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4658字
- 2021-06-04 16:55:28
第5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5.1 复习笔记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1.社会主义的特点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是它的最一般的社会属性。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从根本性质上不同于过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1)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
2.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性质和主要特征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2)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3)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点
1.主导性
(1)在我国社会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主导方面,规定了我国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因素,决定和制约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居于主导地位。其主要特征有:
①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②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党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人性的高度统一;
③共产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的真实性、典型性、独创性的统一;
④革命的思想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统一;
⑤深刻的哲理性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统一。
2.层次性
(1)由于社会生活本身具有主导性和层次性,这就决定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具体的社会属性,也可以而且应该是多层次的。
(2)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活动的层次性
①从文学活动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关系看,有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有害的文学活动。对于有害的文学活动,理所当然应该加以排斥。
②从政治思想性质看,有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的文学活动;有某种具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文学活动;有不同色调的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的文学活动;有并无明显政治倾向性的、以写山水花鸟为主的文学活动;有时也可能有政治反动的文学活动,对后者要毫不动摇地加以反对、批判和禁止。
③从审美价值和艺术性看,自然也有高低、粗细、文野的不同层次。
3.多样性
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居于主导地位。
(1)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它能以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食粮。其主要特征有:
①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党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人性的高度统一;
②共产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的真实性、典型性、独创性的统一;
③革命的思想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统一;
④深刻的哲理性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统一。
(2)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那些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
(3)人民的社会生活无限广阔、浩瀚、丰富多样,人民的审美需要也是多方面的。
(4)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绝不应是单调划一的,不能搞模式化、概念化、公式化,而应是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1.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2.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本质体现。
3.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要是通过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实现的,即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染力量,去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社会生活。
4.文学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就应努力创造各种各样的、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尤其应大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二)高雅文艺与通俗文艺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自然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
1.雅与俗的关系
文学艺术的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流变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俗文艺往往趋新追奇,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较强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有的也不免掺杂一些低级、庸俗、色情等不健康的成分。
(2)从文学史上讲,雅与俗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
2.“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提出
在文学艺术领域,雅与俗同毛泽东提出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
3.衡量雅与俗的标准
衡量雅与俗、提高与普及文艺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要看它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是否为人民群众所赏识。
(三)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价值追求
1.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谱写真、善、美的时代华章,增强社会主义文艺的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与凝聚力。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对真、善、美追求是有机统一的。
3.文学作品既要表现社会生活的光明面,把生活中的那些高尚的、美好的东西发掘出来,赞美它、歌颂它,振奋人民的精神,培养和提高人民的审美情操;同时又要以艺术家的真诚和勇气,面对现实生活的矛盾,敢于暴露那些违背人民利益的丑陋和黑暗面,敢于抵制一切落后、腐朽和有害的东西,无情地嘲讽和鞭挞假、恶、丑。
(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1.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作家、艺术家就应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作家和艺术家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他们走着一条什么样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
3.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是分不开的。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把读有字的书与读“无字书”结合起来,才能从生活中学习到活的马克思主义。
4.强调作家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并不是说作家就不要学习文艺创作,不要学习其他知识。一切有理想的作家、艺术家,都应做到德艺双馨,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科学发展观与文艺的繁荣
(一)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与繁荣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兴衰存亡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特点规律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紧密相关。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一个子系统。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科学发展观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指路明灯。
(二)继承与创新
在我国,毛泽东明确指出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1.文学活动的继承性
文学活动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中外文学史的事实表明,各民族的文学都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都有一个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的历史过程。继承与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2.文学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文学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不仅表现在优秀文学传统直接影响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方式方面,而且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发展上。
(1)从思想内容来说,历史上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在题材、主题、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2)从艺术形式来讲,每个时代的作家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继承过去时代所形成的文学传统和创作经验,特别是进步的创作方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新。
3.批判地继承
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要继承古代的优秀遗产,但不是“全盘继承”,而是批判地继承。这里所说的“批判”不是否定一切,横扫一切的所谓“大批判”,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三)借鉴与创造
1.文明的多样性、文学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不同民族的文学艺术的对话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是推动文学艺术创新与发展的强大动力。
2.中华民族不仅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自己的文学活动中也很善于批判地吸取和借鉴一切外来的有益成分。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文学活动是一种最具个人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因此,它最忌千篇一律、模式化、概念化。
2.文学活动需要一个有利于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3.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
『名家名论』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
——马克思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
——列宁:《论无产阶级文化》
无可争论,写作事业最不能机械划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
——列宁:《论文学与艺术》
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惟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还是就创造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的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的历史。
——高尔基:《个人的毁灭》
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地绞死它。
——鲁迅
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鲁迅
文艺工作者要学习社会,这就是说,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们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