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字词解释

桃花溪: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创作的。

飞桥:高桥。

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尽日:整天。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诗人简介

张旭(675~约750),字伯高,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唐朝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被称为“草圣”。《旧唐书》记载,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张旭的书法与李白的诗歌、裴旻(mín)的剑舞,并称“唐代三绝”。其诗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张旭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译文

在莽莽的群山,幽深的野谷,诗人向远处眺望,只见云烟缠绕,朦胧缥缈,如幻入天境。透过云烟,一座长桥横跨在溪涧上,忽隐忽现,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诗人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只见近处,水中露出嶙峋石头,形成的小岛星罗棋布,渔舟轻曳。诗人伫立在石矶旁,望着溪上漂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也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天真地向渔人问道:“进入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一边呢?”毕竟,满溪粉红落英,汩汩不绝,不知流了多少个春秋,甚是奇异,让人不得不想起那“林尽水源”,通往世外桃源的洞口,可这洞又在哪里?

赏析

桃源县隶属湖南省常德市,古代属于常德武陵区管辖,因境内有著名的桃源山而得名。在桃源山西南约二十五里,有桃花溪。小溪两岸有十里桃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竹林依依,如诗如画。相传,晋陶渊明笔下不知魏晋、与世隔绝的秦人就隐居于此。这里清雅美丽的山水田园,丰盛的诗文碑刻,诡秘的历史传说,举世闻名。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草书,被称为“草圣”,根据《旧唐书》的记载,他喜欢喝酒,每一次喝醉后就呼号狂走,拿起笔纵墨挥洒。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诗人。他是李白的好友,酒中八仙之一。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唐代三绝”。

张旭是个喜欢探寻奇幽秘境的人,他一直向往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他相信真的有桃花村,里面有良田美池,土地肥沃,鸡犬相闻,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在三月桃花满树红的季节,他怀着一腔热情来到桃源县,兴致勃勃地前往桃源山寻找桃花源。他不辞辛苦登上桃源山最高峰,向远处眺望,只见深山野谷中,层层云烟,缭绕而上,渺渺茫茫。他心中暗想:那边仙雾环绕,陶公所说的杀鸡做饭的人家,莫非就在那儿?但是他透过层层云烟仔细瞭望,只见那缥缈之处隐藏的不是别的,而是一座横跨在山中溪流之上的长桥。

他有点失落,然而他又不甘心就此作罢,于是继续往前走。他想起《桃花源记》里写的捕鱼人是沿着溪水找到入口,进入桃源村里的。于是,他来到小溪边,学着捕鱼人的样子,沿着溪水方向往上走。但是溪水很快就分岔了,他担心迷路,不敢再前行。他顺着溪水流去的方向看去,只见湖中一群石头堆积而成的小岛边停靠着几只渔船,张旭心中又燃起希望,心想:那船上的渔民也许就是当年武陵人的后代,或许他们懂得如何进入桃花源。于是他走向小岛,手指着桃花溪,向渔民打听:“你们看,这条溪整日流淌着桃花,古人所说的进入桃源的洞口,究竟是在溪水的哪一边呢?”

渔民并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一脸疑惑地看着他。是呀,当年进入桃源的武陵人,出来后想再进去,都找不到原来的路了。现在的渔民们又怎么会知道桃源仙境在哪儿呢。只有溪水千年来还在流着粉红色的片片桃花,如同傍晚红霞飞落,横铺水面,淡淡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