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字词解释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曾多次重修。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悠悠:飘荡的样子。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江夏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乡关:故乡家园。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诗人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开元进士,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有《崔颢诗集》。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离去,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这里悠然飘浮。晴朗的平原大地,远方汉阳的绿树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芳草繁茂如茵。天色渐暗,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看江面烟波渺渺,使人更加烦愁!

赏析

崔颢性格耿直,才思敏捷,他喜欢游玩,甚至远行到边疆要塞,祖国的大好河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旅途中,他的视野得以拓展,胸怀开阔,后期的诗作也变得雄浑豪放,气势宏伟,这首《黄鹤楼》是他最被称赞的作品。

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之上,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用于军事瞭望,后来逐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登临胜地。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崔颢对黄鹤楼慕名已久。这一天,他攀登蛇山,山路陡峭,弯弯曲曲,就好像蛇一样蜿蜒盘旋,走到一半,崔颢汗流浃背,可他向往着山顶的好风景,就擦了一把汗,继续往上,终于登上山顶,到达了黄鹤楼。

眼前的景色让他豁然开朗,山上绿树茂密,来时的路在山中若隐若现,长江奔流不息,似乎与天空相连接,在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开阔恢宏,好似仙境。此时此刻,崔颢的思绪仿佛插上了翅膀,纵横驰骋,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在他的眼前一幕幕回放。古代仙人子安驾着黄鹤飞到这里,给这里带来了仙气,只是如今仙人已乘黄鹤飞走了,只剩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崔颢不禁感慨,黄鹤已飞走,也不可能再回来了,只有远方的悠悠白云,千百年来依然留在这里,像是在守候着黄鹤楼。此刻阳光明媚,视野开阔,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树木,都清晰可见,一片绿油油的小草,生机勃勃,就像是毯子一般柔软地铺在鹦鹉洲上。

崔颢沉浸在眼前的景色当中,思绪飘远。不知不觉,太阳落山了,夜晚就要降临了,这时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回家。他望着远方,不禁自问,我的故乡在哪儿?只见一片雾霭笼罩在江面上,阻碍了视线,崔颢怎么也看不见回乡的路,心中的愁绪,越飘越远。崔颢百感交集,挥笔在黄鹤楼楼壁上题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黄鹤楼》,飘然离去。

相传不久之后,谪仙人李白也慕名登上黄鹤楼,一时兴起也想作诗一首,但抬头看到崔颢这首诗,连连称赞绝妙!他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