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4624字
- 2024-12-21 10:21:46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师大2017年研;华南理工2015年研;中国矿大2014年研;上海海事大学2014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浙江理工2010年研;山东师大2010年研)
答: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青岛大学2015年研;河南师大2014年研;上海海事大学2013年研;浙江理工2012年研)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研究客体,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总结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综合性应用性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该学科的中心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包括个人与社会、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管理五个范畴。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河南师大2018年研)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它以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为特殊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能动性,进而推动人和社会全面发展。
4内化与外化(河南师大2018年研;上海海事大学2016年研;浙江理工2011年研)
相关试题:外化(青岛大学2015年研)
答:内化与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重要范畴。内化是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将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成为自己品德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将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可将其看作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内化与外化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侧重点各有不同的联系密切的两种活动,共同推动受教育者的思想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5思想与行为(上海海事大学2009年研)
答:思想和行为揭示了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基本范畴,科学认识和把握思想和行为范畴,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人的思想和行为紧密相连,相互作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人的行为一般都受到思想不同程度的制约。行为表现思想,并通过其后果对思想产生反馈作用。人的思想和行为在很多时候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人身上,思想和行为的不一致也是经常发生的,表现为知行脱节,表里不一。
6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浙江理工2012年研)
答: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就是反映两者之间关系及其互动规律的基本范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原则。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教育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作用。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要贯彻疏导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等,在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7思想工作(河南师大2014年研)
答:思想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引导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思想工作,从总体上可分为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二、辨析题
1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华南理工2017年研)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人的面貌往往表现为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思想和行为是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含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2)人的思想和行为紧密相连,相互作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人的行为一般都受到思想不同程度的制约。行为表现思想,并通过其后果对思想产生反馈作用。人的思想和行为在很多时候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人身上,思想和行为的不一致也是经常发生的,表现为知行脱节,表里不一。
(3)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正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并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和行为相脱节的矛盾,使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按照社会要求实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如何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行为。
2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而不是艺术。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门科学。
①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这在事理上和逻辑上都是成立的。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有人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不加区别,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作为一般的提法,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其中大有学问,可以将其作为科学研究的客体,在实践中探索其固有的规律性,从而形成一门新学科。但将其作为一个科学命题,则是不妥当的。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艺术。
①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的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思想政治教育者履行职责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因素和艺术因素相互结合、彼此交织的过程。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问题。
三、简答题
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演变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答:(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演变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特别是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具有普遍性。但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名称不一样。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与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相关联,其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
①早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在同盟的章程中提出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明确要求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这表明无产阶级政党一登上历史舞台就十分重视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
②列宁除沿用宣传、宣传工作的概念外,在1902年前后提出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这两个概念。
③1934年,斯大林在联共(布)十七大总结报告中,提出了“思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两个概念。
④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
⑤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虽然党的领导人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概念,但在20世纪50年代,这一提法只是诸多提法中的一种,并没有成为统一的提法。这一时期,除了在军队中仍然统一使用“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外,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则呈现交替使用或并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提法的局面。
⑥从1960年开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政治思想工作取代了其他的提法,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统一的标准提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要求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在概念上就是以“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政治思想工作”这一概念。“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统一的标准提法。
(2)“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看,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这几个概念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被人们当作同一概念使用。但这些概念之间又确实存在差异,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我们必须把它们区别开来。
①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
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具有各自的工作领域和工作重点。组织、干部、保卫、统战、纪检工作等,都属于政治工作的范畴;思想工作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从总体上可分为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又密切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相互混淆。
②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工作、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不完全等同于政治工作,也不完全等同于思想工作。它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③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概念含义相同,可以通用,事实上人们在很多时候也是将其当作同一概念使用的。但也有一定区别: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较宽泛,主要运用于工厂、农村、党政机关等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更严格,它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基本的内容,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主要运用于学校。
2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它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什么关系?(浙江师大2013年研)
答:(1)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①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2)二者的关系
①相互区别:
a.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要宽广一些,例如,“思想政治工作”要组织人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尽管其中也有教育的意义,但终究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则要狭小一些,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b.一般而言,在实际工作中,工厂、农村、机关等多使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用语,而学校则主要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用语。
②相互联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看,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概念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是被人们当作同一概念使用的。一般认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相同,可以通用。
3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两个概念及其关系?(河南师大2018年研;四川师大2013年研)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研究客体,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该学科的中心概念。
(1)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
①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二者的关系
①相互联系:
a.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
b.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其本身也将失去意义;离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就可能出现盲目性,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②相互区别:
a.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以人为作用对象,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这项活动由来已久。
b.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一门科学,它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客体,其目的在于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这门科学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学科体系。
4试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河南师大2014年研;西南大学2011年研;电子科大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中国矿大2014年研)
(2)如何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西北师大2014年研)
答: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成立的根据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要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必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否具有特殊的研究领域,该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什么。
(1)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研究领域
①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能动性,进而推动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理论。
②要做好人的工作,不断提高人的精神品质,当然要研究人,但不能因此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学并不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所有方面,只研究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殊的研究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根据。
(2)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
①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推动着其不断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动力,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
②研究这一特殊矛盾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它,推动人们的思想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据此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两个规律”紧密相连。
②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把握的前提和基础,二者内在统一地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③解决人们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就要分析人们的思想品德结构,分析人的思想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及其制约因素,研究如何确定社会要求,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开展工作。
5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河南师大2017年研;暨南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要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华南理工2015年研)
(2)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辨析题,四川师大2013年研)
(3)请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中国矿大2012年研)
(4)简述个人与社会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主要内涵。(浙江师大2011年研)
(5)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北科2011年研)
(6)请简述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及思想转化为行为的一般条件。(中国矿大2011年研)
(7)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与行为”的关系。(论述题,武汉理工2010年研)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本学科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可分为基本范畴和一般范畴两大层次。其中,基本范畴是最本质、最稳定、最普遍的那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具体反映,具体包括:
(1)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①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体所组成;人在受到社会制约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作用于社会。
②个人与社会的这种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启示我们,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及其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注意到教育的作用,还要注意到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内的多种因素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思想和行为
思想和行为揭示了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基本范畴,科学认识和把握思想和行为范畴,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①人的思想和行为紧密相连,相互作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人的行为一般都受到思想不同程度的制约。行为表现思想,并通过其后果对思想产生反馈作用。人的思想和行为在很多时候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人身上,思想和行为的不一致也是经常发生的,表现为知行脱节,表里不一。
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正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并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和行为相脱节的矛盾,使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按照社会要求实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如何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行为。
(3)内化与外化
内化与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重要范畴。
①内化是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将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成为自己品德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将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可将其看作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
②内化与外化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侧重点各有不同的联系密切的两种活动,共同推动受教育者的思想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4)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就是反映两者之间关系及其互动规律的基本范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原则。
①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教育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②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作用。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要贯彻疏导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等,在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5)教育与管理
教育与管理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与其重要的平行子系统——管理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范畴。
①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达到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管理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二者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性质不同,功能有异,但又密切联系。
②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要认真研究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用及其发挥功用的特征,为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管理的教育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要认真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管理之中,以使其更好地作用于教育对象。
6简述内化的基本环节、外化的制约因素以及内化与外化两者的关系。(电子科大2009年研)
相关试题:
(1)内化及其基本环节。(北科2014年研)
(2)什么是内化和外化?(上海海事大学2014年研)
(3)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化与外化?(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4)内化与外化的关系。(北科2012年研)
(5)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与外化两大环节的关系。(电子科大2011年研)
(6)怎样正确处理内化与外化的相互关系?(电子科大2010年研)
(7)思想内化与外化的关系。(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内化与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重要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
(1)内化及其基本环节
①内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将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使之成为自己品德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②内化作为一个过程,大体有注意、理解和接受三个环节组成。其中每个环节的形成都必须有相应的条件。
a.内化的第一个环节是注意,即个体对外部刺激产生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引起个体对外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刺激因素)产生注意的条件可分为主观方面的因素和客观方面的因素。
b.内化的第二个环节是理解,它是在注意的基础上对外部刺激的继续认知。一般来说,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改述、归纳和外推。
c.内化的第三个环节是接受。接受,就是个体对外部刺激信息的比较、鉴别、选择,最后摄取,并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融为一体的过程。
受教育者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以往学习的产物,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它在一定条件下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个体的认知结构一经形成,它会对受教育者的后续学习以及再接触到的外部刺激信息按一定的意义进行组织。
(2)外化及其制约因素
①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将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②外化也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分为内在制约因素和外部制约因素。
a.内部制约因素是指个体的价值观对行为动机的评判作用和对行为方式的选择作用。
b.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有:
第一,内在思想动机外化为行为要合时宜,即必须具备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第二,个体意识能否外化为行为,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如当人们能从周围的现实中及其过去的经验中选择出、或获得个人行为所需要的理由(或条件)时,他有外化的可能性,反之则无法外化;个体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对外化的态度,等等。
第三,从众效应的影响,尤其在公共场合,如果个体的这种行为外化属“孤掌难鸣”,那么外化就会发生困难,反之,由于考虑到行为外化会受到众人思想、意志和行为的支撑,那么这种外化就比较容易。
(3)内化与外化之间的关系
①内化是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变“社会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外化则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变“我要这样做”为“我正在(已经)这样做”。
②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可将其看作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
③我们又不能仅仅将内化和外化看作是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因为内化中有外化,即在内化过程中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外化中也有内化,即行为表现又会强化内化。两者实际上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侧重点各有不同的联系密切的两种活动,共同推动受教育者的思想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7简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阶级性。(华南理工2015年研)
答: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征之一,具体分析如下:
(1)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反映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都是为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服务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不过,剥削阶级一般不愿或不敢承认这一点。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则公开声明它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它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将其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方面面,努力为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服务。与一般的社会科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党性。
(2)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阶级性特征,并不意味着否定其真理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致力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这一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就能推动社会循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断进步。同时,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狭隘私利和特权要维护;科学越彻底,越具有客观真理性,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真理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学才能更好地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更好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阶级性与真理性是完全一致、高度统一的。
8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与理论体系。(河南师大2012年研)
相关试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四川师大2016年研;中国矿大2011年研;北科2011年研)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西北师大2015年研)
(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西南大学2011年研)
答:(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①阶级性
a.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反映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与一般的社会科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突出的无产阶级党性。
b.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阶级性与真理性是高度统一、完全一致的。
②实践性
a.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直接建立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
b.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③综合性
a.在探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时,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时,总是对与其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乃至一些自然环境因素做多变量的综合考察。
b.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本领域问题所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因而需综合借鉴和运用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进行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门知识、都有自己的专门概念、范畴和术语以及由它们组织起来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否则便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也不例外,它是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的:
①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
它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的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内容及原则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研究,等等。有关这些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②思想政治教育史
它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与发展的历史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都有重要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近现代资本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等。在这笔巨大的历史遗产中,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应该是研究的重点。
③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其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支学科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方面所形成的学说;分支学科无论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还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9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青岛大学2014年研)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初步探索到全面建设,已经走过30余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性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积极借鉴融合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两者紧密结合,有机统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只有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博采众长相结合,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学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必须坚持思想解放,倡导独立的学术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唯书、不唯上;同时,应贯彻“双百”方针,积极支持学术讨论和争鸣,促成学术流派的形成。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园地才能百花齐放,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之树才能高大茂密。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骨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至关重要。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重大的内在制约因素。因而必须集中力量,下大工夫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使学科理论在新世纪有新的重大突破,从而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
(4)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从中抽象出具有一定概括力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坚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作出令人满意的有价值的阐释,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断更新和发展。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需要一批有志于此的高素质研究者的推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基本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稳定和壮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提高研究者的整体素质,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持续发展。
10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西北师大2014年研;青岛大学2009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社会调查法。(北航2014年研)
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掌握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文献法
①文献法的定义
文献法是从各种文献(包括报刊、图书、文件、档案、报表、报告以及各种音像材料等)中收集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
②文献法的两种途径
a.用历史上的文献资料来研究当时的社会现象,了解以前的社会状况,探讨过去与现在状况之间的联系。
b.收集当前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状况的文字及其他方面的材料,来研究现实生活某一方面的现象、规律及其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联系。
(2)观察法
①观察法的定义
观察法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系统地、直接地了解研究对象,收集第一手感性材料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要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除了其他方法之外,对人的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直接观察也是不可缺少的。
②观察法的分类
a.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参与到被研究对象的群体中,在与研究对象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往过程中进行观察。
b.非参与观察则是指观察者身处被观察的对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
(3)实验法
①实验法的定义
实验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按照设计程序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加以观察、记录、分析而直接获取资料,以做出研究结论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运用这一方法,主要是用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某种制度、措施、方法的实际效果,探索教育对象某方面思想、行为变化的原因和制约条件等。
②实验法的分类
a.标准实验,即人为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考察某些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b.自然实验,即对研究对象不加控制,不改变条件,观察某一因素在自然状态下对不同组别所起的不同作用,然后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4)社会调查法
①社会调查法的定义
社会调查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又一个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有许多是实证研究或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除了查阅已有的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有关统计资料外,还必须进行一些实际调查,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和对问题的实际感受,以便为得出正确的结论打下基础。
②社会调查法的构成
a.社会调查方式,主要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其中抽样调查因其既经济又科学,是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方式。
b.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等。
(5)总结经验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教育实践丰富的经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因此,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将其概括上升为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四、论述题
结合实际,试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并遵循规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因此,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提高人们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增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意义具体体现在:
(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认识水平。
①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活动之一。
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对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以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社会意识。
③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还表明,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人们思想形成、发展及其教育的规律进行,违背了客观规律,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便难以见效。这就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客观存在着的社会历史现实,并具有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只要是遵循客观规律运行,并认真履行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基本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必要的、科学的。
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澄清人们的种种错误认识,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认识水平。
(2)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助于增强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前进。
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不仅因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而且因为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社会功能,还必须依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②任何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科学的教育内容、合理的教育程序、有效的教育方法、良好的教育设施和场所、准确的教育效果评估,并依赖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态度和素养,任何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都需要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理论升华。
③所有这些实践活动提出的要求仅凭人们的盲目碰撞和狭隘经验是无法满足的,这就要求人们去学习研究、去获得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将大大地增强人们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
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要紧跟时代步伐而不断向前发展,这就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要相应地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时代、新环境和新形势给我们提出了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新要求,需要我们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并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努力提高我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前进。
(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能够积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主要包括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和学术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应该看到,这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都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开展。
②我们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认真总结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极吸取当代迅猛发展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