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

3.1 复习笔记

一、活动与文学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性质

1.人的活动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2.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1)从发生学层面看,人类的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

(2)从认识论层面看,既然人是从一定生活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那么也理应从生活活动出发来认识人的特性。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1)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丰富了自己。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2)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1)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是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

“合规律性”,则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

(2)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

人的感觉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它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内容。

人的感觉作为感性活动,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1)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于人的主体能动地参与,既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2)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

(3)与此相应,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地展现出来。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马克思将人的生活活动概括为两大基本层次:

1.物质实践活动

物质实践活动是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

2.精神活动

(1)定义

精神活动是指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它是在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一方面决定于物质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对物质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分类

精神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理论性或认识性的精神活动;

用宗教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宗教性或幻象性的精神活动;

用实践-精神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伦理性或意志性的精神活动;

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则可以称为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

从各种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出发做进一步考察,还可以把精神活动分为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和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

a.非意识形态的精神活动,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它们与物质经济基础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为不同的经济基础服务,也不随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

b.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该经济基础服务的,所以也称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

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二、文学活动的构成

(一)世界

1.世界的分类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1)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2)主观世界既包括人的思想情感,也包括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

2.文学与世界的联系

强调文学与世界的联系,一直都是各种文学理论的依据,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

(1)在古代,古希腊传统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逼真的描绘,模仿论、再现论由此而来:

德谟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说。

别林斯基强调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和再现。

再现论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魔幻现实主义,它所反映的世界已经是被扭曲了的客观世界。

(2)中国自先秦以来,作家和文论家们对世界也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但中国哲学往往强调人与世界合二为一,相互交融。

(二)作者

1.文学活动与作者的关系

在文学活动中,作者也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感情,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感情,因而,文学活动也是作者的表现活动;作者,同样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2.中西方文学与作者的区别

(1)在中国,“作品是作者情志表现”的观点,与“作品是世界反映”的认识往往和谐共存。

(2)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的联系,进而强调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文学思想的真正产生应归因于18、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思潮。

3.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1)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批评。

(3)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三)作品

1.作品与文学活动

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时,文学表达的情感也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因此,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2.作品的长处与短处

作品显现出的与现实的差异,是其短处,也是其长处:

(1)从根本上讲,其短处在于艺术描写并不能达到丝毫不差、原原本本地再现现实。

(2)但也由于这一差异,艺术描写才充分显示出文学的独特长处: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

3.作者与作品

作者在作品表达上的创新,不只是一个作品是否“好看”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新的观照事物、观察人生的方式,因而使得作品具有了超越具体内容表达的独立价值。

4.作品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1)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应是作品的形式价值。

(2)英美新批评同样也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他们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

(3)结构主义思潮同样是一种形式主义文论,所不同的是,它强调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认为深层结构是潜藏在作品中的模式,必须用抽象的手段从作品中加以挖掘。

(四)读者

1.读者与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个基本要素。

2.读者再创造

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既是从作品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作品中描写的人情世态的活动,同时也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而使作品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的活动,这就涉及读者再创造的问题。

3.文学研究的转型

在文学阅读活动的重要性得到正视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它们将文学接受活动作为自己研究的焦点,并对接受活动中读者的自主性加以积极认可和强调,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范式转型。

【知识点引申】

韦勒克对“文学是社会的表现”这一说法的质疑:如果它假定文学在任何特定的时代都“正确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那它就是错误的;如果它的意思仅指描绘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则只是一句平凡、陈腐和含糊的话。要是说文学反映或表现生活,那就更是模棱两可的了。一个作家不可避免地要表现他的生活经验和他对生活的总的观念;可是要说他完全而详尽地表现整个生活,甚至某一特定时代的整个生活,那就显然是不真实的。

三、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1.巫术发生说

(1)巫术的含义

巫术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也可以说是一套前文明的世界观。

(2)巫术的特点

总要采用一定仪式,使巫师由人过渡为神或具有神性的人的表征。

(3)巫术与文学的关系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代表作《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巫术原理有两条:

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即“相似律”;

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即“接触律”。

2.宗教发生说

(1)宗教与巫术的区别

从产生时间看,巫术在史前社会就有了,宗教则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才产生;

从世界观上看,巫术认为人能控制自然,具体手段是采用相应仪式,宗教则多认为这种控制是不行的;

从表现形态看,巫术包含了许多技术操作问题,而宗教更多地包含人生价值的探讨和道德训诫问题。

(2)宗教与文学的关系

在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一点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由此,有些学者得出文学源于宗教这一结论。

3.游戏发生说

(1)来源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2)发展

康德的游戏说在席勒那里被系统地继承并加以发挥。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席勒在康德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谷鲁斯也标举游戏说,但认为过剩精力说难以解释人在游戏类型上的选择性和殚思竭虑、废寝忘食的专注。他还认为,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

4.劳动说

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的原因主要有: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1.文学发展动力的不同理论阐述

(1)有的学者认为文学发展动力是社会风气的变化。

(2)有的学者认为文学发展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

(3)有的学者认为文艺发展动力是某种非人力可以改变的因素。

(4)还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

(5)还有学者以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的形态变化。

2.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

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仍然是生产劳动。但与文学发生问题的不同在于,文学发生问题归根到底可以用劳动来阐释,而文学发展则只能说生产活动等经济因素是最终的制衡力量,其他一些因素有时更直接地发生作用。

3.文学与劳动的“不平衡关系”

文学伴随着生产劳动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显得快些,有时来得慢些,有时甚至同生产呈反方向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4.不平衡的两种典型体现

(1)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繁荣阶段便会过去。

(2)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反而有可能在文学艺术上领先。

5.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

物质生产或者说经济基础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此外还有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政策、设施,它们甚至会对文学发展产生更直接的影响。

『名家名论』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马克思:《资本论》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陆机:《文赋》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下》

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

——叶燮:《原诗》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了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亚里士多德:《诗学》

一个(《荷马史诗》)是详尽的描述,着墨均匀,各部分连接紧密,表述自如,发生的一切均在幕前,一目了然,在历史发展和人类问题方面有局限;另一个(《圣经》)是突出几个部分,淡化其他部分,支离破碎,未完整表达的东西具有强烈的作用,后景化,含义模糊,需要诠释,世界历史的要求、历史观念的形成及问题的深化。

——奥尔巴赫:《论模仿:西方文学中所再现的现实》

作者的作用是表示一个社会中某些话语存在、传播和运作的特征。

——福柯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姚斯:《走向接受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