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血流动力学监测

【概述】
1.EICU患者大多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2.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包括有创、微创和无创法;
3.参数准确性依次为:有创法>微创法>无创法。
【监测分类】
血流动力学监测分类见表16-1。
表16-1 血流动力学监测分类
【监测目标】
1.监测目标的变迁
(1)最初以监测血压为目标。
(2)继而以监测CO为目标。
(3)目前提倡监测DO 2
2.血流动力学参数间相互关系(图16-1)
图16-1 血流动力学参数
(1)前负荷
1)左心室前负荷相当于LVEDP。
2)LVEDP≈左心房压≈肺静脉压≈PCWP(无二尖瓣及肺血管病变时)。
3)右心室前负荷相当于右心房压≈CVP。
(2)后负荷
1)右心室后负荷相当于PAP。
2)左心室后负荷相当于血压。
(3)CO与CI
1)CO=SV×HR。
2)CI=CO/BSA。
3)受后负荷及氧需求调节。
4)前负荷与CO关系(Frank-Starling曲线)。
(4)DO 2与DO 2I
1)DO 2=CaO 2×CO。
2)DO 2I =CaO 2×CI。
3)受氧需求调节。
(5)VO 2与VO 2I
1)VO 2 =(CaO 2-CvO 2)×CO。
2)VO 2I=(CaO 2-CvO 2)×CO。
(6)氧需求
1)生理状态下,氧需求与VO 2一致。
2)氧需求增多,增加DO 2使VO 2达到氧需求。
3)脓毒性休克等病理状态下,VO 2与DO 2呈线性关系,DO 2无法满足氧需求。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1.1970年,Swan和Ganz首先成功应用气囊漂浮导管(也称PA导管或热稀释导管)经右心插管测定PCWP。
2.准确性高,为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金标准。
3.操作风险高,并发症多,应用受限(详见18.Swan-Ganz导管技术)。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1.1711年,Stephen Hales首次用针刺进马的颈动脉,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2.监测方法
(1)中心静脉压(CVP)
1)指血液流经右心房、SVC及IVC胸腔段压力,间接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
2)常用于补液量及补液速度评估。
3)正常参考值:4~9mmHg(5~12cmH 2O)。
4)影响因素:
A.体循环血容量改变。
B.右心室收缩功能异常。
C.静脉回流障碍。
D.胸腔或腹腔内压力变化。
5)CVP升高见于:
A.补液量过多或过快。
B.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
C.血管收缩。
D.心脏压塞、缩窄性心包炎。
E.肺动脉高压。
F.张力性气胸。
G.正压通气。
H.腹内压增高。
6)CVP降低见于:
A.血容量不足。
B.过敏性休克。
C.脓毒性休克。
D.麻醉过深。
7)单独测量CVP不能准确反映前负荷,常需联合血压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表16-2)。
表16-2 CVP及血压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
注:N,正常
(2)动脉置管血压监测
1)经动脉穿刺置管后持续监测动脉管腔内压力。
2)用于判断血容量、心肌收缩力及监测血管活性药效果。
3)压力数值:
A.SBP高于无创血压5~20mmHg。
B.影响因素:
a.SV。
b.HR。
c.SVR。
d.大动脉弹性。
e.有效循环血量。
f.胸膜腔内压。
g.传感器位置:每改变5cm,血压值改变3~4mmHg:①高于右心房水平,血压较实际下降;②低于右心房水平,血压较实际升高。
C.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周期中动脉压动态变化可反映血容量状态:①动脉压变化程度与血容量呈负相关:动脉压变化<5mmHg,提示血容量正常(图16-2);动脉压变化>5mmHg,提示血容量不足。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靠性差。
图16-2 动脉压波形随呼吸变化
4)压力波形
A.正常波形
a.升支:收缩期,波形峰值为SBP。
b.重搏波:主动脉瓣关闭及逆向波,重搏切迹位置反映主动脉瓣关闭时间。
c.降支:舒张期。
B.异常波形
a.圆钝波:血容量不足或心肌收缩功能减低。
b.低平波:低心排综合征;
c.高尖波:高血压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不规则波:心律失常。
C.影响波形准确性的因素:①降低波形的因素:管路内空气、管路打折、管路过软;②放大波形的因素:管路过长、三通过多。
5)特点
A.准确可靠,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
B.排除严重动脉硬化所致假性高血压。
C.血压显著变化时,准确性存在争议。
D.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准确性存在争议。
(3)PICCO:详见本章第10节。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1.超声多普勒
(1)历史
1)1942年,K.T Dussik(奥地利)使用A型超声探测颅脑,1949年获得头部(包括脑室)超声影像。
2)1965年,Lallagen首先应用多普勒法检测胎心及某些血管疾病。
3)20世纪70年代,应用脉冲多普勒及快速傅立叶变换技术获得血流动力学数据。
(2)经胸超声心动图
1)经胸壁或剑突下获取心脏和大血管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图像。
2)主要评估前后负荷、心脏形态、功能及心内梗阻等。
A.前负荷评估
a.IVC:①经剑突下切面测量;②IVC直径(呼气末近心端)正常参考值:12~23mm;③机械通气或镇静患者单纯IVC直径增宽无意义;④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 max-IVC min)/IVC max]>0.5提示对容量复苏反应良好(图16-3);⑤估测IVC塌陷程度与CVP关系(表16-3);⑥对右心室压力升高、右心衰竭、三尖瓣反流或高腹压患者评估准确性差。
图16-3 IVC直径随呼吸变化
表16-3 估测IVC塌陷程度与CVP关系
b.SVC:①经剑突下切面或经食管测量;②SVC塌陷指数[(SVC max-SVC min)/SVC max]>0.36提示对容量复苏反应良好。
c.左心室大小:①LVEDD:M型超声于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乳头肌水平测量效果最佳;LVEDD<25mm提示前负荷减少。②LVEDA:胸骨旁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测量;LVEDA<10cm 2能预测扩容疗效,但准确性较差。③LVEDV: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心室体积缩小、收缩力增强(EF>70%),提示血容量不足。
B.PAP评估
a.前提条件:无三尖瓣及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b.原理:①根据多普勒频移计算红细胞流速;②根据简化伯努力方程(P=4×V 2)计算压差。
c.方法:①PASP=右心房压+三尖瓣反流压差;②PADP=右心房压+肺动脉瓣反流压差。
d.估测右心房压:①右心房大小正常,右心房压约为5mmHg;②右心房扩大,右心房压约为10mmHg;③右心房扩大伴左心衰竭,右心房压约为15mmHg。
e.正常参考值PASP<30mmHg:①轻度肺动脉高压:PASP 30~40mmHg;②中度肺动脉高压:PASP 40~70mmHg;③重度肺动脉高压:PASP>70mmHg。
f.PAP升高原因:①左心泵衰竭;②二尖瓣病变;③COPD;④肺动脉栓塞;⑤Eisenmenger综合征;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g.PAP降低原因:①低血容量性休克;②右心室梗死。
C.CO评估
a.方法:改良2D-simpson法。
b.CO=(LVEDV-LVESV)×HR。
c.正常参考值:4~6L/min。
d.CO降低见于:①大失血;②AMI所致心力衰竭;③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④主动脉瓣狭窄。
e.CO增高见于:①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后;②创伤性休克早期;③缺氧;④贫血。
D.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估:
a.方法:①目测室壁运动幅度。②改良2D-simpson法,LVEF=100%×(LVEDV-LVESV)/LVEDV:正常参考值55%~70%;轻度减低45%~54%;中度减低30%~44%;重度减低<30%;增强>70%。
b.收缩功能减低见于:①缺血性心肌病;②重症心肌炎;③脓毒性心肌病;④扩张型心肌病;⑤各种心脏病终末期。
c.收缩功能增强见于:①低血容量;②血儿茶酚胺浓度升高;③后负荷降低;④缺氧;⑤贫血。
E.评估心内梗阻部位及程度
a.右心室流入道梗阻:三尖瓣狭窄、右心房黏液瘤。
b.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瓣狭窄、PE。
c.左心室流入道梗阻:二尖瓣狭窄、左心房黏液瘤。
d.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瓣狭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e.心脏压塞。
3)特点
A.简便易行。
B.患者耐受性好。
C.所测参数与PA导管有良好相关性。
D.可同时观察心脏形态及功能。
E.重复性稍差。
F.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扩容疗效。
G.肥胖、肺气肿、气胸等影响成像,准确性降低。
(3)经食管超声
1)1971年,Side等首次描述TEE,后经Singer等改良。
2)将多普勒探头放入食管,利用多普勒频移原理测量降主动脉血流。
3)CO=降主动脉血流×降主动脉横截面积/70%。
4)脉冲波形间接提供前负荷及心肌收缩力等信息。
5)特点
A.可留置食管探头连续监测。
B.所需培训时间较TTE短。
C.感染风险低。
D.须随患者体位变化调整探头位置。
E.与热稀释法相比,CO测定准确性存在争议。
(4)经气道超声
1)将专用超声探头置入ETT内,连接CO测定仪。
2)测定靠近主动脉弓起始部的升主动脉血流和横截面积。
3)可连续监测。
4)仅适用于ETI患者。
5)ETT位置变动影响测量准确性。
2.心阻抗血流图
(1)历史
1)1907年,Gramer发现心动周期中存在电阻抗变化。
2)1940年,Nyboer首先用四电阻法记录到与心动周期一致的阻抗变化,并计算出CO。
3)1981年,Sramek修正Kubicek公式SV=Vept.T.ΔZ/Zo,并研制成NCCOM 1~3型(BOMed)。
(2)方法:
利用心动周期中胸部电阻抗变化测定左心室收缩时间,并计算SV及其他心功能参数。
(3)测量参数
1)HR。
2)SV。
3)CO。
4)胸腔液体指数。
5)射血速率。
6)心室射血时间。
(4)特点
1)操作简单。
2)费用低。
3)动态观察。
4)易受呼吸、心律失常等干扰。
5)CO测量结果略大于热稀释法。
3.部分CO 2重复吸入法
(1)1980年,Gedeon根据部分CO 2重复吸入技术和改良Fick方程计算CO。
(2)方法
1)在ETI及呼吸机Y形回路间连接CO 2分析仪。
2)开放三向活瓣,呼出的部分气体进入无效腔环路重新吸入,持续约50秒。
3)测量二氧化碳产出量(VCO 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 2)、PaCO 2
4)关闭三向活瓣,经约70秒恢复至基础状态。
5)再次测量VCO 2、PaCO 2、ETCO 2
6)两次测量差值用于计算CO,CO=CO 2产出量/(混合静脉CO 2含量-动脉血CO 2含量)。
(3)特点
1)CO测量结果与热稀释法相关性较好。
2)仅适用于ETI患者。
3)不能监测前负荷指标。
4)肺内分流影响准确性。
5)间歇增加呼吸回路无效腔量。
4.胃黏膜张力计
(1)20世纪80年代早期,Fiddian-Green等首先提出胃黏膜内pH(pHi)概念及测量胃黏膜内酸中毒的方法。
(2)方法:通过胃内半透膜气囊评估胃黏膜灌注。
1)将张力计经鼻置入胃内。
2)张力计末端球囊中注入生理盐水和空气。
3)约20分钟后,胃内CO 2向球囊弥散达到稳态。
4)抽出球囊中生理盐水,测量PCO 2
5)通过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计算pHi。
A.pHi=6.1+lg( /PCO2×K×0.0307)。
B. 为动脉血气值。
C.K为校正系数。
(3)特点
1)感染风险低。
2)较传统方法更早识别休克。
3)较传统方法更早观察疗效。
4)不能连续测量。
5)耗时20分钟。
6)不能鉴别低灌注原因。
7)对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指导意义尚不明确。
5.舌下PCO 2测定
(1)1998年,Jin发现失血性休克患者舌下黏膜与胃黏膜PCO 2升高程度相似。
(2)方法:舌下PCO 2分析仪。
1)将连接光纤的胶囊放于舌下。
2)胶囊内装入缓冲液,舌下CO 2弥散入胶囊达到稳态。
3)光纤感知PCO 2变化。
(3)特点
1)准确性与胃黏膜张力计相同。
2)能及时获取数据。
3)测量期间无须中断EN。
4)可替代乳酸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作为评估低灌注和复苏的指标。
(李士欣 刘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