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17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编写
- 3203字
- 2024-11-01 03:01:12
生物农业
2017年度生物种业发展报告
2017年,生物种业企业快速成长。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规模约为1230亿元,同比增长5.1%;全国种子企业商品种子销售收入750多亿元,与前两年相比略有降低,但总体上农作物生物种业研发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企业品种选育速度明显加快,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国内优良品种加速推广;种子生产水平快速提高,基地向优势区域加快集中,种子质量稳步上升;种子企业在国内外的兼并重组极度活跃,竞争实力显著增强,50强企业的国内市场集中度达到35%。当前,我国生物种业已跨入换档升级的关键期。产业投资保持活跃;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及多元化社会资本,进入种业领域持续增长,业务逐步放大拓展,在推动种业企业整合重组、转型升级、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化工、隆平高科等进入国际种业前列,自主产品地位巩固。国家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到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五大主要农作物里,水稻、小麦、大豆这三大作物全部是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玉米自主品种市场份额占90%以上,转基因抗虫棉花自主品种占95%以上。
一、生物种业重大政策
1.发布一系列法规办法
国务院修改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公布了与种业有关的法规制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等。
2.品种审定标准和实施登记
在稳产、安全的基础上,分类制定高产、绿色、优质专用、特殊用途品种审定标准,挖掘发布了一批特色专用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组织筛选和推介了一批粮改饲专用、粮饲兼用、特色经济园艺和绿肥作物品种。审定作物的种类由28种减少到5种;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及联合体试验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品种绿色通道及联合体试验参试品种数量超过1.1万个。按照绿色优质、高产稳产、特殊专用分类制定了品种审定指标,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多出品种,快出品种,出好品种。
根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发布的第一批29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品种登记指南,建立了品种登记信息平台。这一新制度的实施,使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推广有了“身份证”,强化了市场监管,鼓励了新品种选育,也保护了用户的利益,大大调动了科研单位和企业对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研究开发投入的积极性。
在继续扩大新品种保护范围、完善快速审查机制的同时,自2017年4月1日起,停征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申请费、审查费、年费,有利于扩大新品种保护范围,尤其是加大优势特色植物的品种权保护力度。品种知识产权保护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3.种业市场监管
2017年在持续开展生物种业领域打假护权、区域性专项治理监管行动的同时,注重加强了依法监管能力建设,完成了170多个涵盖种子质量、真实性、转基因检测等标准,建设农作物品种标准样品库,为打假护权提供了科技支撑。通过搭建种业大数据平台,将全国4000多家企业、3万多个品种、30多万家门店信息纳入全国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可追溯监管,假劣种子案件显著减少。
4.种业基础设施能力
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建设规划面启动实施,特别是划定的26.9万亩(1亩=0.067hm2,下同)南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又划定了连片的5.3万亩核心区,包括生物专区5000亩),纳入基本农田严格保护。
二、生物种业企业发展
收购兼并是2017年度中国种业企业的最大亮点。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完成对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农化高科技公司瑞士先正达的交割;隆平高科与中信农业基金2017年11月30日完成对陶氏益农巴西特定玉米种子业务的收购;隆平高科收购湖南金稻、湖北惠民、三瑞农科、河北巡天等的大部分股权;中粮国际将尼德拉种子业务出售给先正达等。中国种业并购重组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资本进入,中信集团控股隆平高科、中农集团并购多家种企等。利用资本市场和项目扶持政策,引导企业由“两杂”种子向特色种子种苗拓展,扶持一批经济园艺和饲料种子企业做专做优。
1.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
2017年持有效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数量已经由2011年以前的8700多家减少到4316家,其中净资产1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达到341家,净资产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5家。规模企业(注册资本≥3000万元)不断成长,其种子销售收入占全国种子企业总收入达到80%,已成为我国种子市场的绝对主体。截至2017年6月底,共有55家种子企业上市或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总市值超千亿元。上市、挂牌企业数量上虽只占全国种子企业的1%,但其市场份额却已达20%。
2.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加强
企业不断加大科研的投入,企业前50强年研发投入能够达到13.8亿元,已经占到了销售收入的7.4%,接近国际上的研发投入。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的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品种保护的申请量。企业和自身相比,申请量比过去五年翻了一番,连续两年企业申请新品种权的数量已经超过科研单位。二是在品种审定方面,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开始显现,目前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超过一半是企业选育的,水稻有超过2/3的品种是来自于企业。企业不仅是市场的主体,现在也已经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
3.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据统计,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比2011年增加了2倍多。现在上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企业有10家,新三板挂牌的有45家,这些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已经超过千亿元。企业审定品种的数量显著增长。2017年分别有176个玉米品种和178个水稻品种通过审定,同比增长1倍多,主要原因之一是绿色通道政策的实施。2017年由绿色通道通过审定的品种总计97个,占比60.6%。受益于2014年开始试行的绿色通道政策,企业品种选育数量及占比于2016年开始明显加速,2017年占比高达93.8%,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效果显著。
从品种储备的竞争格局来看,2017国审水稻品种中,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及金色农华三家龙头种企审定品种之和占比达到58.1%,较2016年的33.9%进一步提升。而具体到区域分布,2017年隆平高科在各大稻区审定品种数量占比均位于第一位,其中华南稻区占比高达91.7%。同时,荃银高科和金色农华也弥补了各自在长江上游稻区品种储备相对短缺的状况,过审品种数量及占比分别为2个、5.1%和5个、12.8%。
重大优异品种支撑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和金色农华等主要种企长期成长,其中行业龙头隆平高科强者恒强。隆平高科储备品种不但在产量、米质、稻瘟病抗性及广适性等一般选育品种时应重点关注的性状上均优势明显,其2017年国审品种在白叶枯病抗性和耐热性方面也实现了全行业层面的突破和发展。
三、生物种业基础科研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等加快实施,带动生物种业基础科研取得显著成效。
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取得重要进展。完成了1.7万余份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质资源在不同生态点的表型精准鉴定,初步筛选获得了1687份优异种质资源。利用水稻、油菜、棉花和蔬菜等作物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660K小麦SNP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玉米55K SNP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等,完成了对4000余份种质资源的基因型鉴定,初步发现了一批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等重要性状的关联位点。创制远缘杂交和地方品种导入系新种质911份,引进国外种质资源989份,并完成了主要农艺性状的初步鉴定评价。
精细定位和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状的有利基因,为农作物生物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与路径。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上克隆控制产量、品质、抗虫、抗病、耐盐及不育等相关性状基因共237个,解析了水稻广谱抗稻瘟病和番茄品质风味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克隆了玉米单倍体诱导基因并创建了玉米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绘制了小麦D基因组精细图,成功克隆了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创建了作物基因组单碱基编辑技术。杂优利用、细胞及染色体工程、诱变、分子标记、全基因组选择等关键技术创制出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资源高效利用、适合机械化等突破性育种材料455份,国家和省级审定新品种2000多个。
(撰稿专家:刘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