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 戴文标
  • 2530字
  • 2021-03-31 03:00:58

4.4 市场总福利

4.4.1 总福利的概念

生产者剩余和上一章讲的消费者剩余相结合,成为经济学家用来研究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福利的基本工具之一。其中消费者剩余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生产者剩余为生产者出卖商品所得到的价格与生产者实际支付的成本之差。

由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出卖商品所得到的价格是相等的,所以当我们把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加在一起时,便获得了总的剩余:

总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

+生产者出卖商品所得到的价格-生产者实际支付的成本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生产者实际支付的成本

市场获得的总剩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生产这些产品所支付的成本的差值。

如果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那么说明买者和卖者的一些好处还没有被完全实现,即总剩余没有达到最大。如果一种产品不是由生产该产品成本最低的供给者提供,则资源的配置是无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将供给从高成本的生产者转向低成本的生产者,就会降低总成本,从而增加总剩余。同样,如果一种物品不是由对该物品评价最高的消费者购买,资源的配置也是无效率的,如果让该物品的消费从评价低的消费者向评价高的消费者转移,就将增加总剩余。

市场均衡可以使总剩余最大,如图4-24所示。

图4-24 市场均衡与总福利

图4-24表示市场达到均衡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剩余。消费者剩余是价格线以上、需求曲线以下部分的面积,而生产者剩余是价格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部分的面积。因此,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与均衡点E围成的面积代表了总剩余。

在低于均衡数量时,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剩余从而增加总福利。但是当市场供给超过了均衡数量时,会出现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少于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的现象,显然此时,产品数量的增加减少了总剩余,从而减少了福利。

结论:(1)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消费者,这种评价由其支付意愿来表示。

(2)自由市场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给可以用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该物品的供给者。

(3)自由市场者可以生产出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总剩余最大的产量。

在市场达到均衡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通过改变买者和卖者的配置或者改变产量来增加总剩余,当然也不能增加社会总福利。

4.4.2 采用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对市场福利产生影响

如图4-25所示,由于限制价格P1低于市场出清的价格,生产者的产出量由Q下降为Q1。由于供给减少,一部分消费者开始买不到产品,并开始接受配给。仍然买得到产品的消费者由于产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剩余增加,增加的消费者剩余为矩形P1BCP的面积。不能买到产品的消费者,损失的消费者剩余为△ACE的面积,由于矩形P1BCP 的面积大于△ACE的面积,所以消费者剩余为正数。

图4-25 限制价格减少社会总福利

生产者剩余也会发生变化。由于产量因为价格变动而下降,那些继续生产的企业,现在被迫接受较低的价格,他们失去的生产者剩余为矩形P1BCP的面积。同时总产量下降导致生产者剩余额外损失,损失的数量为△BCE的面积。所以,因为限制价格,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量为矩形P1BCP的面积加上△BCE的面积。

因此,在规定限制价格时,整个市场的净福利的变化为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加上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从图4-25中可以看出,其数量为△ABE的面积。

净福利的变化=消费者剩余的变化+生产者剩余的变化

所以规定限制价格使社会的总福利减少,从而牺牲一部分效率,如图4-26所示。

图4-26 支持价格减少总福利

在规定支持价格的条件下,消费者需求由Q下降至Q1,供给由Q上升至Q2,全部需求分为市场需求P1A和政府需求AE1。生产者能出卖其所有产品。

现在消费者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P1而不是以前的P),由此,没有退出市场的消费者因此减少的消费者剩余为矩形P1PBA的面积,而因为价格提高而退出市场的消费者失去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ABE的面积。因此,全部消费者损失的消费者剩余的面积为两者之和,即梯形P1PEA的面积。

但是当消费者受损时,生产者获益,而生产者获益正是政策制定的目标。由图4-26可以看出,增加的生产者剩余为梯形P 1 PEE1 的面积。

同时,政府处理这些过剩产品还存在成本,这一成本的数值为政府因此购买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政府规定的支持价格P1,即(Q2-Q1P1。在图中为矩形Q1Q2E1A的面积。

这一政策对总剩余(社会福利)影响的大小为:

生产者剩余的变动量+消费者剩余的变动量-政府成本

=SP1 PEE1-SP1 PEA1-(Q2-Q1)P1=S△AEE1-(Q2-Q1)P1

所以,规定限制价格会影响经济福利。政府规定高于市场价格的支持价格,会对市场福利产生影响。

4.4.3 税收对市场福利的影响

政府向公众征税,征收的税收可以用来向公众提供服务,包括公共设施、道路、警察、法院和公共教育等公共服务,或者向弱势群体提供转移支付,因而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这种收益并不归政府,而是归这些得到收入或者因此获得收益的人。

前面已经提到,市场获得的总剩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生产这些产品所支付的成本的差值。如果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那么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些好处还没有被完全实现,即总剩余没有最大化。由于存在税收,产品的销售量小于没有税收时的销售量,市场规模因此缩小,如图4-27所示。

图4-27 税收对福利的影响

在没有税收以前,均衡点为E。此时,整个社会的福利由总剩余表示,它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即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与价格轴围成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EF以下的部分,消费者剩余为EF以上的部分。由于没有税收,所以税收收入为零。

现在考虑向生产者征税后的福利。由于征税,供给曲线向左移至S1,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至A点,即1050元,消费者剩余随之减少至AE1上方与需求曲线D围成的面积,减少了矩形AFEE1这部分面积;生产者获得的价格下降至B点,即950元,生产者剩余随之减少至BC下方与供给曲线S围成的面积,减少了梯形BCEF这部分面积,而政府得到了矩形ABCE1这部分面积的福利。

比较税收前后的福利,我们发现:由于征税,市场总剩余减少了三角形CEE1的面积,因此,税收引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减少的剩余大于政府获得的剩余的增加,总剩余减少,进而牺牲了一部分市场效率。

经济学希望获得更高的效率,但除了效率以外,还关心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公平是指社会福利在各种买者与卖者之间分配的公平性。实际上,市场交易的福利很像市场各方参与分割的一块蛋糕。效率问题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公平问题是能不能平等地分割蛋糕。评价公平要比评价效率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