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医妇科流派名方精粹
- 胡国华 罗颂平
- 1425字
- 2021-03-24 06:23:26
化瘀定崩方
【方源】海派蔡氏妇科。
【组成】当归10g,生地10g,丹参10g,白芍10g,香附10g,生蒲黄30g(包),花蕊石20g,熟军炭10g,三七末2g(吞),震灵丹12g(包)。
【主治】由瘀血导致之崩漏。
【方解】本方以四物汤加减以养血调经,去川芎易丹参,取其去瘀生新而无辛香走散之弊:香附理气调经,以助化瘀:生蒲黄、花蕊石化瘀止血。蔡师指出,“蒲黄味甘,性平,人肝、心包经,既有止帆作用,又有活血化瘀之效。蒲黄一物能多用,除其特殊功能之外,实赖医者在临床的善于运用,剂量轻重不同,则功效大殊。处方时少则10g,多则60g,如经少不畅而淋沥伴腹痛者则用10~12g,经量巾而带血L块者用12~15g,量多如注,块下且大者30~60g”。临床一般认为蒲黄生用性滑,行m消肿,炒黑性涩,功专止血,然蔡小荪教授尤推重生蒲黄,因为从临床实践来看,生蒲黄止血作用胜于蒲黄炭。熟军炭凉血泻火,祛瘀止血:二二七化瘀定痛止血:震灵丹化瘀定痛,镇摄止血。血崩而因瘀导致者,非单纯固涩止血所能奏效,甚至适得其反,愈止愈多,腹痛更甚。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归经,则出血不止,非寓攻于止不为效。全方活血调经,化瘀止崩,对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的经量过多每每取效。
【医案】周某,女,43岁。2004年5月13日初诊。
主诉:月经过多30余年,检查发现子宫肌瘤3年。病史:月经12岁初潮,,1-0-6-1,LMP4月24日。近3个月,月经每先期约10天。3年前,妇科普查B超发现子宫肌瘤。平素经行过多,有块,腰酸疲惫,临行经前小腹隐痛,四肢酸麻。近期复查:子宫大小约6.Ocm×5.8cm×5.6cm,前壁肌瘤4.lcm×4.Ocm。现义将届期,苔薄,边尖偏红,脉略细。西医诊断为子宫肌瘤。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多,瘕瘕。证属气血不足,瘀滞成瘕。治拟扶正化瘀,调摄冲任。处方:炒潞党参12g,生黄芪10g,炒当归10g,大生地10g,川芎5g,赤芍10g,白芍10g,炒杜仲12g,川续断12g,生蒲黄30g,花蕊石15g,仙鹤草12g,血竭3g。8剂。
5月20日二诊:据云腹痛消失,腰酸,精力稍振,经期将届,脉细,苔黄,边微红。再拟扶正化瘀,调摄冲任。处方:炒潞党参12g,生黄芪10g,炒当归10g,大生地10g,炒杜仲12g,川续断12g,川芎5g,赤芍10g,白芍10g,制香附10g,生蒲黄20g,花蕊石15g,旱莲草12g。7剂。
5月27日三诊:LMP5月22日,经期尚准,量多有块,3天净,疲惫多梦,药后小腹隐痛消失,脉略细,苔薄微黄,边嫩红。再拟扶正化瘀,兼安神。处方:炒潞党参12g,炒白术10g,茯神10g,茯苓10g,远志4.5g,夜交藤30g,桂枝3g,赤芍10g,丹皮10g,炙甲片10g,皂角刺30g,海藻10g,水蛭6g。14剂。
6月10日四诊:前症渐减,经期将近,脉细,苔薄,边嫩红。拟调冲任。处方:炒当归10g,大生地10g,炒杜仲12g,川续断12g,炒怀牛膝10g,川芎5g,白芍10g,制香附10g,生蒲黄30g,花蕊石20g,制黄精12g。8剂,经来时服用。
6月24日五诊:LMP6月19日,经期较准,量一般,无块,余症亦减,腰酸已除,脉细,苔薄。再拟化瘀消坚。处方:茯苓12g,炒白术10g,桂枝3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炙甲片10g,皂角刺30g,海藻12g,鬼箭羽20g,地鳖虫10g,水蛭6g。14剂。
随访:经治后,月经如期来潮。因患者居住外地,往返困难,自行配药服用,5个月后复诊,B超检查示肌瘤缩小至2cm。
按:《妇科心法要诀》曰:“治诸癥积,宜先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论之。如人虚则气血衰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先扶正;若形证俱实,当先攻病。”蔡小荪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的原则主要是活血化瘀、消坚散结,分经期和经间期两步治疗。经期治以化瘀调经,经间期治以化瘀散结。病久者,气血两亏,则可扶正化瘀,不宜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