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深入发掘、研究,力求民间非遗保护工作行稳致远

区域民间工艺产业发展概述

刘燕平

当代中国民间工艺的发展,首先要面对的是国际范围内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的相互激荡和影响。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就冷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发表了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他认为,新的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和经济上的,而是文化上的,他预测在未来的世纪,文明因素将成为人类社会冲击之源。亨廷顿不仅将未来的世界文化形态概括为西方、儒家、日本、伊斯兰、印度教、斯拉夫-东正教、拉丁美洲、非洲等文化与文明的互动,而且明确提出西方社会应联络其他文明形态加以遏制的全球文化战略。这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挑战。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文化战略格局下,反映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存量的增长是一个国家文化真正独立的标志。而作为珍贵文化资源的本民族民间艺术只有进一步活态传承,它才有灵动的生命力,才能跃然于世界文化之林。然而长期以来,民间工艺因留存于民间,其中很大部分一直是民间艺人赖以生存的传统技艺,尽管他们中有很多人技艺精湛,但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其既是社会阶层的有机部分,又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自谋发展的群体。这种边缘化的社会角色,较大地影响了人们投身民间工艺的热情和人才的培育成长,妨碍了一些民间工艺的创新,致使其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明显看出,这与现代工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相比,存在客观的制约因素。如何因势利导,化解难题,谋求发展,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在研究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民间工艺品是一个民族无形的文化资产,是一个国家地域文化的代表,它的创造有着很大的自发性。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广大民众创造出不胜枚举的民间艺术精品。由于创作者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技艺又多以家族或个体方式传承,加上民间艺人多使用简单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因此虽受到传统程式的约束,却又是本原艺术的再创造发挥。这种非专业的朴素创作,使得民间工艺在表现技巧上似乎比不过能登上大雅之堂之作,但这些风貌稚拙的制品,却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着广大民众的心声。民间工艺多具有自制、自用和自娱的性质,它们是传统自然经济的产物,并不过多地追求商品的价值。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世界文化经济的大潮也将中国民间工艺的发展推至国际经济竞争行列。如何保存和承接传统民间工艺技艺,怎样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造性的转换,是业界十分重视且亟待讨论的课题。

(一)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关于民间工艺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区域民间工艺的特质存在状况进行了全面论证;二是分析民间工艺现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屏障,专家们也提出了许多研究对策。研究者普遍认为民间工艺发展中还存在后继乏人、技艺者认知度偏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传承难的问题。主要弊端在于:一是表现的内容比较陈旧,技艺功能的萎缩和衰退使得发展市场愈来愈小;二是传统的民间艺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吸纳同类艺术的机会较少,表现的手法十分单调,制作造型几百年如一日,文化含量低,创作表现手法单一;三是低价位的市场竞争,导致生产者偷工减料,产品粗制滥造。这些都直接影响民间工艺技艺的正常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多数国内专家认为:一是要通过立项保护,设立技艺保护中心或培训工作室来培养传承接班人;二是要从艺术的角度解决民间工艺品的质量问题;三是要加强对民间民营手工艺企业或作坊的规范管理;四是要加大市场运作力度;五是要有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分会常务理事唐家路认为:“将传统民间工艺与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等日常生活内容有机结合,是有效和至关重要的保护与传承。只有为民间工艺创造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才有利于我们民间工艺的成长。以民间传统节日为例,节日的仪式、庆典是民间节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文化。将传统的民间工艺元素注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保护民间工艺的最有效的方式。”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第5~6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工艺美术馆前副馆长李幼梅认为,国家提出在工艺美术品出口创汇的同时,应把艺术价值高、手工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精品通过有关部门收集和保管起来。

福建工艺美术学会专家黄宝庆提出:“传统工艺美术既是历史的活化石,又是当代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现在的问题是传统工艺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例如:一方面是传统技艺失传,另一方面是现有技艺无人承续。过去子承父业,现在相当多的子女不愿继承父母的工艺技艺和职业,其原因一方面是手工艺操持的辛苦,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手工艺非得十年乃至数十年的劳作和体悟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急功近利的一些人而言,确实视为畏途。”针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助“历史机遇,探寻传统工艺产业走上发展和前进的正轨,使之进入更大的发展空间”文闻:《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载《工人日报》,2008-05-09。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前副主席夏挽群认为,民间工艺品的发展必须有其自身资源、自身市场、自身渠道和自身资本。他提出,民间工艺要想真正发展必须自救,走向市场,走出国门,必须有良好的管理和产业规划。

(二)国外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国外学者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从文化的哲学层面所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另一个是从自身文化资源的经济带动效用方面所进行的产业应用研究。这对民间工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1.文化产业基础

西方的研究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阶段。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是本雅明和阿多诺,他们当时称美国文化为“文化工业”,对文化发展的工业化趋势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相关的文献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旅途笔记》《启蒙的辩证法》《现代音乐哲学》《美学理论》《文化工业的再思考》等。

第二阶段是伯明翰学派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矫正阶段。以雷蒙·威廉斯、约翰·费斯克、R.D.詹姆森和斯图亚特·霍尔等为代表。他们在有关“大众文化”即“文化产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上做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理解,矫正和补充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相关的代表作主要是约翰·费斯克的两部著作——《理解大众文化》《阅读大众文化》。雷蒙·威廉斯指出,文化研究不应该只是对部分文化的研究,而应该将整个文化生产纳入文化研究的范畴。约翰·费斯克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经济学上的系统分析,把文化经济作为区别于金融经济的特殊现象加以经济学层面的解释,对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文化的生产、消费及其价值进行了研究。参见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第1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第三阶段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为标志,这让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法国等,在文化上感觉到了威胁,他们由此提出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国家应对经济战略。

第四阶段,即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之下,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把文化发展战略变成了一种国家发展韬略,在政府层面上制定规划和措施,着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注重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文化产业应用研究

西方对文化产业应用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文化产业内部运行机理的研究

查尔斯·兰德利将“价值生产链分析法”引入文化产业的应用研究,提出文化产业的五个阶段性环节,即创意的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的流通、文化产品的发送机构和最终消费者的接受。安迪·C.普拉特将文化产业生产体系看成一个生产链,包括内容的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四个部分。

(2)关于文化产业与就业的研究

欧盟早于1996年在斯波莱托举行的年度会议上,就把主题定为“运作中的文化:文化、创新与就业”,围绕文化产业和就业展开全面的讨论。安迪·C.普拉特对日本和英国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就业增长很快的行业。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制定了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最终目标以及全方位策略在内的未来十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查尔斯·兰德利和阿兰·高特列波都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城市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不难发现,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表现出以下特点:国际上文化产业的外延正处于不断拓展之中,开始与社会学、经济学结合起来,而文化产业应用理论则开始深入文化产业链的构造和内部机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开始被引入。

值得借鉴的是,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后,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其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本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中国对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的研究要晚于西方。由于对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知之甚少,当文化产业在中国异军突起时,理论界曾引起激烈的争论,否定的声音曾一度占了上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本原文化产业的认同逐步发生了变化,并基本形成了共识。民间工艺的保护发展需要产业化,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少不了文化产业。近几年,关于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尤其是在北京、江苏、浙江等地,以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重点的产业化活态保护传承方式卓有成效,具体研究包括以下两方面:

1.关于文化产业性质与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问题是国内学者最早研究文化产业的起点,也是最集中的一部分。冯子标从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指出了文化起初就是与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是我们以前过多强调了文化属性,而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现在讲文化产业正是对文化产业属性的归复。参见冯子标:《论文化产业属性》,载《山西日报》,2003-04-12。章建刚指出,产业才是文化产业的主要成分,文化是对它的限定。张晓明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认为文化经济化存在五个阶段:传统文化阶段、从传统文化到商业文化阶段、从商业文化到文化产业阶段、从文化产业到内容产业阶段、从内容产业到创意产业阶段。参见张晓明:《通过认识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规律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载《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年会论文集》,第73~76页,2004。柯可在《文化产业论》一书中不仅证明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且全面分析了文化产业的生产主体、经营主体和消费主体的作用。乐后圣在《21世纪黄金产业:文化产业经济浪潮》一书中提出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并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文化投资体制与效益、文化市场竞争与开拓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2.民间工艺在文化产业保护研发体系中的相关探讨

这一方面主要研究的是民间工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民间工艺的保护主要有:一是采用数字化技术保护研究,利用数字化技术来继承和发展中国民间工艺;二是文化生态保护,即为民间工艺培养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三是政府出台相关规划及举措对民间工艺人才进行保护与培养,除了鼓励传统的家庭传授方式,还要通过民间工艺向教育体系迈进,来扩大民间工艺的受教群体,为民间工艺的长远发展提供后援力量。关于民间工艺的利用主要是促进民间工艺产业化。有关专家认为:现在民间手工艺品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经济的一部分,这就使得它失去了往日的特点,即创造的自发性和娱乐性。它不再是为自己的兴趣或是自己的情感而制作,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商品来大批量地生产。目的性的改变,很可能使得劳动者的生产不再有创造性而只是复制。参见李菲:《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利与弊的思考》,载《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2)。

针对这些问题,在抢救和保护民间工艺的过程中,专家主张采用数码设备对民间工艺品本身原貌进行立体采风并做数字化信息记录,在考虑开发民间工艺造型时,必须以原始工艺图形、图像检索、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为研究基础,同时以项目个案进行应用性的验证。民间工艺的内涵题材丰富,包含所有的民间思维元素,它的图形符号在民间工艺类项中应用广泛。采用数字化保护开发将对其图形符号、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等特征进行保留归纳,继而开发出相应的软件及图形库,形成民间艺术图形电子系统,并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使之得到及时抢救、保护和传承。

二、区域民间工艺传承状态

(一)本土传统工艺的孕育

中国民间工艺丰富,是由56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创造并为群体服务的自娱性艺术。它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其中剪纸、泥塑、挑花、刺绣、陶塑等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技艺,流传于大众日常的生活中,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审美对象。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人民的愿望、理想的表现。

民间工艺发展的土壤是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因而精神境界相当广阔,涵盖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嫁寿宴、年节时令、礼乐仪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它们是传统自然经济的产物,在人们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充满了民间工艺的人文阐述。不管它们的物质形态多么千变万化,都是蕴含社会心理、民俗风情、社交形式、伦理色彩以及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的产物。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区域、民族、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和文化基础各不相同,民间工艺的品种风格迥异。黄河流域的民间工艺风格古朴、强烈、粗犷、豪放和深厚,而长江流域的民间工艺则具有细腻、优美和精巧的风格。在总体上,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特色。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都以民族性来显示其特点,越具有地方特色,便越具备文化底蕴,这一点是民间工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神与面貌。

(二)区域民间工艺的现状

1.独特的地域造就了富足的民间工艺资源

以江苏省镇江区域为例,镇江地处“吴头楚尾”,为南北要冲,是楚文化和吴文化的交集带。地理位置独特,生活习俗浓厚,色彩斑斓的民间手工绝技巧夺天工,这些逐步构成了镇江灿烂的民俗文化圈。我们可以从镇江民间工艺品中看到,它既有北方文化的质朴、粗放,又有南方文化的秀丽、雅致。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大范围的文化冲突,就不能激起本土文化的变革,就不能汲取其他文化之长,也就没有推陈出新,没有文化融合。镇江民间工艺的这种生成状态,正是南北本原文化取长补短、融合为一、独具匠心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至今,笔者多次参与了镇江民间工艺品普查采风活动,深入丹徒、丹阳、扬中、句容等市辖区,立体搜集了面塑、泥塑、挑花、石雕、木雕、竹编、瓷刻等民间工艺技艺流程资料。镇江民间工艺品的色彩、造型、工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许多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荣获金奖,如正则绣、竹编画、扎染画缋和刻瓷等。其中,扬中竹笛王常敦明制作的长达3.14米的竹笛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竹编艺术家耿月新被评为“全国十大民间工艺美术家”。镇江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的有1名、“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有2名、“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有8名。几年来,经不断发掘,又抢救了刺绣、陶塑、剪纸、烙画、铜版彩画等多位国家、省、市级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镇江已形成一支有一定实力的民间工艺队伍。

2.特色民间工艺发展前景广阔

镇江的民间工艺品在文化产业推进中形成了特色优势项目,充分体现了地域民间艺术的特质。

镇江民间剪纸艺术家陈佑丰以她刀剪之长,婉转自如的阴阳剪刻工艺,多次访问德国、日本等国,受到赞誉。有关媒体介绍了她的剪纸艺术后,国内各博览会纷纷邀请她参展,她个人也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收益。

镇江民间剪字是在民间剪纸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剪字是在不打草稿的基础上徒手剪出行书、正楷、魏碑、隶书、仿宋等不同的字体,有的可剪出一人多高的汉字,有的则可剪出只有小指甲般大小的汉字。字体疏密有致,字形或秀丽或遒劲,无论横、竖、撇、捺、点,都显得自然流畅,唯美的构架和文化的意蕴均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同凡响。

镇江扎染画缋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纺染技艺,早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即在绫、罗、绸、缎底料上,制成富有自然绘画韵味的色布,再点题进行中国水墨画的创作,将扎染中线缚松部位染色渗浸形成过渡色,在其上勾勒出清晰、明快、隽永格调的工艺艺术。民间艺术家朱文祥在传统手绘技艺的基础上,制作出了超薄真丝面料,“扎染画缋”受到工艺品销售商们的青睐。

丹阳的正则绣始创于中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又称“针画”。20世纪,吕先生在继承传统绣品技艺的同时,以灵活多变的针法、层层相叠的色线,将呆板的刺绣改为富有立体感、针法独特的民间工艺品。正则绣第三代传人吕存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打破传统底布的卷绷方法,改用油画布绷法,画面线结上万个,针法密集细腻、品位高雅,其创作的绣品以“结籽”技艺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的永久典藏。2000年他参加了“中国文化美国行”活动。由于在传承和保护传统绣品技艺上的成就,他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

镇江丹徒上党、上会、西麓一带,民间流传着古老的南乡刺绣工艺,它以针法细腻别致、纹样精巧多变、色泽艳丽柔和、造型秀美生动而形成别具一格的江南地方乡绣。其中,拥有两百余年历史的手工挑花技艺,以十字、直线、空针等不同运针技法,绣绘人物、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图案,布局严密和谐,概括婉转抽象,是独树一帜的传统手工女红,为近代苏绣基础之一。

竹编字画为扬中地区的民间工艺,技艺高超的竹编师傅能将每寸竹篾劈成46根细如发丝的竹篾,然后用竹细篾编织成各种图案和字画。该竹编具有不褪色、不发霉、不生蛀、不裂脆的特点,是国际公认的绿色产品。因为竹篾细长,其做工就显得极其精巧、典雅,编织的字画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刻画的人物线条流畅,山水自然,书法圆润,呈现了竹编艺术特有的雅俗共赏之特点,手工技艺的精湛程度会让人误以为是电脑操作下的精品。

镇江民间瓷刻工艺是在白胎瓷釉面上雕刻而成,它以刀代笔,熔绘画、书法、金石于一炉,既表现了绘画的神形气质,又有刀工瓷刻的金石韵味,极富古朴的美感。现今的瓷刻艺术改变了过去以点成面的传统技法,而改用以线成面的创新技艺,使瓷刻产生了良好的直观效果。光滑莹润的瓷面、闪亮的特制錾刀、独到的构图,都使山水、人物、花鸟图案以及书法等意趣深远,给人以雅致的享受。

镇江乡村都有做面塑的习俗,它是镇江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每逢喜庆节日、砌房造屋,人们便会在糯米团上捏塑出姿态纤妙的各类花草、人物、飞禽等,这些民俗食品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该工艺是在五颜六色的面团上捏塑,古时又称“捏粉艺术”,它的特点是面塑不开裂、不发霉,极富传统的民间色彩,其作品大多为古代人物(如“麻姑献寿”“龙凤呈祥”“八仙过海”)以及花、鸟、吉祥图案等。

从以上列举可看出,镇江丰厚的民间工艺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无限的潜力与优势,文化价值难以估价,只有使宝贵的民间工艺资源在合理开发和利用中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和产品,形成不可多得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开发项目并产生经济效益,以此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才能使民间工艺在未来的文化经济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镇江民间工艺发展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民间工艺的发展最终要走文化产业化的保护道路,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本着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返璞归真的追求,民间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垂青。然而,市场良莠不齐,很难满足人们的现代生活需求。怎样才能使民间艺术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从艺术研究的殿堂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市场的宠儿?经过市场实践调研和进一步分析,发现问题成因有五:

(一)传统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创新意识薄弱

对照产业发展组织化、规模化等要求来看,镇江部分民间工艺行业经营低、小、散的现象还是不容忽视的。手工技艺者依靠自给自足的经济,有的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形式和极少的资金勉强维持,技艺的传承与衔接岌岌可危,缺少发展的理念。

传统的民间艺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吸纳同类艺术的机会较少,技艺表现手法十分单调,造型雷同,思维守旧,无创作新意。在现代经济生活突飞猛进的大环境下,制作艺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其制品构思表浅、工艺粗糙。专门机构收藏、开发和发掘较少,自然而然,推出高、新、难、精产品的重任就落在传统手艺人肩上,而他们又无力承担,加上投入保护经费等诸多困难,严重制约着其产业扩大化发展,除政府保护机构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外,还需要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在对民间工艺品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给予大力的扶持。

(二)地方民间工艺缺乏产业个性化规模运作

从生产上看,受传统手工业行规的影响,镇江民间工艺的生产经营模式仍然较为守旧,技艺生产力水平较低,纯手工制作,与现代工业的机械化生产、流水线作业等运作模式相比还存在产业规模小、生产周期长等不足。

从产品设计上看,受原材料制作技艺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包装不够精美、制作细节不够精巧等问题,不能全面满足市场需求,亟待升级改进。

从销售上看,一些民间工艺品民营企业和从业人员采取坐等式销售方式,营销意识不强,没有成型的销售渠道,信息不畅,缺少经纪人,市场回报较低。

纵览传统民间工艺品,一般表现的内容比较陈旧,大多是“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传统题材,这种陈旧思维模式下的制品与现代社会人时尚的品位和追求显得格格不入,因而这些工艺品与现代生活很难融合,在现代旅游品及家饰中也就很难找到立足之地。如镇江剪纸,随着它原有装饰功能的萎缩和衰退,市场愈来愈小,怎样才能既将其开发成适用于现代生活装点的新产品,又能保证其精湛的传统技艺得以完美呈现,这是业内人一直关注的问题。如果这类工艺品违背正常的生产性保护运作规律,体现不出个性化特质,失去了吸引力,极易最终退出现代生活的舞台。

(三)民间工艺行业亟待长远规范管理与保护

镇江民间工艺以民间传播形式存续,主要靠约定俗成的“行规”来进行无形的制约,行业内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管理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工艺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资源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同行之间存在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现象,不仅使产品微利润、无利润甚至亏损,而且导致产品在市场上失去议价的话语权,进而影响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随着市场的升温,生产民间工艺品的人气与日俱增,短期行为和狭隘的眼光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本来几十道工序、上等的原材料,变成了删减工序、以次充好的劣质材料,生产制品质量的下降使各地民间工艺品的名誉一落千丈,市场上鱼龙混杂。一件优秀的民间工艺品,要想选材考究、做工精细且有自己的特色,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基础,价格上的竞争意味着降低成本,而民间工艺品成本的降低又不能以高科技和先进的生产力为手段,因为民间工艺品是特殊的商品,它渗透着制作者的感情,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所以降价就只有以牺牲其文化含量和质量作为代价,别无其他选择。正因为缺少长远的产业保护规划设计,所以民间工艺生产运营举步维艰。

传统民间工艺是活态流动着的载体,它们以手工技艺的方式显示自身的独特性和特殊价值,因此,要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最切实可行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行理智、科学、有序的生产性保护。参见王世华:《在保护中发展生产,在生产中实现保护》,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2009(3)。即规范生产,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手上所掌握的精湛绝技得以活跃再现的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相应实现技艺师徒之间的活态传承。

可以证实,一种产品占领市场的第一要素就是质量,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民间工艺品也不例外,而且对其质量的要求更为特殊,为此,就需要民间工艺品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同时,表现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随着地域表现方式的不同而独辟蹊径。一方面,可以参考古代经典之作,例如镇江剪纸就可以在吸收与镇江相关传说的基础上再创作,汲取地域特色景观,将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西津渡等风景题材进行加工,并把这些工艺制品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使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内涵更为饱满;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文化精髓,例如丹阳漳绒画的制作技艺,可以在图案设计上着力表现欧美古典神话图腾。在民间工艺品运作过程中,要兼顾世界各地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水平。

要凸显镇江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就需要彰显自身的流派风格,艺术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不论哪种工艺品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在镇江剪纸的传统手法上,就要突出刀工的阴阳剪刻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在特技上做文章,或在刀工表现上有突破,或在造型中有专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派,对接市场销路。

传统民间工艺品要走进现代生活,与时俱进,就需要不断研发新的品种,现今镇江所辖扬中市的民间工艺已有了一些新的探索,如增加了竹制日用品和竹帘装饰画,使它成为实用家居消费品,深受人们喜爱。

可见,“民间工艺自身要根据各艺术品种类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在结构、题材、品种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产品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适应市场的需求”曹庆芝、崔胜军:《浅论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和开发》,载《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1)。

(四)民间工艺发展资金短缺

许多传统民间工艺品出于体制、政策等多方面原因,特别是有的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引导、扶持项目产业,多数生产企业和营销公司资金匮乏,又争取不到银行贷款等,只能维持小打小闹的现状,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一批从事传统工艺的企业相继解体,不是停产、歇业、倒闭,就是转产。手工技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一些技艺出于原材料、生态、销路等原因,传承脱节,形势严峻。

民间工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资金,如果缺乏资金支持,民间工艺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在发展的产业项目中,如果不扩大再生产和进行技术改造,产品的生产就只能停留在简单的手工加工和粗放的生产阶段,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就根本体现不出来。

国家政策和改革尚待深入,贷款准入的高“门槛”,使民间工艺行业成为贷款的弱势群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民间工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分析镇江市民间工艺行业发展状况,我们不难发现,要么是以私营性质出现,要么以合伙人的形式组建,都属于规模小、发展空间也小的民营企业。民间工艺融资难的问题困扰着项目的发展,部分企业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关注产品的利润而忽视产品的文化含量,导致许多厂家生产的产品成为名不符实的“名优产品”,从而叫不响品牌,打不开市场。

(五)民间工艺发展人才匮乏

民间艺人既是工艺技能的传承者,又是工艺的创造者,在民间工艺的传承过程中占据无可替代的地位。艺人的流失或减少,直接影响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保护现存的技艺主角显得相当关键。当今许多手工艺行业缺少有序的传承规划机制,直接影响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包括传承人的延续问题。因此,对民间工艺的保护首先是对民间艺人的保护。

调研表明,一些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因人而存”,由于是独门绝技、口授家传,往往随着民间艺人的离世而消亡。目前,支撑民间手工艺生产的中坚力量,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上,而40岁至55岁的技术人员出现断层。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年轻人中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行当的越来越少,得大师真传并能出成果的年轻艺人更少。随着艺人年龄的增大,一部分技艺将面临失传。如享有盛名的扬中竹编、丹阳面塑、剪字等民间手工艺,保留这些技艺的艺人均进入老年,没有传人,使这些手工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极大的阻碍。一些民间手工艺因缺乏市场而逐渐萎缩,在得不到足够重视和有效保护的情况下,面临今年鲜活存在、明年荡然无存的风险。手工艺从业人员寥寥无几,产品产量极小。

诚然,带徒传艺活动作为一种千百年来的世袭传承习俗,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技巧的传习方式和民间知识的传授方法,而是悠久的农耕文明时代民间文化特有的传承法则。许多祖传绝艺的传承甚至还有许多更为独特的习俗惯例,往往都来自大自然的劳动生活中,这种民间智慧的传承更是社会多元文化的本原展现。

所以,我们既要尊重民间艺人固有的带徒传艺的传统规矩及注重他们选徒、收徒、授徒、出徒的个人基本权利和做法,又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将民间工艺引入培训教育体系,给予其带徒传艺的最大自主权。这才是对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实施保护的极为重要的手段。

随着各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进一步体现为文化产业的竞争,找到本土民间工艺产业保护性发展的坐标,转换发展理念,并利用经济学发展规律来处理民间工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区域民间工艺产业生产性保护建设就显得极其重要。

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采取得力举措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做好民间工艺保护开发利用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工作,并及时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组织建立民间工艺特色项目的传习所和研究保护中心,开发系统的产业研发项目。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化集群,以广泛吸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通过弘扬和宣传本土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号召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经过市场运作生成经济价值,就完成了民间工艺文化资本的形成过程。

根据这个程式,首先要对镇江现有民间工艺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梳理、归类,准确把握各类文化资源的特性。同时,在产业保护中进行科学定位,探索不同的开发利用模式,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这是文化产业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文化制品的商品化、产业化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国际文化交流也日趋产业化。创新拥有地方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间艺术制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把它打入国际文化产业市场,在全球艺术市场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在外向型经济中探寻更为坚实可靠的经济支撑。

传统民间工艺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就能发挥出它们积极的作用,使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合理开发和利用中转化成文化生产力和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同时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区域民间工艺保护在文化产业化运作中游刃有余,运筹帷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民间工艺的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