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古医籍方

1.导痰汤
处方:
半夏四两(120克),天南星一两(30克),枳实一两(30克),橘红一两(30克),赤茯苓一两(30克),甘草半两(15克)。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9克),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现代用法: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加生姜4片,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
温阳化痰,开窍醒神。
主治:
素体多阳虚痰湿内蕴,病发时神昏,半身不遂而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痰涎壅盛;舌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本方原载:
宋·严用和《济生方》。
2.地黄饮子
处方:
巴戟天(去心)半两(15克),熟干地黄半两(12克),石斛(去根)半两(15克),山茱萸(炒)半两(15克),肉苁蓉(酒浸,切焙)半两(15克),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15克),五味子(炒)半两(15克),官桂(去粗皮)半两(15克),白茯苓(去黑皮)半两(15克),麦冬(去心,焙)半两(15克),菖蒲半两(15克),远志(去心)半两(15克)。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9~15克),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加姜、枣,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
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证属阴阳两虚。症见舌暗不语,足废不用,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本方原载:
宋·赵佶《圣济总录》。
3.小续命汤
处方:
防己一两(30克),黄芩一两(30克),肉桂(去粗皮)一两(30克),白芍一两(30克),甘草一两(30克),杏仁(去皮尖,炒黄)一两(30克),川芎一两(30克),人参(去芦)一两(30克),防风(去芦)两半(30克),麻黄(去根节)一两(30克),附子(炮,去皮、脐)半两(15克)。
用法:
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取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前,加枣一枚尤好。
功能:
活血化瘀,镇静。
主治:
脑出血。症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语言蹇涩。
本方原载: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返魂丹
处方:
朱砂半两(15克),雄黄半两(15克),生玳瑁半两(15克),白芥子半两(15克)。
用法:
同研如面,酒煎安息丸一两为膏,和丸如绿豆丸大。每服以童子便下五丸。
主治:
出血性脑血管意外初期。
本方原载: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5.大补阴丸
处方:
熟地黄(酒蒸)六两(180克),龟板酥(炙)六两(180克),黄柏(炒褐色)四两(120克),知母(酒浸炒)四两(120克)。
用法:
上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每服七十丸(6~9克),空心盐白汤送下。(现代用法:上为细末,猪脊髓适量蒸熟,捣如泥状;炼蜜,混合拌匀和药粉为丸,每丸约重15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水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能: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主治:
脑出血后期,证属肝肾阴虚瘀阻。症见头目眩晕,耳鸣眼花,少眠多梦,甚则昼夜颠倒,腰膝酸软;舌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本方原载: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6.三化汤
处方:
大黄四钱(12克),枳实钱半(4.5克),厚朴(姜制)两钱(6克),羌活二钱(6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
祛浊清热。
主治:
昏迷病人逐渐清醒过程中出现大便数日未解及不进食。
本方原载:
明·方贤《奇效良方》。
7.阴阳两救汤
处方:
熟地八钱(24克),附子三钱(9克),菟丝子(盐水炒)八钱(24克),枸杞四钱(12克),茯神二钱(6克),远志(甘草水炒)一钱(3克),人参两钱(6克),炮姜炭一钱(3克),干河车(切)三钱(9克)。
用法:
水煎浓汁,时时饮之。
功能:
扶正固脱。
主治:
中风中脏腑虚证,症见四肢懈散,昏不知人,遗尿酣睡。
本方原载:
清·费伯雄《医醇 义》。
8.菖蒲郁金汤
处方:
连翘二钱(6克),石菖蒲三钱(9克),炒栀子三钱(9克),郁金二钱(6克),鲜竹叶三钱(9克),牡丹皮三钱(9克),灯心二钱(6克),木通钱半(4.5克),淡竹沥五钱(15克)(冲服),紫金片五分(1.5克)(另服)。
用法:
水煎服。
功能:
清热化痰,开窍醒脑。
主治:
脑出血,证属痰热内闭清窍。症见起病急骤,神昏,鼻鼾痰鸣,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红绛,苔黄褐,干腻,脉弦滑数。
本方原载:
近代·时逸人《温病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