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的领域之一: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根源

有些人可能认为,自然美与自然存在一样,与人类社会无关,因为太阳、月亮以及青山绿水早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这种看法貌似“唯物”,但实际上并不符合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自然美与自然存在不同,它是一种价值,属于社会存在而非自然存在的范畴,而社会存在则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自然存在本身隐含着许多属性,因而对不同的主体来说呈现为不同的对象。当我们在飞机上俯瞰大地上的壮观景色为地球的美丽而惊叹时,同样飞翔在天空的山鹰也在俯瞰大地,而且它的视力比人类更能看清大地的景色。但山鹰的视力是为发现大地上的食物而不是为欣赏壮观景色进化的。飞翔的山鹰当然能看到起伏的山峦、蜿蜒的河流、斑斓的色彩等自然属性,因为这是它捕食的场所,但山鹰看不到山峦的起伏、河流的蜿蜒、色彩的斑斓等因素,因为这些线条和色彩关系所体现的审美价值不是山鹰的对象——也不是人类之外所有动物的对象。

自然美固然不能缺少自然的属性,如大海的广阔、群山的巍峨等,但自然事物的各种属性只是为自然美提供了可能,而自然美的根源则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即“自然的人化”的实践活动。所谓“自然的人化”,就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自然事物上刻上人的烙印,从而在外在世界中体现出人的本质。尽管人类并未在所有的自然事物上都留下实践活动的印记,但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自然事物与人类生活建立起联系,成为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说的“人的无机的身体”,日月星辰、高山大海、花草鸟兽等许多自然事物由此成为人的观赏对象。例如法国艺术纪录片《梦与鸟飞翔》拍摄了许多种在热带与北极之间来回迁徙的候鸟如何艰难地飞越数千千米,启发现代人对自由的感悟,恰如纪录片的解释词所说:候鸟的迁徙,是对蓝天的承诺。

美国近代哲学家爱默生早就说过:是人的眼睛所具有的塑造力量,才把天空、山、树、动物之类的基本形式塑造成美的形式,并把单个物体融合为一片圆满、和谐的风景。爱默生写道:“在这片宁静的风景中,尤其是在远处的地平线上,人看到了某种与他自己的本性一样美丽的东西。”[美]爱默生:《自然沉思录》,博凡,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德国现代社会学家齐美尔在《风景的哲学》中认为,“风景”的实质含义是在本来统一整体的自然中分割、孤立出某个局部的“一片自然”:“把一片土地及其上面的东西当成风景,就是把自然的一个片段当成了统一体……”人与自然界的矛盾、斗争最终“创造了和谐的风景资源”:“具有个性的、自成一体的、自我满足的,同时又跟自然界的整体及其统一不相矛盾的风景的资源。”[德]齐美尔:《风景的哲学》,见乐黛云:《风景的哲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5、107页。英国美术史家克拉克则从风景画艺术的角度指出:“风景画标志着我们对自然认识的阶段。自从中世纪以来,它的产生和发展就属于人类精神试图再次创造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一周期的一部分。”[英]肯尼恩·克拉克:《风景画论》,吕澎,译,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1页。美国园林艺术家莫尔等提出:“自然风景在自然中,而不是自然的一部分。”[美]查尔斯·莫尔等:《风景——诗化般的园艺为人类再造乐园》,李斯,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15页。所以,英国地理学者纽拜对哲学家关于风景的思考“竟然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创造性和风景的进化”感到惊讶,因而颇为独特地从“风景的进化”的概念指出“风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于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接面上”:“风景与其说是自然所提供的一种形式外表,不如说它更主要是文明继承和社会价值的体现。”按照纽拜的看法:“风景的形式和特征……是社会发展水平、生存本性以及自然所提供的机会三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英]纽拜:《对风景的一种理解》,见《美学译文》(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81、185页。这些观点都程度不等地说明了“风景”并不等于自然存在,而是自然存在的部分特征——如形状、线条、明暗、色彩等及其相互关系和比例,才是我们的观赏对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以一定的人类实践活动水平为基础。所以,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很久以后,中国直到魏晋时期而西方则要到14世纪,自然界才逐渐转化为人观赏对象的“风景”。从今天看,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文化产业,甚至成为某些国家、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我们不能由此想当然地以为自然美一直是历史上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作为观赏对象的自然美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变化,大体经历了从动物、植物到山水风景的扩展过程。

(二)自然美的特征

自然美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自然美的自然性。自然美作为一种特定的美,一方面固然离不开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又必须体现出自然事物本身的特点。例如原始森林自然生长的蓬勃生机,非洲草原上各种野生动物的敏捷和强壮,就体现出其自然的特点。

二是自然美侧重形式美。与社会美侧重美的内容而艺术美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同,自然美则偏重于形式美,如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等。这是因为:从客观方面说,自然美的内容往往比较隐约、模糊,而自然美的形式则非常清晰、鲜明,故而形式在自然美的构成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桂林奇峭的山峰、西湖柔美的水色等;从主观方面说,人对自然美的观赏往往因为其形式的鲜明而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因为自然美的内容比较模糊则容易忽略。不过,自然美并非没有内容,只是自然美的内容比较隐约、模糊而且多变而已,如太阳作为一种自然美就隐含着生命、热烈的意味,而月亮则隐含着宁静、祥和等意味,这些意味虽然并不一定能归纳为明确的概念,但无疑包含着有益于人类的价值。目前,广告以及日常用语中大量运用“绿色”——绿色通道、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软件,就是借用了自然美的绿色中隐含着自然本色的和谐、安全、健康等价值内涵。

三是自然美具有多面性。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复杂性,所以人类社会与自然事物也处于多种关系之中,同一自然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属性。秋天景色,既可能显示出安详、沉静、明丽、充实之美——所谓春华秋实,如杜牧《山行》所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但秋天景色也可能显示出人生迟暮、短暂的忧郁和悲伤,如陆机所说“悲落叶于劲秋”、辛弃疾《丑奴儿》“却道天凉好个秋”。自然美的多面性,最突出表现在自然事物可能具有美丑两重性,如老虎同时具有“如狼似虎”“苛政猛于虎”的凶悍与“虎威”“虎将”“猛虎下山”的勇猛,狐狸、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声名不佳而在西方却颇受褒奖,这类现象都基于人类与动物的多种关系,其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