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阿是穴、经外奇穴和十四经穴三大类别。

(一)阿是穴

所谓“阿是穴”,即原始的“以痛为腧”。其特点是既无定位,又无穴名,更无归经。“阿是”有“正是”之义,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也。”唐·颜师古注《汉书·东方朔传》云:“今人痛甚则称‘阿’”。因为阿是穴既没有固定的部位,又没有专用的穴名,常常以压痛点作为定穴的标志,故又别称为“奇腧”、“砭灸处”(《内经》)、“不定穴”(《玉龙歌》)、“天应穴”(《医学入门》)、“压痛点”(现代通俗说法)。

“阿是”之名,乃是缘于江、浙、沪一带的“吴语方言”。江南一带的人讲话,往往喜欢在句头加上一个“阿”字,如阿拉、阿爸、阿妈、阿哥、阿姐等。南京人甚至于至今都还流行着“阿是”这个口头语,只要是问话,前面都要加上一句“阿是啊?”(是不是、对不对的意思)。

阿是穴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形式(如敏感、麻木、迟钝、欣快、凹陷、结节、条索状反应物等)出现的,大都出现在病变局部,但也可出现在距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并随着疾病的治愈而消失。如阑尾炎的压痛点除右下腹外,小腿足三里穴下二寸上下处也有明显压痛。阑尾炎治愈后,压痛点也随之消失。

阿是穴虽然没有固定的部位,但取穴也并非盲目无序、漫无边际的。其定穴依据有三:一是“以痛为腧”;二是“按之快然”(《素问·举痛论》:“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日本学者玉森贞助认为:阿是穴者视疼痛部位按之觉轻快处而施以针灸;三是出现往往还会伴见有其他的病理反应。

《玉龙歌》云:“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须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医学入门》中说:“浑身疼痛,但于疼处针,不拘经穴,须避筋骨。穴名‘天应’。偏正头痛取阿是穴针之即愈。”说明针取阿是穴仍须避开筋骨、血管、神经及重要组织脏器,以免出现意外。

阿是穴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往往是发现新穴的先导。日本人玉森贞助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膈俞穴外上方2~3分处能缓解急性哮喘发作,命之曰“喘息穴”;德国外科医生克拉克(Kelak)在医疗实践中发现大部分急性阑尾炎病人在下肢的压痛点不在上巨虚穴,而在足三里下2寸左右的点上,被他命名为“阑尾穴”,后来得到国际公认。

(二)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是既有固定部位,又有专用名称,但尚未纳入十四经的部分腧穴。“经外”之义,仅指尚未纳入十四经穴之中,而并非指这些腧穴都位于十四经脉循行线路之外。此类奇穴,具有数目奇(由一个到十多个不等,如印堂、太阳、二白、四缝、八风、十宣、十二井、华佗夹脊等)、位置奇(如内迎香在鼻腔内,金津玉液在舌下)、取法奇(常以目寸、口寸为同身寸,更有“骑竹马”等奇特取穴方法)、疗效奇(如太阳穴治头痛,四缝穴治小儿疳疾等)的“四奇”特点。对于一些位于十四经脉循行线上奇穴,在充分肯定其与某经的定位关系和治疗疾病的效果之后,往往被逐步纳入经穴之中予以“转正”。

(三)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一些既有固定部位,又有专用名称,并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十四经穴共计有360个(去掉乳中一穴,因其既无主治病证,又不能施以针灸,仅作为一个体表标志,已经失去了作为腧穴的意义。现今临床上,有在乳中施行药物敷贴治病者,不妨将它视为阿是穴),是腧穴的主体部分。每一个经穴都能治疗局部病证和所属经脉的远端病证以及相应脏腑组织器官病证。

现今的针灸书籍和教材均把腧穴的分类按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划分,笔者在这里反其道而行之,自有一番道理。因为将腧穴按阿是穴→经外奇穴→十四经穴分类,能充分体现腧穴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不知诸君同道认同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