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让你在办公室里人见人爱——内揵之术

鬼谷子的“内揵术”,不仅能帮助你理顺与同事间的关系,还能让你更容易得到上司的青睐。策士们游说诸侯、见重于君王,凭借的正是内揵术。

要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要获得上司的赏识,首先要摸清他们的心理,把握他们的喜好。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当时具体的情境,采取恰当的举动,你就能轻易获得大家的认可。善于运用内揵术,你就可以适应各种情况,成为办公室中人见人爱的那个人。

刻意表现自己会带来敌意

在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掌握不好热忱和刻意表现之间的界限。不少人总把一腔热忱的行为演绎得看上去是故意装出来的,这些人学会的是表现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热忱。真正的热忱绝不会让同事以为你是在刻意表现自己,也不会让同事产生反感。

有人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鸟类喜欢炫耀美丽羽毛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过度自我表现就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

很多人在谈话时不论是否以自己为主题,总有凸显自己的表现。这种人虽说可能被人高估为“具有辩才”,但是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显得轻浮”,或经常想要“引人注目”等,暴露出其自我显示欲的否定面,常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据说丘吉尔虽然平日爱用夸张的词汇来自我表现,但是在关键时刻他却会用英语说:“我们应该在沙滩上奋战,应该在田野、街巷里奋战,应该在机场、山冈上奋战——我们,绝不感激投降。”请注意,他说的是“我们”,而非“我”。这才是真正正确的表现方式。后者给人以距离感,前者则使人觉得较亲切。“我们”有着“你也参加”的意味,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异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会杜绝说话带“嗯”、“哦”、“啊”等停顿的语气词,这些语气词可能让人觉得你对开诚布公还有犹豫,也可能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敷衍、傲慢的语气,而使人反感。

在办公室里,同事之间本来就处在一种隐性的心照不宣的竞争关系之下,如果一味刻意表现自己,不仅得不到同事的好感,反而会引起大家的排斥和敌意。

职场中,人人都希望出人头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这也合乎鬼谷子说的“英雄一旦找到了用武之地,就应该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观点。但是表现自我的同时,也不能不顾别人的形象和尊严。如果某位同事的谈话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无形之中是对他人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所以,与同事相处,能做到“揵而内合”才是最高的境界。

领导都喜欢“服从”的下属

服从是一种美德,一名称职的员工必须以服从为第一要义,没有服从观念,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司的安排,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大到一个国家、军队,小到一个企业、部门,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是否完美地贯彻了服从的观念。

“糟了,糟了!”通用公司采购部的经理理查德放下电话就叫嚷了起来,“那家便宜的东西,根本不合规格,还是迈克尔的货好。”他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么那么胡涂,还发E-mail把迈克尔臭骂一顿,还骂他是骗子,这下麻烦了!”

“是啊!”秘书詹妮小姐转身站起来说,“我那时候不是说吗,要您先冷静冷静再写信,您不听啊!”

理查德说:“都怪我在气头上,以为迈克尔一定骗了我,要不然别人怎么那么便宜。”

理查德来回踱着步子,突然指了指电话说:“把迈克尔的电话告诉我,我打过去向他道个歉!”

詹妮一笑,走到理查德桌前说:“不用了,经理。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发。”

“没发?”理查德惊奇地停下脚步,问道。

“对!”詹妮笑吟吟地说。

理查德坐了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晌,又突然抬头问:“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的吗?”

“是啊,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就压了下来!”詹妮转过身,歪着头笑了笑。

“压了三个礼拜?”

“对!您没想到吧?”

“我是没想到。”

理查德低下头去翻记事本:“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那么最近发南美的那几封信,你也压了?”

“那倒没压。”詹妮的脸更亮丽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没想到理查德居然霍地站起来,沉声问道。

詹妮呆住了,眼眶一下湿了,颤抖着问道:“我,我做错了吗?”

“你做错了!”理查德斩钉截铁地说。

詹妮被记了一个小过,但没有公开,除了理查德,公司里没有任何人知道。真是好心没好报!一肚子委屈的詹妮,再也不愿意伺候这位是非不分的上司了。她跑到总经理的办公室诉苦,希望调到总经理的部门。

“不急,不急!”总经理笑笑,“我会处理。”

隔两天,是做了处理,詹妮一大早就接到了一份解雇通知。

下级服从上级,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首要条件,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老板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在一些公司里,像詹妮这样纪律观念不强、服从意识差的人,只是自作聪明而已。一个团队,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到共同目标时,就可能产生障碍。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有窗户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通过窗户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其他人说:‘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东西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

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鬼谷子曰:“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说的就是要想向君主进献谋策,就应该先采纳君主的意见。换句话说就是要先服从,只有做好了分内之事,才有资格表达自己的见解。

如何赢得上司的心

“内揵术”讲述的是臣子如何向国君进谏献策,重点就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身处职场,想干大事者,除具有自身能力,还要懂得“内揵”,懂得如何取信于上司。

小李是名牌大学外语系毕业的,进公司已近两年,工作能力和业绩有目共睹,是部门公认的“业务高手”。每次部门会议或者年终聚会中,他都会得到各级领导的称赞,什么“小李年轻有为”“有思想、有魄力”之类的溢美之词收了一大箩筐,小李也颇为得意。然而在两次大的人事变动中,他眼看着两个业务不如自己的同事都被提升了,一起进入单位的一个大学生也有了重点培养的动静,唯有自己,还是原地踏步。尽管小李的薪水因为与业务挂钩而遥遥领先于其他同事,但在职位上却让他在朋友圈中很没面子。

每次有升迁机会时,经理总是先将他大大夸奖一番,然后以一句“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以后还有机会”的话来打发掉他。偶尔问得多了,经理就会嗫嚅几句“不能光顾个人”之类的话,全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搞得小李摸不着头绪。

“为什么提升的不是我?”让我们看一下业务高手小李是怎样败给了新同事“小陈”的。小陈为人热情开朗,特爱帮人忙,不管谁有点什么事情,只要向他求助,他总是乐于热心帮助。有时候遇到同事业务中出现了问题,明明不是他自己分内的工作,他也会主动帮忙,甚至承担责任。

小李对小陈的习惯一直不以为然,他的观点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觉得工作就应该各司其职,像小陈这样盲目热心是会打乱公司运作的。毫无疑问,公司里业绩最好的肯定不是小陈,他脑子直,主意少,但公司中人缘最好的一定是他。这次人事变动,他被调到总经理办公室,协助管理全公司上下的员工关系,一下子成了老总身边的人,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足够的机遇,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敏锐的眼光和拥有迎接机遇的有效方法。这里所谓“有效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迎合“伯乐”的眼光。这在求职时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大学毕业一年的王康看到了一则广告,一家公司需要招聘有特殊才能和有经验的员工,就去应征。他在去应试之前,先搜集了公司及经理人的有关资料。

正好面试官就是经理本人,王康见了他就说:“我很愿意在这里工作,我觉得能为你做事,是最大的光荣,因为你是一位发展大事业的成功人物。我知道你18年前创办公司的时候,只有一张桌子、一位职员和一部电话,你经过全面筹划,努力奋斗,才能有今日这样大的事业。你这种精神令我佩服,值得后生效仿。”

所有成功的人,差不多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过,尤其愿意向年轻人讲授某个成功的活动。这位经理也不例外。所有来应聘的人,大都是毛遂自荐,但只有王康一下就抓住了经理的心理。因此经理就很高兴地讲述他最初创业时的艰苦奋斗,每天工作12小时到16小时之久,经过长期奋斗才有今日成就。经理不断地谈论他自己的成功历史,王康始终洗耳恭听,间以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很简单地问了王康一些经历,便对副经理说:“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王康后来留在经理的身边,成了他得力的助手。

所谓“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在与上司相处的过程中,找到与之相同的兴趣,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也为走进对方的生活提供了可能,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媒介和渠道。

如何获得上司赏识是一门高深的职场处世艺术。只要你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上司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现象太多,人们必须学会如何钻进上司心眼里,才能避免“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难堪局面。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其原因就在于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缘”,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才能达到“近而亲”的效果。

越权建议是职场大忌

常言道:“端别人的饭碗,就得受别人的管。”员工自老板那里领取薪水,就得尊重老板的权威性,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郭立到一家贸易公司上班。他能力很强,也很上进,工作十分努力,但一连做了几年,他还是没有得到升迁的机会,当时与他一起进公司的人有的都做了主管,可他还是一个最底层的员工。其实,同事们都知晓其中的原因,只有他老是想不清楚,私底下总抱怨这个公司埋没了他这个人才,这个公司没什么前途等。

有一次,他的主管正和公司老板一起检查工作,当走到他的办公室时,他觉得机会到了,就想来个“越级报告”,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于是他突然站起来,对自己的主管说:“主管,我想提个意见,我发现咱们部门的管理比较混乱,有时连一些客户的订单都找不到……”当时主管的脸像铁锅底一样黑,但也没说什么,就陪着老板走了。最后,郭立不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被炒了鱿鱼。

郭立之所以被辞退,根本原因便在于他没有看透老板毕竟是老板、员工毕竟是员工的问题,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壁垒虽然并非坚不可摧,却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职场中,老板和部属之间存在身份和地位的等级之分,界线的分明是不容逾越的。有些主管自尊心特别强,或者本身不自信,这样的主管尤其不喜欢擅自做主的下属。下属要区分哪些事情是应该请示主管的,哪些是不需请示主管就可以自己去做的。一些小的、看起来无意的越俎代庖的建议,有时会为自己造成极大的职业障碍。

某公司因为没有安装空调,每当夏季酷热难当时,待在办公室里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闷热难忍。于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新进职员写了封信给总经理,希望公司能添购冷气设备,但因为不了解老总的脾气如何,便没有署名。

几天过后,总经理就为每个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同事们对总经理的善解人意十分感谢,该职员在心中更是窃喜自己遇上了一个肯听谏言的好老板。几天后,该职员再次匿名上书给总经理,反映公司的洗手间应该检修更换,特别是水管太陈旧,也应该换新的。总经理接到信后,心里暗自想着:“这个家伙到底是谁?三番两次投书,牢骚那么多,要是聚众闹事,那还了得?看来此人不除,终是祸端!”

于是,总经理暗自调查职员的笔迹,想找出写信者,同时也积极整修了洗手间,更换了水管。部属们暗自议论:“总经理怎么突然发起善心来了?以前是一毛不拔、严格又吝啬得要命的铁公鸡,而现在怎么这么大手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总经理的心腹员工们将议论传到他的耳里,他觉得这些善举笼络了人心,匿名者的功劳不小,就淡化了炒他鱿鱼的念头。偏偏就在此时,匿名写信的职员以为老板真的是能广纳意见的好老板,在一次闲聊时就道出了事情原委。不幸的是,就在他向同事们夸耀自己的功劳时,恰巧被总经理听见,虽然他当时不动声色,心里却恨得牙痒痒的,一度淡化的惩处之心又强烈了起来。

于是,总经理召集员工们开一次会议,要求大家对公司和他本人提出意见。该职员不知是计,便侃侃而谈,将平日里同事们的意见,如奖金太少、加班时间太长、老板太过专制等当众提了出来。这位职员本以为老板这次要对他“加官晋爵”,殊不知,老板意在杀鸡儆猴,这位职员获得的当然是一张辞退通知书。

那位职员之所以被开除,同郭立犯的是同样的错误,即越俎代庖。这位职员总是提一些与自身工作无关的建议,使得老板烦不胜烦,最终辞退了他。老板有很多种,遇上明智的老板,你的建议被采纳了也就罢了,要是遇上度量小的老板,越权建议,可要多多留神些。你的主管比你的优势更多,无论他使出哪一招,都能让你这个当下属的招架不住,坐立难安。如果你想越级打小报告,除非你证据确凿,而且主管错误严重,否则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因为他毕竟是你的老板提升上去的。若是你像上面故事中的职员一样,直接给总经理挑公司的刺,只能让你离职更快。

所以,要想避免以上越俎代庖的事情,员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分清哪些事情是主管要亲自拍板的,哪些是可以自己放手的。下属和主管所认同的重要事情并不完全相同,你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多积累经验,了解不同主管的脾气,分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事不重要的。

其次,注意程序流程。分派任务的是谁,就应当让谁负责。上下级之间的工作程序应该严格执行。

再次,上司有明确回答时,当做主时就做主;没有交代的事情不要瞎做主,宁可放着,也不要动。中国有句古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主管是你的职场命运的关键人物,把握好和主管之间的距离,掌握好职权之内的事,有的放矢,才能得到领导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