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 圣才电子书
- 12830字
- 2021-06-24 18:12:51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填空题
1哲学是关于______的学问,是______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一切哲学都是______和______的统一。
【答案】世界观;世界观;世界观;方法论
【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同时,哲学又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供一般的、普遍的方法,即方法论。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的关系问题,即______的关系问题。凡是断定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属于______。凡是认为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属于______。
【答案】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解析】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是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唯心主义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唯物主义则认为存在、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3______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______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认为______,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反之,认为______,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答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解析】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历史唯心主义则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最终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一部哲学史实际上就是______同______的斗争史,同时交织着______与______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辩证法;形而上学
【解析】哲学上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并同这两种斗争交织在一起。
5哲学以______为研究对象,它所揭示的是______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体科学以______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______,因而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答案】整个世界;世界总体;世界的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解析】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它所揭示的是世界总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哲学与具体科学在对象上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一般与个别或特殊的区别,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规定的研究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
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答案】C
【解析】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首先提出世界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 )。
A.近代欧洲唯物主义
B.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作为唯物主义哲学派别逻辑起点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其特点就是首先提出世界物质本原的问题。
3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 )。
A.批判其错误观点
B.吸收其合理思想
C.把二者结合起来
D.批判地继承
【答案】D
【解析】批判地继承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吸收前人优秀哲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待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上采取了批判吸收的方式。
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5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做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答案】A
【解析】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6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
A.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
B.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D.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答案】C
【解析】唯物主义在历史上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三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但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辩证法观点,方法论上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答案】B
【解析】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包括:第一性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同一性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同一的,是否可以认识。
8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A.唯心主义
B.经验主义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答案】C
【解析】不可知论是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作出否定回答的哲学理论。它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9“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答案】B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1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B
【解析】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个哲学流派。二者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11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世界统一于精神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答案】C
【解析】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AB两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D项,属于不可知论。
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 )。
A.实践本质的分歧
B.意识能动性的分歧
C.意识本质的分歧
D.世界本质的分歧
【答案】D
【解析】“一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世界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的分歧。
1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
A.朴素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B.辩证的唯心主义和历史的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
【答案】C
【解析】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4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 )。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答案】A
【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15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它是( )。
A.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B.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C.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后导致唯心主义
D.独立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外的一个哲学派别
【答案】C
【解析】“二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16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答案】B
【解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项,哲学不等同于各门具体科学,更不能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所谓“科学之科学”。C项,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强调的是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17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经验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是指人与外界通过感觉隔离开来,人们是无法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即世界是不可知的。
18“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
A.先验论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人能够积极主动地感觉、反映外界事物,即人具有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在观察、感觉、反映时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这段话就是说明了“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19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答案】B
【解析】传统“上帝观”本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强调“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则体现出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0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B
【解析】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心想事成”表达的是一种意识的决定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2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学说
B.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哲学学说
D.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答案】B
【解析】“一元论”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22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唯物主义
D.宗教哲学
【答案】A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属于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3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 )。
A.包括一切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不包括旧哲学
D.一切正确反映时代本质要求的哲学
【答案】D
【解析】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是从总体上概括地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凡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该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
2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案】C
【解析】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把哲学划分成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肯定存在、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则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
【答案】AD
【解析】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同一的,是否可以认识。
2科学地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 )。
A.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E.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
【答案】ABCDE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包括,即第一性问题和同一性问题,科学地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就能正确认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以及世界可知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而能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路线、哲学的党性原则等
3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世界“物自体”的存在
B.坚持物质决定精神的观点
C.主张世界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D.反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观点
E.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答案】CE
【解析】“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
A.朴素性
B.机械性
C.空想性
D.形而上学性
E.不彻底性
【答案】BDE
【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三个局限性:①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②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③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一切哲学都是( )。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E.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科学
【答案】AC
【解析】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经过了理论的加工和概括的,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项,不是一切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E两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6宗教中的上帝观在当代越来越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下列命题中表明了这一特点的有( )。
A.上帝是实体的存在
B.上帝代表爱
C.上帝就在我心中
D.人的意志、欲望、直觉决定一点
E.上帝创造世界
【答案】BC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是指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B项,是把爱当做是一种主观感觉和意识,认为上帝就代表了爱,是主观唯心主义。C项,上帝就在我心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7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 )。
A.一元论哲学
B.决定论哲学
C.坚持物质第一性
D.能动的反映论
E.坚持唯物史观
【答案】ABC
【解析】D项,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不是所有唯物主义哲学的特点。所有唯物主义哲学都坚持反映论,但反映论有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与积极能动的反映论的区别。E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利,在其之前的哲学,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8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
A.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E.前者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后者是人生的意义
【答案】AB
【解析】AB两项,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比较零碎、不自觉、不系统。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对世界观的各种问题、观点用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CD两项,无论是哲学还是一般人的世界观都对人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都具有阶级性。E项,世界观是指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而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而不能将二者等同。
9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经验论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E.反映论的观点
【答案】BC
【解析】B项,把感觉、经验当成是第一性的观点,是把个人的感觉、经验作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项,经验论是一种认识论的理论或学说,又称经验主义。它认为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是第一性的东西,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往往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
10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主张( )。
A.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B.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
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
E.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还是没有同一性
【答案】BCD
【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它的形而上学性和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所限制,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否认意识有能动作用,更不懂得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这些也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分歧点。A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BCD项,符合题意的。E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问题。
11哲学的时代性是指,哲学是( )。
A.一定时代的产物
B.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本质特征的概括
C.依存于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D.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
E.完全符合时代的进步要求,反映时代精神
【答案】ABC
【解析】A项,马克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即是说哲学具有时代性。所谓哲学的时代性首先是指哲学是一定时代的产物。B项,具体来说哲学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本质特征的概括。C项,而时代是具体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那么哲学也要依存于时代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D项,人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是多个,而不是一个,任何真理都是一种猜测、假设,都是可变的、相对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E项,不是任何哲学完全符合时代的进步要求,反映时代精神是相对而言的。
12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 )。
A.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世界是发展的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E.世界是可知的
【答案】BD
【解析】BD两项,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项,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C项,旧唯物主义没有实现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不承认世界是发展的。E项,世界是否可知是认识论问题,而不是本体论问题。
13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原因是( )。
A.片面地理解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未能科学地说明意识的起源
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由于唯心主义的狡猾和诡辩
E.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答案】ABCE
【解析】AC两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不承认辩证法,因此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陷入片面性,即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并夸大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BE两项,无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还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们都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因此也就不能科学地说明意识的起源,所以它们都不能最后彻底战胜唯心主义。D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能从根本上战胜唯心主义的原因决非是唯心主义的狡猾和诡辩所致。
14唯心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有( )。
A.坚持意识第一性
B.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C.一元论哲学
D.可知论哲学
E.不可知论哲学
【答案】ABC
【解析】A项,唯心主义哲学由于对精神本原的不同理解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而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由于它们都“坚持意识第一性”。B项,在认识论上两者都“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C项,两者都是坚持世界有一个精神本原的一元论哲学。
15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对象
C.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D.实际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E.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答案】AB
【解析】AB两项,“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此原则的提出,不仅为掌握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具有补充作用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思想方法原则,而且它更强调了实事求是原则在人们认识运动过程中的过程性特点,即在实践中迈出的每一步都必须坚持“只唯实”的原则,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16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产生是需要条件的,其产生的基本件包括( )。
A.物质生产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B.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广泛的经验材料
C.抽象思维能力达到相当的水平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
E.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发展到一定阶段
【答案】ABC
【解析】哲学并不是从哲学家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任何哲学都是在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因此,哲学的产生需要人们在物质生产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前提下,用抽象思维认识世界,并在实践中继续改造世界。
17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是( )。
A.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人生观
B.历史观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
C.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
D.人生观影响世界观和历史观
E.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人生观
【答案】ACDE
【解析】AB两项,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包括对历史以及人与历史关系的总体理解,还包括对人本身以及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即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人生观,而不是历史观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CDE三项,人生观与世界观、历史观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对自身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历史以及人与世界、历史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内在地要求世界观和历史观为自己的全部活动奠定基础。
18下列关系中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 )。
A.天人关系
B.名实关系
C.理气关系
D.形神关系
E.知行关系
【答案】ABCDE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问题: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唯物与唯心的区别)②世界是否可以认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A项,天人问题,产生于三代宗教和政治的反思,它主要围绕着“人和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及人和社会合理存在的可能性”问题而展开其实质还是探讨世界的本原问题。B项,在名实关系中,名注重的是精神层面,实注重的是物质层面,二者的关系即探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项,理气关系也是对本原问题的探讨,理在气先还是气在理先。D项,形神关系本原问题的探讨,形神关系是关于人的肉体与灵魂、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源于先秦。E项,知行关系,行先知后还是知先行后,探讨世界是否可知。
19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答案】BCD
【解析】A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E项,“物是观念的复合”是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0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怎样的问题
E.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答案】BC
【解析】BC两项,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①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据。
四、名词解释
1世界观
答:世界观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方法论
答: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3哲学
答:哲学是指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既包括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理解,又包括对历史以及人与历史关系的总体理解,还包括对人本身以及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哲学的内容极为丰富,是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4唯物主义
答: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可知论
答:可知论是指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作出肯定回答的哲学理论。可知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可知论分为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两种。
五、材料解析
1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笛卡尔说,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然是真知识”,“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
材料二:
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
(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三: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都是错误的。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2)材料二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3)简述材料三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
答:(1)材料一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二中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
(3)材料三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作出了科学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他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等到这种已经接受了的观点被推翻以后,又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和完全新的发展,它又成为一个新的哲学观点的源泉。”
(摘自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
根据材料请回答:
(1)爱因斯坦这段话阐述了什么基本观点?
(2)简述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作用及表现。
(3)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说明爱因斯坦所提示的哲学和科学的相同点。
答:(1)哲学要以科学的成就为基础。世界的知识有三门: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就分别是它们的结晶,哲学则是它们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离不开科学。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一旦形成以后,对科学的探索和研究能起到指导和推动的作用。这种指导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科学的多种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使科学研究获得成功。哲学和具体科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就二者的联系而言,哲学必须以具体科学作为基础,离开了具体科学,哲学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同时,具体科学如果离开哲学的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就会迷失方向。
(3)哲学和科学都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发展过程之中,科学的新成果可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又能反过来推动科学的发展,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在实践的基础上永无止境地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