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

五行具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特性。分别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乘土、火乘金、土乘水、金乘木、水乘火;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土行为例:“生我”者为火,火为土之母,土为火之子。“我生”者为金,土为金之母,金为土之子。因此,火与土、土与金都可称为母子关系。五行母子之间和存在者相及(连累)得关系。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大类,属于五行之间异常的变化。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作为母的一行出现异常,必然影响到子的一行,导致的结果是母子皆异常。如: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若木不足,无力生火,肝气不旺则心气衰败,结果为木败火竭,母子俱衰。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作为子的一行出现异常,势必会影响到作为母的一行,结果是母子皆异常。如:木生火,木为母,火为子。若火太旺,则耗木太多,从而导致木之不足。木不足则生火无力,火势亦衰。结果子耗母太过,母子皆不足。

这四大特性即表现了五行之间的整体属性,又反映了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尤其是动态的平衡关系。作为共同属于一行而不同类的事物,有相通的联系。中医学正是应用了五行之间的相应相通的理念来指导诊断和治疗的。而五行的动态平衡对于中医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图2)。

图2 五行相生相克
2.五行的生理病理调节意义

相生与相克是正常生理情况下的机体调节。如木生火指正常情况下,肝对心有滋生的作用。金克木则指正常情况下肺对肝有抑制作用。但是,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金制约木得同时,由于木生火,火克金,则木也间接地制约金,使得金既不过亢,也不过衰。即正常生理情况下,肝通过五行之间的动态关系使自身保持平衡。

而在病理情况下,五脏通过五行之间的关系也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如金气太盛,则过度的克制木,则木气偏衰,木气偏衰则不能制土,则土气旺盛,土气旺则加剧对水的制约,则水气偏衰,水衰则不能制火,则火气过旺,火旺则能把过盛的金气克制下去,使之恢复平衡。同样的,如果金气过衰,则金不制木,则木气偏盛,木气盛则土气过度被克制,土气衰则不能制水,则水气盛,水气盛则火气收到过度克制,则火气衰,火衰不能制金则使过衰的金气逐渐恢复正常。这就是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即自愈能力(表1-3)。

表1-3 五行归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