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年来的路线之争

1776年,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当时看似无关,但却共同对后来的人类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一件是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另一件是缔造美国的人们签署了《独立宣言》。这两件事,在后来的岁月里诱发了关于落后国家发展方式的两种不同路线的争论。概括起来就是:对后起的国家而言,是通过自由贸易发展自己还是通过保护主义发展自己?最初,自由贸易的代表是亚当·斯密,而保护主义的大本营是美国学派。

本书就是围绕这场路线之争来展开这200多年的历史的。

美国立国以后有过激烈的路线之争。最初三十年,美国实施的是自由贸易战略,利用农业和原材料的比较优势,拼命要挤到欧洲的经济体系里去,做一个赶集市贸易的农民。后来,在同大英帝国的较量中,尤其是在1812年战争前后,美国精英痛感自由贸易的危害,转而支持保护主义。从此,两条路线的争论虽然持续存在,但是保护主义在美国逐步占了上风。而内战则摧毁了自由贸易最后和最黑暗的利益堡垒。

美国崛起的历史,犹如一幅宏大的画卷,细节如此庞杂而逻辑如此鲜明。其间,围绕路线之争,利益集团彼此争夺国家发展的方向,演绎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许多几乎沉船的危机。但是,美国终究成了超级大国。太平洋对岸美国走向霸主的历史,对中国有许多借鉴意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本书第二篇直接开始。

这种关于发展道路的争论,后来被李斯特带到了德国,再后来变成了一场世界范围的争论,至今从未间断。

保护主义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美国的崛起和德国、日本不一样。这三个国家都实施了保护主义。但是,德国和日本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和原材料缺乏,必须走出去,继而同既有国际秩序发生碰撞,挑战了既有体系,最后失败。而美国幅员辽阔,内部市场广大,资源丰富,保护主义不仅保护了民族工业和科技,还在同大英帝国主导的世界体系之间筑了一道防火墙。美国对世界秩序的改造,是在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以后。美国是和平崛起的,而保护主义(门罗主义)是它的保障。

为什么这个防火墙很重要?本书在第一篇中撇开许多价值口号,详细解构了当今世界体系的利益结构和它的基本目的。在这个体系下,简单地融入,要么大量放弃国家利益搞犬儒主义;要么坚持国家利益而面临大规模利益冲突的可能。中国要和平崛起,需要在中国同现有世界体系之间筑一道防火墙,减少中国同不公正的世界体系之间的冲突;同时,又要避免滑入全球化陷阱,以自己的财富谋别人的发展。

犬儒主义危害甚大。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首先是意志上的崛起。精神可以变为物质。有了意志可以从无到有,意志消沉可以从有到无(参见第三章)。而犬儒主义是意志消沉的表现,危害无穷。以日本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牢记以前挑战世界体系的教训,在20世纪80年代,搞了经济上的犬儒主义。为了避免同既有世界体系之间的利益冲突,几乎照单实施了别人提出的改革和经济政策,最终一蹶不振。对这段历史,本书在第四篇中有详细的演绎,并对美国的战略战术有详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