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和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就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问题。中国近代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社会经济关系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三个大的阶段。

(一)第一阶段(1840年—1894年)。这是中国社会由封建制度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转化的阶段。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在清王朝统治下的封建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虽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还十分弱小,没有形成一种能够突破封建生产关系的力量。

当中国还停留在封建社会阶段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并积极向东方开辟殖民地市场。中国成了它们最好的猎取目标。英国最早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势力。

当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时,清政府采取了“闭关政策”。这种政策是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结构在政治上的反映。它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侵入,起了巨大的抵抗作用,同时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技术的输入。

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对中国进行了可耻的鸦片贸易。外国侵略者与腐败的清朝官吏相勾结,采取走私偷运形式,把大量鸦片输进中国。烟毒泛滥对中国社会起了极大的腐蚀作用,同时大量的白银外流也给清政府在财政上造成很大困难。于是在中国人民和一部分开明官吏的反抗下,形成了禁烟运动。

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其鸦片贸易,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订立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美、法侵略者要求“一体均沾”,又订立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须割地赔款外,还要开放五口通商,改自主关税为协定关税(关税自主权丧失),以及默许鸦片公开贩卖等。从此,中国的领土不再完整,独立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社会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鸦片战争后的最初几年,外国商品输入迅速增加,通商口岸附近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外国商船的排挤下,中国沿海的运输业趋于衰落,运输工人大量失业。外国殖民主义者开始在中国开办一些船舶修造厂之类的近代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下,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通商口岸出现了买办商人,在外国企业里出现了第一批中国的产业工人。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向外国侵略者支付巨额赔款,地主阶级为了满足日益腐化的生活需要,都加紧对农民进行压榨和剥削。外国商品倾销和鸦片输入的激增,使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银贵钱贱,商人和高利贷者更是乘机加紧剥削。这些都给农民和手工业者带来严重的损失,使他们日益贫困破产,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化。1851年终于爆发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性农民大起义。

在鸦片战争后的最初几年,外国商品的输入曾有一些增长。但从1846年起,又开始下降。基本原因是,中国封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核心对外国商品的输入给予了顽强的抵抗。外国侵略者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和扩大在中国所取得的权益,寻找借口,又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作为战败国,又被迫订立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从新条约中又取得了内河航行权、进一步降低关税为5%、子口半税、控制海关管理权以及增设通商口岸等特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输入显著增加。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出口商品茶叶开始为工业原料棉花、生丝等所代替。对外贸易也由出超变成入超。

这时,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沿江沿海经营起航运业,继续开设一些工厂,开办银行,并企图修筑铁路。在洋货倾销打击下,中国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遭到破坏,城市手工业趋于衰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扩大的商品市场和雇佣劳动力。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产生了。

先是清政府的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革命和巩固其封建统治,在外国支持下,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后来又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下创办起民用工业。与此同时,一部分地主、官僚和商人,看到创办新式工业有利可图,也开始投资兴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也产生了。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也出现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出现,表明中国已不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了。

(二)第二阶段(1894年—1927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完全形成并不断加深的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于是更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发生的中日甲午之战,就是外国列强由资本主义侵略转变为帝国主义侵略的标志。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被迫订立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列强拥有在华设厂的权利,于是,大量“过剩”资本纷纷投入中国。帝国主义除加紧资本输出外,还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只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反抗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中国才一时未被瓜分。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下,中国变成了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半殖民地。

帝国主义对中国是政治投资和经济投资双管齐下。甲午战争后,中国政府为偿付赔款,对外借款激增,帝国主义则争相对中国贷款。贷款条件极为苛刻,中国政府须以多种税收或厘金作为担保。于是中国主要财政收入的关税、盐税管理权,就落到了帝国主义手中。中国的财政官脉为帝国主义所控制。

帝国主义还在中国直接投资或间接贷款给中国政府修建铁路,以便操纵中国的铁路事业。帝国主义利用中国丰富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直接投资开矿设厂,产品就地销售。这样,既攫取了高额利润,又控制了中国工矿业生产,并直接压迫中国的民族工业。

各国还在中国开设银行、发行纸币、输出入白银,向中国银行贷款等,直接控制中国的国内外汇兑和金融市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也没有放松。从通商都市到穷乡僻壤,形成了一个买办的商业高利贷网。通过这个网,由为它们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在中国销售产品、掠夺原料,并对广大中国农民和其他人民大众进行剥削。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下,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投资兴办新式工业有利可图;清政府在人民的压力下,放松了对兴建新式工业的限制;这一时期还发生了抵制美货运动和“收回利权”运动。所有这一切,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初步发展,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没有政治保障,资力薄弱,技术低下,市场有限,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势力束缚下,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向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帝国主义侵略引起的。帝国主义为了在中国搜刮原料,尽力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服从它的需要,操纵农产品市场,并与地主、买办商人、高利贷者相结合,通过贷款、预购、包销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控制。帝国主义在许多地方还侵占中国的农田,利用中国农村廉价劳动力直接进行经营。

中国农村经济虽然日益商品化,但是封建剥削制度并没有改变,仍然保持下来,这也是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极力支持中国的封建政权,并和它们结成反动联盟,利用它们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在经济上则允许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制度长期保持下来。地主、官僚和军阀,在农村占有大量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随着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农民还要受到帝国主义、中国商人、高利贷者以及买办阶级的剥削。在这样双重压迫下,农民的生活极端困苦。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但遭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制。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1898年)和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1911年)。但是,这两次运动最终都失败了。主要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软弱。这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主要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压迫,以及全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结果。不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仍带有很大局限性,主要限于纺织、面粉等轻工业,重工业没有什么发展;资力也很薄弱,多半是一些中小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都很低,对帝国主义还有很大依赖性。

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大战期间,英、法、德帝国主义的势力削弱,俄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但日、美帝国主义仍然存在,并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封建军阀政府也加紧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征收大量厘金和各种苛捐杂税,再加上军阀混战,社会秩序和金融货币制度紊乱,交通梗阻等,都给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困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仍然有所发展,特别是1925年—1927年间发展较快。原因是和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抵制外货、爱用国货有关。

这一时期中国的官僚资本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北洋军阀是一些反动的政治军事集团,它们除了在军事上相互争战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外,还利用政权在经济上大肆搜刮以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北洋军阀时期官僚资本的特点是:掠夺性强,财产数量大,积累时间短;主要投资金融业与商业,多利用官商合办形式从中牟利,以及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系十分密切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银行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虽然与这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政府的财政需要以及它们承销北洋军阀政府发行的公债的结果。中国银行业一方面进行公债投机和向政府贷款,支持反动政府进行内战;另一方面又从事商业投机和地产投机,以获取高利。虽然如此,由于中国近代银行业已经是现代化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因此在其发展中,也与民族工商业发生联系,吸收它们的存款也向它们贷款,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中国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又有了提高,农业中资本主义经营也有所发展,但封建关系仍占着统治地位。这时军阀、官僚、地主、商人曾在农村经营一些垦殖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实际上是将土地出租,从事封建剥削。富农经济这时也有所发展,但很有限,在农村中所占比重很小。大部分富农都出租土地,放高利贷,对雇农剥削也很残酷,带有半封建性质。

封建军阀、官僚、地主在农村中占有较多的土地。他们利用武力压价收买和圈占了大量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封建剥削。帝国主义也进一步侵占中国的农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活动更为明显。这一时期,地租剥削日益加重,封建地主的买办化倾向更加突出。农民不仅受到封建地租和商业高利贷的剥削,还受到北洋军阀政府横征暴敛、滥发纸币、拉夫抽丁等强加给农民的负担。上述种种情况,都促使农民运动走上新的高潮。

在大战期间和战后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阶级斗争也出现了新的形势。1919年发生了比较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工农革命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

(三)第三阶段(1927年—1949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壮大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的阶段。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即1927年—1937年抗日战争前;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抗日战争前(1927年—1937年)。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两大变化: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武装斗争,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另一个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装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在东北出现了殖民地经济。此外还有国民党统治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早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我国东北的经济势力已经很大。“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并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实行殖民地统治。日本的许多大的垄断组织,如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等,将东北的工业、矿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以及贸易等完全控制起来,对农业也实行殖民地化的措施。这样,就使东北完全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还把侵略势力伸展到华北。

在国民党统治区,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到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的这段时期中,国民党政府也曾实行过一些重要的经济措施。如实行铁路国有化,收回了对铁路的管理权,还扩建了一些铁路,修筑了10万千米的公路。此外,还实行了关税自主和币制改革(法币政策)等。所有这些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政府大力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和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同时,官僚资本也迅速发展起来。

官僚资本是一种带有浓厚封建性、买办性的垄断资本,也就是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的资本。它不但压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还损害民族资产阶级,严重地阻碍和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国民党统治区的民族工业在抗战前有一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设厂矿,但改组、倒闭的也不少。不少民族工业因亏本而为帝国主义或官僚资本所吞没。

抗战前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村经济情况不佳,农村金融枯竭,封建剥削苛重,再加上水旱灾荒,农民生活更加恶化。

革命根据地(苏维埃区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则与上面的情况完全不同。中国共产党在创立革命根据地的同时,就开展了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28年,共产党又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这是第一个土地改革文件。不久又规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总路线。1933年秋还进行了查田运动。

苏区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对外贸易以及合作社事业。苏区进行经济建设,使革命战争能够得到相当的物资供应,广大群众的生活需要也能得到相当的满足。

苏区经济是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三方面组成。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基本上排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因素。苏区经济发展很快,尤以国营兵工厂、印刷厂、棉纺织厂、被服厂等发展最快。在农业中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使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商业也有发展,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反封锁的斗争。工农群众的生活也有很大改善。

2.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这一时期中,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中国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区域,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抗日根据地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在沦陷区,日本帝国主义以军事掠夺手段,在“适地适产主义”和“中日合作”的殖民政策下,垄断了整个社会经济,使沦陷区成为日本垄断资本的附属物,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了极大的摧残。在农村,日本帝国主义支持封建剥削制度,并收买汉奸地主为其走狗,对农村大肆劫掠和破坏。它们还掠夺了大批农田,供给日本移民和建立农场。它们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此外,它们还征丁拉夫充当劳工,以供使役。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它的统治区内实行了工业内迁、工业建设和经济统制政策,这些对抗战初期大后方经济的发展,曾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民党政府将沿海沿江工业迁往内地,充实了大后方的生产能力,提高了抗战实力,同时也推动了西南地区大后方工业的发展。

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时期所实行的经济统制政策有:统购统销、专卖政策、限价政策等。这些政策对支持抗战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政府支持官方资本的发展,民间经济受到压制,因此效果不大,物价没有稳定,生产没有多大发展,最后还是衰落下去。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从金融到商业、工业以至于对外贸易,都实行了全面的直接的垄断。官僚资本则利用政权和军事力量以及抗战前的金融垄断地位,建立了金融垄断网,通过通货膨胀、举借外债、发行内债、外汇投机、黄金投机等手段,搜刮社会财富,大发横财。

国民党政府还建立商业垄断网,通过统购统销、专卖政策、限价政策等进行商业垄断和商业投机活动。在工业方面,资源委员会和兵工署等国家权力机构,借抗战时期所实行的统制政策,大力发展“官办”工业,对工业实行垄断。在农业方面,它们借抗战之名,强征壮丁,并向农民勒索各种赋税。特别是用田赋征实、粮食征购和征借,对农民进行暴力掠夺。

在抗日根据地中,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为了团结抗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中的政策由土地革命转变为减租减息。为了克服日寇的进攻和国民党的封锁所造成的经济上和财政上的严重困难,民主政府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精兵简政和开展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是为了缩小机构,减少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解放区经济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证供给”。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这个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大生产运动是军民都参加的群众性的生产运动,它包括农业、工业、运输业、畜牧业等,以农业为主。在农业生产中,领导农民首先进行减租减息,然后把劳动力组织起来,通过互助组、合作社来发展和提高生产。根据地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为了打破日寇和国民党的封锁,保证供给,在民主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工业品自给和半自给的建设运动,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军队、机关、学校也都开展生产自给运动,逐步做到粮食、工业品全部、大部或一部分自给。

精兵简政和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结果,使解放区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军队和机关的供给,提高了部队战士的情绪和机关干部的工作效率,而且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此外,民主政府还大力领导了商业和财政金融工作,展开了对敌贸易斗争和货币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总之,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保证人民生活,打击日寇和国民党的摧残、封锁,以及保证抗战的胜利,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3.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5年—1949年)。这一阶段经济变化的主要内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最后完全崩溃,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帝国主义被赶出中国,沦陷区收复了。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国民党统治区美国经济势力大量侵入进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国民党政府订立了《中美友好通商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了种种特权。它还在中国驻扎军队,建立军事基地。美国还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战后美帝国主义的投资,在各国对华投资中居于第一位。它一方面在“借款”、“援助”、“救济”、“剩余物资让售”等名义下对国民党政府进行大量贷款,同时也进行直接投资,对中国的金融、贸易、交通运输、工矿业、公用事业、房地产等部门进行直接控制。另一方面,美帝国主义还利用特权和种种便利条件,向中国大量倾销其剩余产品,直接控制中国的市场,同时也把锡、锑等军工原料和一些农产品输往美国。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达到了极度膨胀的地步。它们通过接收敌伪财产,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垄断,实行通货膨胀、加捐加税、发行公债,从事公债投机、统购统销、专卖政策、统制外汇、黄金投机,对农民进行田赋征实、征借以及各种勒索摊派等手段,严重地破坏了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再加上发动内战,军费激增,更加深了人民的苦难,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总崩溃的形势。

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崩溃,表现在财政金融、工业、商业、农业等各方面,最突出的是财政金融的严重破产。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财政赤字急剧扩大,恶性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商业投机猖獗,物价狂涨不已,货币金融完全崩溃。民族工商业更是全面破产,农村经济瘫痪,工农业生产普遍下降,广大人民生活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反抗斗争十分激烈,蒋管区内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即将垮台。

在解放区,由于取消了帝国主义的特权,实行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和政策,经济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农业生产不断增长,工商业有了新发展,财政金融稳固,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提高。解放区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国民党统治区国民经济残破的局面,恰成鲜明的对照。

解放区经济日益发展,革命力量无比壮大。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终于被打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持续了将近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最终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