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大年《生理学》(第8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5094字
- 2024-12-21 10:07:01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体液途径完成的调节是( )。[西医综合2015研]
A.肢体发动随意运动
B.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
C.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D.沙尘飞入眼球引起的闭眼动作
【答案】B
【解析】ACD三项,均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B项,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尿量减少,此为体液调节。
2.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而完成的调节是( )。[西医综合2014研]
A.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
B.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
C.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的过程
D.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答案】B
【解析】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ACD三项,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主要通过雌激素、孕激素、FSH、LH等进行调节;血糖浓度稳态的维持主要通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进行调节;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受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的调节,这些均属于体液调节。B项,当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皮肤感受器可感受这种伤害性刺激,并将刺激信号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信号经中枢分析处理后,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即有关肌群,引起肌群收缩,使受刺激肢体产生回撤动作,在整个反射过程中,没有体液因素的参与,是完全通过神经反射完成的神经调节。
3.下列生理活动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 )。[西医综合2011研]
A.动作电位的产生
B.血糖浓度的调节
C.排便反射的过程
D.兴奋的突触传播
【答案】B
【解析】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这种反馈活动称为正反馈。A项,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神经纤维膜上0期去极达阈电位时,细胞膜Na+通道开放与Na+内流之间的正反馈,使其达到超射。B项,血糖浓度维持稳态主要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负反馈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负反馈抑制胰岛素的分泌。C项,排便是一种随意和不随意协调的非常复杂的生理性反射动作,一旦排便开始,就逐步加强、加速,直至完成,因此为正反馈。D项,典型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兴奋达神经末梢→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突触前膜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突触前膜→神经递质释放→递质进入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后膜对某种离子的通透性改变→后膜的去极化或超极化→产生突触后电位。此过程中涉及局部电位及动作电位的产生,有正反馈过程,而无负反馈。
4.关于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西医综合2010研]
A.分布在各部分的体液量大体相等
B.各部分体液彼此隔开又相互沟通
C.各部分体液的成分几乎没有差别
D.各部分体液中最活跃的是细胞内液
【答案】B
【解析】A项,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约2/3分布于细胞内,称细胞内液;约1/3分布于细胞外,称细胞外液。BC两项,人体各部分体液彼此隔开,因而各部分体液的成分有较大差别,但各部分体液又相互沟通,细胞膜是分隔和沟通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结构。毛细血管是分隔和沟通血浆与组织液的结构。D项,血浆是沟通各部分体液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因而是各部分体液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5.人体功能保持相对稳定依靠的调控系统是( )。[西医综合2009研]
A.非自动控制系统
B.负反馈控制系统
C.正反馈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
【答案】B
【解析】人体内的控制系统分为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A项,非自动控制系统不起自动控制作用,人体功能保持相对稳定不依靠该系统。BC两项,反馈控制系统具有自动控制能力,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稳态的重要途径,是机体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调节方式。D项,前馈控制系统只是在反馈信息尚未出现偏差之前及时对其可能出现的偏差发出纠正信号,对人体功能稳态的维持远没有负反馈控制系统重要。
6.从控制论的观点看,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的调控机制是( )。[西医综合2008研]
A.非自动控制
B.负反馈控制
C.正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答案】B
【解析】人体内的控制系统分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三类。A项,在非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发出指令控制受控部分的活动,而其自身的活动不受来自受控部分或其他纠正信息的影响,因此它不可能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自动调控作用。BC两项,(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必然是一个闭合回路,也就是在控制部分(控制信息)和受控部分(反馈信息)之间存在双向信息联系;(2)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依靠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的纠正和调整作用,从而到达精确调节的目的;(3)反馈控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其中,负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但这种调节方式也有缺点,即调节的波动性和滞后性。D项,前馈控制系统所起的作用是预先监测干扰,防止干扰的扰乱;或是超前洞察动因,及时作出适应性反应,条件反射活动是一种前馈控制系统活动,通过前馈机制可避免负反馈所具有的波动性和滞后性两项缺陷。
7.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西医综合2007研]
A.不受神经系统控制
B.通过特殊化学物质实现
C.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D.反应比神经调节缓慢
【答案】A
【解析】体液调节是指人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进行的调节活动。因为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起作用,因此称为体液调节。A项,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称神经体液调节。BC两项,除激素外,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虽不能随血液到身体其他部位起作用,但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状态,此为局部体液调节。D项,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不够精确、作用时间持久、作用范围广。
8.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 )。[西医综合2006研]
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
C.局部调节
D.体液调节
E.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E
【解析】(1)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通过神经系统进行的调节是神经调节;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完成的调节是体液调节;既无神经系统活动又无体液因素参与的调节是自身调节。局部调节是相对应全身或较大范围的调节而言的。(2)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温度感受器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到达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过“下丘脑(TRH)-垂体(TSH)-甲状腺(T3、T4)”轴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促进代谢及产热。该过程中,既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也有体液因素的参与,因此是神经-体液调节。
9.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西医综合2005研]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E.组织间液
【答案】C
【解析】(1)人体的体液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前者占2/3,分布在细胞内;后者占1/3,分布在细胞外(包括血浆和组织液)。(2)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都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而是直接浸浴在细胞外液中,因此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内环境。
1.内环境的稳态( )。[中南大学2009研]
A.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B.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
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B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每组题共用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
A.偏差信息
B.参考信息
C.控制指令
D.反馈信息
E.前馈信息
1.在神经调节中,由效应细胞发出的能影响相应神经中枢活动的信息是( )。
【答案】D
2.在体液调节中,由内分泌细胞发出的能影响相应靶细胞活动的信息是( )。
【答案】C
3.在食物尚未入口前,能引起唾液分泌的有关食物的外观、气味等信息是( )。
【答案】E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哪些存在着正反馈?( )
A.肺牵张反射
B.排尿反射
C.神经纤维膜上达到阈电位时Na+通道的开放
D.血液凝固过程
【答案】BCD
2.下列哪些现象中存在正反馈?( )
A.血液凝固过程
B.心室肌纤维动作电位0期去极时的Na+内流
C.排卵前期,成熟的卵泡分泌大量雌激素对腺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的影响
D.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血和尿中的促性腺素浓度升高
【答案】ABC
3.生理学的任务包括( )。
A.机体功能活动规律
B.机体功能活动的产生机制
C.机体内外环境对功能活动的影响
D.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答案】ABCD
4.下列关于自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内环境理化性质固定不变
B.包括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稳态
C.是机体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D.主要依靠体内的负反馈控制
【答案】BCD
5.与反馈控制相比,前馈控制的优点有( )。
A.速度快
B.不会失误
C.有预见性
D.适应性强
【答案】ACD
四、名词解释题
1.internal environment
答:internal environment的中文译名是内环境,是指围绕在多细胞机体中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变动非常小,这对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非常重要,这也是机体能适应外环境并保持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
2.稳态[暨南大学2014研]
答:稳态(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现已扩展到泛指体内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和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humoral regulation
答:humoral regulation的中文译名是体液调节,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内分泌激素、生物活性物质或某些代谢产物等)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体液调节包括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神经分泌四类。
4.negative feedback
答:negative feedback的中文译名是负反馈,是指在中体内控制系统,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的过程。负反馈有两个特点:(1)控制都有一个调定点。调定点是指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的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范围内变动。(2)负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合回路,反馈可在回路中反复进行。
5.正反馈[暨南大学2014研]
答: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它是一种反馈的形式,意义在于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一般对稳态的维持不发挥作用。
6.神经调节
答: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称为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7.前馈控制
答:前馈控制指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的现象。前馈控制的特点:①前馈较快速,并具有预见性,适应性大;②有时会发生失误。
8.反射弧
答: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射须在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都完整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进行;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阻断,反射将不能完成。
五、问答题
1.内环境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答: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1)生理意义:①在人和高等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乃至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②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必需;③内环境的稳态是兴奋性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生物电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来完成。例如,代谢需要的O2和营养物质可由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摄人体内,而代谢产生的CO2和H+等终产物则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2.简述人体生理学研究的几个水平。
答:人体生理学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三个水平进行。
(1)整体水平研究:主要研究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研究人在安静、不同程度的活动状态以及特殊环境(高空、高原、潜水等)条件下,整体功能活动的变化及发生机制。
(2)器官水平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调节。
(3)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主要研究细胞、亚细胞结构的功能以及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生理作用,可深入阐明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规律以及器官、组织功能活动的原理。
通过以上不同水平的研究,阐明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及适应自然的能力。