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病性,从本治痛

“本”是相对于“标”而言的。标本常用以概括说明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先与后、主与次等关系,包含范围广泛。因此,中医学的标本理论可以从不同角度概括说明疾病变化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关系。如以邪正关系言,正气是本,邪气为标;以病因与症状言,病因是本,症状为标;从发病先后来分析,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是标;从病变部位言,病在内为本,病在外为标等。在一般情况下,应当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这是因为随着病变主要矛盾的解决,许多次要矛盾也往往迎刃而解。在特殊情况下,则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同治”原则为指导,确定具体的治疗步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治病必求于本”,旨在说明治病必须寻求疾病的“阴阳变化”之本。后世对“治病求本”的认识多有发挥,主要是指治疗某些疾病时,必须要寻求其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丰富了其内涵,也颇合临床实际。

痛证的病性,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宜详察细辨,分而治之。《质疑录》关于“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痛而喜寒者多实热,喜热者多虚寒;饱而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少气者多虚;新病壮年者多实,愈攻愈剧者多虚”之论,言简意赅,实为辨析痛证病性的重要依据。如在寒性疼痛中,凡疼痛卒作,痛处较固定,表现为冷痛、掣痛、紧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舌苔薄白,脉浮紧或弦紧者,为寒邪凝滞,脉络缩踡所致,治宜辛温散寒,同时据其经络所属,分别配伍引经止痛药;若痛势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脉沉弦或沉迟无力者,多属阳气亏虚,脉络失养所致,治宜温补阳气,散寒止痛,并视其以何脏为主,而治有主次。

1.热性疼痛

其痛或剧或缓,痛处有灼热感,多表现为肿痛、切痛、跳痛、得凉则稍减,伴有壮热,烦渴,腹部胀满拒按,便结,尿赤,苔黄,脉数大滑实等,为火热内盛,壅遏气血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或通里攻下;若隐隐灼痛或烦痛,绵绵不休,伴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或肢体烦痛,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者,为阴虚火旺,脉络挛急所致,治当养阴清热,缓急止痛。

2.虚性疼痛

一般起病较缓,其痛多为隐痛、空痛(痛而伴有空虚感)、酸痛,痛势绵绵,或久痛不愈,痛处喜按,遇劳即甚,休息则减,多为正虚不荣、不充、不润、不煦所致,治当补虚止痛。并据其病因和病位的不同,而分别采取相应的补虚之法。诚如《质疑录》所云:“治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荣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受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脱泄亡阴也,非速救脾肾,温补命门不可。凡属诸病之虚者,不可以不补也。”尤其要指出的是,治疗“虚痛”切不可拘于“通则不痛”“痛随利减”之说,而肆用通利、攻逐之剂,否则,必犯“虚虚”之戒,致使痛势益甚。

3.实性疼痛

大多起病急,病程短,病情重,变化快,其疼痛多为胀痛、刺痛、结痛、掣痛、绞痛等,痛势剧烈而拒按,多为气滞、血瘀、寒凝、虫积、食滞等实邪阻滞脏腑,遏壅经络,不通则痛。治宗“通则不痛”之旨,并据病邪性质及所阻部位之不同,而运用不同的“通”“利”之剂,如气滞者疏理之,血瘀者宜祛之,寒凝者温散之,积滞者消导之,务使邪气祛而气血畅,经络得通则疼痛自止。此外,临床上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痛证也非少见。如疼痛本由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衰弱所致,久而久之,尚可造成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多种病理变化,致使本虚标实而疼痛加重。而实痛经久不愈,或失治误治,气血渐耗,亦可转为虚实夹杂之证。此类疼痛的病机,“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并存,治当权衡主次,通补并用,标本兼顾。至于寒热相兼的痛证,又当分辨寒热之多寡,而治有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