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古医籍方

1.芍药甘草汤
处方:
白芍药四两(12克),甘草(炙)四两(12克)。
用法: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
养阴血,舒筋缓急。
主治:
面肌痉挛,证属阴虚阳亢。症见面肌痉挛,头痛,头晕,心烦,易怒,失眠,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弦数。
本方原载:
汉·张仲景《伤寒论》。
2.通关散
处方:
抚芎二两(60克),川芎一两(30克),龙脑薄荷半一两(45克),川乌二两(60克),白芷二两(60克),甘草二两(60克),细辛半两(15克)。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葱白、清茶调下,薄荷汤亦得,不拘时服。
功能:
祛风散寒,醒脑通络。
主治:
中风伤寒,肌肉 动,发热恶风,头痛目眩,鼻塞声重,肩背拘急,身体酸痛,牙关紧急,久新头风等。
本方原载: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黄芪六一汤
处方:
黄芪1份,当归1份,甘草1份。
用法:
上为粗末,水一盏,加生姜、大枣水煎,空心服。
主治:
风湿相搏,肌肉 动。
注:
本方治上病宜先服渗湿汤,次用上药。
本方原载:
南宋·朱佐《朱氏集验方》。
渗湿汤:
白术6克,炮干姜3克,白芍3克,附子3克,白茯苓(去皮)3克,人参3克,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
4.钩藤饮
处方:
人参,天麻,羚羊角,全蝎(去毒),钩藤,甘草(炙)。(原文未注剂量,用时可选常用量。)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
清热熄风,益气解痉。
主治:
面肌痉挛,证属肝热动风。症见面肌抽搐,心情烦躁;舌红,脉弦数。
本方原载: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
5.阿胶鸡子黄汤
处方:
生白芍三钱(9克),石决明(杵)五钱(15克),陈阿胶二钱(6克)(烊化服),双钩藤二钱(6克),大生地四钱(12克),生牡蛎(杵)四钱(12克),络石藤三钱(9克),茯神木四钱(12克),鸡子黄二枚(2个)(先煎代水),清炙草六分(2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
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主治:
面肌痉挛,证属阴血不足,虚风内动。症见面肌抽搐,心烦不寐,或头目眩晕;舌绛少苔,脉细数。
本方原载:
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6.济艰汤
处方:
白术五钱(15克),人参五钱(15克),茯神三钱(9克),菖蒲五钱(15克),远志一钱(3克),柏子仁一钱(3克),半夏三钱(9克),南星一钱(3克),天花粉一钱(3克),附子一钱(3克),神曲一钱(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
豁痰开窍,镇痉止抽,益气安神。
主治:
痰盛之面肌抽搐。
本方原载:
清·陈士铎《辨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