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伤寒论》旧本,以辨脉平脉为首,先脉而后证,宜矣。至以痓湿暍列于六经之前,似非作论之本意。今先脉后证,列六经于辨脉平脉之后,而“霍乱痓湿暍并汗吐下”,又附于六经之后,以见因伤寒而并及之意也。若夫叔和序例,引《素问·热论》而立言,于仲景《伤寒》漫无发明,且泥定日期,曰:未入腑者,可汗而已;已入于腑,可下而已。呜呼!汗与下,何足以尽伤寒哉,况传经不明适足以滋后人之惑,故去之。
传经乃伤寒之大关键,传经不明,虽熟读是书,无益也,故予于太阳之首,反覆(1)辨论,章明较著(2),庶(3)可以破千载之疑案。
仲景序云,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是以本文之中无非阐发五运六气、阴阳交会之理,故解内亦以经解经,罔敢杜撰,以贻天下后世之讥。
仲景生于东汉之末,去古未远,故其文义高古,往往意在文字之外,若不绌绎(4)思维,无由得其意趣。但本文深矣奥矣,而解复晦之,则深而益深,奥而益奥,亦何异涉海问津(5)耶!且其中自有层次转折,故予于层次转折之中每用一二虚字以疏明之,不敢妄为穿凿(6),务使经义了然。
是书自有章节段落,起止照应,非若他书散叙平铺而已。今依隐庵(7)《集注》之分章节,每于章首加一圈以别之,庶学者便览焉。
书虽论伤寒,而脏腑经络、荣卫血气、阴阳水火、寒热虚实之理,靡不毕备。神而明之,千般疢难(8)如指诸掌。故古人云:能医伤寒即能医杂证。信非诬也。
医有正宗,有旁门。旁门者,诸家之方书也;正宗者,神农、黄帝、仲景之书也。亦犹儒书之有六经语孟,而复有诸子百家,读六经语孟自可以该(9)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终不能窥圣人之门墙。夫诸家之书,非不遵仲景,非不引《灵》《素》,然所遵所引者,不过得其糟粕而已,岂能得其神理哉。得其糟粕,亦可以愈诸病,及问其所以然,则不知也。得其神理,愈则知其所以愈之之故,不愈亦知其所以不愈之由,此致知格物(10)之极功,先知先觉之妙用也。盖缘世人急于售世,舍本求末,此天下之所以无真医,良可慨也。
读是书者,必须屏去嗜欲,洗涤尘嚣,从身心性命上打点,毋专攻捷径,锐志攀援,苟务外而不务内,循名而不循实,不顾根本,忘身循物,抑(11)知明则可欺,幽则难逭(12)耶。若涉猎一二语,剽窃一二方,而曰吾读仲景书也,其谁欺乎。
经旨浑融(13),解虽显著,然辞达即止,不敢于本文之外别有支离(14),恐蹈蛇足也。但开卷了然,临证茫然,故于紧要疑似之证,如呃、如狂、如谵语、如舌胎、如颐毒(15)、如斑疹,皆有寒热虚实之殊,胃气又为人身之本,不可妄伤,俱引经证论,略加愚意,及身亲试验,确然不易者,附于其后,庶可以见病知源,亦足为初学之一助也。
【注释】
(1)反覆:亦作“反复”,重复再三,翻来覆去。
(2)章明较著:使……显著明晰。章明,昭著,显扬。较著,明显,显著。
(3)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但愿,或许。
(4)绌绎:抽绎,理其端绪,演绎。绌,缝。
(5)涉海问津:要渡过大海反而去打听小渡口,比喻解决问题不得法。
(6)穿凿:牵强附会。
(7)隐庵:张志聪之字。清代医家。撰有《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集注》《本草崇原》等书。
(8)疢(chèn趁)难:疾病。疢,热病,亦泛指疾病。
(9)该:赅,包括。
(10)致知格物:亦作“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
(11)抑:表示转折,但是,可是。
(12)逭(huàn换):逃避。
(13)浑融:浑然一体,不可割裂。
(14)支离:分散,分裂。
(15)颐毒:病名,又称发颐。因感受温邪所致。症见恶寒发热,颐颔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