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影响:“互联网+”对汽车的冲击

在“互联网+”模式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车市首次大规模的自媒体营销峰会于成都展开,各行业、自媒体人士和车企高管齐聚一堂,一起探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与车企精准营销之道。

那么,“互联网+”汽车是如何而来的呢?“互联网+”汽车一词于2014年诞生。2014年7月23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展开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就此“互联网+”汽车一词正式被提出。

5.1.1 “互联网+”汽车

有人将2014年称为“互联网汽车落地元年”,当很多人还在埋头研究汽车的时候,“互联网+”汽车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一夜之间,互联网企业们磨刀霍霍,要杀向汽车行业,进行一场空前绝后的大革命。

继2014年7月23日,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在8月底的成都车展中,吉利汽车品牌发布宣称,正在筹备“互联网+”汽车相关事宜;而凯翼汽车品牌也表示要打造智能“互联网+”汽车。

有人分析,就目前“互联网+”汽车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传统汽车+车联网”模式和“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思维”模式,如图5-1所示。

图5-1 “互联网+”汽车分类

除了各大传统汽车厂商外,微软、谷歌、苹果等一系列科技领域内的企业也纷纷加入汽车行业,这类“互联网+”汽车模式可以被称为“传统汽车+车联网”模式,即有能力的自己开发,没有资源的便与他人合作开发。

而对“互联网+”汽车的另外一种理解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思维”模式,这类企业关注的核心并不是车,而是汽车作为平台终端所能带来的无限前景,即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互联网+”汽车。

这两种分类,一种是重技术的汽车企业,一种是重模式的互联网公司,两者相遇,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

5.1.2 “互联网+”:传统汽车+车联网

国外很多知名汽车企业在致力于打造专属的“传统汽车+车联网”系统,国内企业也在紧跟步伐,一旦形成一定的规模,不仅能增加驾驶者的归属感和集体感,还能及时迅速地获得驾乘者反馈的信息,由此形成自己的生态圈。

“传统汽车+车联网”与传统汽车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够获得来自用户的最直观的反馈,这些反馈信息,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换代升级的重要标准,“传统汽车+车联网”的优势如图5-2所示。

图5-2 “传统汽车+车联网”优势

目前,“传统汽车+车联网”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要解决的是驾驶安全问题,即车联网的系统和功能不论如何发展,都不能影响到驾驶者的安全行驶,这就让车联网系统的发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5.1.3 “互联网+”: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思维

在讲“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思维”的内容时,不得不提到的两家公司是:乐视和小米。乐视和小米这两家互联网公司,不仅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着不错的成绩,还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在“互联网+”汽车方面,乐视和小米都想将互联网模式复制到汽车中,它们所追求的都不是向传统汽车企业挑战,而是看重汽车作为平台终端所能带来的前景。

汽车对于乐视和小米来说就像一个用户终端,其关注的核心内容都是车内的“第四块屏幕”,自电视、电脑、手机后,车载显示屏在未来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人说,要想将“互联网+”汽车智能化,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放驾驶者的双手。对于传统汽车企业来说,这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噱头,但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是一种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思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什么是“互联网+”汽车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未来的汽车能够拥有更加优秀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娱乐性,同时售价更低廉,这也是所有商家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去考虑的问题。

5.1.4 未来设想:“互联网+”汽车智能化

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的?汽车可能不再只是个交通工具,而是一台拥有四个轮子的智能化空间,可能不再需要人去操纵驾驶,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

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复杂的计算机程序灌输到汽车中,让汽车能像人一样“思考”、“判断”,可以实时导航、安全援助、语音交互;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甚至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

这样高度智能化的操作系统,是人们对未来汽车生活的美好构想,而“互联网+”无疑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愿景从理想走向现实。

未来的汽车不再是一辆代步工具,产业互联网化会帮助它建造一种车联网生态,让汽车产业彻底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互联网+”汽车已经成为很多传统汽车企业、互联网公司钻研的对象,这块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许在未来,“互联网+”汽车智能化不仅仅是一种设想,而是成为现实。

5.1.5 “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

“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正在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安全问题发挥作用,通过车联网能为车主提供语音导航提示帮助,能够迅速找到目的地和周边地区。

据悉,在日本,车联网可以实时接收智能交通系统VICS(道路交通情报通信系统)发布的信息;在中国,部分拥有高端GPS(全球定位系统)系统的车载,可以通过FM(频率调制)调频副载波每五分钟接收一次实时交通信息,为车主提供实时导航。除此之外,驾驶员可以通过手机和WiFi无线网络访问专业交通地图网站,查询实时交通路况、停车库空闲车位、道路桥梁施工和高架匝道关闭等信息,如图5-3所示。

图5-3 “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功能

美国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中心和交通科学研究院正在进行车联网的研究,将3000辆汽车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中,实现信息共享。如果车辆出现碰撞、逆向行驶、违规超车等交通状况,系统会通过发出警告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些“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将来一定会给城市拥堵和安全问题带来很多帮助。

5.1.6 “互联网+”:汽车后市场服务

在买车时,车价、车险、税款只是占整个汽车消费链条中的10%,而剩下的90%的消费主要是在买车后的油费、保险、停车、保养及维修等上面。据统计,汽车后市场服务产值不可估量,规模大约在6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

环顾汽车行业,“互联网+”汽车后市场也成为人们的话题之一,汽车行业的发展由重资源型向重服务型转变,尤其是强大的市场规模引起互联网创业者和风投者们的追捧。在第一届投融界“创刻SHOW”互联网明星项目峰会上,现场投资人如此点评道,“汽车后市场服务线下地推是难点,也是抵御竞争对手的高门槛”。

在当前的汽车产业链中,无论是前向零售市场还是后向服务市场,都纷纷开始在互联网领域淘金。在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的传统汽车售后服务领域中,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互联网+”正在重新构建其服务模式。

汽车后市场的创业项目主要涉及汽保行业、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文化与运动行业,如图5-4所示。

图5-4 汽车后市场创业项目

在众多的汽车后市场创业项目中,汽保行业和汽车养护行业存在交叉,而目前国内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的业务范围也有向汽车养护行业拓展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行业竞争的加剧,再加之愈渐流行的线上线下的模式,汽车已经由平时不保养、有病大修或以换代修的时代,进入深度养护阶段,这为汽车后市场带来了新的盈利机会和发展空间,很多互联网企业、线下传统企业纷纷瞄准这一市场着手布局。数据显示,2014年至少有36个“互联网+”汽车后市场的创业服务项目获得风投资本注资。

5.1.7 “互联网+”出租:撬动改革杠杆

随着“互联网+”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租汽车行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热点话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2015年1月,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在重庆推出旗下汽车共享项目,该项目在租赁模式上依托移动互联网,客户注册为会员后,只需通过家里计算机上网或智能手机上的APP,便可预订附近的专用轿车,通过智能手机开锁驾驶即可。使用完后,只需将车停放在运营区域内任意停车场即可,并用智能手机操作完成租赁。

同时在2015年7月,浙江义乌率先出台的《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中提到,从2018年开始,义乌将取消营运权有偿使用费,同时建立和引进互联网约租车平台,落实其主体责任,遵守运输市场规则,提供合法营运车辆,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驾驶员;除此之外,还将有序开放出租汽车市场准入和出租汽车数量管控,实现出租汽车市场化资源配置,此方案被视为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破冰之举”。

互联网化正在深入到汽车制造、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互联网+”对出租行业带来的变革影响已经从营销、渠道、运营、产品四个维度全面展开。

5.1.8 “互联网+”之P2P租车

P2P租车(即个人对个人)是新兴的“互联网+”汽车分享平台,车主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暂时不用的汽车有偿分享给需要用车的人。美国P2P模式的代表公司是Airbnb,他开创了“沙发客”模式,即用户可以将空闲房间短租给旅行者,而Uber公司分享的则是汽车,公司的P2P租车平台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规则保护车主的利益,例如购买保险、安装监视器帮助车主查看汽车位置等。

P2P租车模式在中国同样炙手可热,例如,阿里背景的创业团队推出的友友租车刚完成天使轮A轮融资;宝驾租车已获500万美元融资。

2012年年底成立的“PP租车”也获得红杉资本和清流资本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其运营模式如图5-5所示。

图5-5 “PP”租车运营模式

“智能盒”是由“PP”租车事先安装好的,出租方和承租方不用见面即可完成租车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