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篇
总 论

概 述

甲状腺疾病是由于甲状腺炎症、增生、功能失常等引发的甲状腺组织的病变。常见的有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失调和良性、恶性甲状腺肿瘤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均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本病属于中医“瘿”的范畴,为外科一类疾病,一般分为五种,有“五瘿”之称。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瘿”的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数斯”“无条”等食之可以“已瘿”。《庄子》中也有“瓮盎大瘿”记载,说明当时已有颈下生瘿大如瓮盎的病人。公元100年左右,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将“瘿”解释为一种颈部的瘤。张华(232—300)著的《博物志》将“瘿”描写为一种地方性疾病,在湖北和长江南部山区一带发生。可见当时认识的瘿已与普通肿瘤有明显区别,多指地方性、单纯性甲状腺肿。

隋唐以降,人们对瘿的认识有所进步,对瘿病的不同种类有所认识,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将瘿分为“血瘿”“息肉瘿”“气瘿”,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又有“土瘿”“忧瘿”“肉瘿”“石瘿”的记载。从对各瘿的描述来看,“肉瘿”“息肉瘿”等更类似甲状腺瘤,“土瘿”“气瘿”等则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石瘿”,其特点是“坚硬不可移”,这就把甲状腺癌的特点描述出来了。而且唐·王焘《外台秘要》引崔氏云“凡水瘿、气瘿可差,石瘿不可治疗”。也从预后的角度认识了石瘿是恶性肿瘤类疾病,对人体危害严重,不同一般。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形态特点将瘿分为五类:石瘿、肉瘿、筋瘿、血瘿、气瘿,为后世医家所宗从。

明、清以来,医家对瘿的认识没有明显的变化,有的医家甚至把瘿瘤混淆。如明·李梴《医学入门》记为“瘿瘤在其一种……惟形有大小及生颈项遍身之殊耳”。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又以色红与色白、根大与根小、身大与身小作为瘿瘤的鉴别要点,显然亦不得要领。在治疗方法上也未见长足进步。这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学者曾以为这是由于中国文化中心从黄河流域的中游迁移到了江浙一带(靠近沿海,少有瘿病)的结果,这似乎也有一定道理。

中医学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有卓越贡献。据世界医史的记载,甲状腺肿早受古罗马人注意,但当时本病被认为是“支气管囊肿”。而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对瘿病已有认识,而且找到了治疗瘿的药物,如“数斯”“无条”等。对于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更有卓越贡献。如在汉代(公元200年左右)《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海藻味苦咸、寒、无毒,主瘿瘤气,颈下核”。众所周知,海藻是海生植物,含有丰富的碘,对缺碘性甲状腺疾病有肯定疗效。而1180年,巴勒摩的Roger才开始用海草和海绵灰治疗甲状腺肿。可以说用含碘植物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是中医学的一项发明。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引《深师方》用鹿靥治疗瘿证。据有关学者考证,鹿靥是鹿的甲状腺部分。如《本草纲目》引王玺对猪靥的说明,“在猪喉系下肉团一枚,大如枣,微扁色红”,就可证明鹿靥亦为鹿的甲状腺组织。这如果要与1914年Kendall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开始实施甲状腺解剖疗法相比,要早1400多年,真可谓世界医学史中光辉的一页。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历史上,中医没有完整、系统的关于甲状腺疾患的医学专著。有关本类疾病的证治论述散见于各种医药书籍中,尤多见于中医外科书籍中。由于中医诊病是以主证为主,进行辨证论治,所以我们从浩繁的中医书籍记载的有关瘿病与本类疾病相同的症状和体征加以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加以临床对照研究,以期达到古为今用,提高中医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