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1.1 复习笔记

一、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梗概

1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1)希腊哲学产生的条件

哲学产生的必要条件

“惊异”和“闲暇”是哲学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

希腊哲学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希腊民族是一个具有思辨禀性的民族。

(2)希腊民族具有思辨禀性的原因

希腊城邦社会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以个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基本原则而形成,这种适应商品生产和公平交换所建立的城邦奴隶制国家,其政治形式必然会日益走向工商业奴隶主民主制。

城邦生活中将普遍性的法律确立为不可动摇的圭臬的做法,使希腊人养成了一种把抽象的原则看得比感性的生活更加具有本质性的思维习惯。黑格尔认为,希腊的精神就是“尺度”和“限制”,就是将规定性给予那些不可度量的东西。

正是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强调统一性和规范性的“尺度”意识(或法律意识),酝酿了希腊人探索宇宙本原和万物根据的哲学冲动。

(3)哲学的含义

在希腊语中,“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与知识有关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哲学的范围,即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探索,这是世界各个古老文化都共同具有的。

从狭义上来说,只有那种探寻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追问自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即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狭义的哲学即对自然万物的最普遍的原理与原因的探索,是希腊民族首创的一门独立学术。

亚里士多德对自己哲学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曾经把自己的哲学划分为“第一哲学”和“第二哲学”。

a.“第一哲学”是指关于“存在本身”或“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即实体哲学或形而上学;

b.“第二哲学”则是指广义的物理学或自然哲学。

真正的哲学是离感觉经验最远、实用性最少,包含着最普遍的原理的知识体系。

(4)希腊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在希腊,哲学不仅与科学,而且与宗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东西。

就其研究对象的范围而言,哲学与神学一样都具有超越性;

就其使用的方法而言,哲学则与科学一样诉诸理性;

希腊哲学最初表现为自然哲学,它是人们研究自然现象的理论结晶。最初的希腊哲学家都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但他们也深受希腊宗教的深刻影响。

2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

希腊哲学的发展,总的来看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1)自然哲学阶段

起止:从泰勒斯创立希腊哲学开始,直到爱利亚学派对自然哲学的超出。

核心问题:万物的本原问题。

基本矛盾:本原的性质是“无定形”还是“有定形”的。

a.米利都学派都是“无定形”学派,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水”“无定形的东西”和“气”;

b.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的“有定形”学派,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数”;

c.赫拉克利特是两派的统一,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既是无定形的,同时又是自己给自己定形的“火”;

d.到了爱利亚学派,有定形和无定形又分裂为作为真理的“逻各斯”和作为意见的“自然”。真理作为“一”和“存在”高高在上,得到最高的推崇;意见则作为“多”和“非存在”遭到贬抑,但也并没有完全被抛弃。哲学开始显现出自己的层次结构来,这为第二阶段作了铺垫。

(2)在逻各斯的基础上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学的阶段

核心问题:存在和一的问题。

哲学家们按照各自的倾向分为两大流派:

a.通过打破逻各斯建立的“存在”和“一”重构自然哲学,使之结构化。这就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所代表的唯物主义自然哲学;

b.通过对逻各斯本身的解构和重构,呈现出作为逻各斯背后的“尺度”的人和神,即“努斯”(心灵),并由此建立起哲学概念的思辨结构。此派哲学家所探讨的问题域已不再限于自然,而是转向了人的伦理生活和社会生活,这就是智者派的诡辩、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辩证法”所代表的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

最后是亚里士多德立足于柏拉图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而将之推向体系化,使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也在这个体系的原理下被容纳于其中,从而首次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形而上学大系统,在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都达到了古希腊哲学的最高峰。这是希腊哲学的完成阶段。

(3)亚里士多德哲学解体并专注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

核心问题

人生如何达到“不动心”的幸福境界。自然哲学(宇宙论)、认识论和逻辑学则成为论证这一问题的手段。

思想流派

a.伊壁鸠鲁派的感觉论的幸福主义伦理学,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自然哲学为理论基础;

b.斯多葛派的理性主义的禁欲主义伦理学,以逻各斯主义的宇宙论为理论基础;

c.怀疑派对一切伦理学的解构,在理论上既解构了感性自然,又解构了理性的逻辑论证,只留下一颗力求超越一切痛苦的心灵。这为新柏拉图主义以“否定神学”的方式进入到基督教的精神氛围准备了思想前提。

二、早期希腊哲学

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是指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学派和爱非斯学派,南意大利地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哲学思想。它们是希腊哲学的最初形态,第一次摆脱了希腊神话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哲学的方式提出了万物“本原”问题。

1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试图以某种自然物质来说明万物的本原,奠定了自然哲学的基础。

(1)泰勒斯

泰勒斯,与雅典城邦的立法者梭伦等人一起被列为当时希腊的“七贤”。泰勒斯被誉为“哲学之父”。

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尝试。当泰勒斯把水当作万物由以产生的根源时,他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而非神话的方式)表述了关于本原的思想(尽管“本原”这个概念是由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首先使用的)。他由此被看作希腊哲学的创始人,其观点有:

a.水是具有运动变化的本性的,它不仅是万物由以产生的源泉,而且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

b.主张万物都具有“灵魂”,把灵魂理解为某种“具有引起运动的能力”的东西,但他所理解的“灵魂”不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而是水所产生的湿气。这种湿气弥漫于宇宙中,构成了万物运动的原因。万物的质料因和动力因在他这里尚未分化。

原因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的原因是:他通过观察发现“一切种籽皆滋生于润湿,一切事物皆营养于润湿,而水实为润湿之源”。

(2)阿那克西曼德

生平成就

a.发明了日晷和天球仪以测定太阳的轨迹和昼夜平分点;

b.绘制了第一张陆地与海洋的轮廓图;

c.第一个用文字来记录自己思想的人。他写过一部名为《论自然》的著作,但已失传;

d.以一种朴素的方式表达了进化论的思想。他认为生物都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元素中产生的,而人则是从鱼进化而来的;

e.建立了一种宇宙论模型。认为世界的形状像一个圆筒,地球处于圆筒的中间,被大气和火圈所环绕,人们透过气孔而看到的火光就是日月星辰。

本原“无定形”

a.认为本原应当是一切“无定形之物”。任何单一的或单纯的自然物均不能成为万物的本原,只有各种无定形之物所构成的原始混沌体,才是万物的本原。

b.“无定形”作为一种原始混沌体,包含着一些对立的东西于自身之中,这些对立物就是冷与热、干与湿。由于它们的作用,从原始混沌的“无定形”中分离出万事万物。

c.认为事物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基本元素(如水)的转化,而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中分离出来,因此事物的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

“无定形”是阿那克西曼德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式的表述。黑格尔认为,阿那克西曼德“把原则规定为‘无限’,所造成的进步,在于绝对本质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而是一个否定的东西、普遍性,一种对有限者的否定”,这意味着哲学思维层次的提高。

(3)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认为地球和日月星辰都是从空气中产生出来的,并且被空气和一种神圣性的“嘘气”(或“精气”)所包围着,他因此而提出了气是万物本原的观点。

阿那克西美尼关于气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对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思想的一种综合,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表述。

气本身具有无定形的属性,正是它的聚散离合构成了宇宙万物。气随着凝聚和稀散这两种相反的运动而分别转化为火、水、土以及宇宙万物。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不仅是指一种自然物质,有时候它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性的东西(“精气”)。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意义上的气,都不具有一种独立的精神性含义。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表现了一种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朴素思想。只有到了希腊城邦文化的鼎盛时期,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才提出了与物质相分离的独立的精神实体(“心灵”)的概念。

2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初步涉及了事物的抽象本质,开启了形而上学的源流。

毕达哥拉斯,既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一个神秘主义宗教团体的创始人。他是“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明者,第一次提出了“心灵和表象是在脑子里面”的观点(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心灵是在心脏里);创立了宇宙中心火(地动说)的理论;在奥尔弗斯宗教的基础上提出了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思想。

(1)“数本原说”

产生及意义

a.产生:“数本原说”的思想产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数学与谐音学的研究,他们根据谐音的音程取决于琴弦的长度这一原理,进而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由它们包含的数所决定的。

b.意义:数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具体事物,而且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因此他们把数说成万物的本原是对米利都学派理论的一种深化,超越了米利都学派的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而具有了抽象原则的含义。

具体内容

a.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素。作为一切数之根本的“1”是第一本原,而“1”表现为点,由“1”派生出其他的数乃至万物的过程则被表述为:点产生线,线产生面,面产生体,体构成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这四种元素则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和转化,从而产生出世界的万事万物。

b.数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比例关系或抽象原则;而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从奇数与偶数的对立中引申出来的十对基本的对立范畴,每一对范畴的前一项都优于后一项。用这些对立范畴可说明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c.用自然数来象征无形事物。例如,“1”代表灵魂或理智(因为它是最基本的数)。

(2)“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达哥拉斯学派将经验性的观察结果抽象为一般性的数学定理a2+b2=c2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得出,意味着数学命题可以脱离几何图形而独立地表示事物的比例关系,这样就蕴含着一种把数看得比形更加具有本质意义的可能性。

伴随着“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明而必然出现的不可公约数危机,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关于数与形相分离的观念。

a.不可公约数危机使独立于经验图形的纯粹数学演绎成为可能,并由此发展出抽象的形式系统(逻辑学);

b.不可公约数危机培养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倾向,即把通过抽象思维而非感官知觉所把握到的对象(如超时空的数学定理、哲学概念或逻辑命题)当作最真实的东西,当作先于和高于具体存在物(现象)的本质。由此发展出从柏拉图一直到黑格尔的种种“本质先于存在”和“本质决定存在”的形而上学体系。

黑格尔对毕达哥拉斯学派大加赞扬,认为它“形成了实在论哲学到理智哲学的过渡”。而罗素则对毕达哥拉斯开创的形而上学源流颇有微词,他将种种形而上学的谬误和神秘主义的信仰都归咎于毕达哥拉斯所开创的数学。

(3)评价

毕达哥拉斯学派代表了一种与米利都学派完全不同或相反的思维倾向。除了从感性的东西上升到抽象原则之外,他们还抛开了前人推崇“无定形”的做法,通过数的确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形”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直到近代定量化的精密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奥尔弗斯宗教那里继承并发展了关于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思想,这种强调灵、肉分离甚至相互对立的思想突破了希腊人传统的灵肉统一观念,构成了源远流长的西方唯灵主义的雏形。它后来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融入基督教中,成为基督教神学的理论砥柱。

3赫拉克利特

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既延续了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又进一步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抽象思想,力图在一与多、永恒与流变、抽象的本质与具体的现象之间建立统一性。赫拉克利特被公认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赫拉克利特,爱非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哲学有两个最重要的主题,即“火本原”说和“逻各斯”。

(1)“火本原”说

内容

a.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b.“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

“上升的道路和下降的道路是同一条路”,它们表现的都是火与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火与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包括:

第一,火通过浓厚化而变为气,进一步浓厚化则依次变为水和土,这是“下降的道路”;

第二,土通过稀薄化而变为水,进一步稀薄化则依次变为气和火,这是“上升的道路”。

c.用“生”与“死”这两个概念来形容火、气、水、土之间的相互转化。

“火死则气生,气死则水生;土死水生,水死气生,气死火生;反过来也是一样。”

评价

赫拉克利特与米利都学派一样,坚持用某种无定形之物来说明世界的产生和变化。不同的是,他把万物的本原规定为火。他的“火本原说”的创新意义在于强调了这种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的。表现为一个无定形和有定形相统一的过程,即无定形的火在燃烧中自我定形,从而实现了米利都派和毕达哥拉斯派两种对立哲学原则的综合。

(2)“逻各斯”

“逻各斯”的含义

逻各斯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不仅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同时也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其客观含义(规律或秩序)与主观含义(理性或智慧)是统一的。

a.“逻各斯”一词的原意是“话语”,也由此而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b.赫拉克利特认为命运的本质就是贯穿宇宙实体的“逻各斯”。“逻各斯”是一种以太物体,是创生世界的种子,也是确定了周期的尺度。

c.“逻各斯”是灵魂所固有的,它自行增长。对于“逻各斯”的听从就是智慧。

d.“逻各斯”是惟有思想才能把握的对象。

“逻各斯”的意义

“逻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它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西方哲学中语言学精神的出现,语言及其规律和结构(逻辑)从此成了哲学家们离不开的一个参照维度。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不仅仅是量的必然性,更主要的是一种质的必然性,这种质的必然性只有通过“逻各斯”(话语)才能表达。

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原则

a.作为万物本原的“火”;

b.作为万物运动变化法则的“逻各斯”。

“逻各斯”不是外在于“火”的,而是火本身固有的尺度,它规定和制约着火与万物之间的流变转化,而万物又反过来显示出“逻各斯”的永恒不变性。

赫拉克利特辩证思想的表现

a.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

c.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辩证法与诡辩之间只有一步之差,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度。赫拉克利特关于运动变化的辩证思想如果向前推进一步,就会变成一种诡辩论。他的弟子克拉底鲁用绝对的运动来否定相对的静止,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偏离了赫拉克利特的意思。

4爱利亚学派

爱利亚学派的哲学家们强调矛盾范畴之间的绝对对立,极力用一来否定多,用静止来否定运动,用本质来否定现象。

(1)克塞诺芬尼

克塞诺芬尼,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哀歌》《讽刺诗》《论自然》等诗篇,至今仅剩下少数残篇。克塞诺芬尼是第一个对神人同形同性的希腊神话进行公开批判的人,从根本上动摇了神话世界观。

对神人同形同性的批判

神人同形同性是希腊神话最基本的特点,而克塞诺芬尼认为,并非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并让神穿着人的衣服,说着人的语言。因此,不同的民族就有各自不同形态的神。

批判的原因

克塞诺芬尼之所以要否定与人同形同性的多神教,是由于他在哲学上总结了三大派别关于本原的思想而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一”。

a.米利都学派的“本原”(“有一个东西,万物产生于它,万物又复归于它”)。

b.毕达哥拉斯派数学本原的“一”。

c.赫拉克利特的“一切是一”的逻各斯。

克塞诺芬尼的“神”

a.克塞诺芬尼认为惟有“一”才是“神”,神则是惟一的。

b.这个神超越了人的特殊性和有限性,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c.克塞诺芬尼所说的神不仅不具有人的形体,而且也不具有任何形体。它实际上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无法用时间和空间的尺度来加以限定的。

d.这个神既不是无限的,也不是有限的;既不是静止的,也不是运动的,神是不生不灭的。

归谬法

克塞诺芬尼第一次运用一种归谬法来说明神不是产生出来的。他的这种归谬法尽管非常粗糙,但开创了一种逻辑论证的方式,这种论证方式在爱利亚学派的其他哲学家那里被发展为一种具有深刻思辨内容的“诡辩”,并经过智者派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在苏格拉底那里形成了希腊的辩证法。

(2)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曾经为母邦(爱利亚)立过法,用六韵步诗体写过一部哲学著作,在书中他不点名地批评了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存在与非存在

克塞诺芬尼的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神”被巴门尼德表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又译作“是”“有”等),而与此相区别的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则被他称为“非存在”。巴门尼德认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根本区别。

a.存在的特点

“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或“是者是,不是者不是”)。“存在”或“存在物”(二者在此尚无分别)在巴门尼德那里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存在”既不生成、也不消灭。

第二,“存在”是“一”,它没有部分,不可分割。

第三,“存在”是不变不动的。

第四,“存在”虽然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它却不是无边际的,强大的必然性从四面八方围绕着它。

b.存在与非存在

巴门尼德认为只有那永恒的、惟一的和不变不动的东西才是存在。因为处于流变之中的事物没有定形,因而是转瞬即逝的,这种变化无常的东西不能是其所是——当我们说它是什么时,它就已经不再是什么了(克拉底鲁已经表明,我们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而这些东西只能是“非存在”,只有那个始终如一地是其所是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存在”。

真理与意见

a.强调“存在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所以“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

b.作为感官对象的、处于生灭流变过程中的具体事物(包括水、火、土、气等)是“非存在”。

c.由于米利都学派把变化无常的“非存在”(水、气等)当作万物的本原,主张“非存在”存在,所以是虚妄的“意见”;由于赫拉克利特认为“存在和非存在既相同又不相同”,所以同样也是荒谬的“意见”。

d.坚持“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才是惟一的“真理之路”。

“存在”的意义

a.巴门尼德的观点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石,在以后的西方哲学中,关于“存在”的学问就被称为本体论。

b.巴门尼德通过逻各斯首次建立起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开启了西方认识论从语言中寻求线索这一做法的先河。依据抽象思维得到的是“真理”,依据感官知觉得到的则是“意见”。这样就确立了一条轻视感官和知觉、强调理性思维的唯理主义认识路线。

宇宙论

a.巴门尼德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是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光明与黑暗。二者充满于每一个事物之中,相互对立且彼此相等。有时候他又将这一对基本矛盾说成是火与土(或者热与冷),前者是“以太的火焰”,后者是“无光的黑暗”,宇宙就是由火构成的光明圆环和土构成的黑暗圆环所组成。

b.巴门尼德描绘的宇宙图形是一个圆形模型。最外层是轻柔的以太,往里是镶嵌着日月星辰的光明之环,再往里是光明与黑暗的混合地带,充满了大气和水,最里层则是黑暗之环,即地球(土)。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与他的宇宙论是相互对立的。对于存在论和宇宙论之间的矛盾,他采取了一种简单的应对方式:把二者作为“真理”和“意见”截然对立起来。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与赫拉克利特的根本分歧。

(3)芝诺

芝诺是巴门尼德最喜爱的学生。他运用逻辑论证的方式来说明感性知觉的结论是虚假的,从而将思维的对象确立为惟一真实的东西。

巴门尼德的“存在”的基本特点是不变不动和独一无二,这是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住的特点;芝诺则要用归谬法来说明,作为感官对象的“运动”和“多”在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从而来反证巴门尼德的观点。芝诺的论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运动”的否定,二是对“多”的否定。

否定运动的论证

在否定运动这一方面,芝诺的论证有“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飞箭不动”和“运动场”等。

a.“二分法”的论证

运动的事物要达到目的地必须先走完全程的1/2,而要达到1/2则又须先完成1/2的1/2,如此分下去,以至无穷,因此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地。

b.“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的论证

阿喀琉斯(又译“阿基里斯”,希腊传说中最勇猛的英雄,人称“捷足的阿喀琉斯”)要想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出发的地点。而在这一段时间里(无论多么短),乌龟已经向前爬了一段距离,于是阿喀琉斯又先要赶上这一段路,而此时乌龟又往前爬了一点……如此推论,阿喀琉斯只能无限地接近乌龟,却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c.“飞箭不动”的论证

飞箭在一定的时间里要经过许多点,而在这段时间的每一个瞬间,飞箭都必然处于某一点上,因此是静止的。飞箭既然在每一点上都是静止的,那么所有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的,故曰飞箭不动。

d.“运动场”的悖论(“一半的时间可以等于一倍的时间”)

芝诺让两列运动的物体(B、C)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一列静止的物体(A)作相向运动。在一段相同的时间中,B越过C的长度是它越过A的长度的一倍,由此推论出B越过C的时间要比它越过A的时间要长一倍,然而它实际所用的却是同一段时间,由此得出“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这一悖论。

图1-1 “运动场”悖论图示

否定“多”的论证

在否定“多”这一方面,芝诺提出了“大小的论证”“数的论证”“地点的论证”“谷粒的论证”等。这些论证无非是要说明,如果存在物是多,则必然导致其自相矛盾。

对芝诺论证的认识

对于芝诺的这些论证,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无聊的诡辩,而应该从这些带有诡辩色彩的论证中发掘出深刻的辩证成分。亚里士多德把芝诺称为辩证法的创始人,是有着充分根据的。

论证的目的和实质

a.目的:运用归谬法来反证“存在”是不变不动的和独一无二的。

b.实质:用逻辑推理来否定经验观察,用理性证明来否定感官知觉。并且在此基础上确立起一个基本信念,即“眼见为虚,思想为实”,从而奠定了西方哲学把思想的对象看得比感觉的对象更加真实可靠的传统。

(4)麦里梭

麦里梭,巴门尼德的学生。麦里梭对老师(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进行了逻辑论证,但也对巴门尼德的某些观点进行了修改,尤其是把“存在”的空间特性从有限(有定形)改变为无限(无定形)。

麦里梭像巴门尼德一样,认为“存在”不是生成的,而是永恒的;然而“正如它永远存在一样,它在大小方面也永远应当是无穷的”。

认为感性事物的运动与众多并不会影响“存在”本身的不动不变和自身同一。

认为只有“虚空”才是不存在的,“因为虚空就是无有,无有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提出了存在是充实的、虚空是空虚的观点。

三、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

1智者派

智者派严格地说来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术派别,智者们彼此在哲学思想、政治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是他们都擅长逻辑推理和语言技巧,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其思想中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充斥着惑人耳目的诡辩。由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贬抑,“智者”一词就被等同于“诡辩家”,后来的哲学家们则更愿意自称或被人称为“爱智者”。

(1)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是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而且也是第一个采用“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方法”的人。他将注意力集中于城邦生活的智慧,是古希腊第一个撇开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家。后人认为他是古希腊第一个无神论者或神学上的怀疑论者。

人是万物的尺度

a.“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尺度、逻各斯只存在于人那里,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逻各斯去描述和衡量万物的存在和非存在。事物无客观规定性可言,更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本原,一切均以每个人的立场为转移。

b.普罗泰戈拉的这种相对主义是针对着爱利亚学派的绝对存在的。

在普罗泰戈拉看来,爱利亚学派的绝对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证实的思想虚构物。每个人在自己变化不定的感觉中发现,他自己才是事物存在的惟一尺度。

c.“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对希腊作为“一”和“尺度”的“逻各斯”的解构。

第一,普罗泰戈拉并没有抛弃逻各斯,而是把逻各斯“打碎”成了每个人内心的主观原则,使神圣的“一”变成了世俗的“多”。

第二,亚里士多德把他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解为:“实际上是说正在认识或正在感知的人,因为他们有各自的知识和感觉,所以说知识和感觉是对象的尺度。”这是比较全面的看法。

理论的相对性

a.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有一条基本原则,即“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b.这条原则在实践上源于智者们进行论辩的需要,而在理论上则开创了一种主观辩证法,即把赫拉克利特所发现的客观世界的对立引入到思想中,使之尖锐化而成为矛盾。

c.普罗泰戈拉将矛盾仅仅看作是主观方面的分歧,认为这些分歧只要言之成理,就都是可以成立的,从而导致了一种“一切皆真”的相对主义。

d.“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这条原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该原则自身也是属于“一切理论”之列。

对其相对主义意义的看法

a.普罗泰戈拉的这种做法虽然会导致悖论的出现,而且往往流于诡辩,但也常常有力地揭露了理论中的矛盾,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

b.由于这种相对主义极大地高扬了个人主张的至上地位,普罗泰戈拉在社会政治和道德观上突破了神创论,不承认既定的社会秩序“天然合理”,而认为这些秩序只是一些人“从俗约定”的结果。他由此成为了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先驱者。

(2)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擅长论辩,希腊著名的演说家伊索克拉底和犬儒学派的创始人安提斯泰尼都是他的学生。他著有《论自然或非存在》等书。

高尔吉亚与普罗泰戈拉一样把矛头对准了爱利亚派,但是他们两人的方法却是不尽相同的。高尔吉亚的怀疑主义力图证明,一切客观对象都是假的,进而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也是假的,再进而我们对这种认识的表述也是假的。他用了以下三个命题来表达这三层意思。

“无物存在”

“无物存在”这一命题是针对爱利亚派的“存在物存在”这一命题的。

对于第一个命题“无物存在”,高尔吉亚首先设定了其反命题“有物存在”。如果有物存在,则该存在物或者是(A)非存在,或者是(B)存在,或者是(C)既存在又非存在。

(A)非存在物存在——这是自相矛盾的。

(B)存在物存在——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存在物存在,则或者(B1)存在物是永恒的,或者(B2)存在物是生成的,或者(B2)存在物既是永恒的又是生成的。此外,或者(B1´)存在物是一,或者(B2´)存在物是多。

(B1)存在物是永恒的——永恒的也就是无限的(麦里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么这无限的存在物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它不能小于它所在的地方,它也不能等于它所在的地方,它也不能大于它所在的地方,因此存在物不能是无限的,从而也就不能是永恒的。

(B2)存在物是生成的——如果存在物是生成的,它不能从存在物中产生,因为存在物既然已经存在了,就不是产生;它也不能从非存在中产生,因为非存在是无,无中不能生有。因此存在物也不能是生成的(这一点克塞诺芬尼和巴门尼德都曾经证明过)。

(B3)存在物既是永恒的又是生成的——永恒与生成是一对相互否定的概念,因此该命题是荒谬的。

(B1´)存在物是一——若如此,则它或是可分割的,或是连续的,或是可度量的,或是物体;所有这四种情况都导致一能够被分割为多,而不再是一,所以存在物不可能是一。

(B2´)存在物是多——多是一的和,既然存在物不可能是一,那么它也不可能是一的和。所以存在物不可能是多。

(B1)、(B2)、(B3)及(B1´)、(B2´)均被证伪,因此(B)不能成立。

(C)既存在又非存在之物存在——如果既存在又非存在之物都存在,那么存在和非存在就被等同了,这将导致说存在物存在就是说它非存在,而这是荒谬的。所以既存在又非存在之物并不存在。因此(C)也不能成立。

既然(A)、(B)和(C)都不能成立,因此“有物存在”这一反命题也就不能成立,由此证明了“无物存在”。

“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

这一命题是针对爱利亚派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的。“如果所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么存在就不能被设想”:

a.“如果我们所思想的东西真实存在,凡是我们所想的东西便都存在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天上飞或者一辆车在海上行驰,而显然这些事情并不存在。

b.“如果我们所想的东西真实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就思想不到了”,但是六头十二足的女妖和吐火怪兽这些并不存在的东西却可以被思想。

因此,爱利亚派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这一命题不能成立。由此证明了“如果有某物存在,这个东西也是人无法认识的”。

“即使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

a.“即使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命题是针对爱利亚派的“存在与思维的同一能被表述”这一命题的。

b.“我们告诉别人时用的信号是语言,而语言并不是给予的东西和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语言,语言是异于给予的东西的。”感觉与语词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决不能互相指代。因此,即使我们对某物有了认识,也不能告诉别人。

高尔吉亚的这三个命题关注的是思想的形式而非内容。他像芝诺等人一样坚信,理性比经验更可靠,抽象的逻辑推理比任何具体的感观知觉都要更加有力。

(3)对智者派的评价

智者派的观点虽然很快就被同时代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德谟克利特等)和形而上学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所否定,但是他们的论证方式促成了古希腊辩证法的最终确立,他们的思想观点则对希腊化时期的怀疑主义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由智者派所开创的怀疑主义都始终是对形形色色的独断论哲学的致命威胁。

2原子论者及其先驱

(1)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关于水、火、土、气按照不同比例构成万物的思想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他对巴门尼德的宇宙论很感兴趣。

四根说

a.恩培多克勒在综合早期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四根说”,第一次明确地把本原理解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有四种——水、火、土、气;

b.这四种元素每一种都是永恒不变的有定形的“一”,不能互相转化;

c.它们的结合和分离则产生“变化”和“多”。它们“在时间的流转中轮流占据上风”,但总量不变,只是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世间万物。

爱与恨

a.恩培多克勒哲学上的第二个重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在作为元素的本原(四根)之外,又提出了两个独立的作为动力的本原——爱与恨;

b.爱与恨造成了四根的聚散和万物的生灭。

第一,恩培多克勒认为,爱的力量使四根组合而生成万物,恨的力量则使四根分解而毁灭万物,两种力量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交替占上风。

第二,恩培多克勒虽然已把爱和恨置于四根之外作为独立的动力因,但尚未从性质上将之与物质元素完全区别开来。精神和物质的区别是到阿那克萨戈拉那里才完成的。

流射说

恩培多克勒是第一个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论的哲学家,他在“流射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同类相知说”的认识理论。

a.客观事物发出一种流射,作用于人的感官;

b.我们的感觉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我们与客观事物之间有同样的元素在对流,而思想则是由于我们体内的血液在对流,而血液中包含有一切元素。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标志着爱利亚派的“一”在与自然哲学相结合的努力中已开始自行分化为“多”,并力图在“多”中仍然保持“一”的特性。“一”和“多”的这种结合方式推动自然哲学从单一的本原寻求发展到了复杂的结构建构。

(2)阿那克萨戈拉

阿那克萨戈拉,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外邦人。他的思想渊源是米利都学派,尤其深受阿那克西美尼的影响,同时也熟知爱利亚学派的哲学观点。从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阿那克萨戈拉哲学构成了恩培多克勒哲学与德谟克利特哲学之间的必要中介。

种子说

“一物的本性被认为是它所包含的那个最多的成分的本性。”“一切中包含着一切”,从而从事物的内部结构上说明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a.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世间千差万别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本原,这无限多的本原就是各种事物的最小微粒,他称之为“同类的部分”,即“种子”。

b.种子的种类和数量无限多,体积无限小,性质永远不变如一。

c.不同类的种子在性质上彼此相异,各具有“不同的性状、颜色和气味”。

d.世间万物每一个都包含有其他一切事物的种子,只不过其中某一类种子占优势就使之成了该事物。

心灵

a.世间万物都是或多或少地彼此包含和相互分有着的,但是使它们如此安排和形成起来的却是一种在宇宙之外、不与所有的事物相混杂的动力,这就是“心灵”(又译作“努斯”)。

b.心灵是独立的、自为的和能动的,它从外部推动宇宙,使种子从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并组合成各种事物,但它本身却与这个宇宙相分离。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精神和物质区分开来,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归到了精神的一边,而物质则被视为被动的东西。

c.心灵成为安排宇宙秩序的“第一推动力”。古希腊源远流长的关于物质世界的朴素的“物活论”在阿那克萨戈拉这里画上了一个句号。然而,把“心灵”视为万物的终极动力的观点立即就会导致目的论的出现。

把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在自然结构的处理上“化一为多、寓一于多”的做法再向前推进了一步的是原子论者。

(3)留基波

留基波,曾为德谟克利特的老师。在古代文献中,人们往往都把他与德谟克利特相提并论。原子论的思想据说是由留基波首先提出来的,但是德谟克利特却将其发扬光大了。

(4)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最博学的百科全书式人物,著有《宇宙大系统》一书。

原子与虚空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是由原子和虚空共同组成的。“原子”一词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指“不可分割”的东西,德谟克利特把原子看作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后单位。

a.原子的特点

第一,内部充实的、不可分和不可入的基本粒子。原子虽然是构成一切具体事物的最后单位,但是原子本身却是不可感知的;

第二,数量无限,性质相同,相互之间只有形状、次序和位置方面的差别。原子构成事物就如同字母构成单词一样;

第三,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由于方向不同而相互碰撞,形成漩涡运动并构成万物,受因果必然性决定;

第四,不生不灭的本原,万物的产生与毁灭不过是原子的聚散。

b.评价

第一,德谟克利特的每个原子都具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的性质,但原子与存在又有差异:数量从“一”成为了“多”;原子与“存在”的差异不仅在于“多”与“一”,而且在于运动与静止。这是由于德谟克利特把虚空作为“非存在”也纳入了存在的范畴,他认为不但“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也是存在的,“存在比非存在并不更多存在”。

第二,德谟克利特对虚空的这种承认使整个宇宙都松动起来,使得原子有了运动的余地。从而使得自爱利亚派一直到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由于否认虚空而无法解决的“运动如何可能”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原子与运动

原子与四根或种子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原子具有能动性。

a.德谟克利特否认原子受其他东西的支配,而主张原子本来就在运动,他把运动看作是原子的固有属性。他根本取消了用外在的精神性原因来解释物质运动的可能性,从而在原子与虚空的基础上确立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他由此被视为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

b.把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归之于必然性。“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漩涡运动既然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这在他就被称为必然性”。

c.这种强调一切依必然性而运动的观点固然有助于消除神学目的论,但是它却导致了一种严格的机械决定论。

影像说

a.德谟克利特在认识论上提出了一种比“流射说”更接近科学的“影像说”:每一个物体都会发出一种与自身形状相似的影像,这种影像通过空气的作用而在我们的眼睛里压下印记,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首次明确表达。

b.德谟克利特承认外界事物的影像对感官的刺激是我们的一切认识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在感觉与思想、意见与真理之间做出了区分,并且表现出一种唯理主义的倾向。

c.认为感觉是因人而异的,它受到情感、意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关于事物性质(如颜色、味道等)的感觉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而对于不可感知的原子和虚空,我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它才构成了真正的知识。

d.他把通过感觉获得的知识称为“暗昧的认识”;把通过理性获得的知识称为“真理性的认识”,并认为二者有精确程度上的差异。

e.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影像对感官的刺激构成了理性认识原子和虚空的必要媒介,因此缺乏了感觉的理性就是无源之水。

意义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高峰。它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较为完满地解决了一与多、存在与非存在、本原与运动、理性与感觉等重大理论问题,使古希腊的结构自然观达到了完备的形态。这种形态首次做到了不用任何神或精神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界,而只凭自然物质本身来解释自然。对后世一直到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道德圣贤。为了与“智者”划清界限,他自称“爱智者”(即“哲学家”),把追求智慧当作人生目的。他是西方历史上为理想而殉道的典范。

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后人对于他的思想言行,主要是通过他的两个学生——克塞诺芬尼(勿与爱利亚学派的克塞诺芬尼相混淆)和柏拉图的记载而得知的。学术界一般认为,柏拉图早期的一些对话作品,如《申辩篇》《克力同篇》《斐多篇》《普罗泰戈拉篇》等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而晚期的著作则更多的是借苏格拉底之口来表述自己的思想了。

认识你自己

a.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配享,而人充其量不过是爱智慧而已。

b.人的智慧没有多少价值,或者根本没有价值。

c.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自然界是神创造的,是人无法认识的。哲学应该研究正义、美德、勇敢、虔敬等与人生相关的问题,而不要把眼光盯在深邃玄奥的自然界。正因为如此,西塞罗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d.“认识你自己”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比较:

第一,相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人们将注意力从自然界转向自身。

第二,不同之处:

首先,普罗泰戈拉把人理解为一个个孤立的特殊主体,因此“人是万物的尺度”就导致了相对主义;苏格拉底则把人看作是理性的思维主体,“认识你自己”正是要求人们去发现人共同的和普遍的本质。

其次,智者派通过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抛弃了本质;苏格拉底则通过强调“认识你自己”而重建起本质,只不过这本质作为普遍的逻各斯(定义),主要是指精神和道德世界中的事物。

神学目的论

a.苏格拉底认为神把灵魂赋予人,使人成为比动物更优越的生灵,并把整个自然(无生命物、植物、动物)都安排成一个以人为目的的系统,人则是以认识神作为其最终目的。苏格拉底的这些论证成为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上帝存在的设计论证明的最初雏形。

b.苏格拉底所信仰的神并非希腊传统的有血有肉的奥林匹斯诸神,而是一个无形的“灵异”,非常类似于爱利亚派的克塞诺芬尼所设想的那个以思想支配世界的神。

c.毕达哥拉斯关于灵魂不朽和轮回转世的思想也在苏格拉底这里发展成为一种向死而生或者以死为生的唯灵主义。如果说在前者那里肉体还是灵魂的驿站,那么在后者那里肉体已经成为了灵魂的囚牢。

美德即知识

在西方哲学史上,泰勒斯被称为自然哲学之父,苏格拉底则被认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对人的心灵的认识产生了道德哲学。

a.心灵的内在原则就是美德(或德性),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

b.“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把真与善统一起来。真正的知识必然是与最高的道德范畴(善)密切相关的。

c.只有关于这种绝对的、普遍的善(即善的概念)的知识,才是美德。

d.苏格拉底从“美德即知识”中又引申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这一结论。这种把美德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的观点开创了西方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即唯智主义伦理学。

e.美德是某种介乎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东西。作为人的向善本性,美德只是潜在于人心之中,并未被知觉到。因此人对于美德既非完全的无知,亦非完全的已知,而后天的教育正是要把这潜藏在心中的内在原则揭示出来,使人充分认识到自己心灵固有的向善本性。

归纳推理和普遍定义

a.苏格拉底对美德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的探讨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在问答中诘难对方,使对方陷入矛盾,从而逐渐修正意见,最终达到真理的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方法”,也被称为“辩证法”。他把这种通过启发让对方发现自己心中隐藏的真理的方法称为“精神接生术”。

b.苏格拉底通过在具体事例中揭示矛盾、解决矛盾而上升到事物本质定义的做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种意义还不仅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作为“科学的出发点”的“归纳推理和普遍定义”,而且是在思想的对话和交锋中发现矛盾,并在矛盾的逼迫下飞跃到更高思维层次的方法,即“辩证法”。

c.苏格拉底哲学构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等早期希腊形而上学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重要理论中介。但他仅仅把事物的一般定义或共相视为主观辨析的成果,并未将其看作是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

(2)小苏格拉底学派

苏格拉底死后,他的朋友和弟子们分散到希腊各处,他们在传述和发展苏格拉底哲学的过程中,从不同侧面撷取了苏格拉底的一些思想片断,形成了彼此不同的学术流派。这些流派被统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大致上可分为如下几支:

麦加拉派

a.主要代表人物:欧几里得及其门徒欧布里得。

b.观点: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原则与爱利亚派的“存在”和“一”结合起来,使苏格拉底单凭个人“灵异”建立起来的“善”扩展为宇宙的普遍原则。

c.论辩的目的:该派的基本主张是只有普遍的东西(“存在”)才是绝对真实的,而对于个别事物(“非存在”)的判断则会使人们的思维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中。

昔尼克派(犬儒学派)

a.代表人物:其创始人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斯泰尼和第欧根尼,由于宣扬人应该像狗一样采取一种最简单粗陋的生活方式而被人们称为“犬儒学派”(音译即昔尼克派)。

b.主要特点:宣扬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鄙视一切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以自然本性来对抗人为矫饰。

昔勒尼派

a.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亚里斯提卜。

b.观点:他从感觉论方面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善”,主张善就是快乐,个人的快感就是美德和情感问题的标准。

c.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昔勒尼派把自己关闭在个人的情感里,完全割裂了情绪感受与外部事物之间的联系。该派用情感体验来取代客观真实,认为一切美德都不过是促进快乐的手段,快乐就是生活的目的。昔勒尼派的这种快乐主义观点对于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伦理学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3)柏拉图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嫡传弟子,也是把苏格拉底思想发扬光大并加以体系化改造的最杰出的希腊哲学家。他最重要的著作有《斐多篇》《美诺篇》《会饮篇》《国家篇》(《理想国》)《巴门尼德篇》《智者篇》《蒂迈欧篇》《法律篇》等。

理念论

a.柏拉图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第一,赫拉克利特派,熟知该派的“一切皆变,无物常住”的思想,以及克拉底鲁将这一思想推至极端而导致的“语言无法表述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

第二,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具体事物摹仿“数”的观点;

第三,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不变不动的以及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观点;

第四,对柏拉图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

b.理念的含义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为“理念”。“理念”不是指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而是指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即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

c.柏拉图的“理念”与苏格拉底的“定义”的关系

柏拉图的“理念”与苏格拉底的“定义”虽然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是二者之间却有两点根本性的区别:

第一,苏格拉底主要把寻求一般定义的工作局限于精神生活的范围内,他探讨的是关于美、美德、正义、善、勇敢等的普遍本质;而柏拉图则把理念扩大到世界的一切方面。

第二,苏格拉底虽然通过一般定义来探寻事物的普遍本质,但是他并没有把普遍本质与个别事物截然分离开来;柏拉图则将普遍概念(理念)实体化和客观化,不仅将其看作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实在本体,而且将其看作是独立于人的头脑的客观精神。

d.“分离说”

即个别事物与普遍概念之间的二元分离。面对着普遍与个别、一与多、不变不动的理念与流动变化的可感事物之间的二元分离,柏拉图将前者作为后者存在的根据,用自身同一的理念来说明形态各异的具体事物。在他看来,可感事物正是通过“摹仿”或“分有”理念而获得其实在性的。

e.“理念世界”分类

“理念世界”由低到高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自然物的理念,如石头、马和人的理念,这是最低层次的理念;

第二,人造物的理念,如桌子、椅子和床的理念,它们构成了各种人工制品摹仿的“原型”;

第三,数学意义上的理念,如方、圆、三角形、大于、小于等;

第四,范畴意义上的理念,如存在与非存在、静止与运动、同与异等;

第五,道德和审美领域的理念,如美、勇敢、节制、正义等;

第六,“善”的理念,这是最高的理念。它构成了各种理念由以派生的终极根据,同时也是所有理念以及作为各种理念的“摹本”的感性事物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

一方面,“理念世界”中的各种理念构成了可感事物摹仿和分有的原型;另一方面,所有的理念又都追求着“善”的理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众多感性事物趋向于它们的理念,较低级的理念趋向于较高级的理念,所有的事物和理念都趋向于“善”的理念的秩序井然的世界模式和本体论体系。

“善”的理念与神创世界

a.柏拉图把“善”的理念确立为整个世界的最高原则(被理解为“完善”),它甚至超乎“存在”之上,因为一切存在都从它来。

b.“善”不仅使一切理念(并通过理念使一切具体事物)获得了实在性和本质(形式),而且也是万事万物追求的终极目的和创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c.世界并非永远存在的,而是由一个神或造物主以善的理念为指导,以理念世界为模型,将各种理念模式加诸原始混沌的“物质”而创造出来的。神既然是至善的,他所创造出来的世界当然也就是最好的。

回忆说

一切研究,一切学习都只不过是回忆。人在生下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关于事物“本身”或“绝对本质”之类的知识。

a.柏拉图虽然否认感觉经验(“意见”)是知识的来源,但是却承认感觉经验是刺激人回忆起知识的媒介或机缘。

b.通过感觉的媒介进行的回忆不是对某个具体事物的回忆,而是对事物“本身”即理念的回忆。

c.回忆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需要调动灵魂的能动性,而灵魂(努斯)就是“推动自己运动的东西”,“灵魂的本质是自动”。这就以先验论的方式表达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回忆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思想。

知识与意见

a.知识等级

柏拉图按照清晰程度或真实程度划分出四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等级:

第一,可见世界的知识即“意见”,包括“想象”和“信念”;

第二,可知世界的知识即“真理”,包括“理智”和“理性”;

第三,在意见和真理这两种知识之外的还有“无知”。

b.意见的含义及分类

第一,含义:意见是关于可感世界的认识,可感世界又可分为事物和事物的影像;

第二,分类:对事物影像的认识,即“想象”;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即“信念”。

辩证法

a.辩证法的含义

柏拉图的“辩证法”是一种研究纯粹理念(哲学范畴)的逻辑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学说。它虽然不涉及抽象概念与现实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却系统地探讨了各个哲学范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将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所开创的主观辩证法推向了一个高峰。

b.纯粹哲学范畴的特点

柏拉图发现纯粹哲学范畴有一种特点,就是超出自身而向它的对立范畴转化的内在必然性。

c.“通种论”

第一,内容:对立双方都有其真理的一面,它们只有在一个高于它们的第三者,即一个更普遍的“种”概念之下才能统一起来,这就是“通种论”。

第二,评价:柏拉图大大超出了爱利亚派和智者派的带有诡辩色彩的“消极的辩证法”,而提升到了黑格尔的“积极的辩证法”的水平。由对立面的冲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概念以解决这种冲突,才能真正使辩证法产生出积极的结果来。这就是柏拉图的辩证法对后世的辩证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最重要的启发。

理想国

a.柏拉图试图把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实践结合起来,使哲学家与统治者融为一体,从而建立一种“哲学王”治下的理想国度。柏拉图认为掌握了“善”的知识的人(哲学家)应当成为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的主宰。

b.个人的本性即灵魂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这就是理性、意志和欲望。灵魂的这三个部分各有其德性,理性的德性是“智慧”;意志的德性是“勇敢”;欲望的德性是“节制”。

c.与个人灵魂的三个部分相适应,在国家里也应该有三个社会阶级,即统治者、保卫者和劳动者。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以智慧来治理国家,以勇敢来保卫国家和遵行节制而勤奋工作。当这三个社会阶级各守其职时,一个遵循“正义”原则的“理想国”就应运而生了。

d.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是理想国中的“四德”。在“理想国”中,第一、二等级实行财产公有,甚至取消家庭,过集体生活,按照优生学原理由国家统一安排男女两性的结合,对于后代的抚养和教育也由国家负责,这就是所谓的“柏拉图的共产主义”。

4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奠基人。由于他常常与学生们一边散步一边教学,他的学派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博学、最深邃的思想巨擘,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作品经过历代弟子和学者们的整理编纂而汇集为《亚里士多德全集》20多卷,其中最主要的著作有《形而上学》《工具篇》《物理学》《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对理念论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a.理念作为事物的形式、实体或共相只能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而不能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

b.人们用来论证理念存在的方法都站不住脚,它们或者是缺乏必然性的推论,或者是推出了一些没有与之对应的东西的形式或理念;更为严重的是,将具体事物与理念相分离必然会导致“第三者”的出现,而为了说明这个“第三者”与具体事物和理念的各自相似性,又必须设定一个新的“第三者”,这样就会陷入“第三者”概念的无限倒退。

c.“分有”只能是对“实体”的分有,因为只有“实体”才具有形式或理念。至于“摹仿”,更是无稽之谈。

d.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理念对于感性事物没有任何意义。它既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也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

第一哲学及存在论

a.哲学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理解为一切科学的总汇,它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理论科学,理论科学又分为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物理学或自然科学,以及作为方法论的逻辑学。

第二,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第三,艺术。

b.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宗旨和对象

第一,基本宗旨:阐明事物的一般原因和原理。

第二,对象:不是特殊的存在物,而是存在本身或“作为存在的存在”。

c.第一哲学与第二哲学(即物理学或自然科学)的区别

后者研究特殊的存在物,前者则研究存在本身。

d.“本体论”

第一,含义

“本体论”就是关于“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科学。

第二,“存在”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主要有两种意义:偶然的属性(偶性)和必然的本质(范畴)。除此以外,他还提到另外两种含义:确实性,说一件事“存在”(“是”),是肯定它是真的而不是假的;潜在性,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现实的存在,但却是潜在的存在。

第三,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的核心”

即作为存在学说的核心的实体学说,实体是一切存在的类别中最根本的一种。形而上学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归结为,甚至等同于“实体是什么”的问题。

e.实体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也可以被称为实体哲学。实体哲学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实体是什么?对该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亚里士多德狭义的“实体学说”;

第二,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对该问题的回答导致了“四因说”;

第三,实体是如何生成的?对该问题的回答则形成了“潜能与现实”的理论。

实体的定义

a.实体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对实体下了一个基本的定义:“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b.实体的特点

第一,实体是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普遍的东西;

第二,实体不同于属性,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

第三,实体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没有一个实体比另一个实体更是实体;

第四,实体是变中之不变;

第五,所有上述规定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从人们的说话方式即语言语法中引出来的,亚里士多德相信语言的逻各斯与存在的事物有相同的结构,因而他的本体论与他的逻辑学一开始就有一种密切的内在联系。

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因说”是对古希腊各种本原学说的一种理论概括。他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形式因与质料因的关系:

a.“四因”可以归结为形式因与质料因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因。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因此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质料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的因素。

b.由于任何个别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因此质料、形式都是实体。但是相比之下,形式比质料更是实体。

c.事物的形式与质料又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的事物是形式的东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

d.至于形式和质料的结合方式,亚里士多德诉之于目的论。对于自然产生的东西,形式就是目的,质料是被动的可能性,形式是主动的现实性。

潜能与实现(现实)

亚里士多德立足于目的论,提出了潜能与实现(又译“现实”)的学说,以说明万物生成的根据。

a.他认为任何实体或个别事物都处于从潜在状态(“潜能”)到实现的运动过程中,潜能与实现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潜能之为潜能,仅在于它还没有实现或完成。

b.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潜能向实现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运动。

c.运动既不同于单纯的潜能,也不同于完全的实现。但是运动作为实现的形式正是吸引作为潜能的质料向自身运动的动力。运动是正在进行的实现过程,实现则是已经完成了的运动结果。

d.实现或现实既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已经完成的过程,现实不仅是引起运动的动力,而且也是运动所要实现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对于事物的运动发展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进行阐发的,他对宇宙万物的结构持一种有机论的立场。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长期成为自然哲学中片面机械论的中和剂,同时也是神学的重要支柱。

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也如同本体论一样,表现出一种折中与调和的特点。

a.承认对于第一实体或个别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感觉发生的源泉。认识的顺序是从感觉经过记忆、经验而上升到科学的和哲学的认识。

b.感觉只能感受事物的形式而不能把握其实质,更不能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感觉当它尚未被外在的对象刺激时,只是一种潜在的认识能力;只有内在地包含着普遍概念的理性灵魂的思维活动,才是现实的认识。

c.普遍知识就其根本而言是先验的。

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他创建了范畴表和谓词表,提出了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确定了判断的定义和分类,制定了演绎三段论推理的主要格式和规则,并且说明了演绎与归纳的关系。

a.亚里士多德把逻辑形式和规律看作客观事物存在的形式和规律在主观思维中的反映,把主谓判断看作客观世界中个别事物与一般概念(属和种)之间的关系,或者实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

b.亚里士多德把谓词分为两大类:

第一,属于定义的部分,是对事物本质的规定;

第二,不属于定义的部分,仅仅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

第三,根据谓词所表述的内容又将谓词细分为五类:种、属差、定义、属性(专有性质)和偶性(非专有性质)。

所有的谓词都是对主词的规定,从客观存在的角度来说都是对事物的本质或性质的表述。因此谓词必须依存于主词(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不能独立地存在。

c.十范畴表

亚里士多德在对客观存在进行归纳和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十范畴表。它们是对谓词以及谓词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最高或最普遍的分类,也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内容。这十个范畴是:

实体(如“人”或“马”),最基本的范畴;

数量(如“二尺长”或“三尺长”);

性质(如“白色的”);

关系(如“二倍”“一半”“大于”);

地点(如“在市场上”“在吕克昂”);

时间(如“昨天”“去年”);

姿态(如“坐着”“躺着”);

状态(如“穿鞋的”“武装的”);

动作(如“切割”“烧灼”);

遭受(如“被刺”“被烧灼”)等。

这十个范畴(后来又增添了五个)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实体范畴是最基本的范畴,它构成了其他一切范畴的主体、基础和中心。其他范畴都是对实体的述说,必须依赖于实体而存在。

亚里士多德不仅把范畴当作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把它看作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和最普遍的联系,把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统一起来,辩证地表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判断的分类

在判断理论上,亚里士多德对判断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第一,“质”的判断即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第二,“量”的判断即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第三,“关系”的判断即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第四,“模态”判断即实然的、必然的和可能的判断。

e.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对演绎三段论推理法则的制定,使逻辑具有了精密量化的特点,因而成为了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形式化工具。

第一,定义:“三段论是一种论说,在其中某些东西被肯定了,另外一个东西就必然由于这些基本的东西而成立。”

第二,基本形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这三个判断中每个判断都有一个词与另一判断中的一个词辗转重叠,因而共同表达了三个词之间的这样一种必然关系,即如果最后的词包含在中间的词里,中间的词又被第一个词所包含(或排斥),那么“最先和最后的词就必定借一个完全的三段论式而发生关系”。这称之为三段论的“第一格”。第一格是检验三段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三段论是否能得出真理,还取决于大小前提的真实性。

第三,辩证三段论和归纳三段论:

辩证三段论:是要通过两个截然相反的三段论互相辩难来推翻对方的前提,以考验三段论前提的真实性,其作用是批判(这里已包含有康德“先验辩证论”的先声)。

归纳三段论:是通过对感性知觉的处理来获得真实的前提,以便为一切学术研究建立可靠的基础。

第四,亚里士多德把三段论证明的确定性追溯到三条逻辑公理:

矛盾律(或“不矛盾律”):“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之间不能有居中者”;

同一律:“一切真实的(事物)必在任何方面其自身始终如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些公理是凭直观即可确认的,用不着证明。这就是形式逻辑的最高原则。

伦理学

a.美德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反对苏格拉底把美德仅仅等同于知识的观点,而主张有两种美德:

第一,心智方面的,即知德。主要是指一种沉思的生活,它以理性沉思活动本身作为目标,对思想加以思想,并从这种活动中获得悠闲自适而且持久不变的愉悦,这是一种最高的幸福;

第二,道德方面的,即行德。

b.“中庸”学说

在谈到道德方面的美德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的“中庸”学说。他指出,人的灵魂包括三个部分,即激情、官能和性格状况。激情和官能都谈不上是美德,只有性格状况才存在美德和恶行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能以一种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态度来对待激情,这就是美德。关于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说明:

第一,“居间者”是相对于不同主体而言的,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平均数,必须针对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判断;

第二,美德作为一种中庸之道,是与“过度与不足”这两端相对立的,因此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极端;

第三,中庸既非不足中的中庸,亦非过度中的中庸。某些由于不足和过度而导致的恶行本身并不存在一个中庸的问题;而美德作为一种与过度和不足相对立的极端,本身也不存在过度和不足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学说也表现在他的政治学思想中,他既反对少数寡头的专制制度,也反对平民掌权的民主政治。他认为贫富悬殊和强弱对立是导致各种政变和暴乱的根本原因,一个理想的城邦社会应该由中产阶级来当政。

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总体看法

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脉络来看,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对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之中的希腊经验性自然哲学与理性思辨的逻各斯学这二者的综合。

a.他超越了古希腊两派哲学之间的思想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集以往一切思想之大成的形而上学体系;

b.其哲学体系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表现出折中动摇的特点,自身潜藏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

5希腊哲学的衰颓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哲学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和怀疑学派,这些学派都有早期与晚期之分,分别出现在希腊化和罗马时期。此外,新柏拉图主义在罗马帝国时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名噪一时的显学,并构成了基督教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1)伊壁鸠鲁学派

概述

a.伊壁鸠鲁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归结为马其顿的统治,认为推翻马其顿的统治,恢复城邦制度才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他的著述颇丰,据说有300多部,然而至今仅存留一些残篇和三封书信。

b.伊壁鸠鲁表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寻求生活宁静之道”。哲学是通过论辩和讨论的方式来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活动,它可以消除心灵的烦恼和恐惧。

c.心灵的烦恼和恐惧是由于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一是奇异天象即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痛苦,二是对死亡的惧怕,三是人际矛盾与冲突。他主张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在原子论宇宙观和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乐论”的伦理学。

原子论的宇宙观

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主张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与虚空构成的。

a.伊壁鸠鲁的改进在于,他认为原子除了有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形状、次序、位置等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重量上的差异,原子在虚空中进行直线下降运动的原因就在于它有重量。

b.与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重量与自由下落的速度成正比的观点相反,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重量并不影响它在虚空中的运动速度。他在伽利略两千年前就提出了自由落体的原理。

c.伊壁鸠鲁做的另一个更重要的改进是提出了原子有偏斜运动的思想。这就首次真正把运动的原因归于物质的内部,摆脱了德谟克利特从外部无法解释运动的最终来源的困境。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伊壁鸠鲁通过原子的偶然偏斜运动高扬了个体的能动性和自由意志。

d.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甚至连神也不例外。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宇宙观引出了一种无神论的结论。

感觉主义的认识论

与德谟克利特推崇理性、轻视感觉的观点不同,伊壁鸠鲁在认识论上倡导感觉主义。

a.他把感官称为“真理的报导者”,主张“永远要以感觉以及感触为根据”。

b.他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认为认识的发生是外物影像作用于感官的结果,但是他却把感觉本身视为具有真理性的,否定了感觉的“约定俗成说”。感觉本身无错误,错误只存在于我们对感觉所作的解释和判断之中。

c.他并不否定理性,但认为感觉是理性的准则,这就是他的“准则学”。

d.他把灵魂说成是由一种非常精细的原子构成的东西,它一部分集中于心中,另一部分则散布在全身。

“快乐论”的伦理学

a.他追求的“快乐”是指肉体上的淡泊和精神上的安宁。

b.他把快乐与善相联系。快乐的根本在于心灵的宁静,这种心灵的宁静建立在人们对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清醒认识之上。

c.他把快乐等同于幸福,他认为消除对神灵、死亡的恐惧和节制自己的欲望,是获得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

d.为了消除对他人的恐惧,处理好人际关系,他倡导人们通过约定来建立一种“自然的公正”,它的目的在于防范人们相互伤害。正是这种约定或契约关系构成了法律、正义和国家赖以建立的基础。

伊壁鸠鲁本人的“快乐论”完全不同于罗马人的纵欲主义,但是他关于“快乐”的否定性定义(“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却表现了一种具有浓郁的末世论色彩的消极伦理观。后来的伊壁鸠鲁主义者把伊壁鸠鲁的伦理学概括为医治心灵的“四药方”,即“神不足惧,死不足忧;乐于行善,安于忍恶”。

(2)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是一个从希腊化时期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时期的哲学派别,其创始人是芝诺。

早期斯多葛学派

早期斯多葛学派的主要代表除芝诺外,还有克利安提斯、克吕西普等人。

a.他们在认识论上承认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具有感觉论的倾向。但又主张有一种“内部感觉”,即天赋的清楚明白的理性,一切判断最终要由它来衡量。他们由此转向了理性主义甚至泛理论。

b.把追求心灵上的安宁和“不动心”作为哲学的目标。但他们宣扬的是一种通过理性节制欲望的伦理学。

c.把哲学分为逻辑学、伦理学和自然哲学三个部分,而对逻辑学的研究尤为深入,进一步完善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并开拓了命题逻辑的领域。

d.把赫拉克利特的“火”加以神秘化,将其说成是一种有灵魂的东西或“能思想的火气”;把“逻各斯”说成是“神圣的”火的理性,即世界理性,也就是神或宙斯。

e.在伦理学上认为,人们自觉地服从“逻各斯”和“命运”,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和实现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他们所理解的“自由”。他们所看重的德性是朴素、严肃、刚毅、节制,不主张同情、怜悯和伤感。

晚期斯多葛学派

晚期斯多葛学派的主要代表是罗马大臣塞涅卡、奴隶爱比克泰德和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他们虽然地位殊异,但是基本思想却是完全一致的。

a.顺应自然和服从命运仍然是晚期斯多葛派的基本观点,只是其基调比早期斯多葛派更加阴郁、更加悲观。他们取消了奴隶和主人在人格上的差别,甚至主张应当宽恕你的敌人,对后来的基督教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b.塞涅卡在批判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基础上提出宇宙只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宇宙的“创造者”,即神。服从神的天命就是人的惟一明智的选择。“服从神就是自由”,而背离神的意愿则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原因。

c.爱比克泰德非常强调承受苦难的坚忍精神,他把这种精神与一种宿命论观点结合起来,大力宣扬服从命运的思想。认为世间的一切好运和厄难都是神的特殊旨意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当以一种主动“配合”的方式来对待疾病、死亡、残废等灾难和好运。

d.马可·奥勒留,被时人称为“御座上的哲学家”。他所撰写的《沉思录》一书是其内心思想的独白,认为人只是浩瀚无边的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可怜生物,宇宙的广袤无垠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对宇宙秩序的任何反抗都是徒劳无益的。奥勒留还从宇宙万物的普遍联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论证人应该服从命运、安于现状,不要破坏了宇宙的整体和谐。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3)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与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被黑格尔统称为希腊化时期的三个“自我意识的哲学”。怀疑主义也追求心灵的宁静,但是他们的怀疑其实是为人生哲学而做的一种探索和诘问,因而被称之为“研究派”。他们认为导致心灵纷扰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认识方面的独断论态度。在思想源渊上,怀疑主义沿袭了普罗泰戈拉关于“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的观点,认为任何一种感觉或命题都有其相反者存在。

早期怀疑主义

早期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皮浪。皮浪的基本思想是:“不作任何决定,悬置判断。”“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皮浪不仅在认识上坚持不作判断的态度,而且也把这种“不动心”的态度表现在生活实践中。

晚期怀疑主义

晚期怀疑主义者主要为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的埃奈西德谟、阿格里帕、塞克斯都·恩披里克等人,他们将早期怀疑主义的观点进一步深化和理论化、系统化,并且把怀疑的对象从感觉转向了理性本身。

a.埃奈西德谟在皮浪“悬置”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怀疑感觉可靠性的十个“老论式”:

第一,不同的动物由于器官结构不同,对于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表象和感觉,我们无法辨明孰真孰假;

第二,作为同一物种的人,由于各自的身体状况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感觉也不相同;

第三,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同一对象,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四,同一个人,当他处在不同的状态中时,对于同一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五,一个人从不同的位置、距离、角度来观察同一个对象,会有不同的感觉;

第六,当被感觉对象与不同的其他事物混杂在一起时,给予我们的感觉是不同的;

第七,被感觉对象本身处于不同的状态中时,也会给予人不同的感觉;

第八,被感觉对象的某些性质是相对的,因此我们对它们的感觉也是相对的;

第九,被感觉对象出现得频繁还是稀少,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第十,生活在不同的伦理规范、习俗和法律制度下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这些论式除了第十个之外,都是旨在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怀疑感觉的可靠性,从而说明不作判断的合理性。

b.塞克斯都·恩披里克提出了怀疑主义的五个“新论式”,试图说明理性或逻辑自身的悖论:

第一,以认识世界为己任的爱智者——哲学家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各不相同,这种观点的分歧恰恰说明了世界本身是不可知的;

第二,要确定某一对象或命题为真,必须为之提供根据;而这根据本身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又需要进一步的根据来证实,这样就必然会陷入根据的无穷推进;

第三,事物总是处于各种关系之中,这些关系既包括判断主体与判断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判断对象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使我们无法认识到事物本身的真相;

第四,我们要论证一个命题又不想陷入根据的无穷推进,就必须预先假设某种自明的公理。但是任何假设都可以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假设,它同样可以作为公理而存在(公理本身是不需要证明的),从而推出一个与待证命题正好相反的命题;

第五,为了避免根据的无穷推进,还可以采用结论与根据互为因果的方法,但是这样又会陷入循环论证中,而循环论证是无法证明任何东西的。

c.十个“老论式”和五个“新论式”的比较

第一,相同之处:都旨在说明对象的不可知性,从而坚持对事物不作判断的基本态度;

第二,不同之处:与“老论式”相比,“新论式”涉及了逻辑系统本身的合理根据问题,以及思维的内在矛盾问题。

(4)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盛行于罗马帝国后期(公元3至5世纪),它以柏拉图哲学为思想基础,融会了希腊化时期以后来自东方的各种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构成了希腊形而上学向中世纪基督教神学转化的重要理论中介。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的一位希腊化时期的犹太人斐洛,他曾经运用柏拉图哲学对《圣经·创世记》进行了一种隐喻性和神秘化的重新解读。但是新柏拉图主义的真正创始人是罗马帝国的普罗提诺,他和他的学生波菲利使新柏拉图主义成为基督教神学全面控制西方思想之前的最后一个古典哲学形态。

斐洛

新柏拉图主义的先驱斐洛被布鲁诺·鲍威尔称为“基督教教义之父”(塞涅卡则是“基督教的叔父”)。

a.认为神是高于一切有限事物的,没有任何描述能表达神的完美和善,神是无名的、不可思议的。

b.神和世俗事物之间只有靠一种“中介存在者”,即柏拉图的“理念”才有联系。而理念就相当于犹太教的“天使”,它们结合成逻各斯或“一”,代表神的理性和智慧,是神创造世界的工具。

c.神的创世就是凭借逻各斯从物质的混沌中整理出一个秩序来。物质代表邪恶和非存在,它构成人的肉体;人的灵魂则在肉体中轮回,所以人生来就有犯罪的倾向,只有禁欲才能净化灵魂。

d.最高的美德是虔诚。主张抛开一切知识,在一种无意识的“出神”状态中接受更高的启示。

普罗提诺

普罗提诺,晚年所撰的54篇哲学论文由其弟子波菲利整理汇编为著名的《九章集》。

普罗提诺的形而上学建立在“太一”“努斯”(又译作“心智”“理智”)和“灵魂”这三个概念的神秘统一之上。

a.“太一”是一个无法用定义的方式来加以表述的本原概念。它有时被称为“神”,但比通常理解的人格化的神更为广阔和原始,有时称作“原初之善”。

b.比“太一”次一等的实体即“努斯”或心智,它是“太一”因自身充盈而“流溢”的结果。努斯是太一借以显示自身和认识自身的形式。普罗提诺有时候也把努斯称作太一的“影子”,并且认为这“影子”与太一本身乃是同一个东西,不可定义的太一正是通过努斯而获得了自身的规定性。

c.“努斯”是体现为一的“太一”,它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一切理念都是它创造的;当它进一步“流溢”而分化为多时就产生出诸多的“灵魂”,这些灵魂居住于它们凭借理念所创造的物质世界中,成为人的灵魂或其他自然生物的灵魂。“努斯”再往下流溢出来的就是物质了,纯粹的物质是纯粹的黑暗,没有理念赋予它们确定的形式,它们就是非存在。

普罗提诺的三位一体的形而上学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神秘主义成分。这种神秘主义成为基督教摈绝肉体享受、侧重灵魂自由的神学思想的重要根源,并为超理性的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持。

波菲利

波菲利,普罗提诺的学生,也是普罗提诺的传记作者和著作编纂者,并著有《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引论》《句要篇》等论文。

a.他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分歧归结为关于共相性质的三个问题:

第一,共相(种或属)究竟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还是仅仅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

第二,如果它们是实体,那么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第三,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还是寓于可感事物之中。

从这三个问题中可以看出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根本分歧。这三个问题后来成为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中实在论与唯名论激烈争论的焦点。

b.波菲利把东方神秘主义宗教与希腊理性主义哲学奇妙地结合起来。他一方面强调灵魂的罪恶本性,另一方面又大力宣扬净化灵魂的道德学说和关于神恩的救赎论思想。

第一,他站在希腊哲学的立场上来反对基督教,同时又在灵肉二元论的基础上把柏拉图哲学与基督教神学连接起来;

第二,他激烈地批判了基督教以及希腊罗马多神教的外在性崇拜形式,同时却在无意之中将希腊式的思辨精神输入到基督教的内在血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