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下册)》(增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1630字
- 2021-06-04 11:23:10
7.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南宋著名山水画家有夏珪和( )。[2014年统考真题]
A.李唐
B.马远
C.李嵩
D.倪赞
【答案】B
【解析】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传世作品有《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遥岑烟霭图》。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合李唐、刘松年称“南宋四大家”。
2.科举考试中的糊名、誉录制度确立于( )。[2013年统考真题]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金代
【答案】B
【解析】隋朝创立科举,唐朝科举考试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期开创殿试制度,增设武举。北宋时期建立了糊名(又称“弥封”或“封弥”)和誊录制度。先由弥封人员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再由誊录人员将试卷内容原封不动地誊录出来,将誊录的试卷交给考官评阅。这样,考官评阅试卷时,既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建立后,科举徇私舞弊现象大为减少。
3.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2013年统考真题]
A.基督教
B.摩尼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答案】A
【解析】元朝人称基督教为“也里可温”。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宣扬善恶二元论,认为光明和黑暗分别是善恶的本源,人们应该助明斗暗,694年摩尼教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为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651年伊斯兰教所建大食国遣使来到唐朝,以后商人也将伊斯兰教带入中国。犹太教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在巴勒斯坦“先知运动”过程中开始产生,是在原始社会多神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神教。
4.下列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 )。
A.苏轼、辛弃疾
B.苏轼、柳永
C.辛弃疾、李清照
D.柳永、李清照
【答案】D
【解析】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吴文英、李煜、欧阳修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陈亮、陆游、张孝祥、张元干、刘过等。
5.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代在中央设立( )机构。主管全国的军队调动、训练、供给等事宜。
A.枢密院
B.都指挥司
C.枢密使
D.参知政事
【答案】A
【解析】宋代的禁军分为殿前司和侍卫司两部,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范仲淹在( )中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
A.《答手诏条陈十事疏》
B.《明定国是诏》
C.《统筹全局折》
D.《万言书》
【答案】A
【解析】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在富弼、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是为“庆历新政”。
7.( )是宋代为支付军政费用而筹措的一宗款项,同时又是各地为筹措这项经费而加征的苛捐杂税的总名称。
A.经总制钱
B.月桩钱
C.版帐钱
D.田契钱
【答案】A
【解析】“经制钱”为北宋宣和年间,因系经制使建议,故名“经制钱”,后又有总制使仿上法增税,又有“总制钱”名目,这两个统称“经总制钱”。最初“辗转取积于细微之间,以助军费”。由于经总制钱岁无常入而有常额,贪官污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使民间大受其害。
8.南宋郑樵编撰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其中该书的精华是( )。
A.本纪
B.二十略
C.志
D.金石略
【答案】B
【解析】《通志》为南宋史学家郑樵著,全书共200卷。此书以记述典章制度为主,分为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其中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尤以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为旧史所无。
9.下列对元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
B.元杂剧是北方地方戏“院本”和宋、金传统的“诸宫调”两者结合的产物
C.元曲是在各民族文艺形式融合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型文艺
D.元曲是宋词和唐诗融合的结果
【答案】D
【解析】元曲,又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杂剧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10.元朝的南北经济联系的成果,还体现在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上,即( )。
A.《汜胜之书》
B.《农书》
C.《四民月令》
D.《齐民要术》
【答案】B
【解析】《农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农业做系统研究的著作,作者是王祯,成书于元代。《汜胜之书》是汉成帝时的农学著作。《四民月令》是东汉晚期的崔寔按季节对当时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做的总结。《齐民要术》是北朝后期贾思勰对西汉以来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业技术著作。
11.元代( )曾为司马光《资治通鉴》作注,叫做《资治通鉴音注》,是元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A.胡三省
B.马端临
C.元脱脱
D.王应麟
【答案】A
【解析】胡三省(1230~1302),是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
12.秦、唐、元朝时期居民迁徙的共同特点是( )。
A.大批北方农民迁居江南
B.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内迁
C.南部沿海地区居民迁往南洋
D.许多中原人民迁到边疆地区
【答案】B
【解析】中国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匈奴、鲜、卑、揭、氐、羌(五胡)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江南的开发;唐朝,黄河流域的人迁往边疆;元朝时期,各民族互相迁徙。
二、名词解释题
1.隆庆和议[中国人大2015年研]
答:隆庆和议是指明朝与蒙古达成的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明朝后期,俺答汗率军扰边,一度直逼北京,制造“庚戌之变”。隆庆年间,明朝边防经过整饬,军事力量有所加强,俺答汗始与明廷修好,双方签订隆庆和议。规定:①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其家族成员和蒙古其他首领都封授大小官职。②恢复通贡关系,每年一贡,贡马不得超过五百匹,来使不得超过一百五十人。③在大同宣府等边镇开设互市场所,大市每年一次,小市每月一次,听边民自由贸易。和议使蒙古各部落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明朝的北部边疆的压力缓解。
2.猛安谋克[吉林大学2015年研]
答:猛安谋克是金朝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太祖时,统一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谋克即百夫长;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即千夫长。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金熙宗统一全国行政区划时,仍保留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地方的地区政权组织形式,使之成为军事、经济、行政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
3.检籍[首都师大2014年研]
答:检籍是指南朝宋、齐时期审定、核实户籍的措施。晋、宋以降,由于户籍登记多作伪失实,如窃注爵位,虚报岁数,身强而称疾,人在而托死,增损三状,贸袭万端,或因户存之文书已绝,由是严重影响国家的赋役收入。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始行检籍。至南齐时别置版籍官,又置令史,限每人每日须检出数巧,查实逃隐、称疾、诈冒士族者,其改从原有籍状,此称为却籍;而被定为却籍者悉充远戍。但由于官吏舞弊,以致应却而不却,不须却反却,由是民怨四起,或逃亡避罪。永明三年(485年),就有富阳人唐之率众反检籍。永明八年(490年),停检籍,并以宋末所注之籍为正。
4.斡脱[首都师大2014年研]
答:斡脱是蒙元时期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斡脱(突厥语,意为“同伙”)原是西域回回商人的一种商业组织的名称,因西域回回商人善于把持商业营利,政府就向他们提供本钱,用他们代为经商,称为斡脱。入元以后,专立斡脱户,设诸位斡脱总管府(1267年)、斡脱所(1272年)、斡脱总管府(1283年)等机构,为斡脱商人提供种种特权,他们可以不服差役,不纳商税。后来凡用官本从事高利贷或其他商务活动的,都一概称为斡脱。斡脱除去替政府经商以外,还替政府及王公们举放高利贷。
5.南北面官[2013年统考真题]
答:南北面官是辽时期设置的一项政治制度,具体内容为:北面官(官署设于皇帝牙帐之北)与南面官(设于牙帐南)。北、南面官的最高机构均称枢密院,相当于全国宰相机构。北枢密院以下北面官制,大量保存契丹部落旧制,兼采突厥、回纥以至汉族政权职名,包括北、南府宰相、北、南院大王、大惕隐司(管皇族事务)、大国舅司(管后族事务)、夷离毕院(管司法)、大林牙院(管起草文书)、敌烈麻都司(管礼仪)等。南枢密院以下南面官制,则设有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汉地传统机构。
6.鹅湖之会
答:鹅湖之会是朱熹和陆九渊之间展开的一次著名的辩论,因发生在鹅湖书院而得名。淳熙三年(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学术辩论。实质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关于“理”的性质,朱熹认为“理兼体用”,是客观外在的,并体现于万物,心本身不等于理,心之性才是理。陆九渊则认为心性无别,理心合一,由内向外贯诸万物。关于修养途径,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累积递进,以求贯通。陆九渊则主张由内入手,直接发现本心,以求彻悟,不必去费心认识外部事物,通过自我反省、自我体验达到修养目的。南宋后期,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合流的趋向。
7.《梦溪笔谈》
答:《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沈括的《梦溪笔谈》共有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1篇。它是沈括平生的读书研究和观察自然的记录,包括了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全书以很大的篇幅记载了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它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医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的内容。这本书被视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8.交子
答:交子是北宋初年,即公元10世纪末叶,发行于成都的一种纸币,后发展成为两宋川蜀地区通用的法定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了解决金属货币短缺和流通不足的问题,宋真宗时成都16户富商主持印造了一种铁钱代用券,称为“交子”。仁宗年间,设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本金,定期限额发行,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区域。
9.开禧北伐
答:开禧北伐是指南宋宁宗朝时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侘胄掌权。开禧元年,宋兵几次进入金境,二年追剥秦桧王爵,以郭倪为山东京东招抚使,赵淳、皇甫斌为京西北路招抚使、副使,分路进兵,将领毕再遇取四州之地,宋廷始下诏攻金,末几吴曦据蜀叛变,淮北方面,田俊迈攻宿州失利被俘,诸军被迫撤退,西路皇甫斌攻唐州亦败。金军渡淮南下,与宋相持。韩侘胄变计求和,因金人要求惩办首谋之臣未果。三年宋平吴曦,局势渐告平稳。金统帅亦散揆又病死军中,而宋廷急于议和,史弥远发动政变,杀韩侘胄,双方遂罢兵议和。嘉定元年(1208),宋金嘉定和议成立。
10.元佑党籍碑
答:元佑党籍碑是宋代摩崖石刻。元祐八年(1093年),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后,哲宗亲政,改元绍圣,变法派官员章惇为相,曾布、蔡卞、蔡京纷纷起用,变法派大行报复,贬斥范纯仁、吕大防等官员于岭南,其余被贬谪30余人,并逐步实行新法。元符三年,哲宗死无子,弟徽宗即位,向太后主政,反变法派起用贬斥变法派官员,徽宗亲政,改元崇宁,蔡京当政,贬斥反变法派定司马光、吕大防、苏轼、程颐等一百二十人为“元祐奸党”。不久又加上在向太后当政期间反对变法的官员,以及变法派中与蔡京不和的章惇、张商英、陆佃等人共三百零九人,刻石朝堂,颁行全国,成为“元祐党籍碑”。大规模的党争基本结束。
11.行省制
答:行省制是指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管理该区行政事务的一种制度,简称行省。元代大都和周围地区,包括今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一部分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全国其他地区划分为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各行中书省仿中书省,设丞相、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凡地方军政大事无不统领。在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路、府、州、县设达鲁花赤,掌管并督察地方行政。行省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有了保证。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改革。
12.探马赤军
答:探马赤军是蒙古和元朝的主力军种之一,其形成于灭金时期,以蒙古人为主体,包括部分色目人和汉人。由大汗(或皇帝)指定的将帅统领,以千户制编组,承担前锋或镇戍等多种任务。探马赤军曾在蒙金战争中充当前锋,长于奔袭、迂回作战,屡建战功。元统一全国后,主要镇戍陕西、四川、辽东、河北、山东、江淮等地区,监视汉军、新附军,参与镇压各地民众起义,是蒙元统治的重要支柱。终元之世,都保有探马赤军的建制。
13.站赤
答:站赤是蒙古驿站体系中的管理驿站的官员,为蒙古语,意为掌驿站者。蒙元驿站体制十分发达,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便在境内开始设置。元朝建立后全国遍设站赤,分水站、陆站,四通八达。大站设驿令,小站设提领。承担站役的民户称站户,元政府规定,只有军政事务才许乘驿,须持有铺马圣旨圆牌或札子等凭证。后制度日滥,站户不堪其役,多有逃亡,铺马短缺,站赤制度日益衰败。
三、史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轮值)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往,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野。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
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下赦:“于诸色征人及客户重,丁召募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此后,更番戍边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的长征健儿,便成为终身制的职业兵……于是,“师不土著,无家族之顾”,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来对抗朝廷。
——王仲荤《隋唐五代史》上册
北宋沿用开始于唐后期的雇佣兵制度,并希望充分利用这种制度,把破产的农民收容到军队中去,免得他们铤而走险,武装暴动。(北宋政府对将领)常加以易置和更调,使“兵无常将,将无常师”,借以防范兵士和将领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军队的驻屯地区也时常更换……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
材料四
王安石执政后,首先在西北的泾、渭、仪、原四州驻军中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后来又向黄河流域各路推行,每路分为若干单位,每一单位设置将与副将各一人,选用武艺高强、作战经验较多的军官充任……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唐府兵制的特点。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唐朝兵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唐朝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北宋对唐兵制有哪些继承和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4)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北宋兵制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1)唐朝府兵制的特点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将帅临时委派,平时不能掌握军队。
(2)①发生的变化:表明唐的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
②主要原因: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府兵制失去经济基础。
③影响:导致割据局面的形成。
(3)①北宋对唐兵制的继承和改革:北宋继承了唐后期的募兵制度,但改变了唐后期兵将结合的方式,实行兵将分离。
②影响:
a.防止兵变和军事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的“积弱”现象。
(4)①北宋兵制发生的变化:由兵将分离再到兵将结合。
②原因:
a.北宋“冗兵”现象的日益加重,在对北方各部族政权的战争中,兵将分离的弊端明显暴露。
b.王安石变法要求富国强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阅读材料
材料1: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材料2: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其故何如?”
材料3: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材料4: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以上材料均选自《元史》
回答下面的问题:
(1)据材料概括元朝“尊用汉法”的情况。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元朝的历史,依据材料2分析元朝为什么推行“汉法”?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
答:(1)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族官制;任用汉人做官;建立都城,学习汉族的礼节;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
(2)“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和城郭方式和汉族政权采用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儒家文化及附属物。
(3)①元朝推行“汉法”的原因: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当时的中原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后,只有改变落后的“旧俗”,适应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城郭化生活方式,才能巩固其统治。
②规律: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被他们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四、论述题
1.论述元明清三代的改土归流具体过程,分析其意义。[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元明清三代实行改土归流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土官与土司制度
①元朝的土司制度
土官是相对于流官而言的,宋朝平息侬智高起义后开始在桂西设置土官,至元朝形成土司制度。元朝封授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为土司,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元朝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种武官职务。
②元朝的土官
元朝在原羁縻地区及云南等地设置司、路,使其与中原地方行政等级相一致,同时阅籍溪洞,丈量地亩,设定赋税,使当地百姓纳入统一的户籍赋税管理体系。元朝土官与流官具有一样的品秩,出现了流官领土官,土官也领属流官的现象。
③明代的土司制度
明代于西北、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土司,由该族上层分子担任,按等级分宣慰使、宣抚使、按抚使等武职及土知府、土知县等文职,由子孙世袭。
④土司制度的弊端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并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土官可以世袭,土司之间或有争斗,常为患边境,使中央政令难以贯彻实施,形成政府离心势力。
(2)改土归流
鉴于土司制度的弊病,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开始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过程如下:
①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书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
②雍正命其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同时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
③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
④又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
⑤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新设营汛部伍的抽调使当地力量空虚,部分清军抢掠财产,一些流官贪赃枉法,肆意增加赋税徭役,给原土司叛乱提供和可乘之机。
⑥雍正十三年(1735年),贵州古州﹑台拱地区苗民上层挑拨百姓叛乱,在丹江﹑黄平﹑凯里等厅州县为患,雍正派兵镇压未果。
⑦乾隆帝继位后,任命张广泗为七省经略平定叛乱,后下令取消新区赋税,按当地习惯审理民事纠纷,以巩固对改土归流地区的统治。
①据《清史稿》第十三卷,志九十五,载:食货一之户口田制,三四八二页有,乾隆二十二年“甘肃番子土民,责成土司查察”。
②雍正朝的改土归流只局限在西南少数民族的部分地区,改土归流地区也还保留了不少土司的残余势力。
③但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2.论述元朝至清朝中期(1840年前)海外贸易政策及其影响。[2014年统考真题]
答:元朝至清朝中期海外贸易由开放转向闭关。
(1)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及影响
①政策
元朝实行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②影响
元代海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增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及影响
①政策
明朝中外贸易主要以海禁为主。明朝时期尽管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其基本上限定在“朝贡贸易”的框架之内进行。朝贡贸易是一种由政府统制的对外商业交往形式。到后期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海禁政策,出现私人海外贸易。
②影响
总体上看,海禁不利于中国同外国的交流,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3)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及影响
①政策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清朝统一台湾前,实行海禁政策。收复台湾之后,政府逐渐放宽海禁,但到了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对外贸易。
②影响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妨碍了中国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
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北宋政权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面临一个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不使自己成为五代之后又一个短命的政权。宋初统治者为此殚精竭虑,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五代十国的弊端的防治措施,成效显著,中央集权得到空前的强化。
(1)收权归中央
宋太祖赵匡胤收夺地方的权力简单的来说就是“稍夺其权,收其钱谷,制其精兵”。
①在平定南方诸国的过程中,在平定各州设立通判一职,选择京官充任,号为“监郡”,后在全国普遍设立,对节度使形成牵制,后又下令节度使属下所有支郡都直属中央政府,节度使只负责本郡事务,其余均由中央委派文官“权知军州事”,简称知州。
②地方官员实行三年一易之法,经常调动,同时充分利用通判的作用,凡事须由通判共同签署方能生效。
③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把大量财物留使留州的现象,各州财赋除必须之经费一律上缴中央,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转运使司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财政,加强对地方的财政检查。
④继续推行周世宗的政策,将地方精锐部队征调入禁军。守内虚外,地方禁军非常驻,实行“更戍法”,定期更换驻防。
(2)分割权力,使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互相牵制
①中央政府机构方面
a.在宰相之下设“参加政事”为副相,与宰相合称“宰执”,以此分割宰相行政权。
b.同时设枢密院,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
c.设“三司”,以三司使(或称“计相”)分管盐铁、度支和户部,以分割宰相的财权。
d.设审刑院,评议裁决重大案件,以分割宰相的司法权。
e.宰相、枢密、三司不相上下,共同对皇帝负责,这样,宰相所剩权力无几,大权集于皇帝一身。
f.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罢殿前都点检等职,设“三司”,派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将领,而以枢密院掌握发兵之权。
②地方管理方面
a.北宋统一后陆续在各路设四司,即转运使,管理财政兼监察地方管理。
b.提点刑狱,简称“宪臣”,主管地方司法;安抚使,简称“帅臣”,管理地方军事。
c.提举常平,简称“仓臣”,熙宁初年设置,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
d.故四司又称“漕宪帅仓”,其设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一切基础,使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高度强化。
③实行“官、职、差遣”制度,不让官员长期掌握某些方面的权力
官,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一种清高的虚衔,也并不是实际有所职掌。只有差遣一类,才是负实责的。因此,宋代官僚只注重差遣,并不注重徒具空名的官位。这是官与职不一致、名与实分开的办法。
(3)重文轻武
①重用文臣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剥夺将领的实际权力,代之以资历较浅易于驾驭的人担任三司将领,重用文臣,压抑武将,作战不设主帅,将从中御。
②实行募兵制
实行募兵制,军队素质下降,大力提高文官的政治地位,扩大科举规模,鼓励台谏议事,形成了“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家法”。
(4)科举制的发展
北宋沿袭前代的科举制度,又作了发展。大大扩充了选士的科目和名额,每科取士多达数百名。参加科举的人不再讲门第。“殿试”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由皇帝亲自进行殿试,录取士子,进士也就成了皇帝的门生。大量选拔士人进入统治阶层,形成了庞大官僚体系。
综上所述,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实行兵将分离政策,使将帅无权,指挥不灵,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虽然北宋养兵百万,却阻挡不住辽与西夏的侵扰。各级政府权力分散的结果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开支巨大。冗官、冗兵以及统治层的奢侈以及土地兼并,造成深刻的社会危机。
4.与前朝相比,宋代武人和文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何种变化?简述这些变化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答:与前朝相比,宋代武人和文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宋代重文轻武,这种变化是尤其历史原因的,并且对宋代社会产生了影响。
(1)地位变化
宋代的立国基础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的家训,宋代大开科举,使文人社会地位提高,武人地位下降。
(2)历史背景
①唐灭亡的教训
自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现象严重,武将拥兵自重,往往自立。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在此情况下崭露头角,在后周担任统领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力量发展壮大起来的,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代周。因此,赵匡胤本人对藩镇割据和军将掌握军事大权对皇权造成的威胁有深刻的感受。况且藩镇割据使得战乱不断,社会经济、文化等遭到严重破坏,要想使社会重获安宁,就必须消灭藩镇割据,将军将的兵权收回中央。
②“杯酒释兵权”
为此,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高级将领的军权,消除了藩镇割据依靠的军事力量,节度使成为虚衔。继而加强禁军,取消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等重要禁军职位,由三衙分掌禁军领兵权,实行将兵分离。同时不让武将充任枢密院长官,规定武将不能参与最高军事机密;武将见同级文官必须揖让执礼,从而大大压抑了武将的社会地位。
③提高文人的地位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分割宰相权力,分散各级官员权力,使官员互相牵制,官名与实职分离。同时扩大仕途,取消释褐试,一中进士立刻做官,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取士不论门第。这使民间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变化,民间意识到通过科举可以改变社会地位。这些措施使军事贵族、军功贵族色彩淡化,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官官僚集团。
(3)影响
这种变化结束了藩镇割据带来的分裂纷争局面,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统一,但也造成了社会问题。
①各级官员权力分散且互相牵制,使得机构重叠,官吏剧增,办事效率低下。
②在种种制约下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庞大的官僚机构造成财政上的巨额支出,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影响了宋朝的国力,国家积贫积弱,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和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的失败。
③同时,文人地位上升也让人们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类似唐代边关诗的尚武作品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劝学诗,自宋朝以来,中国人明显变得文弱了。
5.扼要分析元代统一的历史意义。
答:1279年,元灭南宋(陆秀夫背新帝投海死),忽必烈完成统一大业。元朝的统一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为元朝以后的历史发展及其统一奠定了基础。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分裂,辽、宋、夏、金的长期分裂和对峙,长达400年之久。忽必烈的统一也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统一局面的基础。
(2)元朝的大统一,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元朝的统一,发展和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在元代,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领土,云南设置了行省,台湾划归福建行省,并在澎湖设巡检司直接管辖台湾。元代辽阔的疆域,为今天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4)元朝的统一,大大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蒙古贵族的对外扩张和四大汗国的建立,客观上打通了中国与外国间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