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学前儿童发展的含义

(1)发展

“发展”一词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衰退消亡的过程。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

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指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儿童从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每个时期的身心特点都有所差异。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三个方面:a.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b.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c.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虽然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着发展的共同趋势和规律,但对于每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

(2)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之前的0~6岁的儿童,可分为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两个阶段。

(3)学前儿童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发展。

2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特点,如体貌、身体内部结构等方面。遗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构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因素之一。

(2)环境

环境是指学前儿童接触到的周围人和物的总和,广义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前教育环境三大类;

环境是学前儿童生存的物质基础;

环境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3)教育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教育是学前教育,它在学前儿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通过学前教育可以发展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

学前教育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发展。

(4)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学前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其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映能力。

学前儿童对外界信息具有主动反映的能力;

学前儿童能对外界信息作出创造性的反映。

(5)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又称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幼儿发展的方向顺序是按所谓的首尾方向(从头到脚)和近远方向(从中轴到边缘)来逐渐发育的。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成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二、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

1成熟学说

成熟学说是强调基因顺序规定着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1)影响发展的因素

格塞尔认为支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和学习。其中,他更侧重于“成熟”,特别强调生物遗传因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格塞尔的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梯子”,就是这一观点很有力的佐证。

他认为儿童身心发展过程是有规律、有顺序的,这种规律、顺序受有机体内部的因素即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制约,外部环境只是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条件,但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成熟程序。

(2)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格塞尔认为:父母和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学前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学前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去养育他们。

2精神分析学说

(1)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

a.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遗传的本能、欲望组成,按快乐原则行事。

b.自我处在意识层面,代表理性与正确的判断,按现实原则行事。

c.超我是意识层面中的道德成分,体现在根据情境对自我进行约束和决策选择,按理想原则行事。

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儿童发展划分为:

a.口腔期(出生~1岁)

需要满足婴儿吮吸乳房和奶瓶的行为,如果口腔的需要未能得到适当满足,将来可能形成诸如吮吸手指、咬手指甲、暴食以及成年以后抽烟的习惯。

b.肛门期(1~3岁)

这一阶段,儿童受到大小便训练,父母要注意对儿童进行大小便训练不宜过早、过严,否则成年后可能会形成肮脏、浪费或洁癖、强迫等特征。

c.性器期(3~6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依恋异性父母,即男孩产生恋母情结、女孩产生恋父情结,儿童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对异性的态度将影响他成年后与异性成员的关系。

d.潜伏期(6~11岁)

儿童的超我进一步发展,从家庭以外的成人和一起玩耍的同性伙伴那里获得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念。男孩和女孩开始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样来行事。

e.生殖期(11、12岁以后)

如果前面的阶段发展得顺利的话,那么儿童就会顺利过渡到结婚、生育后代的阶段。

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前儿童表达自身的情绪,重视通过艺术、游戏等活动来作为消除精神压抑的手段。

(2)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

婴儿期(0~1.5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这一阶段的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以信任。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感表现为一个人对于他周围世界的态度,可以通过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以满足、关心和爱护婴儿的需要而培养出来。

儿童期(2~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该阶段的任务是培养自主感,若父母允许儿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儿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自主的个性,反之,父母的过分溺爱与保护会让儿童怀疑自我,从而产生一种羞耻感。

学龄初期(3~5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这一时期,如果儿童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会形成主动性,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者嘲笑儿童的行为,儿童就可能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有时,当儿童的主动性与别人的主动性产生冲突时,也有可能引发内疚感。

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这一时期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中学生尝试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的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统合起来,形成自我的整体评价,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以及各种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努力获得亲密感,体验爱情和婚姻的实现,从而排除孤独感,在埃里克森看来,发展亲密感对是否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成年期(25~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进入中年,人们开始关心下一代,他们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与养育。这一阶段表现为对他人、对事业、对未来的关心与投入。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这一阶段,进入老年期的个体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顾。当他们觉得有价值时,就能够完全接受自我,获得一种自我整合之后的完善感,反之,就会产生失望感。

3行为主义学说

行为主义发展观认为儿童发展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环境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他认为成人能通过控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将行为分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由经典条件反射中刺激引发的行为;

操作性行为,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能通过奖励等强化措施,来增加其发生频率,也能通过不同意或取消特权等措施,来减少其发生的频率。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强调模仿,即观察学习:

儿童总是在观察和模仿周围人们的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行为结果的观察,儿童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使其自身也得到相应的强化,即替代强化。

除了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外,个体还存在自我强化。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儿童就会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应。

(4)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重视及时强化

强化不及时将不利于儿童行为的发展,教育者应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

行为矫正

行为主义提出可以用“消退”的方式替代惩罚,来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真题链接】

【例1.1 简答题】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015年上半年真题]

答: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个性的理论。班杜拉的社会理论学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而建立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交互决定观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决定的;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但也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性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2)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同时,他将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

(3)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这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4)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以及情境条件。

4认知发展学说

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学说。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及结构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的基本概念:

a.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图式最初来自遗传,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建构出新的图式。

b.同化是数量上的变化,不引起图式的改变。

c.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的图式。

d.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2)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该阶段儿童尚未掌握语言,学习限于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感官知觉方面。

前运算阶段(2~7岁)

该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出现直觉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

a.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b.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缺乏概念守恒结构,如液体守恒、数量守恒、面积守恒等。

c.自我中心性,具体表现为自我中心思维,儿童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能借助具体实物支持进行运算,思维获得了可逆性、守恒性,但还不能对假设性命题进行逻辑思考。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具体实物的束缚,能进行抽象的假设-演绎推理,达到了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成熟的成年人的思维能力相当。

(3)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教育应配合儿童认知发展顺序;

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真题链接】

【例1.2 简答题】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逻辑特点。[2018年下半年真题]

答: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4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中的象征思维阶段(2~4岁)。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4岁儿童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

(2)幼儿的思维在此阶段还没有真正普遍化,没有形成一般化的概念。

(3)此阶段幼儿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常常运用“转导推理”。

(4)象征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为“自我中心思维”。此阶段儿童在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不能依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或所谓“信号物”进行思考。

5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苏联儿童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成人或年长伙伴来习得和掌握的。

(1)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他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由教学决定其发展水平和速度。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这是维果茨基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结论。包含着两层含义:教学主导着甚至说决定着儿童的智力发展。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第一发展水平与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3)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学活动首先必须建立在儿童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又要考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三、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发展趋势

10~1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生理发展

在第一年里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快,同时各器官构造和机能也处于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身体渐渐强壮,但仍十分嫩弱。

心理发展

a.感知觉的发展。儿童一生下来就具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和视觉,出生后视觉、听觉发展迅速。

b.动作发展。儿童身体动作发展迅速,先后学会抬头、俯撑、翻身等基本动作。手眼协调动作得到发展,能够按眼睛的视线去抓住所见物体。

c.认知发展。言语得到发展,一岁时有的儿童能说少量单词或能听懂但不会说。

(2)教育要领

成人应给儿童以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

动作训练方面不宜过早,应在四五个月时开始练习爬,六七个月时练习坐。

提供适当适量的玩具。玩具不宜同时拿出,应轮换提供,每次仅出现一两种。

【真题链接】

【例1.3 单项选择题】婴幼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  )。[2013年上半年真题]

A.无意触摸到东西

B.握住手里的东西

C.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

D.玩弄手指

【答案】C

【解析】手眼协调即看见东西能抓住它,也就是说眼睛控制手的活动,并使手准确地伸向物体所在的方位,这可以作为婴幼儿手眼协调的重要标志。

21~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动作发展。一岁后儿童学会了自由地独立行走,扩大了他的生活范围。儿童手眼协调和双手协调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可以用双手拿取、操纵物体;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用勺吃饭、用笔画等。

认知发展。一岁后儿童的语言迅速发展,不但能听懂成人对他说的话,还能用语言和成人交流。

游戏活动。一岁后的儿童可以从事最初的游戏活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把自己做的事也当成一种游戏活动,喜欢模仿。

直觉行动思维。儿童对事物的感知、注意、记忆及思维活动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是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具体事物、具体活动,儿童便不能进行认识。

(2)教育要领

成人应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与学,多进行户外活动。要重视习惯的养成,活动积极性的培养,发展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进行动作练习。

33~4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该阶段的儿童总是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而不能做到想好再做。

思维缺乏可逆性和相对性,该阶段儿童不会逻辑推理,不能理解反话。

行为受情绪支配,该阶段儿童在活动中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很强的情绪色彩。

喜爱模仿,儿童喜欢模仿一些具体的外部的活动或动作,通过模仿来学习。

(2)教育要领

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

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正确对待儿童的“反抗行为”。

44~5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活泼好动。不再像幼儿初期那样听话、顺从,有了自己的主意,敢于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大胆的探索。

具体形象思维。4~5岁儿童在活动中很少依靠行动来进行思维,他们的整个思维过程要依靠实物的具体形象作支柱。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该阶段的儿童能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能听懂一些道理,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

(2)教育要领

引导儿童观察生活;

培养儿童的同情心;

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用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55~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好问、好学;

抽象思维能力发展;

语言能力明显提高;

有意行为增多;

个性初步形成。

(2)教育要领

采用游戏的方法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

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让儿童懂得更多的事理;

提供条件让儿童做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

提供运动机会,让儿童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

做好幼小衔接准备。

6儿童身心发展的总体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

从不完备到完备,儿童各种心理出现和形成的秩序服从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复杂规律。

从不分化到分化,儿童最初的活动,既是简单和单一的,又是笼统而不分化的,随着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逐渐复杂和多样化。

(2)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刚开始时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是根据具体事物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特征进行的,后来能够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即从感觉、知觉、表象再到思维的过程。

(3)从被动到主动

从无意到有意;

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儿童的心理活动之间最初缺乏有机的联系,是零散的,因而心理活动很容易受情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之后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心理活动逐渐地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系统,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