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建筑工坊(清华大学建筑 规划 景观设计教学丛书)
- 程晓青 邹欢 栗德祥编著
- 5758字
- 2021-03-12 13:22:20
自序:“国际建筑工坊”十四年
1.缘起:来自巴黎的美好邀约
“国际建筑工坊”的前身是由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国立高等建筑学院ERIC DUBOSC(埃里克·杜鲍斯克)教授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ETTORE ZAMBELLI(埃托·赞贝里)教授共同组织的两校学生建筑设计竞赛。2002年,受DUBOSC教授的盛情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首次派出由栗德祥教授率领的师生团队参加该竞赛活动,同年参加的院校还有韩国汉阳大学建筑学院和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建筑学院。正是在2002年的活动中,各院校共同协商达成建立长期合作联盟的意向,并通过了合作框架,自此,“国际建筑工坊”的早期格局初步形成,由于当时成员共有四个国家的五所建筑院校,故被简称为“四国五校”联合设计。
“国际建筑工坊”自成立之初便确定了清晰的工作模式,即:以促进东西方建筑教育交流为主旨思想,参与的学生主要为各校一年级研究生,每年春季学期举办一次活动,由各院校轮流主持。合作和交流按照设计进程共分为两个阶段,设计前期各校师生共同前往负责出题的国家进行选址考察和学术交流,设计终期则共同前往负责展评的国家进行最终成果展览和优秀作品评选,选址考察和作品展评分别在两个国家进行,旨在为各国学生创造亲身感受不同建筑文化环境的机会。
“国际建筑工坊”的早期活动主要在中、法、意、韩的“四国五校”之间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活动以其独特魅力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国院校加盟,德国、马来西亚、日本、哥伦比亚、秘鲁、越南、泰国和西班牙等国的优秀建筑院校纷纷加入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异域建筑文化思考,也为师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
十四年前,一个来自巴黎的美好邀约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国际建筑工坊”结下不解之缘,究其原因是其主旨思想与清华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合作的理念不谋而合。作为创始成员之一,清华师生团队迄今已经连续十四次参加此项活动,“国际建筑工坊”从早期的课外选修设计竞赛,逐渐正式纳入清华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到2006年成为必修设计课程的专题之一。在此过程中,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共同探索建设领域的前沿课题,分享创新设计理念与心得,获益匪浅。
2.探索:建筑教育合作新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不断拓展国际教育合作,随着对外交流的加强,建筑教育层面的交流模式也在不断丰富: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公派访问学者,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学生交换培养,早期交流的重点是借助国外的教育平台,以单向对外输送人才为主,建筑专业教育的特点并不明显,受众也十分有限。21世纪以来,日益扩大的国际联合设计为建筑教育合作开创了新的模式,国际联合设计契合建筑学专业特点,以增强理解和相互学习为主,交流的重点转变为搭建中外平等的教育平台,输送与引进并举,受众人数大大增加,实现了研究生全覆盖。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际联合设计不断扩展,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与以下几个基本理念密不可分:
·合作原则——建立平等舞台
在“国际建筑工坊”漫长的建设过程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院校始终以相互尊重为前提,摒弃基于国家大小、经济强弱、文化优劣的某些狭隘偏见,在其成员之中既有名列世界前茅的发达国家、知名院校,又有独具地域特色的发展中国家、新兴院校,参与国家总数达到12个,参与院校总数达到21所,平等是维系彼此友谊和稳定合作的基础。走访各个国家的每所院校,我们看到了迥异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方法,也看到了相同的专业追求和各自突出的学科优势,差异本身就是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动力之一。平等的交流舞台为我们开拓了欣赏不同建筑文化精髓的视角,通过彼此的交流互补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进步。
·关键难点——磨合教学理念
“国际建筑工坊”横跨欧洲、亚洲和拉美洲,参与国家和院校众多,各自的教学体系、授课时间和教学要求均有较大差异,对形成可持续的合作关系造成相当大的障碍。早期活动主要以较为松散的竞赛为主,学生自愿参加,成果不计入课程,对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深化设计方案非常不利。对此,各成员均就“如何协调活动时间?”、“如何将其纳入正规课程?”、“如何在共同命题之下发挥各校所长?”等关键难点进行了积极推进,也得到了各院校的大力支持。随着不同教学理念的相互磨合,逐渐建立了稳定和谐的合作关系,目前各主要成员院校均已将此项活动作为研究生必修课,并针对各自不同的教学特点,在完成共同设计成果之外深化相应的论文研究和技术设计等个性化内容。
·教学重点——开拓专业视野
作为一门研究生设计课程,“国际建筑工坊”的教学重点不是具体设计手法的传授,而是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科学的设计方法论,其中开拓专业视野是此项活动的最大收获。“国际建筑工坊”的广泛交流平台为学生们创造了感悟世界不同文化的机会,在每年的活动中都为学生组织两次学术交流互访,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建设环境的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教学活动并不局限于校园课堂和指导教师,而是广泛邀请以政府管理和规划部门、建设开发单位、当地代表建筑师等行业专家为学生们介绍城市发展的相关需求和进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学生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城市的发展问题,亲耳聆听国际建筑领域前沿理论,亲身探究东西方建筑思想的异同,现场考察优秀设计案例,对于其形成全面的建筑观具有积极意义。
·教学方法——强调激发互动
结合清华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国际建筑工坊”注重设计方法的传授,采用激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研讨课为主要教学形式。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研究,从每个项目所在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入手,锻炼其发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按照教学进程设置阶段性的成果要求,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不断深化研究和设计,形成逻辑清晰的设计思路,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方案的深化,提高其专业设计的能力。
·核心目标——回归本土文化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对不同文化的独特理解,强调认同外来文化而不抹杀自身特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国际建筑工坊”教学中始终以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作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文化自信的基本手段,交流的核心目标是回归本土文化,这一追求亦得到了每个成员院校的认同。在十四年的教学实践中,既强调对项目所处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尊重,又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建设条件,大胆提出基于自身理解的设计方案。随着教学思想的日渐成熟,清华学生所展现的兼具浓厚东方式思维和前瞻设计理念的作品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赞许。在每年的成果展评中,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各院校师生所奉献的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设计理念,相信这些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另类思考对于每个国家和城市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
3.感悟:异质文化碰撞与升华
在“国际建筑工坊”十四年的实践中令人感触最深的是异质文化的碰撞,由于各所院校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教育理念,面对同样的研究课题时往往会采用差异性极大的思维方法和解决方案。因此,认真分析不同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彼此的实践经验,对于提升各自的教学水平十分有益。
·共同的关注视角
“国际建筑工坊”自创立以来,始终关注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前沿问题,强调命题的前瞻性。在历年的设计选题中,各主办院校积极寻找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关键难点作为研究和设计题目,虽然环境不同、内容各异,但是都呈现出共同的关注视角,即以生态技术、城市与建筑更新和地域文化为重点的当代建筑核心命题。
早期阶段设计选题的突出特色是要求采用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在完成基本设计方案的同时还须进行深入的技术模拟和节点设计,针对不同的地段条件,绿色技术的选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例如:在2003年北京高层综合体设计中,积极探索了冬冷夏热地区高层建筑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方案针对保温、通风和隔热等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和模拟,对于亚热带环境的绿色建筑设计实践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2007年马六甲湿地居住建筑和2008年深圳滨海公共建筑设计中,潮湿闷热的气候特点对于方案的形成带来很大影响,架空、遮阳、风巷、水墙和植被维护结构等创新性解决方案对于推动热带环境的建筑节能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城市与建筑更新是“国际建筑工坊”关注的又一个重点,无论是位于首尔景福宫一隅的现代艺术中心设计,还是贝约纳河畔的拿破仑兵营再造;无论是威尼斯大运河上的旧建筑更新,还是东京日本桥高架路的再利用,每个选题无不铭刻着各个国家的发展脉络、展示出各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关注历史、关注文化、关注城市和社会发展加深了我们对于个体建筑定位的思考,整合既有空间秩序、实现新旧建筑的融合、再造美好的城市环境成为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激发每座城市的活力进行不懈努力。
随着参与国家和院校的不断增加,异质文化的影响令“国际建筑工坊”的选题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在地域文化特色方面的探索不断加强。历史悠久的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秩序清晰的韩国宫殿和园林、独具特色的马来屋住宅、创意无限的拉美城市涂鸦艺术为设计者带来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和艺术灵感。以差异化的视角审视异质文化,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域建筑探索往往最能“去粗取精”,收获启发性的思想火花。
·迥异的解决方案
成果展评是“国际建筑工坊”始终坚持的重要交流环节,每年数十个方案供师生彼此观摩,历经严格的评审选出最优秀的设计,坚持这一过程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展示在共同命题之下不同院校所提出的风格迥异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相互学习。每组设计方案往往清晰地体现了各院校突出的学术优势,折射出鲜明的教学思想。合作院校各自的教学侧重点十分明显,例如: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注重技术和建构层面的训练,方案的技术深度优势明显;威尼斯建筑学院则注重设计理念、特别是哲学层面的思考,方案的理念和表达手法纯熟;法国拉维莱特国立高等建筑学院在新型轻钢结构体系方面经验丰富,方案充满轻盈浪漫的气息;与之相比,亚洲各院校则更加关注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城市尺度的思考,方案在突出地域性和现代感的矛盾中脱颖
而出。
·相互碰撞中升华
在“国际建筑工坊”的同行评价中,清华团队在这些年中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从早期努力摸索,到慢慢适应规则,进而完美融入并发挥重要作用,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换,逐渐形成明显的学术优势。对此,作为教师我们深感自豪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与整个国家的强盛和对外影响的扩展一脉相承的。早期的“国际建筑工坊”是清华学生了解国际建筑教育仅有的几个窗口之一,如今,随着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语言交流能力的提升、设计构思创造性的加强,“国际建筑工坊”逐渐成为展现清华学人风采的舞台。清华团队连续多年在成果评选中取得佳绩,这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相信对于每一位参加此项活动的学生来说,“国际建筑工坊”所带给他们的启发和收获一定是受益终身的。
同样,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我们不断完善清华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体系,强调方法训练、开展专题研讨、跨学科合作和深化技术设计等教学改革一定程度上也是受益于“国际建筑工坊”的相互学习。
4.收获:行走中的激励与成长
十四年来,我们仿佛一直行走在追求建筑理想的道路上,走过很多美丽的城市、看过很多奇异的风景,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过、为人类创造的巧夺天工感动过,曾经的美好回忆今天仍旧历历在目:难忘西西里静谧的红砂岩建筑遗迹,难忘马来西亚柔佛州贫穷的水上人家;难忘文艺复兴之城的和谐优雅,难忘威尼斯“彩色岛”的色彩斑斓;难忘庆尚南道古寺的晨钟暮鼓,难忘福建土楼“婚礼”的热闹喧嚣;难忘壮美的马丘比丘,难忘宏伟的拿破仑兵营;难忘安第斯大学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生活,难忘UNSCO大厦神圣庄严的颁奖仪式……“国际建筑工坊”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弥足珍贵的:
其一,作为教育者——通过“国际建筑工坊”的平台,我们广交各国朋友,收获了崭新的教学思想,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历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为这门课程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每个设计的教学过程同样是学习过程,我们和学生们一起研究和分享,为每一位学生的困惑而担忧,为每一个方案的进展所鼓舞,教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其二,作为建筑师——在“国际建筑工坊”中我们拓展了专业视野,交流前沿理论,分享创作心得。建筑学专业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每位教师同时也是建筑师,在个人专业发展道路上,设计实践与理论教学二者缺一不可,所谓教学相长,教学理念方面的提升同样折射在我们作为建筑师的设计创作中。
其三,作为清华人——我们为学生们的出色表现而欢呼、自豪,是学生们的聪颖和智慧为人类的建设事业奉献了美好的创意与思想,是学生们的勤奋和努力为清华大学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
最后,作为亲历者——我们见证了“国际建筑工坊”从艰苦创办到蓬勃发展的成长历程,来自世界各国的同行们心怀共同的专业追求,为了构建完美的教育交流平台不断摸索前行,在这段难忘的旅程中彼此激励与成长。
5.愿景:开拓建筑教育的“丝绸之路”
时光荏苒,日月穿梭,不经意之间,“国际建筑工坊”迄今已经开展十四年了。十四年,对于人生来讲已是一段相当漫长的经历。同样,对于“国际建筑工坊”来说,随着成员不断增加、交流不断深入,仿佛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逐渐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回首这段难忘的历程,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心中是怀有些许苦涩的:早期创始人之一的ZAMBELLI教授已经故去,为我们留下深深的怀念;曾经主持此项活动的部分中外教师也已退休,离开教学一线。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建筑学人加入到这一队伍中,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更加值得欣慰的是,曾经参与此项活动的学生们如今已经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建设领域,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实践着、创造着。其中甚至有的学生也已经步入教职,担当着推动“国际建筑工坊”扩大传承的重任。2015年,“国际建筑工坊”首次在越南河内举行,参与的国家和学校进一步增多,学生总人数达到200多人,国际影响日益彰显。
“国际建筑工坊”的初衷是搭建东西方建筑教育合作的桥梁,努力开拓一条建筑教育的“丝绸之路”。感谢十四年来陪伴我们一起进步的各国同行,这是一群对建筑充满热爱的人,他们为着无疆界的建筑理想,为着人类的共同发展而努力。应该说,通过此项活动令我们更加热爱这个美好的世界,也更加热爱所从事的伟大事业。
祝愿我们的友谊长存!祝福“国际建筑工坊”薪火相传、蓬勃发展!
程晓青 邹欢
2015年7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