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龄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大,由生长发育而壮盛,由壮盛而转向衰老,在这个过程中,体内脏腑精气的盛衰也随之变化,这在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述。《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说明女子35岁,男子40岁,人体生理功能和体质由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灵枢·天年》亦有类似论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以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凡此,对人体少、长、壮、衰各个时期的生理变化过程作了具体描述。同时也指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大,由于组织结构及功能活动发生变化,因此体质也随之而改变。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年龄与体质的关系多有阐发,以小儿为例,宋代儿科医家钱乙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主要说明小儿在生理上处于发育时期,生机勃发,是以阳生为主要趋势;病理上小儿在外感热病中常易从阳化热,出现高热、痉厥等阳热旺盛之征象。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力辟钱乙论点之非,认为“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石寿棠《医原》说得更为贴切,谓“小儿,春令也,木德也,花之芭,果之萼,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稚阳未充,则肌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嫩,易于传变,易于伤阴。”并阐发说:“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且其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这种以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筋骨未坚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特点来分析小儿的体质特点,称其为“稚阴稚阳”之体,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至于老人的体质状况,宋代医家陈直《养老奉亲书》谓其“神气浮弱,返同小儿”、“骨质疏薄”、“肌肉瘦怯,腠理开疏。”明代医家吴又可《温疫论》本《内经》之旨,对此有所阐述,如说:“老年营卫枯涩,几微之元气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势浡然。”清代医家叶天士对老人的体质特点,也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六旬以后主要为下元肾衰,如谓“男子向老,下元先亏”、“高年水亏”、“高年下焦阴弱”等。所以虚弱体质(含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较青壮年多见。年龄与体质的关系,可谓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