。”《甲乙经》卷二“与”作“预”。
3.通“预”。预先。见“与期”。
(三、yú)
同“欤”。语气词。①用于句尾表疑问。灵8“天之罪与?人之过乎?”②用在句中表停顿。素62“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
【与 2期】
预先期待。灵44 “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灵76“谨候其时,病可与期。”
万(wàn萬)
1.数词。千的十倍。素6“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灵15“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
2.极言其多。素8“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灵71“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灵73“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
【万世】
很多时代。形容时代久远。素80“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万民】
广大民众。灵1“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灵79“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素74“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万岁】
中药名。卷柏的别称。见该条。神2“卷柏味辛,温……一名万岁。”
【万全】
万无一失;绝对安全。素14“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素74“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灵35“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
【万物】
1.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素2“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25“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伤184“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2.指植物。素2“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上(shànɡ)
1.位置在高处。与“下”相对。素24“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灵38“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灵3“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
2.指人体相对在上的部位。灵9“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灵43“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难35“经言心荣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金1“清邪居上,浊邪居下。”①指头面部。素1“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素74“饮发于中,胕肿于上。”王冰:“上,谓首面也。”素3“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又,王冰:“上谓心胸也。”②指上眼胞。灵22“上为外眦,下为内眦。”马莳:“眼之上泡属于外眦,眼之下泡属于内眦也。”又,张志聪:“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太阳阳明之气,主于上下之目眦也。”③指颈项部。素49“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王冰:“强上,谓颈项噤(痉)强也。”素33“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于鬯:“上疑工字之误,工盖项字之借。强工者,强项也。”④指上焦。素74“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王冰:“上,谓上焦,心肺气也。”素62“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杨上善:“大经血气皆实,走膈以上,以下无气,故手足逆冷,卒暴死也。”⑤指肺。素29“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难14“损脉从上下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丁锦:“损脉从上下,明……损脉从肺气虚寒而及于肾阳竭也。”⑥指胃。素5“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又,吴崑:“浊气在上,则浊邪实于膻中,膻中不能化气,是为 胀。”⑦指上部经脉。灵3“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灵9“必切而验之,踈取之上,气和乃止。”张志聪:“踈当作躁,谓一盛而躁,二盛而躁,当取手之阴阳也。”⑧指经脉标本之标。灵52“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杨上善:“此谓本标也,下则本也,上即标也。”⑨指巨虚上廉。灵2“大肠属上,小肠属下。”黄载华:“是以大肠受胃腑之经气,而属于巨虚上廉。”
3.指人体浅表部位。难70“春夏者……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徐大椿:“上,谓皮肉之上;下,谓筋骨之中。”
4.指人体脉象在上或浮浅者。①泛指人体上部的脉象。素17“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森立之:“上盛者,谓气口人迎其脉盛大也。下盛者,谓跗阳大溪共盛大也。”②指人迎寸口合参诊法中的人迎脉。见“上下”。③指寸、关、尺三部脉中的寸部脉。难18“脉有三部……为上下部。”滑寿:“盖三部者,以寸、关、尺分上、中、下也……为上下部者,肺居右寸,肾居左尺。”④指脉位浅表。难15“冬脉石……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喙曰平。”素18“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
5.指天;天体。素67“上者右行,下者左行……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王冰:“上,天也。下,地也。”张介宾:“上者右行,言天气右旋,自东而西以降于地。下者左行,言地气左转,自西而东以升于天……上候而已,天运之候也。”素4“东方青色……其应四时,上为岁星。”素69“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上应荧惑星。”
6.君主;社会高层。见“上下4”。
7.时间或次序在前。素75“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灵29“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杨上善:“先人后己,大圣之情也。”金6“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
8.等级高或品质良好的。素62“病不知所痛,两 为上”杨上善:“上者,胜也。”又见“上品”。
9.指上工。即医术上等的医生。灵1“粗守形,上守神。”灵3“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灵11“夫十二经脉者……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太素》卷九“上”作“工”。张介宾:“第粗工忽之,谓其寻常易知耳;上工难之,谓其应变无穷也。”
10.用在名词后。①表示在物体的表面。难18“浮者,脉在肉上行也。”金5“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药力行。”灵49“阙上者,咽喉也。”②表示在物体的上方。灵2“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灵75“下有渐洳,上生苇蒲。”③表示一定的处所或范围。素42“诊在鼻上,其色黄。”金2“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灵60“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素41“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④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伤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1.在……之上。灵2“复留,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素28“上踝五寸刺三针。”素74“少阳之复,大热将至……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
12.重,与“轻”相对。伤212“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
13.登,登上。灵10“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素30“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灵80“余尝上于清泠之台。”
14.上升;上行。素5“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金19 “此为脏寒,蚘上入膈,故烦。”难28“任脉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
15.向上。素5“厥气上行,满脉去形。”金8“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灵10“大肠手阳明之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16.使上行。素74“上之下之,摩之浴之。”张介宾:“上之,吐之也。”
17.添;加。伤312“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18.施用。金2“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伤101“小建中汤……内饴,更上微火消解。”
19.到达。伤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难3“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
20.盛,旺。素17“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杨上善:“冬至以后,阳气渐长,故曰微上;阴气渐降,故曰微下。”
21.指外泄。素16“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森立之:“盖冬宜养阴,而今刺络亡阴血,故内气外泄,失营卫之和,所以为诸麻痹之证也。”
22.运气术语。①指司天或司天之气。素66“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张介宾:“上者言司天,如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司天是也。”素68“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素71“岁宜以辛调上,以咸调下……数之始,起于上而终于下,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张介宾:“司天在前,在泉在后,司天主上,在泉主下,故起于上而终于下。”②指君火之气。灵67“以下临上,不当位也。”张介宾:“此指君相二火而言也。”马莳:“惟相火临于君火,为不当位故也。”又,指母子关系中的母气。王冰:“上临下为顺,下临上为逆,亦郁抑而病生,土临相火、君火之类也。”③指天之六气,与五运之气相对。见“上下”。
23.为“去”之讹。距离。灵10“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太素》卷九“上”作“去”。
24.为“气”之讹。素28“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新校正》:“按《甲乙经》作‘脉虚气虚尺虚,是谓重虚’……王注言尺寸脉俱虚,则不兼气虚也。详前‘热病气热脉满’为重实,此‘脉虚气虚尺虚’为重虚,是脉与气俱实为重实,俱虚为重虚,不但尺寸俱虚为重虚也。”又,森立之:“脉气上虚者,脉谓寸口,气谓言语呼吸之气,言脉气俱在上部而虚。尺虚者,尺肤寒涩,其证行步恇然,乃为下部之虚也。”
【上工】
医术高超的医生。素26“上工救其萌牙,必先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难13“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
【上下】
1.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素5“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素40“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灵33“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
2.指人体的上部与下部。素29“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素80“度事上下,脉事因格。”吴崑:“言揆度病情之高下,而脉事因之穷至其理也。”灵4“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灵59“肉人者,上下容大。”①指手之经脉和足之经脉。素16“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王冰:“上谓手脉,下谓足脉。”素56“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张志聪:“上下同法,谓手足二经,皆同此法。”素75“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马莳:“上下,手足也。”又,森立之:“上下无常者,言病或发于上部,或发于下部,无常也。”②指人体上部之气和下部之气。素3“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张介宾:“及至上下不并,则阴阳相离,水火不相济矣。”③指心与肾。素16“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吴崑:“既胀且闭,则上不得食,下不得便,上下不通,心肾隔绝而绝矣。”④指肺与脾。素16“太阴终者……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吴崑:“肺气在上而不降,脾气在下而不升,上下不相交通。”⑤指三部九候诊脉中的上、中、下三部九候之脉象。素20“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姚止庵:“上下若一,言迟速大小等也。”⑥指人迎脉与寸口脉。灵9“所谓平人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灵62“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杨上善:“上谓人迎,下谓寸口。”⑦指上窍与下窍。素28“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森立之:“上下不通者,亦详谓闭塞之义也。言上绝通咽喉之气,下绝通二便之气也。”⑧指胸和腹。灵59“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⑨指病变周围。金10“心胸中大寒痛……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⑩指全身上下。灵64“土形之人……上下相称。”素61“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3.指天地。素68“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张介宾:“上者谓天,天气下降;下者谓地,地气上升。一升一降,则气交于中也,而人居之。”
4.指地位的高低。犹言君臣、尊卑、长幼、老少。《书·周官》:“和上下。”孔传:“和上下尊卑等列。”素66“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素80“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张介宾:“贵贱尊卑,劳逸有异,膏粱藜藿,气质不同,故当度民君卿,分别上下以为诊。”又,张琦:“上下,谓人迎趺阳也,必兼取之,以知病能。”
5.犹言品质的优劣。素74“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6.犹言胜负。素35“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7.指升降出入。灵69“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灵1“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甲乙经》卷三“以上下”作“上下行”。灵32“平人……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
8.指浮沉,变动。素17“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马莳:“上下者,浮沉也。”灵66“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
9.指上下运行,运动。素34“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素43“荣者,水谷之精气也……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灵36“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
10.运气术语。①指在上的六气与在下的五运。素66“上下相召奈何……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动静相召,上下相临。”②指司天之气与在泉之气。素67“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上下相遘,寒暑相临。”张志聪:“此言司天在泉之上下也。”素68“上下有位,左右有纪。”吴崑:“上下,司天在泉二气也。”素70“补上下者从之,治上下者逆之。”王冰:“上,谓司天。下,谓在泉也。”③指天气与地气。素68“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王冰:“故气之初,天用事;气之中,地主之。地主则气流于地,天用则气腾于天。”
【上口】
通道的上部,即入口处。难31“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下焦者,在齐下,当膀胱上口。”
【上天】
九宫之一。天宫的别称,位当正南方,主夏至、小暑、大暑三个节气46天。灵77“夏至,九,上天,南方。”张介宾:“天宫,离宫也。主夏至、小暑、大暑三节,共四十六日。”
【上气】
1.指人体上部之气。灵28“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73“上气不足,推而扬之。”杨上善:“上气不足,谓膻中气少,可推补令盛。”
2.病症名。指气逆壅上的气喘。素62“气有余则喘咳上气。”灵47“肺高则上气肩息咳。”金7“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王肯堂:“上气者,盖气上而不下,升而不降,痞满膈中,气道奔迫,喘息有音者是也。”
【上升】
升腾,向上。素68“地气上升,气腾于天。”
【上古】
远古时代。素1“余闻上古之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上节】
指第1~7胸椎的每一节。灵14“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马莳:“上节每节长一寸四分一厘。”
【上关】
穴名。别名客主人。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面部,颧弓上缘,距耳郭前缘约1寸处。素58“上关二穴。”灵2“刺上关者,呿不能欠。”马莳:“上关,即客主人穴,系足少阳胆经。”
【上羽】
1.五音中羽音的一种,指上羽之人,为人的五行分类中水形之人中的一种。灵64“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灵65“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阴,藏肾,色黑,味咸,时冬。”
2.运气术语。指太阳寒水司天。素70“赫曦之纪……上羽与正徵同。”高世栻:“戊辰、戊戌岁,太阳寒水司天,谓之上羽。”
【上纪】
穴名。即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属任脉。位于上脘下1寸处。素58“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王冰:“谓中脘也。中脘者,胃募也,在脘下同身寸之一寸。”
【上谷】
古地名。今河北省怀来县南。神3“吴茱萸……生上谷川谷。”
【上角】
1.五音中木音的一种,指上角之人,为人的五行分类中木形之人中的一种。灵65“大宫与上角同。”灵64“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
2.运气术语。指厥阴风木司天。素70“卑监之纪……上角与正角同。”张志聪:“谓己巳、己亥二岁,上临厥阴风木司天,故曰上角。”
【上取】
治法名。指从上部施治,包括上病上取、下病上取等。素70“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又,高世栻:“司天在泉则有上下……取其有过者而补治之,故曰上取下取。”灵59“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马莳:“凡卫气之积于胸中,当取之于上。”
【上齿】
口腔上部的牙齿。灵21“足太阳有入 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
【上经】
1.古医籍名,已佚。素46 “《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素69“《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2.指《神农本草经》上卷。神1“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不老,延年者,本上经。”森立之:“此书三品各一经,为上经、中经、下经,即卷上、中卷、下卷也。”
【上药】
指药物上、中、下三品分类中的上品药物,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伤害人体正气。神1“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
【上临】
运气术语。指运与司天之气同化。上临于下为临。素71“戊子、戊午,太徵上临少阴;戊寅、戊申,太徵上临少阳。”
【上冒】
症状名。头目昏蒙。素10“腹满 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森立之:“所云上冒着,胃气闭塞而气道不通,故上焦昏冒如以物冒覆之状,与人每饱食则郁冒欲睡之理同。”
【上品】
药物上、中、下三品分类中的上等药物。又称“上药”。神1“卷第二,上品。”
【上帝】
往古的帝王。素9“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王冰:“上帝,谓上古帝君也。”素13“色脉者,上帝之所贵,先师之所传也。”
【上洛】
古地名。今陕西商县地区。神2“菖蒲……生上洛池泽。”
【上宫】
1.五音中土音的一种,指上宫之人,为人的五行分类中土形之人中的一种。灵64“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灵65“上宫与大宫同。”
2.运气术语。指太阴湿土司天。素70“卑监之纪……上宫与正宫同。”张志聪:“上宫与正宫同者,乃己丑、己未二岁,上临太阴湿土司天,故曰上宫。”
【上郡】
古地名。郡治肤施县,在今陕西榆林。神3“淫羊藿……生上郡阳山山谷。”
【上党】
古地名。今山西省晋东南长治、晋城地区高山环抱的高地。神2“胡麻……生上党山谷。”
【上部】
1.指咽喉部。金3“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2.三部九候诊法中头面的诊脉部位。素20“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3.寸口诊脉中的寸部脉。难18“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
【上窍】
指耳、目、口、鼻。素5“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王冰:“上窍,谓耳目鼻口。”
【上脘】
指胃脘的上部。灵19“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金10“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上商】
1.五音中商音的一种,指上商之人,为人的五行分类中金形之人中的一种。灵64“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白帝,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灵65“上商与右商同。”
2.运气术语。指阳明燥金司天。素70“委和之纪……上商与正商同。”高世栻:“金气司天,谓之上商。”
【上堂】
入堂,登堂。灵29“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
【上焦】
指胸膈以上部位,心、肺、心包居其中,有布散津液气血于全身的作用。灵30“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18“上焦如雾。”
【上虞】
古地名。今浙江省东北部曹娥江的中下游地区。神2“杜仲……生上虞山谷。”
【上廉】
1.指上侧边缘。灵10“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灵14“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
2.穴名。为“巨虚上廉”的简称,指上巨虚穴。灵2“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
【上管】
指胃上脘贲门部。灵47“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倪洙龙:“胃有上脘、中脘、下脘,故胃下则下脘约不利,结则上脘约不利也。”
【上膈】
1.《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论述膈食症中属于下脘虫积成痈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因其文从“气为上膈”开始论述,故篇名为“上膈”。
2.病名。因气机郁结所致,症见食入即吐的病症。灵68“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
【上徵】
1.五音中徵音的一种,指上徵之人,为人的五行分类中火形之人中的一种。灵64“火形之人,比于上徵,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 ,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灵65“上徵与右徵同。”
2.运气术语。指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司天。素70“上徵而收气后也……上徵与正商同。”高世栻:“木运太过,木生其火,又值火气司天,谓之上徵。”
【上膲】
即上焦。灵80“邪气留于上膲,上膲闭而不通。”
【上下经】
古医籍名。素79“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张介宾:“《上下经》,古经也。”森立之:“《上经》言天之阴阳,《下经》言人之从容。”
【上下篇】
古医籍名。指古《脉经》的上篇、下篇。已亡。素76“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吾问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对,何也?”
【上关上】
指寸口脉关脉的上部。金11“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朱峻明:“关部主中焦,而关有三候,关中主积在脐旁……关上积在心下,如胃寒脘痛之类是也。”
【上附上】
尺肤诊法术语。指前臂内侧远端的1/3部位。素17“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胸中。”
【上竟上】
尺肤诊法术语。指前臂内侧远端上1/3的尽头,即鱼际部。素17“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上焦如雾】
指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充养人体,如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灵18“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上古天真论】
《素问》篇名。本篇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人要享其天年,就必须保持如婴儿那样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并效法自然阴阳变化,顺应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以达到外与自然和谐,内在精神存守,如此则可长生久视。其中还较为具体地讨论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及其规律,认为起主导作用的是肾气的盛衰,相关论述为中医生殖、衰老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庄子·渔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又,丹波元简:“志云:上古,谓所生之来。天真,天乙所生之真元也。简按《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又上古结绳而治。《老子》云: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庄子·渔父篇》:真者,精诚之至也。《荀子》:真积力久。黄庭经曰:积精累气以为真。”
小(xiǎo)
1.与“大”相对。在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力量、强度、重要性等方面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对象。素70“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灵10“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灵14“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2.在程度、规模、声势、时间等方面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对象。素13“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素36“身体小痛,刺至阴。”素71“其化上苦小温,中苦和。”
3.大小的程度。灵70“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
4.细小致密。与“粗”相对。灵47“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张志聪:“小理者,肌肉之纹理细密。”
5.使……小。灵75“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马莳:“凡刺邪之大者,日渐使之小焉可也。”灵78“微大其末,反小其身。”
6.缩小;小于。素27“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素69“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
7.年幼。灵59“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
8.指小的问题。灵29“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
9.指邪微正虚。灵75“小者益阳……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
10.指小脉。脉细如线,但应指分明。素20“察九候独小者病。”张志聪:“大小者,脉之体象也。”灵4“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灵49“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
11.指小便。见“小大”。
12.指小方。①药量小的方剂。素74“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 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张介宾:“故近而奇偶,制小其服,小则数多,而尽于九。盖数多则分两轻,分两轻则性力薄而仅及于近处也。”②药味少的方剂。素74“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二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高世栻:“制方之道,君一臣二,无庸佐使,制剂之小也。”
13.指小针。灵60“以 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张志聪:“痈小而以小针治之者,其功小而易成。”
14.自谦之词。称自己或与己有关的人或事物。见“小子”。
15.副词。稍微,略微。灵49“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病虽小愈,必卒死。”伤137“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伤303“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伤387“宜桂枝汤小和之。”
16.通“少”。灵59“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甲乙经》卷六“小”作“少”。马莳:“病间者则浅刺之而针少,病甚者则深刺之而针多,随其变化而调之,是之谓上工也。”灵26“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刺足太阴;怒而多言,刺足少阳。”《太素》卷三十、《甲乙经》卷九“小”作“少”。灵3“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
【小儿】
小孩子,儿童。神2“龙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神3 “蚱蝉……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
【小大】
1.小与大。素70“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灵31“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灵45“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
2.大小的程度。素74“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灵46“何以候骨之小大。”灵49“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3.指小便与大便。素65“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高世栻:“以中满则小大二便不利,故治其后病之标。”
【小小】
最小,很小。灵72“少阳之人, 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
【小子】
自称谦词。灵49“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张介宾:“诸臣之中,惟雷公独少,故自称小子。”
【小分】
指肌肉较小的会合处。素55“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高世栻:“小分,肉之小会。”
【小心】
指心包络。素52“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马莳:“心在五椎之下……然心之下有心包络,其形有黄脂裹心者,属手厥阴经,自五椎之下而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故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盖心为君主,为大心,而包络为臣,为小心也。”又,杨上善:“脊有三七二十一节,肾在下七之傍,肾神曰志。五脏之灵,皆名为神,神之所以任物,得名为心,故志心者,肾之神也。”
【小节】
小关节。灵71 “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小虫】
小的寄生虫。神2“天名精……止血,利小便,除小虫。”神4“牛扁……杀牛虱小虫,又治牛病。”
【小邪】
1.指邪微正虚的病证。灵75“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张介宾:“小邪,虚邪也。虚邪补之,则正气日大,而邪自退也。”
2.指寒邪。金1“大邪中表,小邪中里。”山田业广:“寒性收敛而隘,故谓之小邪,但小而隘则直入,所以中里也。”又,吴谦等:“七情人邪,故名小邪;七情伤内,故曰中里也。”
【小麦】
中药名。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种子。甘,凉。入心、脾、肾经。养心,除热,止渴,敛汗。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等。组方有厚朴麻黄汤、甘麦大枣汤。金20“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
【小豆】
1.赤小豆。五谷之一,味酸,五行属木。素22“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素36“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2.泛指颗粒较小的豆。金6“大黄 虫丸方……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素40“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
【小针】
1.针具的统称。灵1“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马莳:“小针者,即上节微针也。”涩江抽斋:“本篇小针、微针,俱统言九针。”灵60“余以小针为细物也。”
2.指形体短小的针具。灵24“肠中有虫瘕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针……以大针刺之。”
【小肠】
1.六腑之一。素4“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①位于腹腔,属下焦,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包括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灵31“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难42“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难35“大肠、小肠,传阴气而下,故居在下。”②承接胃腐熟的饮食,主化物而泌别清浊。故称之为“受盛之官”、“受盛之腑”。素8“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灵2“小肠者,受盛之府。”③在脏合心,脉为其外应。灵47“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④经脉为手太阳,与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灵10“小肠手太阳之脉……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2.指手太阳小肠经。灵4“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张介宾:“小肠,手太阳也。本经之合在小海,其下腧则合于足阳明之巨虚下廉。”
3.小肠在面部的望诊部位,即鼻准上方两侧,两颧以内的部位。灵49“面王以上者,小肠也。”张介宾:“面王者,鼻准也……面王之上,两颧之内,小肠之应也。”
【小辛】
中药名。细辛的别名。见“细辛”。神2“细辛……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
【小指】
1.手小指。灵10“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灵2“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灵13“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
2.足小趾。素59“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灵10“膀胱足太阳之脉……至小指外侧。”灵13“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
【小草】
中药名。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远志的全草。祛痰,安神,消痈。主治咳嗽痰多,虚烦,惊恐,梦遗失精,胸痹心痛,痈肿疮疡。神2“远志……叶,名小草,一名棘菀,一名葽绕,一名细草。”
【小品】
方书名。即《小品方》。见《隋书·经籍志》,12卷,东晋陈延之约撰于公元4世纪初。本书早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金6“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小便】
1.尿液。灵74“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金3“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金13“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2.排尿。灵19“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马莳:“小腹痛而腹肿,难以小便,其邪在于三焦,而三焦有邪约之也。”金2“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伤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
【小差】
谓疾病稍有好转。差,通“瘥”。金14“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伤231“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小络】
较小的络脉。又称“孙络”。素39“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小络急引故痛。”素62“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王冰:“小络,孙络也。《针经》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灵7“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
【小海】
穴名。属手太阳小肠经,合穴。位于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灵2“手太阳小肠者……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小筋】
较小的肌腱或韧带。素3“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 长。”灵2“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灵71“心主之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
【小腹】
1.下腹的中部。素10“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灵4“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金13“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2.指腹部平束而不隆起。灵64“金形之人……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
【小痹】
指邪在孙络,随脉往来的一种痹病。素58“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张志聪:“小痹者,谓邪始入于皮肤,未伤筋骨。脉,谓孙络脉也。”张介宾:“邪在孙络,邪未深也,是谓小痹。”
【小溪】
小的络脉交会处,也是穴位所在部位。素10“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王冰:“小络所会,谓之小溪也。”又,张介宾:“小溪者,言通身骨节之交也。《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小针解】
《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是对首篇《九针十二原》中关于运用小针的内容,简要地加以解释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故名《小针解》。马莳:“此篇解首篇之义,故名之曰小针解。”
【小肠气】
小肠的精气。素48“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
【小肠胀】
证候名。脏腑胀证之一。临床见少腹作胀,引起腰痛等症。灵35“小肠胀者,少腹 胀,引腰而痛。”
【小肠泄】
病证名。因邪客小肠所导致的下痢。难57“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黄竹斋:“小肠泄者,邪客小肠而泄也。小肠主泌别清浊,为心之腑,故其证溲而便脓血,少腹痛……所谓赤白痢也。”
【小肠咳】
证候名。脏腑咳证之一。因心咳日久不愈,传入小肠所致,临床以咳嗽伴有矢气为主症。素38“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张介宾:“小肠之下则大肠也,大肠之气,由于小肠之化,故小肠受邪而咳,则下奔失气也。”
【小肠病】
即小肠的病症。灵4“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小荆实】
中药名。为牡荆子的别名。又名牡荆实、荆条果、黄荆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牡荆的果实。苦、辛,温。入肺、大肠经。化湿祛痰,止咳平喘,理气止痛。主治咳嗽气喘,胃痛,泄泻,痢疾,疝气痛,脚气肿胀,白带,白浊。神2“蔓荆实……久服轻身,耐老。小荆实亦等。”
【小结胸】
病名。因痰热互结心下,临床以心下硬满、按之则痛为特点。治以清热涤痰开结,方用小陷胸汤。伤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柴胡】
即小柴胡汤。见“小柴胡汤”。伤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小半夏汤】
方剂名。组成:半夏一升,生姜半斤。煎服法: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功用:温胃止呕,散饮降逆。主治:①饮邪停胃的呕吐证。临床以恶心呕吐,唾多清水,饮食不下,口不渴,苔白滑,脉弦滑为特点。金12“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金17“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②黄疸误治,胃气上逆之呃逆。金15“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小青龙汤】
方剂名。组成: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煎服法: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半升。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①太阳表实,寒饮犯肺证。伤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②溢饮,外寒内饮证。临床见身体疼重,无汗,恶寒发热,咳嗽,喘满痰多稀白,脉多弦紧。金12“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③支饮兼外寒证。金12“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④上焦寒饮吐涎沫证。金22“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小建中汤】
方剂名。又称虚劳小建中汤。组成: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煎服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①中焦虚寒,气血不足腹痛证。伤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②气血两虚心悸证。伤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③虚劳萎黄证。金15“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④妇人气血虚弱腹痛证。金22“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小承气汤】
方剂名。组成: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煎服法: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功用:泻热通便,消痞除满。主治:①伤寒阳明腑实痞满证。伤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伤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伤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鞕。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②阳明腑实热结旁流证。伤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小指次指】
1.手无名指。灵10“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张介宾:“小指次指,谓小指之次指,即无名指也。”
2.指足第4趾。灵13“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素63“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
【小柴胡汤】
方剂名。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煎服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功用:和解少阳,和胃降逆。主治:①伤寒少阳病。伤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伤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伤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伤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②妇人热入血室证。伤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③黄疸邪郁肝胆证。金15“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④产后郁冒。临床见心胸郁闷不舒,头眩昏冒,伴有头汗出,呕不能食,大便坚,脉微弱。金21“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小陷胸汤】
方剂名。组成: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煎服法: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主治:痰热互结心下的小结胸病。伤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儿疳虫蚀齿方】
方剂名。组成:雄黄,葶苈。用法:上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占药烙之。功用:行气活血,消肿蚀虫。主治:小儿疳虫蚀齿。临床见能食易饥,大便溏,面黄肌瘦,牙齿糜烂,或牙齿为虫所蛀蚀。金22“小儿疳虫蚀齿方……占药烙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
方剂名。组成: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煎服法: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功用:化饮利水,和胃止呕。主治:痰饮呕吐证。金12“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
方剂名。组成: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煎服法: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功用:解表化饮,清热除烦。主治:寒饮夹热的咳喘。金7“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口(kǒu)
1.人发声与进食的器官。为脾之窍。素4“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张介宾:“口者,脾之窍。”灵17“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28“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2.指口唇及舌。素42“心风之状……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张志聪:“口者,兼唇舌而言。”
3.物体出入通过的地方。见“胃口”、“气口”等。
【口干】
症状名。口中干燥。素31“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素45“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伤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口开】
症状名。指气逆张口作喘。金2“太阳中暍……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
【口甘】
症状名。指口中有甜味的感觉。素47“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口问】
1.《灵枢经》篇名。该篇阐述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饮食起居失常为致病因素。次论欠、哕、唏等12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及针刺方法等。最后讨论了上中下三气不足的不同症状表现。由于这些内容得之于先师的口头问答,故名“口问”。
2.由口头问答所传授的医学知识。灵28“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
【口苦】
症状名。指口中有苦味的感觉。灵15“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素47“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伤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口疮】
病名。指唇、舌、颊等处黏膜的溃疡。素69“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口唇】
嘴唇。为脾的外华。灵37“口唇者,脾之官也。”灵69“口唇者,声音之扇也。”
【口 】
症状名。亦称口僻。指口角歪斜。灵10“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 唇胗。”
【口臭】
指口中发出难闻的气味。神1“水苏味辛,微温。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
【口爽】
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素70“体重,肌肉萎,食减口爽。”姚止庵:“爽,失也,谓口不知味也。”
【口僻】
症状名。指口角歪斜。灵13“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马莳:“猝然口歪而僻,其目当不能合也。”
【口噤】
症状名。指牙关紧闭,口不能张开。金2“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
【口糜】
症状名。口舌糜烂。素74“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发而为疟。”王冰:“火烁于内,则口舌糜烂。”
【口麋】
症状名。同“口糜”。口舌糜烂。素37“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王冰:“上则口生疮而糜烂也。麋,谓烂也。”
【口燥】
症状名。同“口干”。口舌干燥。伤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金16“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
山(shān)
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素71“云横天山,浮游生灭。”灵71“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山川】
山岳、河流。素71“华发水凝,山川冰雪,焰阳午泽,怫之先兆也。”
【山芋】
中药名。薯蓣的别名。见该条。神2“薯蓣味甘,温……一名山芋。”
【山阳】
古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神4“蚤休味苦,微寒……一名蚩休。生山阳川谷。”
【山谷】
指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神2“玉泉味甘,平……生蓝田山谷。”
【山林】
山与林。灵43“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神4“羊桃味苦,寒……生山林川谷。”
【山泽】
泛指山野。素71“云奔雨府,霞拥朝阳,山泽埃昏,其乃发也。”
【山药】
中药名。又名署预、薯蓣、薯药、山芋等。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山药的块茎。甘,平。入脾、肺、肾经。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组方有肾气丸。金6“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山都】
古地名。今湖北省襄阳西北处。神4“鼺鼠,主堕胎,生乳易。生山都平谷。”
【山蓟】
中药名。术(苍术、白术)的别名。见该条。神1“术味苦,温……一名山蓟。”
【山茱萸】
中药名。又名蜀枣、鼠矢、山萸肉等。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山茱萸的果肉。酸,微温。入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主治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组方有肾气丸。神3“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一名蜀枣。”
巾(jīn)
供擦拭、覆盖、包裹等用的一方布帛。此指用双层布制成的夹袋。灵6“寒复炙巾以熨之……汗出以巾拭身。”
【巾针】
古时缝布的针具。灵78“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半寸,卒锐之,长一寸六分。”张介宾:“巾针、絮针、綦针等制,必古针名也。未详其义。”
千(qiān)
1.数词。十百为千。素66“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灵15“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难1“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
2.表示多。素8“毫氂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灵71“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金1“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川(chuān)
1.河流。素5“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张志聪:“六经,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也,外内环转,如川流之不息,故为川。”
2.平川,原野。素71“长川草偃,柔叶呈阴。”
3.四川省的简称。见“川乌”、“川椒”。
【川乌】
中药名。又名川乌头。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的块根。辛、苦,热,有大毒。入心、脾、肾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脚气疼痛,跌打瘀痛,外治阴疽肿毒。组方有乌头汤。金5“乌头汤方……川乌五枚。”
【川谷】
河谷。神2“天门冬味苦……生奉高山谷。”
【川泽】
1.河川和湖沼。泛指江河湖泊。素71“水郁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
2.指江河湖泊旁的沙质土壤。神36“干地黄味甘,寒……生咸阳川泽。”
【川流】
河流。素71“洪水乃从,川流漫衍。”
【川椒】
中药名。即花椒。又名蜀椒。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青椒或花椒的果皮。辛,温,有小毒。入脾、胃、肾经。温中止痛,燥湿止泻,杀虫止痒。主治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组方有王不留行散、乌梅丸。金19“乌梅丸方……川椒四两(去汗),桂枝六两。”
个(ɡè個)
量词。用于没有专用数量的事物。伤25“杏仁十六个。”金22“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久(jiǔ)
1.时间长,长久。素9“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素17“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素74“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2.持久。素27“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素68“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
3.旧。亦指旧病。素70“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
4.时间的长短。金5“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
【久久】
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金11“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金14“黄汗之病……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
【久风】
侵入人体内较长时间的风邪。素17“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素42“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久远】
长久。难16“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
【久视】
长久存在,长寿,不老。见“长生久视”。
【久病】
患病时间长的疾病。素18“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王冰:“久远之病也。”
【久疾】
即久病。灵1“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久痹】
经久不愈的痹病。灵6“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74“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
么(mó麽)
细小,细薄。灵47“肉 坚大者胃厚,肉 么者胃薄,肉 小而么者胃不坚。”杨上善:“么,小也。”张介宾:“么,细薄也。”
丸(wán)
1.小而圆的物体。素48“脉至如丸滑不直手。”
2.指药丸。伤386“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神1“药有宜丸者,宜散者。”
3.揉物成丸状。素40“以四乌鲗骨一 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伤338“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4.量词。用于小而圆的物体。素40“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
【丸泥】
泥丸。喻脉象软弱不流利。素48“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张介宾:“丸泥者,泥弹之状,坚强短涩之谓。”森立之:“以泥为丸,喻其柔脆不滑也。”
【丸药】
1.圆粒型成药,通称药丸。伤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伤396“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2.揉制药丸。神3“牛黄味苦,平……胆,可丸药。”
凡(fán)
1.凡是,所有。素3“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21“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伤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2.总共,共计。素58“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素59“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灵1“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
3.皆,都。素60“即以犬伤病法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金12“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
及(jí)
1.至,到达。素14“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素51“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灵7“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
2.待,等到。素35“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
3.涉及,关联。素74“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素60“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灵13“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
4.比得上,如。伤386“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神3“莨菪子……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
5.干扰,侵犯。素61“阴气初胜,湿气及体。”素71“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
6.继,承接。素70“暴虐无德,灾反及之,微者复微,甚者复甚。”
7.连词。①与,和。素19“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灵81“发于肩及臑。”伤174“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②如果。金6“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③或者。灵42“间一藏及二三四藏者,乃可刺也。”灵43“厥气……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灵59“诊视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不可刺也。”
8.副词。表示频率,相当于“又”。灵22“狂始生……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及至】
连词。等到,到了。素65“间一藏止,及至三四藏者,乃可刺也。”
夕(xī)
日暮,傍晚。灵10“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灵44“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夕句】
中药名。夏枯草的别称。见该条。神4“夏枯草,味苦,辛,寒……一名夕句,一名乃东。”
【夕时】
傍晚。灵79“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素7“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
广(ɡuǎnɡ廣)
1.大。在体积、面积等方面超过一般。素9“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
2.普遍,广泛。见“广化”。
3.宽度。灵1“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灵14“两乳之间广九寸半。”素59“侠脐广三寸各三。”
4.宽阔。灵14“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灵29“六府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灵47“广胸反骹者肝高。”
5.宽缓,缓慢。素2“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张志聪:“广,宽缓也。”
【广大】
宽大。灵37“明堂广大,蕃蔽见外……平博广大,寿中百岁。”
【广化】
运气术语。指土运太过时,其化气普及于万物。素70“敦阜之纪,是谓广化。”王冰:“土余,故化气广被于物也。”
【广肠】
直肠,起于结肠下,至肛门。灵31“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马莳:“广肠者,直肠也。”灵32“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
【广明】
阳气盛明之处。素6“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张志聪:“人皆面南而背北,左东而右西……南面为阳,故曰广明。”王冰:“广,大也。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阳气盛明,故曰大明也……然在人身中,则心脏在南,故谓前曰广明。”
【广狭】
宽窄,粗细。灵12“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灵14“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
【广厦】
大厦。指宽阔宏大的房屋。素71“山泽燔燎,材木流津,广厦腾烟。”
亡(wánɡ)
1.逃亡,消失。素35“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灵4“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2.失去,丢失。《增韵·阳韵》:“亡,失也。”素3“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素13 “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
3.耗损;耗竭。伤211“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 语。”金7“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
4.死亡。素13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5.灭亡;消亡。素71“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张志聪:“不及之气,来疾而短,故曰少者暴而亡。”又,王冰:“力强而作,不能长久,故暴而无也。亡,无也。”
6.指针刺去针。灵1“察后与先,若存若亡。”张介宾:“察气之行不行,以为针之去留也。”灵3“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
7.为“妄”之讹。狂妄。素80“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丹波元简:“吴‘亡’作‘妄’。高云:‘亡言,无征之言也。’简按:今从吴。”森立之:“亡者,无当无方之缓言。”
【亡血】
1.阴血流失。伤58“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金1“色白者,亡血也。”金5“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
2.指津液亡失。伤385“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方有执:“亡血,津液竭也。”
【亡阳】
病机名。阳气衰竭。伤38“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伤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伤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亡阴】
病机名。阴液耗损。金21“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
【亡走】
症状名。因神识不清而致的无意识的奔走。神4“注易,亡走,啼哭悲伤,恍惚。”
【亡血家】
指素有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的人。伤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亡津液】
病机名。人体津液损伤或耗竭。伤59“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伤181“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金14“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门(mén門)
1.房屋或区域的出入口。神3“丹雄鸡……头,主杀鬼,东门上者尤良。”又见“门户”。
2.指经气出入之门户,即腧穴。灵1“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灵3“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灵60“闚门而刺之者,死于家中;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张介宾:“门,即《生气通天论》等所论气门之门也。闚门而刺,言犹浅也……入门而刺,言其深也。”又,张志聪:“门者,《卫气篇》之所谓契绍之门户,乃气血从孙络而出于皮肤之门也。”
3.指针刺的针孔。素27“外引其门,以闭其神……推阖其门,令神气存。”灵73“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素62“以开其门,如利其户。”吴崑:“刺其腧穴,所以开邪出之门。”
4.器官的出入口。见“子门”、“贲门”、“幽门”、“魄门”等。
5.门径,关键。难8“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
6.境域。素2“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门户】
1.房屋墙院的出入处。灵35“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灵52“知六府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张介宾:“门户,出入要地也。”
2.指经气出入之门户,即腧穴。素41“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灵73“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
3.指针刺的针孔。灵75“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4.比喻出入口或必经之地。灵28“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5.门径。素26“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王冰:“三部九候为候邪之门户也。”张介宾:“三部九候,即病脉由行出入之所,故曰门户。”
6.肛门。素17“仓廩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王冰:“门户,谓魄门……魄门,则肛门也。”又,张介宾:“幽门、阑门、魄门皆仓廩之门户。”
7.指天门与地户。素67“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张介宾:“奎壁临乾,戊分也。角轸临巽,己分也。戊在西北,己在东南。《遁甲经》曰: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故曰天地之门户。”
义
(一、yí羲)
同“仪”。《说文·我部》:“义,己之威仪也。”
1.仪容。引申为举止。素54“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森立之:“‘义’是威义、容义之义,为本义。后世用‘仪’字,此是古字正字也。”
2.准则,法度。素27“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杨上善:“义,理也。用针不知正理,反为气贼,伤人正气。”
(二、yì羲)
意义,意思。素25“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森立之:“言静稳自己之心意,而视察虚实补泻之微义。”又,王冰:“故静意视息,以义斟酌,观所调适经脉之变易尔。”金1“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之(zhī)
1.往;到……去。素7“所谓生阳死阴者,肝 之心谓之生阳,心 之肺谓之死阴。”张介宾:“肝之心,自肝传心也。”素70“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灵10 “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至,到。灵42“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灵80“余每之东苑,未曾不惑。”素74“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
3.有。素74“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4.用。素14“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灵72“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不 之疾泻,不能移之。”
5.代词。①这,这个。素2“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素38“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素62“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灵29“五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②他(她,它);他们。灵29“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 之以其败,语 之以其善。”素2“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74“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 之化之变也。”③其,他的。素25“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70“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60“圣人不能使化者,为之邪不可留也。”④指代处所,相当于“焉”。杨树达《词诠》卷五:“之,作焉字用,于是也。”灵81“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难37“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⑤虚用,不指代具体事物。灵48“慎 之慎 之,吾为子言之。”灵80“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6.助词。①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相当于“的”。素3“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18“胃者,平人之常气也。”灵3“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②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素31“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灵4“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难29“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③用于标明前置宾语,相当于“是”。素27“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素39“何道之问也?”素68“四者之有,而贵常守。”④用在方位词与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的界限,相当于“以”。素31“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素71“岁半 之前,天气主之,岁半 之后,地气主之。”灵64“天地之间,六合 之内,不离于五。”⑤表示语气或调整音节。《玉篇·之部》:“之,发声也。”素9“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35“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灵4“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⑥用于谓语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素66“夫子之言,上终天气,下毕地纪,可谓悉矣。”素71“夫子之言可谓悉矣。”
7.介词。①表示对象或两方的关系。相当于“于”。素20“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素23“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灵23“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②表示方式、方法或原因,相当于“以”。素62“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74“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8.连词。①和,与。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犹与也。”素5“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素13“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灵4“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②则,就。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犹则也。”素5“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灵1“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③相当于“而”。素17“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9.为“不”之讹。灵9“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太素》卷二十二“之”作“不”。
10.疑为“上”之讹。灵10“起于鼻之交 中。”素54“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林亿:“按《骨空论》跗之疑作跗上。”
11.疑为“乏”之讹。不足。素74“病所远,而中道气味 之者,食而过之。”素46“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太素》卷三十作“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乏,倚则不安,故人不能注悬其病。”杨上善:“人之病有卧不安者,五脏内伤,入房太甚,泄精过多,有所不足,故倚卧不安。”
12.疑为“交”之讹。灵19“飧泄,补三阴 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甲乙经》卷十一“之”作“交”。张介宾:“三阴之上,谓三阴交,脾肝肾之会也。”
尸(shī)
尸体。素63“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
【尸厥】
病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状如昏死的恶候。素63“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张介宾:“上下离竭,厥逆气乱,昏愦无知,故名尸厥。”
己(jǐ)
1.天干的第六位。①与地支相配纪年,用于运气推演,表示土运之气,五行属性为土。素66“甲己之岁,土运统之。”素71“己卯、己酉岁,上阳明金,中少宫土运,下少阴火。”②纪日。戊己属土,逢己之日土气偏旺。素22“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灵78“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难24“足少阴气绝……戊日笃,己日死。”③与戊相配,五行属土,标记季节之季夏。素42“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孙鼎宜:“按所云十干,皆统一时言,非仅谓值其日也。”又,张介宾:“季夏与戊己皆土也,故伤于脾。”④标记方位。在天体方位中位于东南方,相当于角轸二宿的部位,在节令上正当由秋入冬之时。素67“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2.自己,自身。素39“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67“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3.中药防己的简称。见“己椒苈黄丸”。
【己巳】
1.己巳岁。甲子周期第六位。己巳之岁,土运不及为中运,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为岁气。素71“己巳、己亥岁,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
2.己巳日。灵78“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
【己丑】
1.己丑岁。甲子周期第二十六位。己丑之岁,土运不及为中运,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为岁气。素71“己丑……上太阴土,中少宫土运,下太阳水。”
2.己丑日。灵78“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
【己未】
1.己未岁。甲子周期第五十六位。己未之岁,土运不及为中运,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为岁气。素71“己未岁……上太阴土,中少宫土运,下太阳水。”
2.己未日。灵78“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
【己卯】
己卯岁。甲子周期第十六位。己卯之岁,土运不及为中运,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为岁气。素71“己卯、己酉岁,上阳明金,中少宫土运,下少阴火。”
【己亥】
1.己亥岁。甲子周期第三十六位。己亥之岁,土运不及为中运,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为岁气。素71“己巳、己亥岁,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
2.己亥日。灵78“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
【己酉】
己酉岁。甲子周期第四十六位。己酉之岁,土运不及为中运,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为岁气。素71“己卯、己酉岁,上阳明金,中少宫土运,下少阴火。”
【己胜】
运气术语。指五行中某一行所克的对象。素70“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素71“不及者归其己胜也。”王冰:“冬雨、春凉、秋热、夏寒之类,皆为归其己胜。”
【己椒苈黄丸】
方剂名。组成: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煎服法: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功用:攻逐水饮,前后分消。主治:肠间积饮。临床见腹满,口舌干燥,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浮肿,脉沉弦有力。金12“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已(yǐ)
1.停止。《广韵·止韵》:“已,止也。”灵16“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灵62“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素68“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伤389“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
2.完毕,以后。《玉篇·巳部》:“已,毕也。”素24“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素74“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金2“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
3.病愈。《广雅·释诂一》:“已,愈也。”素40“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素46“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灵52“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4.指死亡。素68“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5.同“以”。①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灵4“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素9“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灵59“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二十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②表示对事物的处置,相当于“用”。灵37“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已针。”
6.副词。①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相当于“已经”。素2“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灵5“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伤208“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②表示时间靠后的,相当于“随后”、“随即”。见“已而”。③表示程度,相当于“太”、“甚”。灵9“已醉勿刺……已饥勿刺……已渴勿刺。”《甲乙经》卷五、《脉经》卷七“已”并作“大”。
7.为“己”之讹。自己。金5“已摩疾上,令药力行。”
【已而】
旋即,不久。灵22“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伤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
巳(sì)
地支的第六位。①与天干相配纪年,用于运气推演,表示厥阴风木之气,五行属性为木。素66“巳亥之岁,上见厥阴。”素71“厥阴之政奈何?岐伯曰:巳亥之纪也。”②纪月,为夏历四月的月建。灵41“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③纪日。灵78“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灵79“四月巳不暑,民多瘅病。”④纪时。十二时辰之一,巳时相当于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伤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⑤标记方位。指南方。难40“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也。”
弓(ɡōnɡ)
射箭或打弹的器械。见“弓弩”、“弓弦”。
【弓皮】
中药名。蛇蜕的别称。见该条。神4“蛇蜕味咸,平……一名弓皮。”
【弓弦】
弓上的弦。喻肝之死脉弦劲不柔和之象。素18“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难15“急而劲益强,如新张弓弦曰死。”
【弓弩】
弓和弩。弩,是用机械发射箭的设备。灵62“气之离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素41“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
卫(wèi衛)
1.守卫,防护。素3“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79“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灵29 “脾者主为卫。”张介宾:“卫者,藏府之护卫也。”
2.卫气的简称。素43“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灵18“何气为卫……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3.指卫分。指卫气分布的部位。素62“气乱于卫,血逆于经。”王冰:“卫行脉外,故气乱于卫;血行经内,故血逆于经。”灵6“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
4.指气。与“血”相对。难35“经言心荣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
5.为“衡”之讹。指眉上的部位。灵1“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甲乙经》卷五、《太素》卷二十一“卫”并作“衡”。
【卫气】
1.来源于饮食水谷,化生于脾胃而行于脉外的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各二十五周次,与人的寤寐有关。其性刚悍属阳,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功能。灵18“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灵47“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71“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灵76“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灵80“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2.《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介绍了营卫之气的生理功能,十二经脉的标本穴位所在,胸、腹、头、胫的气街部位,及其主要疾病范围,同时说明了辨别虚实进行补泻的方法。马莳:“内所论止有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一句,今以名篇者,揭卫气之为要耳。”
【卫矛】
中药名。鬼箭羽的别名。又名鬼箭。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苦、辛,寒。入肝、脾经。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治癥瘕肿块,心腹疼痛,闭经,通经,崩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神3“卫矛味苦,寒。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一名鬼箭。”
【卫气行】
《灵枢经》篇名。主要运用取象比类和天人相应的思维方法,论述了卫气在人体运行的规律、路径,以及昼夜运行与水下百刻相应的关系,并指出掌握卫气昼夜运行规律在针刺治病中的意义。
【卫气失常】
《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了卫气运行失常,滞留在胸腹之中所引起的种种病变以及刺治方法,同时也介绍了皮、肉、筋、骨、气、血病证的诊断和治疗。还指出了人的体型肥瘦大小,年龄有老有小的差异,因而在辨证治疗时要因人而异。
子(zǐ)
1.幼儿;儿女。素28“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森立之:“乳子者,谓产出儿子,乃产后病人也。”素47“病名为胎病……故令子发为巅疾。”神1“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
2.爱;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玉篇·子部》:“子,爱也。”灵1 “余子万民,养百姓。”
3.男子的通称或美称。神2“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又见“夫子”、“君子”。
4.泛指人。见“男子”、“女子”。
5.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您”。素75“子知医之道乎?”素76“子言上下篇以对。”灵48“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
6.胎孕。素7“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张志聪:“阴搏者,尺脉滑利而搏击应手也;阳别者,与寸口之阳似乎别出而不相贯,此当主有妊。”
7.生殖,生育。素1“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金6“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神2“紫石英……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
8.动物的幼虫。见“蜂子”、“土蜂子”。
9.动物的卵。见“鸡子”、“鸡子黄”。
10.植物的种子、果实。后多用“籽”。见“薏苡子”、“杏子”等。
11.称细小的物件。金8“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另见“瞳子”、“眸子”。
12.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颗粒状物。见“梧子”、“弹子”。
13.派生的;侧生的。见“附子”。
14.地支的第一位。①与天干相配纪年,用于运气推演,表示少阴君火之气,五行属性为火。素66“子午之岁,上见少阴。”素71“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②纪月,为夏历十一月的月建。素49“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灵41“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阳。”③纪日。灵78“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④纪时。十二时辰之一,子时相当于夜间二十三时至次晨一时。伤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⑤标记方位。指北方。见“子午”。
15.指地支。素68“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张介宾:“天气有十干而始于甲,地气有十二支而始于子,子甲相合,即甲子也。干支合而六十年之岁气立。”
16.通“痣”。见“黑子”。
【子门】
子宫颈口。灵57“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张介宾:“子门,即子宫之门也。”
【子午】
1.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灵76“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张志聪:“子位于北,午位于南。”
2.指子岁与午岁。素71“少阴之政奈何?岐伯曰:子午之纪也。”
3.指夏历十一月与五月,分别为冬至与夏至所在月份。灵78“冬夏之分,分于子午。”
【子处】
1.子宫。又称胞宫。灵49“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
2.指子宫在面部的望诊部位。灵49“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张介宾:“子处,子宫也。”
【子孙】
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灵29“德泽下流,子孙无优,传于后世,无有终时。”灵48 “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
【子宫】
女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又称胞宫。神2“紫石英……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
【子藏】
即子脏。指子宫。金21“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
也(yě)
1.语气词。用在句末。①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素2“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素5“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20“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②表示说明语气。灵3“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③表示解释语气。灵1“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素61“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④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素1“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素69“其善恶何谓也?”灵5 “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⑤表示祈使语气。素69“请遂言之也。”灵4“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⑥表示感叹语气。素9“昭乎哉问也!”素20 “妙乎哉问也!”
2.助词。①用在句中,表停顿。素12“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灵1“重竭必死,其死也静。”灵75“正风者,其中人也浅。”②用来引起下文。素6“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素42“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③连举数事时用。灵1“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
女(nǚ)
1.女性,女人。素1“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灵73“不知所苦,两 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针论毕矣。”难19“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
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素67“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女人】
指女性。神3“景天味苦,酸,平。主大热,火疮,身热烦,邪恶气。花,主女人漏下赤白。轻身,明目。”神3“牛角 。下闭血,瘀血。治疼痛,女人带下下血。”
【女子】
妇女。素60“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灵74“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难19“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
【女劳】
病证名。即女劳疸。因其由房劳伤肾所致,故名女劳。金15“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
【女身】
指女子。金22 “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
【女青】
中药名。又名雀瓢。今不详。一说为蔷薇科植物蛇含的块根,另一说为萝藦科萝藦属植物萝藦的全草或根。神4“女青,味辛,平。主蛊毒,逐邪恶气,杀鬼,温疟,辟不祥。一名雀瓢。”
【女萝】
中药名。又名松萝。见该条。神3“松萝味苦,平。主瞋怒,邪气。止虚汗,头风,女子阴寒肿痛。一名女萝。”
【女萎】
中药名。又名蔓楚、牡丹蔓等。为毛茛科铁线属植物女萎的藤茎、叶或根。辛,温,小毒。入肝、脾、大肠经。祛风除湿,温中理气,利尿,消食。主治风湿痹证,吐泻,痢疾,腹痛肠鸣,小便不利,水肿。神2“女萎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女菀】
中药名。为菊科女菀属植物女菀的根或全草。辛,温。温肺化痰,健脾利湿。主治咳嗽气喘,肠鸣腹泻,痢疾,小便短涩。神4“女菀,味辛,温。主风寒洗洗,霍乱,泄痢,肠鸣上下无常处,惊痫,寒热,百疾。”
【女子胞】
奇恒之府之一,即胞宫、子宫。素11“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张介宾:“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胎孕者为奇。”
【女贞实】
中药名。即女贞子。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果实。甘、苦,凉。入肝、肾经。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神2“女贞实,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女劳疸】
病证名。临床以黄疸伴膀胱急,少腹满,小便自利,额上黑,足下热,大便黑,时便溏为主要表现。由房劳伤肾,肾虚夹血瘀湿滞所致。金15“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
刃(rèn)
1.刀锋,刀口。灵1 “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2.刀、剑等有锋刃的兵器。见“白刃”。
飞(fēi飛)
1.飞翔。素25“从见其飞,不知其谁。”素76“譬以鸿飞,亦冲于天。”
2.禽鸟和有翅的小虫。素70“其主飞蠹蛆雉。”王冰:“飞,羽虫也。”
3.物体在空中飘荡。素69“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素71“风乃暴举,木偃沙飞。”
4.升腾,上升。素17“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高世栻:“飞者,肝藏魂而上升也。”素71“飘骤高深,击石飞空。”
5.非常迅速。见“飞行”。
6.通“扉”。门扇。见“飞门”。
【飞门】
口唇。比喻唇如门扇之开合。难44“唇为飞门。”
【飞乌】
古地名。今四川省中江县境内。神3“秦艽……生飞乌山谷。”
【飞鸟】
泛指鸟类。神4“狼毒味辛,平……杀飞鸟走兽。”
【飞扬】
1.飘荡。素70 “风行于地,尘沙飞扬。”
2.飞腾。灵43“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客于肺,则梦飞扬。”
3.形容心神不安。灵8“魂魄飞扬,志意恍乱。”
4.穴名。又称飞阳。属足太阳膀胱经,络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7寸,当腓骨外缘处。灵5“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杨上善:“飞扬,在足外踝上七寸,足太阳之大络也。”
【飞行】
迅速行进。神2“太一禹余粮……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
【飞阳】
足太阳膀胱经别络名。灵10“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飞轻】
中药名。飞廉的别称。见该条。神3“飞廉味苦,平……一名飞轻。”
【飞廉】
药名。又名飞轻、大力王、天荠、刺打草等。为菊科飞廉属植物丝毛飞廉与节毛飞廉的全草或根。微苦,平。入肝经。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主治感冒咳嗽,淋证,白浊,白带,风湿痹痛,尿血,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跌打损伤,疔疮疖肿,痔疮。神3“飞廉味苦,平。主骨节热,胫重酸疼。久服令人身轻。一名飞轻。”
【飞阳之脉】
阴维脉的别称。素41“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拂拂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王冰:“是阴维之脉也,去内踝上同身寸之五寸腨中,并少阴而上也。”高世栻:“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乃阴维之郄,筑宾穴也。”又,杨上善:“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有本飞作蜚。太阳去外踝上七寸,别走足少阴。”
叉(chā)
交叉,交错。伤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
【叉手】
两手交叉。伤64“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
马(mǎ馬)
1.马。五畜之一,五行属金,或属火。素4“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类金,其畜马。”张介宾:“肺为乾象,《易》曰乾为马。”素70 “升明之纪,其类火……其畜马。”王冰:“健决躁速,火类同。”
2.大。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马蓼》:“凡物大者,皆以马名之,俗呼大蓼是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古人于大物辄冠马字。”参见“马蓼”。
【马刀】
1.中药名。为蚌科楔蚌属动物巨首楔蚌或矛蚌属动物短褶矛蚌及其近缘种的贝壳。咸,凉。入肺、肾经。散结消痰,通淋除热,凉血止血,平肝息风。主治瘿瘤,痰饮,淋病,崩漏,吐血,衄血,眩晕,耳鸣。神4“马刀味辛,微寒。主漏下赤白,寒热。破石淋,杀禽兽贼鼠。”
2.病症名。又称马刀疮,即瘰疬。潘楫:“马刀,蛤蛎之属,痈形似之。”参见“马刀挟瘿”。
【马苋】
中药名。苋实的别名。见“苋实”。神2“苋实味甘,寒……一名马苋。”
【马辛】
中药名。菥蓂子的别名,见“菥蓂子”。神2“菥蓂子味辛,微温……一名大蕺,一名马辛。”
【马陆】
中药名。又名百足。为圆马陆科陇带马陆属动物宽跗陇马陆的全体。辛,温,有毒。破积,解毒,和胃。主治癥积,痞满,痈肿,毒疮。神4“马陆味辛,温。主腹中大坚癥,破积聚,息肉,恶疮,白秃。一名百足。”
【马蓼】
中药名。为蓼科蓼属植物桃叶蓼的全草。辛,温。发汗除湿,消食,杀虫。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伤食泄泻,肠道寄生虫病。神3“马蓼,去肠中蛭虫,轻身。”
【马膏】
马的脂肪。灵13“卒口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张介宾:“马膏,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
【马矢煴】
燃烧干马粪而形成的无焰之火。灵6“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张介宾:“燃干马屎而煨之也,此西北方所常用者。”
【马先蒿】
中药名。又名马屎蒿。为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返顾马先蒿的根。苦,平。祛风湿,利尿通淋,攻毒杀虫。主治风湿痹痛,石淋,小便不利,白带,大风癞疾,疥疮。神4“马先蒿味苦,平。主寒热,鬼疰,中风,湿痹,女子带下病,无子。”
【马屎蒿】
中药名。马先蒿的别名。见“马先蒿”。神4“马先蒿味苦,平……一名马屎蒿。”
【马通汁】
即马粪汁。《大观本草》云:“屎名马通。按:屎,即白马屎。绞取其汁,故曰马通汁。”金16“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柏叶汤方: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马刀侠瘿】
即马刀挟瘿。参见“马刀挟瘿”。灵10“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金6“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马刀挟瘿】
瘰疬。易生在颈项及腋下。灵81“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张介宾:“此即瘰疬也。挟瘿,《经脉篇》作侠瘿。”潘楫:“马刀,蛤蛎之属,痈形似之。挟缨者,发于结缨之处,大迎之下,颈侧也。二痈一在腋,一在颈,常相连络,故俗名历串。”
【马目毒公】
中药名。鬼臼的别名,参见“鬼臼”。又名爵犀。神4“鬼臼味辛,温。主杀蛊毒,鬼疰精物。辟恶气不祥,逐邪解百毒。一名爵犀,一名马目毒公。”
【马鞍热气】
病症名。指马鞍区即大腿内侧外阴部有灼热感觉。神4“败酱味苦,性平。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乡(xiānɡ鄉)
处所,部位。素5“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王冰:“乡,谓本经之气位。”灵77“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灵75“凡刺痈邪……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又,张介宾:“乡,向也。安,留聚也。去其毒气所向,不使安留处所,乃自消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