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清朝官服

朝的官服称为补服。早期只有武官为补服制。顺治九年(1652)后,对补服的制作有了改变,几乎全盘承袭了明朝的定制,只有个别纹样有所删改。补服为石青色,圆领、对襟、平袖过肘、身长过膝。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及科道、侍卫等职,均需项挂朝珠,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共108颗。构成清朝官服的又一特点。

官帽和顶戴花翎

清朝的官帽分暖帽和凉帽两种,前者为冬春所戴,后者为夏秋所戴。暖帽为圆形,有一圈向上反折的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顶有顶珠。凉帽无檐,形如圆锥,用白、湖蓝或黄色罗为表,红纱绸为里,帽表也缀以红色帽纬。

顶珠即顶戴,俗称“顶子”,用不同材料标识官级: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石,五品为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为阳文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顶珠下有翎管,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眼多者为贵。“眼”指的是孔雀翎上像眼睛一般一圈灿烂鲜明者,一个就叫一眼。蓝翎无眼,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清初,贝子和固伦额驸(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驸(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戴单眼花翎。亲王、郡王、贝勒向例不戴,后也时有赏戴,汉人因封爵赏戴或文臣而兼提督、巡抚衔者,也开始赏戴。到道光年间开捐官之例,花翎蓝翎可由捐而得。

清朝文官补服

补子

官服上缀绣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补子分圆补和方补两种。圆补用于贝子以上皇亲者,上为五爪金龙纹,分别饰于左右肩上及前胸和后背。方补均用于文官和武将等官员。文官采用飞禽式样,武官采用走兽图案。

文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鹭鸶,七品为,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

武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狮,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为犀牛,八品与七品相同也为犀牛,九品为海马。

清文六品官补子

清文七品官补子

清文八品官补子

清文九品官补子

清武一品官补子

清武三品官补子

清亲王团龙补子

清文一品官补子

清文二品官补子

清文三品官补子

清文四品官补子

清文五品官补子

明清补子的区别

清朝的补子直接袭于明朝,但也有所发展和变化,除了部分动物不同外,二者的主要区别还包括:

在形制上,明朝补子施于袍,清朝补子用于褂。明服为团领衫,前胸补子是完整的一块;清服是对襟褂,前胸的补子被一分为二。明朝的补子有单独缀织到补服上的,也有直接绣在补服上的;清朝则为单独织绣成后再缝缀到补褂上的。明朝的补子大约40厘米见方;清朝的补子稍小,约30厘米见方。明朝的补子多以红色等颜色为底,金线绣花,四周多为光边;清朝的补子则是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五彩织绣,四周加工精细,多采用花边。明朝文官四品以下的补子,多绣有一对飞禽;清朝的禽兽均绣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