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帮老师干活

夏忙假虽然比寒假和暑假时间都要短,但它的优点是老师不会给我们布置作业,缺点是这很无聊,夏收期间有很多农活,我们是帮不上忙的。尽管假期自由自在,但比放假更有意思的事情是上学。没错,起码小时候是这么认为的。学校有很多小伙伴,还有白老师、李老师以及她开的小卖部,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什么叫想念,只是感觉与这些小伙伴和老师在一起很快乐。夏忙假结束了,但并不意味着夏收就完成了,对于李老师而言就是如此。

李老师家只有她一个劳动力,单靠手工割麦效率确实低下,再加上那年种了晚熟的品种,所以直到我们开学,她家的小麦也没有入仓。开学那天,在上学的路上,我们还在注意着那个我们曾经躺过的李老师的麦田,很疑惑怎么没有麦场呢。走进校门,才发现教室门前的那块空地上堆满了麦棵,李老师确实是个聪明的女人,把这块空地当做麦场是个很好的选择。李老师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打场,而学校这块空地可比麦场好多了,无需打理,既结实又平整,去年寒假我们就在这块空地上考试。麦棵肯定要脱粒的,李老师家又没有牛,一个人拉石磙肯定是拉不动的,我们都替她着急。事实上,麦棵脱粒不一定要用石磙碾,还可以用人踩。下课之后,我们班的同学在麦棵上跑啊,跳啊,其他班的同学看到了,也都过来跑啊,跳啊,整个“麦场”上全是学生,场面极其壮观,就像开运动会一样,厚厚的麦棵被我们踩的越来越薄,也越来越瓷实,扒开一看,地上已经有很多麦籽了,李老师和其他老师用木叉把麦棵翻过来,再下课的时候我们继续踩,一天过去了,麦籽基本都脱离了麦棵,麦棵已经变成了麦秸。第二天上午,李老师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扬场,下午我们帮助灌装,放学时,李老师村的老师和学生再帮助拉回家。星期天,我们班的同学又帮助李老师种了玉米,有的刨坑,有的点玉米,有的埋土,人多好干活,人多力量大,一上午就把玉米种完了。我们创造了历史-为老师干农活的历史,从此以后,凡是有农活,老师都会找学生帮忙,整个小学都是这样,我们宁可不干家里的农活,也会帮助老师干活,而且不亦乐乎,剔苗、拔草、捉虫、摘棉花、掰玉米、剥玉米等等,有很多。不要以为谁都有资格帮老师干活,几乎每个年级的老师都喜欢找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那些落选的同学总是是垂头丧气,嘴里嘟囔着“老师偏心”,就像当初白老师挑选学生到她家玩耍一样。所以,樊小义每次都会被老师选中,而同样成绩不错的程丽珍则因为是女孩,不会要求去帮忙,那个时候我们都很羡慕樊小义,张大成总是说:“不就是干活吗?我可比樊小义有力气多了!”

其实,同学们并不傻,不仅仅是帮老师干活这么简单,其中有很大的“玄机”。与其说是帮老师干农活,倒不如说是去听老师讲故事,每个老师都会讲不同题材的故事。李老师最爱讲一些大道理,比如“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等等,然后会讲一些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之类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在课堂上都讲过,在田间地头还会重复讲,有时候樊小义会提出来:“老师,这已经讲过好几遍了。”这时候李老师还是会讲类似的故事,比如说她上学的时候多么不容易,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还会讲她小时候家里有多么穷,讲到最后都必然会说“你们现在多幸福啊,生活条件好多了,再不努力学习对得起谁?”还有的老师爱讲历史故事,比如“刘盆子称帝”、“王莽赶刘秀”、“老子的传说”等等,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虽然有时候不太懂,但这并不影响故事的有趣性。还有一位老师,我们帮他干了一天的活,他讲了一天的《水浒传》,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讲到燕青打擂,我们这帮同学简直着了迷,太阳快落山了,农活也干完了,可是故事还没有讲完呢,“鲁智深、武松、李逵、阮氏兄弟、燕青最后到底怎么样了”、“高俅那些坏人最后有没有死”,老师直接说“下次再讲吧”,有的同学问老师“你家还有地吗,明天咱们接着干吧”。也有的老师会讲一些我们周围的事情,但也属于历史故事吧,比如我们村名的来历、县城名字的来历、十二生肖的来历等等。老师讲的很多故事,我们都没有听说过,毕竟那个时候,除了老师,根本就不会有其他人讲给我们听,其他人,包括父母也未必知道那么多故事。尽管老师只会选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但总会有一些学生会成为老师的“不速之客”,厚着脸皮也要帮老师干活。

每位老师都会选择樊小义,樊小义这家伙,看着笨笨的,但是脑子还是非常好使的,凡是老师讲过的故事,第二天上学准能一五一十地讲给其他人听,我和张大成不仅痴迷于这些故事,还十分妒忌樊小义。有时候放学,樊小义把故事讲一半就回家去了,张大成能跟着他回家,直到把故事听完才肯回去。后来张大成成为了“那个厚着脸皮”帮老师干活的人,才渐渐地不再听樊小义讲故事。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班会全体出动,有一个老师的农田离学校比较近,下过雨之后,那些草发了疯似地生长,竟然没过了庄稼,老师“号召”我们去拔草,仅仅是下午最后一堂课,我们就把那块的草横扫一遍。后来,樊小义说没有帮老师干过农活的小学生涯是不完美的!

有时候,无论如何干活都左右不了庄稼,比如干旱之年。这一年夏天,太阳高傲地挂在空中,毒辣辣的,村民的身体就像烤着火炉一样,即使不动也依然汗如雨下,村北边的槐树林早就挤满了人,槐树好像也怕热似的,一动不动,树下似乎也感觉不到阴凉,树上的知了白天也不再叫了。男人们有的聊天,有的在下象棋,他们连烟都不想抽,好像抽支烟都能感受到烟头的烘烤。中午十分,妇女们躺在化肥袋上,懒得动弹,连饭都不想做,一生火感觉就像能把自己火化一样。还有那些狗,躲在阴凉处,一直吐着舌头,偶尔有陌生人过来,连“汪”一声都懒得叫。而土地都已经龟裂了,地里的玉米苗已经有齐腰那么高,病恹恹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过不了多久,这些庄稼就可能干死了!村前那条一直被当做儿童乐园的小河也失去了生机,只有东南那座闸门下边的那个水潭还有水,其他地方都已经干了,那些干涸的地方,裸露着泥沼,泥沼也似干未干,上面有很多蚊虫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